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可汗,也称可寒,可罕,最初是北方少数民族尤其是鲜卑诸侯王、封国邦君或小部族群对其首领的称呼,类似于汉语中的“王”,有时也作为对贵胄大臣的尊称。鲜卑嘎仙洞遗址《太平真君四年石刻祝文》中称“可寒”即属前者;《吐谷浑传》中,长史称君主的庶长兄为“可汗”属于后者。《资治通鉴》中,鲜卑索头部也称其首领为“汗”或“可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专治一域的大皇帝起初称“单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单于”的称呼始于匈奴。《晋书•刘元海载记》中“我单于虽有虚号,无复尺寸之业”,《晋书•武帝纪》中“百僚及匈奴南单于四夷会者数万人”。同时,“单于”的称呼,也被其他如羯、氐等民族共用。后赵石勒自称“大单于”,前秦符坚称“天王、大单于”(后改“皇帝”)。包括鲜卑人建立的政权如前燕和关东诸燕(西燕、南燕、北燕。后燕实为汉人所建)在内,都自称“单于”。如魏晋之际,慕容涉以全柳城之功进拜“鲜卑单于”。鲜卑拓跋乌狐建后凉,称“大单于”。由此,在鲜卑族汉化初期过程中,“可汗”这一称呼,除了部落内部外,更多地是在少数民族治下的民间流传和使用。</p> <p class="ql-block">以“可汗”称一国之主,最早见《魏书•列传第九十一》,即402年柔然统一漠北之后,社仑自称“丘豆伐可汗”。柔然的最高统治者(郁久闾氏)本来就是鲜卑的一支,因此沿用了“可汗”这个称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现在关于“可汗”,人们知道最多的,是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诗》。“昨夜见军贴,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专家们普遍认为,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所参与的战争的双方,应该就是北魏和柔然。</p> <p class="ql-block">北魏是鲜卑拓跋族建立的政权。其各部称北魏皇帝为“可汗”。以孝文帝南迁为标志,鲜卑民族的汉化加速并达到新的高度。同时,反作用力也一直存在,逆汉化的力量此起彼伏,而两种力量冲突的结果,直接导致了北魏的分裂。在鲜卑化的汉人高欢把控的东魏和其子建立的北齐,表现得尤其充分。“可汗”这一称呼,正史中的记载多了起来。</p> <p class="ql-block">继鲜卑、柔然之后,突厥在北方崛起,其君主依旧称“可汗”。杨坚统一北方,征服突厥,各国君主甘愿处下,称隋皇帝为“圣人可汗”。唐初,李世民打败突厥支持的刘武周,贞观年间又多次对外用兵,击败突厥,平定西域,大唐呈现盛世气象,唐太宗被各国君主称为“天可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突厥兴起时,鲜卑一部屈服于其统治,后起而反抗,与其他部落形成联盟,总称“回纥”。贞观二十年,回纥首领吐迷度自称“可汗”,对唐称臣。因有唐公主下嫁的亲戚关系,直到五代时,回鹘人(788年,唐德宗时改“纥”为“鹘”)仍称中原皇帝为“大可汗”。大毕竟还是大,只是再也用不着“天”那么圣神的字眼了。</p> <p class="ql-block">宋辽时期,辽统治者被各部落称为“汗”,所辖部落被禁止使用同样的称呼。西域各王朝统治者也都自称“汗”。十三世纪,蒙古铁木真被各部拥立为“成吉思汗”。帝国分裂后,君主无论大小皆称“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自称蒙语汗号“昆都仑汗”。但是一直以来,在中原文化语境中,“帝”的称号显然高于“汗”。这就使得虽然皇太极虽曾声明“称汗不称帝”,但随着势力的壮大,越来越不屑于只做后金“大汗”,而要做天下的“皇帝”了,在建号“大清”时,十分乐意地接受了满蒙汗群臣恭上的“宽温仁圣皇帝”号。自此,“汗”的称呼就只限于皇帝赐分外番蒙古的王公所用了。</p> <p class="ql-block">有个细微的区别:正式表述中,对君长的称呼,辽宋之前通行格式是“某某可汗”,如“颉利可汗” “丘豆伐可汗”等,称“某某汗”的情况极少(沙漠汗是一例);而之后则表述多为“某某汗”,如“桃花石汗”“窝阔台汗”等,称“某某可汗”的情况极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