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font color="#167efb"> 中江县觉慧村,一个40多户人家的普通小村庄。每年小雪节气过后,细长如丝般的手工面晾晒在村民的房前屋顶,阳光照射下,犹如瀑布一般,蔚成奇观。</font></b></h1> <h1><b> <font color="#167efb"> 手工制面早已成为觉慧村一张名片,人们亲切地称它为“挂面村”。</font></b></h1> <h1><b><font color="#167efb"> 中江挂面起源于宋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面体因经多次发酵而有微孔,故有“茎直中通”之说,“面细如丝,长八九尺,截两头,取中段,名曰腰面,又称银丝面。堪称洁、白、净、干、细而中空五绝”。由于气温和湿度的原因,每年10月到次年5月,是制作挂面的最佳时节。中江挂面始终坚持纯手工制作,其工序繁琐,要经过和面、开条、盘条、发酵、抻大条、抻小条、上竹、扑粉、晒面、切面、包装等18道传统手工工序和70道小工序。通常在天晴的情况下,和面、划条要从下午四点开始进行,当天晚上做面师傅不能睡觉,每隔一两个小时就有一次高强度的劳动。</font></b><br></h1> <h1><font color="#167efb"><b> 中江挂面2008年注册“手工挂面原产地”证明商标。<br></b><b>2010年中江挂面制作工艺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br></b><b>2011年中江挂面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b></font></h1> <h1><br></h1> <h1><b><font color="#167efb"> 目前中江县传统手工挂面不仅销往国内29个省区市,还远销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日本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font></b></h1> <h1><b><font color="#167efb"> 来到挂面村,不光可以参观制作、晾晒挂面的恢弘场景,这里村民还十分好客,热情淳朴。进入村里人家,还可以在这里吃上一碗最正宗的中江家常面。撒上葱花,细细的面条上卧着一颗油汪汪的煎蛋,看起来就胃口大开!</font></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