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22px;">开阳县职业技术学校聘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邓春芳传授太极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开班仪式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课前言</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太极拳的起源、发展和国家的</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b style="font-size:22px;">规划目标</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风雨石础)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太极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范畴和重要概念,是古代先贤们的哲学观!太极文化起源于《河图》和《洛书》,是河洛文化的核心,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而河洛文化是黄河文化的重要根基。迄今所能见到的文献资料来看,所谓太极,即是阐明宇宙从无极而到太极,以至万物生化的过程。其中的太极即是天地未开、阴阳混沌的状态。易学里的太极,是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太极观念这种迷离扑朔的看待万事万物的现象和人生的本质态度,以及这种思维方式本身,实则包含着清醒睿智的哲理,其最终的目的,是使人们的活动顺应大道运行的自然规律,不为外物所拘,“无为而无不为”,最终达到一种无所不为和宁静与和谐的精神领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太极拳是中华武术与太极文化相结合并以太极为名的一种拳术。自从前人编创以来已有千百年的历史,在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拳理、拳法、功架、内涵等各方面都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形成了独特的太极拳文化。而太极拳又是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中国传统儒、释、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的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拳术,而且还是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与中医经络学和导引吐纳术形成的一种柔和缓慢、稳定轻灵、刚柔相济、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武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九四九年以后,被国家体委统一改编作为强身健体的体育运动。并作为表演、比赛的项目。在改革开以放后,部分还原了本来面貌;从而再分为武术比赛用的太极拳、体操运动用的太极操和技击用的太极推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传统太极拳门派众多,常见的太极拳流派有陈氏、杨氏、武氏、吴氏、孙氏等派别。各派有各派的练功方式,各派有各派的意境追求。各派之间也有相互借鉴、相互传承的关系,也各自持有自己的特点,呈百花齐放之态。由于现在国家推广的太极拳,是国家体委根据五家太极拳的典型动作和据有代表性的招式创编成的太极拳种,套路众多,群众基础广泛,因此是中国武术拳种中非常具有生命力的一种中国式体育运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二零二零年十二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第十五届常委会将 “太极拳” 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太极拳最早的起源,至今是一个谜!在太极拳的领域里,一直有一个疑问,那就是:太极拳究竟是由谁创立的?关于这个问题,虽然已经讨论了千百年,但是至今仍然是一个谜。关于太极拳的创立,已经形成了两种主流的说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武当武术创始人张三丰创立了太极拳!他在中国的历史上,是一位 “神奇” 的人物。他不仅创立了武当太极拳,还创立了形意、八卦等多种内家拳法。所以在太极拳有史以来,在武当山历史人物的记载中,张三丰就是太极拳的开山鼻祖!千百年来,这种说法由来已久,也根深蒂固,在民间许多地方特别是崇尚武学的地区,非常流行,甚至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二,河南温县陈家沟陈王廷创立了太极拳。这种说法认为:太极拳发源于河南省焦作市温县赵堡镇的陈家沟。话说某年,温县陈氏先祖陈卜,从山西泽州郡东土河村,因战乱、灾荒迁居到河南温县陈家沟,便带来了祖传的拳法。由于这里沟壑交错、兵匪出没,经常骚扰百姓,为了保卫家园桑梓,陈家沟人便跟着陈卜习武自卫,以此来抵御外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到了明朝末年间,温县陈氏第九代传人陈王廷,便在祖传拳法的基础上,博采众长,创编了一套具有刚柔相济的陈式一百零八式太极拳。后来经过数百年的磨砺以后,才发扬光大,走出河南,走向全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然而在我的看来,上述两种观点各持道理,也各有罅隙。其实我认为,太极拳的产生,并非某一个人的创举,而是经过千百年来人们的努力创编才形成的。这恰恰说明了太极拳,在中国的大地上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并非一人之功劳。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通过以太极拳的理论为依据,通过现有的文献资料,从太极拳的文化内涵,健身价值,心理健康作用中了解到太极拳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响。从而应该使太极拳在青少年中得以开展, 对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有着重大的意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二零二一年国家体育总局对太极拳进校园的规划”中就决定要 “造就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太极拳师资队伍,在全国大中小学校园里全面铺开”。這是太极拳未来发展的关键!任何国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不能在青少年之中良好的继承和发展,那么必将导致太极拳传承的断层!我们一定要重视保护、传承太极拳这一优秀的文化遗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职业学校中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中,他们在个性倾向上,不可避免地出现与人沟通困难、自我中心意识强、性情冷淡、唯我独尊等不利于身心健康的因素。通过太极拳 “礼义道德” 的影响可以使学生接受中国传统思想教育。太极拳能改善学生的礼仪孝道,个人修养,沟通能力,身体素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职业学校中的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和学习的阶段,学生在家庭和学校的压力过大。太极拳动作柔和、舒展大方、刚柔相济。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可补充人体大脑之神气。因为它符合人体的生理科学,能增加人体气血运行,培养人的正气,对学生压力大、过度紧张导致的脑神经衰弱有很好的补神效果。青少年长期练习,可使反应能力更强,更加聪明、更加自律以至益受终身。能在职业技术学校成长的过程中,有一个强健的身体和一个勤奋向上的情操,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和为自己的人生道路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拳道兼修•实练太极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邓春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二零二零年六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廿一日</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