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军魂永铸》系列丛书之(25)</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作者:王明非</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span class="ql-cursor"></span>主编:郑怀盛 韩水霖</b></p> <p class="ql-block"><b>作者简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37, 35, 8);">王明非,1959年出生,1969年小学四年级时随父母从北京下放到西安,1977年西安市第38中学毕业后到临潼县北屯公社插队,1978年入伍,61师炮兵团指挥连,1979年调入61师政治部宣传队,1982年转业回到北京,曾在中国医药公司、赛特集团、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工作,2019年退休。</b></p> 插图女兵均为文中主人公杜立 <p class="ql-block"> 2012年的夏天,有好几拨以前在陆军六十一师宣传队的战友陆续到北京来玩儿,我们几位在北京的战友和他(她)们聚会不断,聚会期间,虽然大家容貌已变老,但讲起三十年前在部队的那些事儿,就跟发生在眼前一样。趣事、丑事一锅儿往上端,毫无顾忌,乐的都笑破肚子,谈笑之间仿佛都回到了那激情燃烧的岁月。聚会当然就要合影留念,有了新的照片,各位回家以后就又把过去部队的照片晒出来,在QQ空间里,战友之间的情谊不断传递着,延伸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13年夏天的一天中午,我的手机屏幕上忽然打进来一个显示是加拿大多伦多的长途电话,接通后才知是女战友杜立打过来的跨洋电话。我本以为她有啥事儿要托我在北京办理,但是她讲:"现在我这边已经是半夜了,我在QQ上又在看你新提供了咱们过去部队的老照片,心情特别激动,睡不着觉,就必须要给你打个电话聊几句。"她不容我插话,下面接着又讲:"去年回国咱们在北京聚了几次后我就惦记着再相见,我已把今年回国的时间提前了,就是想早和你们见面......"这一聊就是半个小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是在2013年春节前开始在博联社网站上大量写博客,主要是写七、八十年代那些事儿。受那些当过兵博友博文的启发,也正想要写写三十多年前部队战友的故事,因接杜立战友的这个电话,就立刻决定了先写写她……</p> <p class="ql-block"> 杜立,女,1977年从西安被陆军第六十一师宣传队特招入伍,杜立是舞蹈演员,在我们宣传队里还兼任化妆师。因为当时有一段时间宣传队老兵退伍和调离后,专职跳舞的女兵不多,那时下部队慰问演出纯舞蹈的节目也不是太多,所以别人平时练功是吊嗓子、练绕口令和乐器,虽然上台机会不多但她始终在压腿练习舞蹈的基本功。后来从军区歌舞团和太原、兰州地方歌舞团陆续来了几位舞蹈专业演员,队里的跳舞蹈的演员才多了起来。1979年起我们宣传队开始排练、上演大型话剧《一双绣花鞋》、《神州风雷》等,杜立做为化妆师当时发挥了很大作用。尤其是《神州风雷》剧中的周恩来、朱德、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等特殊人物的化妆造型都是她一人承担,她的化妆效果也是演出获得成功的主要因素,这给我们大家留下了深刻地印象。</p> <p class="ql-block"> 杜立因为是舞蹈演员,特别爱美,平时的一举一动都带着舞蹈演员的那个范儿,走起路来外撇着八字步、扭着胯。我们几个男兵私下就说她爱臭美,但是她一点不在意。她瘦瘦的身条,皮肤白净,瓜子脸,长着一对丹凤眼。平时大大咧咧,别人开她玩笑但从没见她急过,把她说高兴了她还给你摆个姿势、抛个媚眼什么的,其实她这个人就没有什么心眼儿。