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中国的“天空之镜”;“青海四大景”之一;国家旅游地理杂志评选的“人一生必去的55个地方”之一;2018年“神奇西北100景”。青海的茶卡盐湖在中国自然风光的美景评选中,几乎都有它的名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在青海工作过很长时间,算得上半个青海通。每年的旅游季一到,或是同学、好友的青海相会,或是亲人、贵客的高原相聚。来到青海,茶卡盐湖是大多数朋友想去的景点。一日闲的无事掐指一算,这些年茶卡盐湖竟然去过八次之多,至于路过茶卡没有停车的次数就更多了。关于茶卡盐湖我能写点什么了?一个景点去多了,景点中迷人的风光慢慢地都留在了一张张照片里,反倒是游玩过程中的一个个故事,会铭刻在脑海中久久不能忘记。那就说说我在茶卡盐湖经历的故事吧。</span></p> 第一次的茶卡盐湖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01年,青海西宁的工程项目完工了。有了一些空闲时间,业主方、施工单位、我还邀请了北京的两位同学,组织了十多个人包车进藏旅游。从西宁出发,第一个去的景点就是茶卡盐湖,这也是我第一次去茶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早我们就从西宁出发了。车到茶卡已接近中午,一行人在街边找了个小饭馆,准备吃完饭再进盐湖。正好在来的路上从牧民手中买了些刚采的新鲜的草原黄菇,让小店老板用羊肉和黄菇一炒,极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01年时的茶卡盐湖还叫茶卡盐场,盐场大门的门柱是用砖头砌的,粗粗大大,看着就很结实。两个木桩立在地上,中间横着一根碗口粗的木头,挡住了行人和车辆。已是八月了,门房中的炉子还生着火,烟筒冒出淡淡的白烟。盐湖的旅游在那时只是盐场的副业,进盐湖是否需要买门票,确实忘了。操着一口青海话的老汉嘴里嘟嘟囔囔的说着,用力一压,横在门口的木杆抬起,我们的车子进了茶卡盐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盐场很荒凉,车穿过很有年代感的几幢老建筑,停在了离盐湖只有两、叁米地方。放眼望去,看不到游人,甚至连盐场作业的工人都没见到。正当我准备随着大家一起往盐湖深处走时,北京来的老赵大概是水土不服,或是中午吃的黄菇作怪,突然肚子痛要拉肚子。都说人有 " 三急 ",景区没有公共厕所;同行中有女同胞,就地解决又没有条件。我突然想起刚刚盐场进门时,路过一个大礼堂,对面是厕所。这个厕所离我们所在位置估计有500米远。" 时 " 不等人,我赶紧带着老赵向厕所奔去。倒霉的是我们到了厕所还是晚了。我回到车里拿了五瓶矿泉水,又一次返回车里帮老赵找了换洗的裤子,忙乎了好一阵可算消停了。当我们走出厕所时,进盐场游玩的一行人都回来了,没办法,只好和大家上车,继续下面的行程。事后,朋友开笑说,我这次是茶卡盐湖厕所一日游。</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应该说2009年,离第一次到茶卡已过去八年,我又一次走进茶卡盐湖。北京的朋友到青海大学谈合作办学,期间有几日清闲,他们和我商量想去青海的牧区草原看看,我安排了鸟岛、茶卡盐湖、格尔木的万丈盐桥、可可西里等几个地方。于是我第二次来到茶卡盐湖,而目睹茶卡盐湖的 " 真容 " 确是第一次。茶卡盐湖很大,有105平方千米。站在盐湖的北岸,湖的对面是绵绵的群山,盐湖里采盐作业的铁皮船在湖中飘来飘去。实际上茶卡盐湖四面环山,被群山环抱。景区中一条用土堆起的小路,也可以叫湖堤吧。有三米多宽的湖堤将盐湖分成了东西两片,路面上的铁轨原先是为运盐的小火车架设的,今天为了招揽游客,小车改造成了观光火车。我们去的那天小火车只有一节车厢还脱了轨,歪在道旁。四周竟找不到火车车头。沿着铁轨前行,路很难行,铁轨更是歪歪扭扭。所以前几年小车脱轨是常常发生的事,游客坐的小火车脱轨并不危险,更不丢人,游人下车一起发力,把车厢抬上铁轨又能继续开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走在湖堤上天风很大,天气也是阴沉沉的。我们不时背过身去,用后背挡一会吹来的寒风再往前行。望着有些荒凉的盐湖,说实在的我没有什么感觉,更无法和传说中的美景联系到一起。</span></p> 茶卡的日出、日落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姐夫还有深圳的朋友都是摄影爱好者,2013年他们扛着 " 长枪短炮 " 来青海找我。陪着他们玩,是学习摄影的好机会,于是我置办了人生中的第一部单反相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跟着摄影爱好者的节奏,我们在茶卡安顿好住处,就进了景区。茶卡盐湖的旅游设施有了一点改善,小火车开的平稳了,也多了几节;一个小卖部开在景区内,可以买水和零食;景区里的游人比起我前两次来,多了不少。不用鞋套,人们可以直接下到盐湖中,露出卤水的地方,几根铁轨的枕木歪歪扭扭的漂在水中。那天天气很好,几朵云彩映在镜子般的湖面上,仿佛天地相连。景区里没有管理人员,游人可以在盐湖湖面上肆意妄为地行走,去享受美景。