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用“研”语展芳华--宝清五小中年级数学研修组活动纪实

宝清县第五小学

<p class="ql-block">  为推进校本主题研修教学评一致性的实践,为小组教师创设一个研讨交流学习的平台,5月31日-6月7日中年级数学研修组,举行了“三课两议两反思“第四轮研修活动,让学习真正发生在五小的数学课堂中。</p> <p class="ql-block">  研修流程分为四步走:</p><p class="ql-block"> 第一步:中心教师田晶说课,同组教师提建议</p><p class="ql-block"> 第二步:中心教师根据本次解决问题讲授公开课</p><p class="ql-block"> 第三步:同组教师交流、反馈</p><p class="ql-block"> 第四步:常态课落实实践。</p> 中心教师田晶说课 <p class="ql-block">一、说教材分析</p><p class="ql-block"> “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数学趣题,最早出现在 《孙子算经》中。教材在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中安排这次的教学内容,之前安排在六年级重点掌握用方程方法来解决,现在下移至四年级.重在向学生渗透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因此.在教学此内容时,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体会假设法的一般性。《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二学段”中提出:“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会独立思考,体会一些数学的基本思想”。</p><p class="ql-block"> 因此我制定的教学目标如下:</p><p class="ql-block"> 1、了解“鸡兔同笼 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p><p class="ql-block"> 2、经历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p><p class="ql-block"> 3、了解列表法、假设法等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解決问题的过程中培养逻辑推理能力,增强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p><p class="ql-block"> 说教学重、难点</p><p class="ql-block">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鸡兔同笼”问题的解题方法。 </p><p class="ql-block"> 教学难点:理解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解题思路。</p><p class="ql-block">二、说学情分析</p><p class="ql-block"> “鸡兔同笼”问题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是难于理解,四年级的学生已经虽然具备了应用逐一尝试法、列表法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但是在理解假设法解题思路时还存在一定难度,因此我结合画图法,形象直观地将画图法和假设法结合,帮助学生理解假设法的算理。</p><p class="ql-block">三、说教法、学法</p><p class="ql-block"> 教法:利用多媒体展台,ppt课件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小组合作交流、画图分析、归纳推理等方法,进行尝试、探究、自主的学习,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探索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感受数学的价值。 </p><p class="ql-block"> 学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观察发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法进行学习。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让每个学生都动口、动手、动脑。老师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与学生一起体验成功的喜悦,创造一个轻松,高效的学习氛围。</p><p class="ql-block">四、说教学过程</p><p class="ql-block">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趣导入</p><p class="ql-block"> 课前以我的两幅剪纸作品出示鸡和兔,利用ppt课件,从《孙子算经》中的一道古代数学趣题入手,从而引出课题并板书课题。目的是为了给数学课堂带来了浓厚的数学文化气息,让我们的学生感受到我国数学文化的源远流长,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由于原题中数据较大,不利于首次接触该类问题进行探究,因此将数据变小,出示例1。</p><p class="ql-block"> 第二个环节:学生尝试探究</p><p class="ql-block"> 利用ppt课件出示例1: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免各有几只?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从这个题目中你了解到什么信息?学生先独立思考,一边思考一边完成我课前准备的第一个锦囊。完成列表法。从列表中得到规律。</p><p class="ql-block"> 第三个环节:师生互动,讨论交流</p><p class="ql-block"> 当学生打开第二个锦囊的时候,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用假设笼子里全是鸡或者全是兔子的方法解决例1中的问题。学生出示学习单,我重新和孩子们验证一次。最后让孩子们用假设全是兔的方法写在练习本上。</p><p class="ql-block"> 第四个环节:联系生活,应用练习。(目的让学生感受“鸡兔同笼”问题在生活中的应用。)</p><p class="ql-block"> 第五个环节:总结归纳,畅谈收获。</p><p class="ql-block"> 第六个环节:说板书设计 ,以列表法和假设法为主要两种解题方法。</p><p class="ql-block"> </p> 中心教师田晶授课 <p class="ql-block">  田晶老师讲的是四年级下册《鸡兔同笼》,教学目标明确,条理清晰。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思考问题并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和补充。他把所有题都回归到数学本身,帮助学生自主加深本节课的理解。</p> <p class="ql-block">  听会过程中老师们认真听,仔细记,找问题,提建议,同进步,共提高。</p> <p class="ql-block">  教务副校长冯雨帆对本次活动做以点评:田老师作为年青力量,可以看出这节课用心研读教材和教参,注重培养学生的准确获取信息和判断用哪些知识解题数学问题的能力。鼓励田老师继续钻研,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p> 活动总结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引起了大家的共鸣,老师们感叹教育并不简单,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艺术。如何让老师教得尽兴,学生学得开心,是萦绕于大家心头的问题,更是需要我们一辈子探索寻求答案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中年级数学研修组的老师们将在主题研修的路上不断努力学习和钻研,正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辈将上下而求索!</p>

学生

数学

鸡兔同笼

研修

教学

假设

探究

问题

学习

四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