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2年6月9日,天气预报阴却放晴,晨起提着相机与朋友相约去泾阳唐崇陵拍摄。</p> <p class="ql-block">路过泾河,河道弯曲,阳光下河水倾泻着迷人的鳞光,静静的向东流去。</p> <p class="ql-block">正是麦收的季节,农业机械化收割,大片的田地已无麦浪,想拍几张虎口夺食照片已是很难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按照手机导航,走入目的地——泾阳县西北20公里嵯峨山。石子小道,路旁酸枣枝刮的车滋滋作响,层层梯田里花椒树成林。北望嵯峨山高耸巍峨,崇陵依山为陵,居高临下,处在山环水抱中。百度,陵园有四门,均有石狮一对,朱雀门外有石人十对,华表一对,翼马一对,鸵鸟一对,仗马五对。玄武门有仗马三对。在朱雀门外还有立人石像八尊,均系王宾,现只存下一人。石刻虽遭破坏,但大部分仍存,十分雄伟壮观。史载崇陵陪葬墓43座,今名位均无可考。近年在其陵区边缘发现奉诏出使过黑衣大食的宦官杨良瑶墓神道碑。</p> <p class="ql-block">下车,陵园处在荒草之中,分辨不清整体规划,先在剩两土堆的门阙外城拍摄吧!翼马高大威武,身背飞翼脚踩祥云翱翔天空,脖颈血顺胸如注流,真乃汗血宝马也。</p> <p class="ql-block">华表矗立在天地之间,默默地诉说着陈年过往。</p> <p class="ql-block">石生像左右对称排列,顺着左边小土路一一探访,仗马温顺俯卧在地,随时等待主人上马,武官双手持剑迎接四方宾客,只是经过六十年代的社会动荡,许多马和人都身首异处,从断裂处看风雨侵蚀非百年以上痕迹,给人有伤口疼痛之感。</p> <p class="ql-block">张口雄狮闭口雌师这是在唐顺陵才学到的知识,只是崇陵没有顺陵狮子威武,石刻造型也显粗糙,或许是因唐德宗去世时唐朝有些没落有关系吧。</p> <p class="ql-block">让我们再回味一下历史。唐德宗李适(读kuo,四声)(742年5月27日―805年2月25日),唐朝第九位皇帝,唐代宗李豫之子。唐德宗李适一生经历曲折,是个很有故事的皇上。执政初期政治清明,废租庸调制,改行“两税法”,雄心壮志,日月可鉴,但事与愿违,在位期间发生“四王二帝”事件与“泾原之变”、“奉天之难”,把个皇帝作难的叫苦连天。贞元二十一年(805年)正月,李适驾崩,享寿六十四岁,谥号神武孝文皇帝,庙号德宗,葬于崇陵。</p> <p class="ql-block">李适年少时经历大唐盛世,长大又带兵平叛过安史之乱,是一个很想有作为的皇帝,即位初罢免地方岁贡,释放宫女,加强中央集权,支持杨炎推行两税法,想通过一系列改革抓唐朝经济建设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可惜裁抑藩镇割据势力时急于求成,导致叛乱,但终德宗一朝,政由已出,选贤任能,未酿成全国藩镇大乱。并采取李泌北和回纥,南通南诏,西结大食、天竺,以困吐蕃的计划,使中唐政局稳定下来,使大唐没有断送在他手里。</p> <p class="ql-block">“四王二帝”:</p><p class="ql-block">安史之乱导致了藩镇割据愈演愈烈。到德宗年间,唐德宗励精图治以除掉藩镇为己任,只不过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己过于激进的方式却一下闹出了四个王加两个皇帝。</p> <p class="ql-block">这场“二帝四王”的战乱,近乎席卷了整个中原。当时的德宗皇帝无奈之下,见风使舵,下罪己诏,承认错误,赦免四王。让唐军集中所有兵力,打击李希烈与朱泚,这样战乱才得以被平息。后人在评断这个发生在德宗年间的动乱时,无不感慨于盛唐的一去不复返。同时,这场叛乱过后,唐德宗也开始启用宦官,导致了日后大唐王朝,在饱受藩镇割据之苦的时候,又陷入了宦官专权的困局之中。</p> <p class="ql-block">泾原兵变:</p><p class="ql-block">当时的节度使之间,互相勾结,以至于当时王武俊称赵王、田悦自封为魏王、李纳称齐王而朱滔则称冀王。一时间华夏海内,烽火连天。这个时候,曾经平叛乱有关的李希烈,要求当时的德宗皇帝扩大自己的辖区,德宗皇帝不准。愤怒之余,李希烈联合当时已经称王的藩镇,共同反抗唐王朝统治。德宗无奈之下,紧忙调集泾原(今甘肃宁夏一带)兵力,进行征讨,却没想到迎来了更大的灾难。当时征讨的军队,冒着风雨来到长安,皇帝竟以粗食蔬菜招待,军队发生哗变,转而攻打长安。这就是历史上的“泾原兵变”,而兵变后的士兵,随即拥立了当时的朱泚为秦帝,李希烈在这之后不久也自称为楚帝。</p> <p class="ql-block">奉天之难:</p><p class="ql-block">公元782年10月,泾原节度使姚令昌率领五千军队路过长安,这些军队没有得到足够的军饷供给,听说长安富裕,于是发生兵变。乱兵攻入长安,唐德宗不得不狼狈逃出京城,到达奉天(今乾县)。酿成唐德宗的“奉天之难”。</p> <p class="ql-block">值得一提的是,唐德宗李适以文武双全自称,尤其在文学方面,他极为自负。他爱好文学,对臣子的文学才能特别重视。众所周知,曲江赐宴是唐朝文人重要的官方文化活动,这里是进士及第汇聚一堂的场所,也是落地举子哀叹生命,抒发哀愁的伤感之地。据记载,德宗李适时期,总共开设13次集会,他成为唐朝历代赐宴最多的皇帝,给了像韦应物、戴叔伦、权德舆等众多文人发挥才华的机会,同时侧面可以反映出李适对文学的爱好以及对诗歌创作的重视。</p><p class="ql-block">大历进入贞元时期的诗人,德宗李适特别欣赏,这些诗人因为自身久经丧乱,他们的人生体验与德宗有契合之处,因此他们的诗能够打动李适的内心。由于李适的影响,诗坛出现的新台阁体占据主流,以权德舆为代表的诗人,他们追求造句上求“新”,用语重“丽”,秉承大历诗人的理论格局,但未能形成创新意识。随着韩愈、孟郊、柳宗元、刘禹锡等名家的登场,贞元时期的诗坛才出现求新求变的创作意识,也为元和时期诗坛的繁荣奠定基础。</p> <p class="ql-block">好了,唐德宗在位故事简单介绍完毕,让我站在被破坏的人像底座上,装模作样手持宝剑迎接四方游客,把搜罗来的故事慢慢诉说,如果您感兴趣,请随我的脚步继续穿越时空,用历史碎片串联起汉唐文明,更多了解中国历史故事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