玩了好一阵,天色渐晚。我们支起三角架,长长的镜头伸长西方,等待着盐湖日落的时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小火车回到了始发车站,完成了一天的运营。我们几人坐在铁轨上,三三两两的游人从我们面前经过,向景区外走去。最后景区内只留下了我们几个。太阳落下,余晖映红了天空,夕阳下的盐湖也变成了红色。天地间是那么的恬静,使得我们按动快门的 " 咔咔 " 声格外悦耳。太美了,真想时间能停止在此刻,让我们能够融入其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相约第二天早上一起来拍日出。可一觉醒来,去拍日出只有老张、姐夫和我三人。虽然是夏季,盐湖的早上天气很冷,我穿上带着的所有衣服,还是冻的直哆嗦。天还没亮,盐场里一片漆黑,只有对岸的工棚亮着萤火虫般的灯光。借着手机的光亮,我们找到了拍摄日出的最佳位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寒风中等待是一种煎熬。好在时间不长,远远的山峰出现了曙光,从一个小小的红点到眼前的景物都染成红色。而随着太阳慢慢地爬上山梁,眼前的红色退去,一切的事物回归了他们的本色。阳光唤醒了大地,人们美好、忙碌的一天开始了。我们用手中的相机记录美丽的景象,体会着日出日落,周而复始日月轮换。一日内,我们在茶卡看日落、观日落,享受大自然的馈赠。有此经历知足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茶卡的春夏秋冬,盐湖的风霜 雨雪我们都有经历。几年来唯有遗憾还没有看过茶卡盐湖的夜空,能在盐湖观星空、看流星是多么美妙之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机会来了,2018年太太带着她的朋友来青海玩,我计划了去茶卡盐湖看星空的 " 节目 "。我们从西宁出发,来到茶卡盐湖并入住盐湖集团旗下的酒店,往在盐湖集团的酒店有一个优惠:一张门票可以多次进入景区。这样我们可以白天在茶卡盐湖玩了一天,晚上再次进景区看星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入夜,我准备好了长焦镜头就进了盐湖,晚上整个景区只有我们几人,被黑暗包围着,大家聚在一起,生怕走丢了找不到回家的路。空气中安静的出奇,我们相互的说话声被黑夜迅速的吸走,听起来怪怪的。对面的堤坝上有几处零星的灯光,好像在告诉我们还有人在。月亮升起挂在天上,因为有雾并不明亮。薄雾中我们抬头望向天空,见不到星星。没带相机的三角架,我只好把相机架在路边的垃圾桶上拍了张月亮的照片。史上最臭的照片就这样诞生了。精心安排的计划未能如愿,我们只好让遗憾再继续,让期待有将来。</span></p> 茶卡盐湖的变迁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15年陪着家人又来到茶卡盐湖。突然有想看看茶卡盐场的采盐作业的想法。茶卡盐场现在的名称应是茶卡盐业有限公司。很幸运有朋友在公司工作,于是试探着打了个电话的,朋友非常愉快地满足了我们的要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车停在盐业公司的围墙外,我们沿着铁路专线走进了工作区。茶卡盐湖内盐储量4.48亿吨,年产食用盐15万吨。而茶卡生产 " 大青盐 " 现在的知名度越来越高。没走多远,前方出现了称为集坨的大盐山,一台装卸机忙碌着往大卡车上装食盐,大概是运往包装车间吧。真没想到我们每天吃进嘴里的食盐就堆放在露天,运输是用拉货用的卡车完成的,而这种制盐的生产工艺已延续了千年。看着眼前的盐山,我又想起了前些年因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国内抢购食盐,超市一度闹起了盐荒,就连食用盐储量如此丰富的青海也没幸免。采盐、集坨、加工,虽没有热火朝天的生产场面,到也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可惜这次没看到湖中采盐船的采盐过程。听说盐湖将要开发游船,不知到时是否能看个真切。盐场的作业区与旅游区没有隔挡,我们参观场区后直接去了盐湖旅游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20年是我最后一次到茶卡盐湖,我让一起来的朋友们自已进盐湖玩,独自一人登上建成不久的茶卡盐湖观光塔。天气虽然不好,但视野开阔,我这么多次来茶卡盐湖,第一次登高望远。一列运盐的火车开出了装卸场,而景区里伸向盐湖的步道游人如麻。立于高塔,换了一个视角看茶卡,感觉很是不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应该感慨,还是应该感到自豪。在青海的这十几年,我见证了青海一个一个的景区、景点旅游设施的不断变好;也见看到为了保护环境关停了鸟岛、黄河源头、年宝玉则等景区;当然也体会了青海景区、景点不收费,免费旅游到收取门票无耐。这些变化中,我自认为茶卡盐湖旅游项目开发做得是最好的。所以我们有理由期待茶卡盐湖更好的将来,也希望我与茶卡盐湖的故事能再继新篇。</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