<p class="ql-block">荡湾这水乡村落,曾经是周围十里八村的小码头。沿漾而居、沿河而居是这个村的一大特色,以至于打听一户人家这样问道"是不是荡湾漾面上的"或者说"哦,有可能是小渔池的"。荡湾漾更确切的说是"塘中漾"。当年漾边上也繁华过,有"农村信用社;供销合作社;也有榨菜籽油和做地瓜粉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从隔壁村陈家埭摇船沿着弯弯曲曲地小河,穿过塘中漾几个独立的小岛,船慢慢地停靠拢到用坚硬无比的"毛线石头"累起来的帮岸和青皮条石的桥口。夏日炎炎但在高大的法国梧桐树下,伴着漾面上的风再夹杂着"供销合作社"里那厚重的农药化肥和柴油的混合气味。在那个隔三差五停电点煤油灯的岁月,这种气味是对"工业"最纯粹地理解,这也是荡湾作为一个行政中心村落的味道。时代变迁现在已繁华落尽,只留几个人在此野钓。</p> <p class="ql-block">原来在漾边上还有一所"荡湾小学"周围村上的60后的那一代人基本上都在这里完成的学业。后面由于校舍陈旧,学生数量增加就搬迁到了离漾200米的农田新建了一所(也是一层楼的平房),这里就是学校边上的三家村,五年级曾在这条河里淘米蒸饭,洗饭盒。当年来这里读五年级还误将"荡湾"写成了"汤湾"少了个草字头,境界完全不一样啊。在二三十年前谁都想不到,在这排水杉树旁边会建一条高铁直通上海。</p> <p class="ql-block">荡湾,还可以值得骄傲的地方就是这座有点历史的茧站了。到了采摘茧子的时候周围村民都陆陆续续地摇船来出售给政府。春茧的收入也是一农户一年来的重重经济来源。</p> <p class="ql-block">新农村后,周围村庄的农民都搬到了这里。农民的身份也逐渐向城镇居民演变。以前一直认为城里的广场舞新农村后原农民是接受不了这样婀娜多姿的舞蹈和如此劲爆的音乐,而事实却恰恰相反。万事万物都在改变又何况是人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