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明珠张掖的美

梁勤

从敦煌到张掖,我选择乘火车,在嘉峪关中转去张掖。两地距离600公里,汽车要走近八个小时,而火车只需要约七个小时。下午三点登上敦煌开往嘉峪关的列车,火车行驶一刻钟绿洲 便在眼前消失,亘古的戈壁呈现眼前。 趁着转车之间的空隙,打了个车,去探访長城的西端嘉峪关,这里以嘉峪关城楼为中心扩建成一组庞大的景区。 路边的汉长城遗址与疾驰的火车形成的反差足足二千年。 向司机打听个烤串店坐下,除了烤串还要了碗羊肉汤,哎呀,真是鲜美😍 到晚上九点太阳才渐渐夕阳西下,坐在街边树荫下,吹着凉爽的风喝着啤酒看人来车往,周围的水果摊贩一声长一声短地吆喝,透着小城闲适生活状态。嘉峪关,一个因钢厂形成的城市,像国内大多数城镇一样,起了高大的建筑,修建相似的街道。它们缺了什么让我想不起它的身恣体态。 从嘉峪关到张掖搭乘的是乌鲁木齐到长春的长途火车,行驶40多小时,车厢内拥挤嘈杂,空气中各种味道互相掺合,我一直没想明白什么因素将东北与新疆紧密勾连?虽然我们只是中间短短的两个小时车程,但感觉比刚才四小时的火车还长久, 后悔没有改到卧铺车厢。很怀念我们从敦煌出来坐的那班火车,车厢内人少,每个人都可以独占一个三人或两人座。 晚上近十二点终于到达张掖。 张掖,古时称甘州,即甘肃的甘的由来。其城里的隋代木塔、西夏大佛、明代钟楼、绝世金经,这些历史沉淀折射出古甘州灿烂的文化光芒。甘州位于千里河西走廊腹地、古“丝绸之路”南北两线和“居延古道”交汇点上,南枕祁连山,北依合黎山、龙首山,全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横穿全境,形成了闻名遐迩的张掖绿洲,素有“塞上江南”之美誉,目前全国80%的玉米种子均来源于张掖。 自古有金张掖、银武威之美誉。 张掖为丝绸之路的重镇,高僧玄奘去印度(天竺)取经,途径张掖。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前往上都途中,曾在甘州停留一年,在《马可 波罗游记》中记述了张掖的富庶、城市的规模以及宗教寺庙的宏伟。 我们这次用半天时间游览了城里的大佛寺,一天时间游览了马蹄寺、雅丹彩色丘陵地貌地质公园。 一早我们先去了马蹄寺,其位于祁连山北麓的裕固族自治县内,是一组寺庙石窟群,开凿于1600年前的北凉时期,属国家AAAA级景区 增补关于裕固族〈三联生活周刊中田艺苗:布达佩斯音乐之旅(下) 2016-08-26 〉中国的音乐学家杜亚雄教授却在两地民歌研究中得出结论:匈人就是匈奴人! 杜教授写了一部厚厚的著作《中国裕固族研究集成》。裕固族人口不足1.5万,分布在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和祁连山北部,虽说小民族,却有三个分支和语系,在元朝时其中一支最重要的部落曾被一位蒙古王子统治,讲蒙古语。经过20年的搜集、整理和钻研裕固族民歌之后,杜教授发表了一篇震惊海内外的论文,《裕固族西部民歌与有关民族民歌之比较研究》,指出它与匈牙利古代民歌存在大量相同之处,认为匈奴音乐文化就是匈牙利民间音乐的渊源之一。从两国民歌的极其相似确认了匈人即中国汉代的北匈奴部落。这项研究引起世界性的轰动,匈牙利、美国、日本、阿根廷纷纷邀请杜教授举办学术演讲会。有一位匈牙利记者采访他的时候,听了一段裕固族西部民歌的录音,居然可以分辨个别词句,而且还知道这首歌曲,连匈牙利人和这位记者自己也觉得不可思议。可能是因为两地民歌的语言、音阶、调式、结构都十分类似。 这里蓝天白云,环境优美,我们到的六月底时白天也就25℃,非常舒服 首先参观的是正在修建的千佛寺石窟。其为汉传佛教寺院, 有500多个摩崖佛塔窟龛 一进院门,峭壁上密密麻麻的石窟佛龛展示在眼前 峭壁上的庙宇通过开凿的石洞联通 峭壁前的建筑院落正在修建的规模更大了 凿于峭壁的千佛洞,仍保留着明万历年间的药师庙等建筑 顺着仅容一人宽的洞钻到较高的顶楼,抬手就可以摸到顶板 墙壁上的画不知是何时的 沿着山路继续开,就到了马蹄寺重要的组成部分北寺。 