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刚刚在写学年论文的时候,无意间打开了大一下学期时候的文件夹。我看到“养老院志愿者”这一文件夹,才猛然记起,我曾去过一次养老院。那是我在学校某个志愿者协会举办的养老院活动中的经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只记得,从那次去过之后,我不愿再去养老院了,多是由于内心留下了阴影。当时我还是一个不谙世事、对社会上的一切都充满光明的期待的不成熟的人。而现在,大二下学期快结束的我,已经懂得“这个世界并不完美”的道理。但是,我们不能就此放弃和绝望,失望之后,我们应该思考现在的我们可以为这个社会做一些什么,让它变得更美好一些。这,或许就是一年多我的成长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时隔一年多,我回味当时自己满身失落和悲伤、满心苦闷和幽怨的状态,感慨良多。一是,真切地,我又一次提味到了文字的魅力和意义——它记录我的成长,再现了那些或许会被今后的我遗忘的时光,带我回到文字所记载的那个时段,与那个错位时空里的我隔空对话。二是,一年多的经历,确实让我的人生观、价值观又改变了一些,我又获得了许多生活的体悟和成长。我不会在经历不堪的现实之后一味躲在角落里逃避它了,而是态度上接受它,行动上想着去改变它,与它和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以下,是我当时对这段经历真实的记录:</p> 2021年3月22日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第一次去养老院,是有些忐忑的。我心中想象的养老院,是类似于老年大学那样的,有各种供老人们发展兴趣的专业场地、整洁的环境、年轻的护士,还有热情开朗的爷爷奶奶,我们一起载歌载舞、交谈说笑,一片生气。然而,当我真的走进我做志愿的这一所养老院时,我木然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不知是出于什么原因,一向对陌生世界很好奇、会静下心来观察陌生环境中每一处细节的我,在踏进养老院接待处的那一刻,我立刻选择不去多看。我是带着团队的任务去的——作为一名宣传部的干事,需要记录好整个养老院的活动行程,主要任务有拍照、记录志愿者的志愿内容以及活动中的所见所闻。然而,在那一次活动开始的时候,我已经不想用那一双记录者独有的直逼现实的眼睛,用一颗极力洞察事物本质的赤裸裸的心,全面深刻地将眼前的一切真实地报道出来。甚至,我不愿告诉别人我曾来访,我不愿回答,不想回答,不忍心回答。我想象着:如果我按照原本计划的那样,勤勤恳恳、毫无保留地调动我所有的感觉器官,去用心、用情、用力地感受现场的一切细枝末节,榨干我在现场所有的心路历程和深入思考;如果我按照原本计划的那样,向前来询问此次行程的小伙伴们,掏心掏肺、无比诚恳、毫不隐藏地述说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如果我按照原本计划的那样,就全心全力地充当一个冷冰冰的旁观者、一个客观可信的描述者,机械式地记载并讲述我所经历的一切——如果我按照原本计划的种种,我将会是一个多么残忍无情的人!一个亲自用双手将老人们血淋淋的伤口揭开,并面容平和、淡然地向外人述说真实情形的冰冷的人!一个骄傲地认为自己又创作出一份完美无瑕的记录作品的罪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想屏蔽我所有的感觉器官,我不敢冲向前去积极地与老人们对谈。因为我知道,稍不留神,就可能触碰到他们内心最柔弱无力的苦楚,我不忍心就这样直截了当地冲击到一颗颗无比绵软的心灵,我不忍心在一群即将走到生命尽头的老人们面前舞弄青春的风采,向他们展示年轻人独有的姿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想,如果这样,他们只会感觉到眼前发生的一切都无比陌生,他们只会感觉到自己已经完完全全地被一个全新的时代狠狠地抛弃,他们只会感受到旁人无法理解的冷淡又深刻的真真切切的孤独。我只想和他们的心走近一些,也像一位老人一样动作缓慢地配合他们,一起做他们的事情,理解他们的悲欢,经历他们的酸甜。这样,或许他们的内心会得到些许的慰藉。但是,再继续想下去,我又钻进了被阻塞的小巷——那陪伴过后呢?当一波又一波年轻人急匆匆离开之后,老人们还是会再次叹息孤独的人生,他们依旧在独自体会余生的冷寂;或许,他们也会期盼年轻人的再次来临——这样,养老院里又增加了几双渴求有人归来的孱弱的眼眸,这又是好是坏呢?我无法做出客观的定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最终,我仍旧无法释怀。我拥有一种想真切地帮助老人却知晓永远不能治本的无力感,我会永远不满足我对老人们的帮助——因为,无论我怎样做,老人们永远不会发自内心地欢笑——我能够感受到他们咽进肚子里的破碎,他们埋在心灵深处的眼泪,他们潜在骨子里的无法愈合的创伤。我们的所作作为,只能是治标不治本。在台上无比欢腾热闹、璀璨夺目,而喧哗过后,依旧冷清如昨。我无法想象一群老人是怎样望着那些匆忙离去的年轻人的。或许,他们仍旧一脸木讷地望着眼前的一切;又或许,他们的内心极力想挽留,却只能看着一个个走远的年轻人步履匆匆地消失在走廊尽头。或许是因为他们早已知晓所许皆不会如愿,早已习惯了离别和孤独,已经不想做任何挽留。我,只能忍痛踏碎眼前的一切,跟随队伍,拖着身子,走出老人们的视线。</p> 2021年3月29日 <p class="ql-block"> 然后骗自己说“时间会冲淡一些过往,抚平伤痛的只有时间。”至今回想起来,我还是无法想到该如何解释我亲眼看到的一切,我还是无法收拾我经历过的一切。</p> 2022年6月8日 <p class="ql-block"> 看到一年前自己写下的这些文字,我欣喜于自己一年来得到的心灵的成长。关于面对养老院,我不再那么脆弱、不堪一击,如果有机会,我会鼓起勇气去看望老人们的。现实已经很悲痛和残酷了,似乎谁都不能去真切地解决每个老人遇到的家庭问题,但我们当下能做的,只有陪伴他们和带给他们片刻的欢乐和慰藉了。</p><p class="ql-block"> 我还会再去养老院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