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如果要说我们这批人,最难忘的是什么事?那就是当年十六,七岁的年龄,迈岀人生旅途第一步,从上海来到西双版纳傣族寨子插队落户。至今过去半个多世纪,在版纳将近3年的知青生涯和情谊却是终生难忘。</p> <p class="ql-block"> 西双版纳现在是大多数人向往的诗与远方。那里,热带植物连片成荫,风吹竹林婆娑摇曳,密密的寨子竹楼相连,看孔雀,骑大象,到处鸟语花香,看到傣家少女婀娜多姿地汲水、担水形象,简直就是一幅人间伊甸园美景图。</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这是傣家少女担水前的汲水图。</p> <p class="ql-block"> 这幅摆拍的澜沧江边傣女沐浴图很美。而真实的傣女沐浴,却是傣女随着从浅水走向齐胸深水过程中,逐渐将筒裙向上卷,最后顶在头上,洗完澡慢慢将简裙放下,然后洗头。在大庭广众,众目睽睽之下,不用脱换衣服,不湿衣裙,完成整个洗澡过程,不得不说这是傣族人民聪明才智展现。</p> <p class="ql-block"> 傣族泼水节,也是傣历新年。这是傣族最重要的节日,除了泼水欢庆外,白天澜沧江上划龙舟,晚上万人祈福放孔明灯。</p> <p class="ql-block"> 文革时期,毛泽东发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最高指示,当年的66,67,68届初、高中生上山下乡一片红。学校动员我们报名宣传说,西双版纳是水果王国,头顶香蕉,脚踩菠萝,手拿甘蔗,嘴含橄榄。我和同班胡同学,黄同学听说后,还是去云南吧,至少有水果吃。于是就报名去西双版纳插队落户了。</p> <p class="ql-block"> 时间悠然,牵动着如烟的艰辛往事。一是语言不通,那时候村子里傣族人基本不会汉语,交流都是用傣语,少数年轻人会讲带几句傣语倒装式的汉语,比如最常见用语,"你来我家玩”,用傣语倒装汉语表达,就变成"你来家玩我”。呵呵,这不是吗?歧义玩笑开大了。</p><p class="ql-block"> 二是饮食生活习惯不同,傣族主食手抓糯米饭,且喜食酸辣生剁的鱼,猪肉,牛肉。刚下乡的几个月,天天吃手抓糯米饭,吃到你返胃吐酸水。那些剁生肉,特别是萨陂(牛盲肠中的绿色液体,拌上生辣椒,柠檬汁)作为蘸料,至今仍不敢食用。</p><p class="ql-block"> 三是农业劳作对我们的考验。傣族寨子大都傍山而建,即寨子背后是山,前面是轮耕的水田。主要是种植水稻。男知青学会了犁田,耙田,割谷子,上山砍柴。女知青学会了插秧,割谷子。最考验人的是被蚂蝗叮在脚上时,怎么拉扯下蚂蝗?</p><p class="ql-block"> 下图是我们刚到勐遮时照的一张报平安,寄回上海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当年,一个寨子里同吃同住同劳动的知青,如今都是70岁以上的了。谈起50年前共同的知青生活,都记忆犹新,唏嘘不已。</p> <p class="ql-block"> 当年的七男二女在同一傣族寨子插队。后经招工,外调等原因,逐渐失联,后又通过各种方式终究联系上7人,另一男一女知青竟再也无法知道他们的近况,彻底失联了。</p> <p class="ql-block"> 那是2018年3月8日,上海黄浦区知青赴云南西双版纳下乡47年聚会。虽然时隔近半个世纪,人早就散布居住各地,当年知青这根纽带,结下的情谊不变,接到聚会通知,相约奔赴聚会,为的是见个面,叙叙旧。</p> <p class="ql-block"> 在西双版纳下乡的知青聚会,这举杯畅饮酒号令,都不是平常的"干",而是傣族特有的饮酒号令“水、水、水"。</p> <p class="ql-block"> 那是2019年3月8日,黄浦区赴西双版纳插队落户50周年聚会,当年的青葱少年,都是两鬓斑白奔七之人了。</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下乡50周年,知青聚会时,同一寨子里5个男知青合影。</p> <p class="ql-block"> 我自招工后离开西双版纳后,近二十多年间,因开会,出差,自驾游等陆续又回到版纳多次,去到曾经下乡的寨子,曾参加修建的宾房水电站,勐邦水库看看,这是我们知青贡献青春,挥洒汗水,曾经战斗过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回到曾经插队落户的寨子,几乎找不到认识我们的人,幸好当年生产队长的10岁小儿子,他还记得我,一齐拍了张照。</p> <p class="ql-block"> 2010年出差去了版纳,联系上几十年未见面在景洪工作的潘同学,真的不容易啊,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献了终身献子孙,现退休就定居景洪养老。</p> <p class="ql-block"> 到景洪橄榄坝的傣园旅游,在泼水广场与婀娜多姿的傣族哨哆哩来张合影。</p> <p class="ql-block"> 这是著名的勐遮景真八角亭,据说是仿照佛祖释迦牟尼的金帽式样而设计的。始建时期清康熙41年(1701年),距今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p> <p class="ql-block"> 巧了,翻看像册,前后两次去西双版纳,发现夫妻俩的两张照片是在同一地点,同一位置拍摄的,但拍摄的时间前后相距5年,看看2张照片的区别在哪里?</p> <p class="ql-block"> 这是景洪旅游新景点,大佛寺。</p> <p class="ql-block"> 位于景洪市内的热带花卉园,虽然规摸比不上热带植物园,但各种热带花卉,睡莲,害羞草等奇异花草,让人留恋忘返,值得去游玩。</p> <p class="ql-block">出差版纳,走过路过景真八角亭。</p> <p class="ql-block">这是当年的参加修建的勐邦水库。</p> <p class="ql-block"> 1970年,许多的上海知青被生产队派劳务工,来到勐邦水库修筑大坝。眼前的大坝上就有我当年抬来的砌坝石。现在的水库已成为勐海的水源地,也是景洪的后花园,一到双休日,就有景洪的人过来休闲游玩。</p> <p class="ql-block"> 到版纳不能不去看勐巴拉娜西,这是大型的纯傣族精彩歌舞表演,让你领略傣族能歌善舞和悠久的历史文化。</p> <p class="ql-block"> 现在的西双版纳建设越来越好,从昆明自驾高速公路6个小时就可到达,坐动车更快不到3小时就到了。西双版纳独特的地理环境,冬无寒冷,夏无酷暑,据说,以前东北人去海南猫冬,现在纷纷来到版纳猫冬,不少退休老人租一套房,开启冬来夏去如候鸟式的养老生活。</p><p class="ql-block"> 期望西双版纳这颗绿宝石越来越璀璨。也希望有生之年,重返故地,与当年知青再次踏上这梦牵魂绕西双版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