但总是有那么几个男兵自作多情围着她转,就好像她跟其中的那位男兵在谈恋爱似的,所以她在我们宣传队那会儿就是属于那种有争议的人物。部队有规定,战士是不许谈恋爱的,但是年轻人青春萌动,在男女兵集中的宣传队私下感情交流与暗恋还是客观存在着。事实证明传说归传说,杜立她不像一些男女战友那样,最后要么花好月圆修成正果,要么就是上演一场爱情悲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宣传队人员的组成分几种情况,有一部分的是干部身份,这些都是七十年代初的老队员和从军区话剧团、歌舞团或从地方艺术团体调来的;有一部分是从地方学校特招的文艺兵;还有一部分就是像我们那样从师各个团里选拔上来有文艺特长的男兵。1979年的5月,我从陆军第六十一师炮兵团团直属指挥连调到师政治部宣传队,我们那批从师里的三个步兵团和炮团共抽调了有六、七个男兵,我们这几位都是插队后从农村入伍的城市兵,我们和杜立她们那批1977年从西安、青岛特招入伍学生兵的大家年龄相仿,所以我们这两拨相处的十分要好。现在回忆起来,当时杜立给我留下的印象是记不清她跳过什么出名的舞蹈节目,但她的化妆功夫很不错,经常受到表扬。爱美是她的强项,但人特别不娇气,出公差、帮厨和我们男兵一样,干活有股冲劲儿,反正挺能吃苦的,就是队里养的老母猪接生的活儿她都抢着干。她为人大气,做事从不拖泥带水,不像某些女兵干什么都扭扭捏捏的不爽快。她待人热情,她还特爱帮助别人,有时自己都不觉得,被帮的男同志甚至还产生些误会,但她一笑了之,从不解释。我认为她就是这么一个人:是一个特别单纯、特别热情、特别没心眼儿的女兵。</p> <p class="ql-block"> 我和杜立1981年底同批从宣传队退伍,后来杜立到北京来过几次,一次在分配工作前,另两次在九十年代初期她出国来北京办签证。自打杜立和她的老公移居加拿大,我们就失去了联系。2012年夏天她带着她的小儿子回西安探望父母,通过西安战友的牵线联系,我们在终于又北京见面了,她北京转机回西安之际,我们热热闹闹的连续聚会了三次。那天北京的战友有邢宝成(现役大校)、徐建平和我三个在北京的宣传队当年男兵,还有前一天刚好从深圳到北京来办事的杨丽媛(兰州入伍的女兵),加上失联多年刚刚联系上的龚政(太原入伍的女兵,后调到北京二炮文工团当报幕员),加上杜立,我们六人在北京香港马会的中餐厅相聚一堂。从下午五点开始边吃边聊一直到晚上十点多餐厅都下班。第二天中午又到世贸天阶的香辣蟹吃午餐又是猛聊一通。当她从西安返回北京转机回加拿大前,我们又聚了一次还是接着聊,简直就是聊不够。杜立看到这些年国内的变化,看到这些当时最要好的几位战友的变化,她身在国外感触特别的大。当我们问起她的情况时,她给我们讲起她这二十年的经历,她的故事让我们几位特别感动,心里想:杜立你真棒!只有当兵的经历才能使她有了现在的成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杜立和老公在九十年代初期移民加拿大多伦多的,她有两个儿子,一个工作了,一个正在上中学。在多伦多她有一幢自己的独立洋房,还带游泳池,并且经常接国内的父母去小住,在她的言谈中当讲到这里满脸都是笑容。但我们从她的讲述中得知现在的一切都是经历过十分的艰辛与奋斗,凭自己的努力一步步才走到今天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5px;">▲作者王明非(左)杜立(中)徐建平(右)</b></p> <p class="ql-block"> 杜立讲是她老公先出国的,她后来辞去公职带着美好的梦想也飞了过去。刚到加拿大时看到她老公带她走进租来的那间小小公寓,面积之小连身都转不开时,简直都蒙了,国外的情况与她的想象差距太大了,眼泪直在眼眶边上转悠,人都傻了。好长好长一段时间都不能适应。杜立因当兵入伍时中学都还没有毕业,本身文化程度不高,在异国他乡语言不通十分困难。但不娇气不服输的性格让她走进了英语补习班的教室,开始时学习十分艰难,就是靠一字一句的慢慢提升,她上过很多不同的补习班,因为基础太差,花费的时间与精力都要其他人都多。