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长兴李家巷镇位于长兴县东南部,镇域面积56平方公里,辖区内12个新行政村,在这12个村中石泉村就是辖区内其中之一的行政村。我很喜欢到处转转,没条件出远门只有湖州本地周边游玩。千年古村落李家巷石泉村也是最近网红传到了湖州本土,好多熟悉的朋友都前去游玩打卡,回来传来消息告知路程不远,汽车开开只有1小时不到,去过的朋友都说这个古村恢复的很好,吴氏家族吴姓发源地,值得去转转。愿望想了很久,今天如愿以偿了,2022年6月5日我和朋友有约早上8点电动骑行从湖州出发,沿着104国道线途径杨家埠、黄芝山、长兴李家巷青草坞转318国道,一个多小时后就到了石泉古村,停好电动车后在村里走了一圈,看到的对我的印象是相当不错,古建筑恢复,卫生环境的管理等都是一流的,比湖州城郊乡村搞得好!游览了一圈后时间还早才11点多,于是我们沿长兴吕山公路经杨家埠、三天门回家一看时间才12点左右,电动车来回跑了78公里,结束了长兴李家巷石泉村古村的游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长兴李家巷古村落石泉村位于太湖南岸、蒙山之阴,一个古老的村落,公元502年就有第一批村民在这里定居,距今已经超过1500年。南朝梁驸马都尉吴僧永隐居建村,吴氏后裔安居千载,厚积薄发。明朝时,石泉村吴氏在物质与精神上均创辉煌,吴琼“吴十万”他家里有着十万银量,当时被称为一大富豪,富甲天下,“通浙省无过之者”;学者吴珫撰写《三才广志》,成“中国古代最大的私纂类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十一世纪,适逢盛世,古村落被逐步恢复旧貌。吐故纳新,特设此古村落石泉村历史文化展,以图片为载体,展示了古村遗存的文物古迹及吴氏史上重要的名人事迹。文物古迹包括遗存的古宅、古桥、古道、古寺庙、古碑坊、古遗址,以及2012年与2018年两次考古发掘吴氏先祖墓地,出土的大量珍贵文物。吴氏文化名人则列举石泉村吴氏祖上28位重要人物在朝为官的生平事迹。更有明朝时期一门出了四个进士。古代该村建有9座牌坊、3座古桥,亭台楼阁随处可见。在村南面的山上分布近70余座古墓葬,近几年古墓发掘,出土200余件珍贵文物,现收藏在长兴太湖博物馆。据实直录。展览天、地、人三才合一,再现昔年石泉村吴氏鼎盛期的文脉精神,以冀传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千年历史留给我们的石泉古村落如此缤纷多彩,一山一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一草一木种下的浓郁生活气息,无不令人动容感恩。</p> <p class="ql-block">村口的筑梦亭,为旅游者休息提供方便。</p> <p class="ql-block">风景优美的石泉村景色!村内村外河流纵横,诗意漫流,这是浙北最具水乡风味的古村,成为众多古代贤能志士栖居和寻找精神寄托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石泉村一景</p> <p class="ql-block">石泉村景色很美,同伴忍不住拿出手机拍点好照片!</p> <p class="ql-block">花随水云浑无主,</p><p class="ql-block">山送青来似有情。</p><p class="ql-block">这是石泉村吴珫的墙面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定是石鼎沉烟冷,</p><p class="ql-block">坐久香帘日影帝</p><p class="ql-block">这是昊琼的墙面画</p> <p class="ql-block">古风酒吧是吴珫以前的古居</p> <p class="ql-block">古宅探案馆以前是吴琼的古居</p> <p class="ql-block">这是石泉村现代的民居,像有钱人居住的别墅!</p> <p class="ql-block">古埠更衣凉亭,古名也叫接官亭,位于石泉自然村,村前河港船花浜北岸,是河港埠头与凉亭的合称。明前期石泉吴氏鼎盛时,各地官宦贤达乘船拜访吴家,迎末送往均于此埠登岸,再于凉亭更衣后会客。凉亭称更衣亭,埠头后世称古埠更衣。</p> <p class="ql-block">有古风味道的狮子柱子的仿品,为村内增添了风彩!</p> <p class="ql-block">有西洋风格的村民建筑,开个饮料简食点,为游客提供方便!</p> <p class="ql-block">石泉古村的大型村貌墙面图!</p> <p class="ql-block">石泉村吴家一员吴孝光的碑文介绍</p> <p class="ql-block">有着千年历史的石泉村,一些古建筑随历史的变迁损坏了,当今保护性的开发,恢复的相当不错,保存了民清时代的风格!</p> <p class="ql-block">石泉村还有一景那就是有一片规模很大的莲花塘,在过一段时间莲花盛开时为石泉村增添了色彩,到那时值得去一游。</p> <p class="ql-block">明成化五年进士吴琼,因家资殷实,富甲天下,人称“吴十万”。为招待众多宾客,他在老家石泉建造了豪华的百桌厅。修复后的百桌厅占地1100平方米,分上下两层。该厅雕梁画栋,富丽堂皇,细观物像玲珑剔透,远看画面大气磅礴,华贵不输当年。天井摆设的十几张八仙桌都是新建造的。房屋四周存放一些文物(仿品)、书画、图片,西面是戏台,是村民、游客的文化游乐场所。还有很多书籍,我捐赠的四本清代同治《长兴县志》,也锁在玻璃柜台内,成了《农家书屋》的压轴书。</p> <p class="ql-block">一起去石泉村的伙伴,很难得给他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石泉村是古代农耕文化(耕读传家)典范,科举上自天顺主成化间,先后有吴珵、吴珍、吴綡三人高中进士,更有多人中举或入贡,科举名录,彬彬之盛。同期吴氏首富吴琼,多次损纳振济,终于弘治初年被赐进士。石泉吴氏〈一门四进士〉显赫浙省清《长兴具志》记明时地方望族,必曰〈石泉吴焉〉。</p> <p class="ql-block">石泉村为开发旅游而建造的民宿,外表看上去很豪华,好象是个高挡宾馆!</p> <p class="ql-block">吴均 ( 469-520)字叔庠,南朝梁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吴均他的祖辈在山东省,因战争等原因迁至长兴县和平青山。吴兴故鄣(今浙江省长兴县人)。著作宏富,工于写景,尤长小品书扎,为时人仿效,称吴均体代表作《与朱元思书》,《与顾章书》、《与施从事书》</p> <p class="ql-block">石泉村古迹遗存的古寺庙</p> <p class="ql-block">古祠堂</p> <p class="ql-block">古民宅</p> <p class="ql-block">石泉村古迹遗存的古水塘</p> <p class="ql-block">石泉村古迹遗存的石碉</p> <p class="ql-block">石泉村古迹遗存的古道</p> <p class="ql-block">石泉村古迹遗存的古井</p> <p class="ql-block">石泉村历史上也有九座牌坊,现在幸存的还有3座牌坊。</p> <p class="ql-block">石泉村出土的国家一级珍贵文物-哥窑贯耳瓶</p> <p class="ql-block">国家一级珍贵文物哥窑三足炉</p> <p class="ql-block">石泉村古迹遗址3座保存的古桥,被长兴列为文物保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