北寺的三十三天洞,上下七层二十一窟,最高处的绿度母殿距地43米,洞窟呈宝塔形排列,内有大大小小佛殿,外有回廊,仅有一条通道上下。 石窟外附建的建筑,已经不复存在了 高高低低的石窟之间开凿有很窄的孔洞与各层间沟通,外廊是各层庙宇的窗户让菩萨见到光明,筹划指导人间的岁月。 马蹄寺相较与云岗、龙门石窟的不同,利用巨大岩石山体垂直开凿,七层庙堂高度达43米,古代木结构楼梯无法牢固地搭建到达这个高度。手脚并用步行在山体内漆黑的孔洞中,令我想到苹果中的肉虫,同它穿行的孔从表皮径直到达核芯的高效率一致。 马蹄寺开凿的通道莫不是古人借鉴智慧的体现 这里不同于山西大同的悬空寺,这里大量的洞窟及暗洞通道,开凿年代更早,规模更大;而北方的悬空寺环境更严酷,开凿岩石少些更多看到的是附建建筑及栈道。 马蹄寺的马蹄殿因殿内有传说是格萨尔王的天马的马蹄型印记而得名 马蹄殿内侧墙上记录着花一千多块钱修复此壁画的筹款情况 马蹄寺环境秀丽,山青、水秀、峰奇、洞异堪称四绝。 中午回酒店休息一下,下午去张掖的彩色丹霞地貌景区。这里的丹霞地貌分布广阔,场面壮观,造型奇特,色彩艳丽,是我国干旱地区最典型和面积最大的丹霞地貌景观。丹霞地质构造是岩石堆积形成的,它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加之特殊的地质结构、气候变化以及风力等自然环境的影响,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主要发育于二百多万年前的侏罗纪至第三纪的水平或缓倾的红色地层中, 它是漫长历史时期地壳运动的产物,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 这里景观在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地貌”之一。入围“中国最美六处奇异地貌”的其他五处为:九寨沟、黄龙、野柳、澎湖列岛、天山托木尔冰川。 2011年又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观” 景区内专门的交通车穿梭与不同的观景点 如果没有修建出来观景栈道及平台,是无法上到都是悬崖峭壁的顶部俯瞰彩色丘陵 有一起疯的玩伴,是旅行快乐的源泉😄 蓝天白云下多彩多姿的大自然神奇的造化 在第四观景台,等到8点多,太阳才开始慢慢落下,给岩石罩上一层红色 正是:她那绝美的容颜,从不惧怕岁月地侵蚀,时间反而是她倾国倾城最好的见证。 与几天前在敦煌看的雅丹地貌不同,这里的丹霞地貌,看彩色岩石的奇妙变化;雅丹地貌,看沙丘被水和风切割的神奇形态。相同之处,他们都是大自然在极度干旱地区鬼斧神工的杰作。 一早起来,天气透蓝,早起锻炼的人聚在酒店楼下的广场上。我们穿过街道,来到大佛寺。 小小的月牙挂在蓝天上,宏大气派的大殿,标志着曾经辉煌的历史。 白塔及其下面的殿堂仍是根据不同的费用,摆放不同位置的牌位的地方 大佛寺内巨大的西夏时期的卧佛,长34.5米,是国内最大的室内卧佛。金汁经书等是其镇店之宝 在马蹄寺景区有一金塔寺,未开放参观,其浮雕式佛像及飞天,莫高窟没有是此处仅有的,只在大佛寺内可以看到复原造像。 张掖曾经是商业发达的河西走廊的重镇, 明清时期,晋商四海称雄,富甲一方,其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大佛寺旁边华丽的清代山西会馆,让我们感到曾经辉煌的山西商人的富足。 小院完全是内地亭台楼阁的制式,两边是精美木雕的钟鼓楼 粗大的木梁精美的木雕还在,彩绘依稀可见 明清时期的山西会馆全国有400多座,都必有关帝庙及戏楼。这里只存留下了戏楼 戏台两侧的两层观戏台。在这里,晋商听着梆子腔,喝着家乡的老酒、老陈醋 到张掖之前没想到这里有如此丰富的景观让人流连忘返,而且这里的人也朴实勤勉,我们在火车站遇到的出租车司机,在我们的要求下,爽快的开来一辆SUV走了一天,对我们的行程也提供了很好的建议。 我们调整了下一步行程:从张掖包车三天两夜走祁连山到西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