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杜立的英语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并和社区邻居、补习班的同学都结成了好朋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2001年复活节前夕,发生了一件对她一辈子难忘的事情。当时社区内各个团体都在积极筹备复活节表演的节目,唯独她所在的华侨社团对排练什么节目而发愁,大家商议时杜立在旁边开始还听不明白,看见他们愁眉苦脸的样子,她就问出个节目有那么困难吗?不问不知道,一问才知以往社区华侨出的节目都是太极拳、武术之类的,起初洋人觉得新鲜,但每次都出这类的节目,因为表演的时间过长,又单调,洋人就趣味索然了。杜立一听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儿,当即就自告奋勇的讲,今年的节目我来编排。于是提出了她的思路:需要社区出两个人和她配合,一个是表演武术的,但这回是太极剑;另一个是唱歌的,歌曲由她选;她本人跳独舞,三个人凑个节目。大家将信将疑,也只好如此了。三个人在保密的状态下开始了排练,杜立讲其实当时她心里也没底,就是想尝试一下。在节日联欢那天,他们三人的节目一炮打响,华侨社团的人看呆了,洋人也看呆了,当地好久没看见华人有这么好这么精彩的表演了。杜立他们三人表演的节目是杜立自编自创的歌舞《花木兰》,在舞剑和伴唱的配合下,杜立翩翩起舞穿插在两个人之间,十分的成功。节目在持续不断的掌声中结束,杜立走下来被众人拥抱、亲脸,大家惊奇的问这问那儿,特别是被她优美的舞姿折服。杜立会跳舞立刻成为所在社区的新闻,事后一些华侨就开始带着小孩主动找上门来,请她教习舞蹈,从一个开始到几个,十几个,杜立从此走上了专门教习中国舞蹈的职业道路。后来找她学习舞蹈的人员就越来越多,包括洋人的小孩,现在杜立已是多伦多最大的华人舞蹈学校的校长、老师和投资人。</p> <p class="ql-block"> 2008年北京承办二十九届夏季奥运会,从2007年开始在北京、在国内各地开始了火炬接力和各种各样的宣传与庆祝活动,同时在全球也掀起的以华人为代表庆祝活动。为做好多伦多的庆祝活动,华侨社团的领袖在社区华人组织的介绍下,找到杜立和她商议如何开展活动,杜立问他们有何打算,他们讲过去的庆祝游行一般都是拿手的保留节目舞狮子。杜立根据当地的情况当即提出不搞往常的舞狮子,因为与其他地区华人节目雷同了,要搞就来新鲜的,但先让她琢磨一下再说。为此她在家闷头想了好几天,最后拿出了一个大胆的方案跳腰鼓舞。她给西安的家里去电话,让她妈妈从西安购买五十个小腰鼓寄到加拿大来,她妈妈对此十分支持,以每个二十多元的价格买好并寄出。杜立接到国内寄来腰鼓后就找到侨领向他要50个年轻的姑娘小伙子,她说要开始排练了。华侨领袖当看到得知杜立的思路和腰鼓后特别支持,不但给她很快凑齐人数还动员很多华侨都来看排练。参加表演小青年个个的都还是第一次看见这样的腰鼓,杜立就在排练前先手把手的教他们如何握鼓槌儿和击鼓。没有栓腰鼓背在身上的红绸子怎么办?最好鼓槌上也拴上个红绸子飘带才好看,但多伦多没有现成的红绸子卖,还是杜立想出了解决办法,到印度人开的服装店去买纱丽来替代。起初的排练场是借了一个放假了中学的操场进行的,第一次排练就十分热闹,因为大家就是要看看跳腰鼓舞是个什么样的动静。杜立给我们详细的讲述了当时的情景:看的人比排练的人都多,让她都没想到并有点犯晕,但是事到到这个地步也就豁出去了,有几个半大的小伙子给她搬来一张桌子让她站在上边,没有扩音设备放音乐怎么办,还是那几个半大的小伙子找来了几台功率大录音机赶在肩上满场跑。杜立她站在桌子上开始了排练。"大家看着我的动作,听着我的口令,一二三把双手举起来""二二三右手高举,左手横在胸前""三二三双手同时击鼓""四二三甩手走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二三""二二三""三二三""四二三"随着杜立的口令,大家按照排好的队形原地练起来了......