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949年1月6日,华国锋由阳曲县委书记调任晋中一地委宣传部副部长,随地委机关迁来盂县,华国锋下榻于北关村郑彩云家。</p><p class="ql-block">在盂县工作期间,华国锋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拟订了详尽、周密、全面的《宣传工作安排意见》,指出了当前宣传工作的重点、对象和任务,明确指示各级党组织要通过各种宣传形式、运用各种宣传工具,宣传全国的大好形势,宣传支援前线的重要性和加强边区建设的重要意义。晋中地区通过贯彻这个宣传工作意见,全区首先是盂县开展了大力支援前线,为夺取全国胜利贡献一切人力、物力的群众运动。在华国锋的组织和领导下,解放太原战斗期间,盂县人民组成了数以千万计的民兵支前队伍,一批又一批地开赴太原城郊,配合人民解放军运送物资、转移伤病员、补充兵员。群众把粮食源源不断地送到部队,妇女们夜以继日地赶做军鞋、加工米面。全县处处呈现支援前线的沸腾景象。华国锋带领宣传部的同志,帮助基层党支部整顿和壮大了儿童团、青联会等群众组织,选拔、训练了一批青少年宣传骨干。</p><p class="ql-block">他热情帮助北关群众改革民间文娱活动的旧形式,去掉封建迷信的色彩,换上革命的新内容。北关的文艺活动搞的有声有色,非常活跃,还涌现出一批宣传骨干,成立了宣传队伍,经常排练和演出新的文艺节目,文化宣传工作走在全县的前头,对群众产生了很大的鼓舞,北关人走亲串友回娘家,都要被邀请去当文艺宣传的指导老师。有人还编了歌儿唱道:北关是龙头,咱们争上游,齐心协力搞支前,革命有盼头。华国锋非常关心教育工作,把小学校当作文化宣传的一个重要阵地。他常去北关小学调查访问,给师生讲革命道理。一次,他来到北关学校,教室里传出孩子们的唱歌声。他就站在教室外低声学习唱歌。下课后,他诚恳地对音乐老师说:我对唱歌是门外汉,你得抽个时间教我识谱。音乐老师十分感动,当即和他一起练习识谱,直到吃晚饭的时候。</p><p class="ql-block">华国锋来盂县后,住在一个普通的四合院的正房里,房东叫郑彩云,是妇救会委员。他有空就鼓励郑彩云好好工作,努力学习。同时经常嘘寒问暖,关心她家的生活。还经常带着同志们为群众打扫卫生,给军烈属拉烧土、掏灰渣,给乡亲们担水磨面。华国锋到盂县后,经县委书记田泽仁介绍,华国锋认识了地委机关干部韩芝俊。韩芝俊1931年生于五台县东山村。抗战初期就参加儿童团,站岗放哨、送信,曾担任儿童团的指导员。1945年日本投降后韩芝俊到晋中一中(盂县南关)学习。同年12月入党。此时,韩芝俊已学习3年,喜爱文艺,常演男角。华国锋特意去看了她演出的《王贵和李香香》、《兄妹开荒》等文艺节目。春节后,华国锋和韩芝俊结为伉俪,并在地委书记赵鹏飞下榻的闫中昌家举行了结婚典礼。在赵鹏飞住的西屋门框上方,挂着毛主席像,两旁插了两面红旗,门前摆放着两张合并在一起的方桌,上面放着一些水果、稀蛋子等。地委机关全体同志和各房东以及邻近的乡亲们参加了婚礼。田泽仁为证婚人并主持仪式,他宣布典礼开始后,先由新郎新娘向毛主席像三鞠躬,然后向房东和乡亲们行礼。接着,在众人的逗笑声中和催促下,华国锋、韩芝俊分别向大家介绍了相识相爱的过程。婚礼仪式新式、简朴,又结合本地习俗,充满了欢乐和谐的热闹气氛。典礼在欢笑声中结束后,地委机关特意准备了几桌煎菜馒头,招待地、县机关的同志和房东。华国锋生活简朴,穿的衣服上经常打着补钉。有的衣服太烂了,就向房东借来针线,很费劲地连缀在一起。结婚前夕,他也没有做一件新衣服,只做了一床粗布被子。</p><p class="ql-block">1949年3月20日,华国锋夫妇离开工作和生活了3个多月的盂县,在石家庄集结,进行整训和学习了一个半月。五一节前后,同晋中南下区党委全体人员离开石家庄踏上南下的征途。1949年8月,华国锋随大军南下到达湖南湘阴县,任湘阴县委书记、地委委员。</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