就是这么几个动作如果做齐了效果就出来了,就可以达到目的了。其实挺简单的,但这些异国他乡长大的华人子弟还是练的非常费劲。在多数人勉强学会后,就开始绕着操场走队形了。每次走队形时在五十个腰鼓队员后面都跟着长长比划着敲腰鼓动作的人们,有华侨也有洋人,他们非常认真地走着比划着,中国驻多伦多领事馆的人员得知这个情景,就及时帮助从国内又购买了五十个腰鼓送给他们。这样,腰鼓的队伍不断扩大壮大了,看的人和学的人也不断增加,这个消息通过一些正规渠道传到国内,传到了北京奥组委。奥组委专门又从国内发运了一百个腰鼓赠送给他们,这样北美地区最大的庆祝北京举办奥运会的游行队伍成立了,那些日子北美的各大报纸媒体都登了他们的排练和游行的盛况。此次游行庆祝活动非常成功,杜立也就更加出名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5px;">▲《神州风雷》剧照,均为杜立化妆</b></p> <p class="ql-block"> 2013年和杜立在北京的再次重逢,她向我们讲述了上面的两段经历,我就问她你当时就没有想到会失败吗?她说:当初去国外就是没想到将来的失败,至于走上教舞蹈的路那是纯属巧合。我就是不服输,这和咱们当过兵有很大关系。我就是敢想敢干,失败了再从头来就是了。敲腰鼓就是咬着牙过来的,如果当初稍有打退堂鼓的念头也就完了。我现在虽然有些名气了,但仍然在亲自教舞蹈,不敢有丝毫懈怠,一直要到跳不动的那一天为止。不像你们在国内那么舒服地快乐地生活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几个战友被她的故事感动着。我就想,其实在加拿大也好,多伦多也好,国内过去的专业艺术家和舞蹈家肯定也不少,但是杜立成功了,这说明什么?正如她自己所讲,是当兵的经历培养了她那股敢想敢干劲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故事讲完了,最想知道的就是杜立回国探亲的时间定好没有?我们战友们在期盼着和她聚会,继续听她讲新故事……</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文中主人公杜立的回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明非战友:我快速的看完了你写的我,真的很不错。文笔流畅,思路清晰,有股报告文学的味道。衷心的谢谢你!只是没看出来,你在这方面是有天赋的。我希望你写下去。写过去,写现在,写我们身边普普通通的人和事。在某些段落你把我太赞美了,有些不好意思;在某些段落写的又那样真实和细腻,忽感觉你好了解我,而在某段我从没告诉你,从部队回来我用了半年的时间复习,考上了电大,学的是企业管理,三年毕业后分到环保科。不过没干满两年,就被陕西省总工会借调。后又被北京航空部总公司借去断断续续工作了三年,全是从事舞蹈。给我后来在国外的创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嗨,每个人的经历都是一段即普通又精彩的故事。明非你也如此。我还会继续看你写的所有题材。加油! 在此,战友们从前的回忆,至今的相逢,让隔岸的我也忍不住随机拙笔 "情" 几经相逢,不样的感触,始终的那份珍惜,挤压在岁月里。只为那当初的真;终有了无悔的心。隔岸轻舞,独有相思别样浓。在等枫叶落,在遇雪飞过,春天的那份浓啊!怎是一个"情"字了得------</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 杜立</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 style="font-size:15px;"> 2013年5月于多伦多</b></p> 您的支持是作者不懈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