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资料来源 相关书籍</p><p class="ql-block">图片资料 来源书籍网络</p><p class="ql-block">文字编理 邓居春</p> <p class="ql-block">医药巨匠——李时珍</p><p class="ql-block">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后为楚王府奉祠正、皇家太医院判,去世后明朝廷敕封为“文林郎”。后人誉称“药圣”。</p> <p class="ql-block">李时珍14岁(1531年)到黄州府应科试中了一名”秀才”。嗣后,他从17~23岁期间,尊父亲愿望,先后三次去省城武昌应试,由于他从小就培养起来的崇理求真的治学态度,注定他写不好揣摩莫时好的八股文,也注定他在乡试中要一次一次地失败。此后,他决心立志跟随父亲学医,并写下《述志》: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p> <p class="ql-block">李时珍在跟随父亲行医以及阅读古典医籍的过程中,发现古代本草书中存在着不少错误,决心重新编纂一部本草书籍。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李时珍以《证类本草》为蓝本,着手开始编写《本草纲目》,参考了800多部书籍,其间,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起,多次离家外出考察,足迹遍及湖广、江西、直隶许多名山大川,弄清了许多疑难问题。先后到武当山、庐山、茅山、牛首山及湖广、安徽、河南、河北等地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并拜渔人、樵夫、农民、车夫、药工、捕蛇者为师,参考历代医药等方面书籍,考古证今、穷究物理",记录上千万字札记,弄清许多疑难问题。</p><p class="ql-block">同时,针对前人对于药名混杂,药物的形状和生长的情况,矛盾百出,使人莫衷一是。在他父亲的启示下,李时珍认识到,“读万卷书“固然需要,但“行万里路“更不可少。于是,他既“搜罗百氏“,又“采访四方“,深入实际进行调查。</p> <p class="ql-block">有一种叫曼陀罗花的药物,生长在北方,吃了以后会使人手舞足蹈,严重的还会麻醉。李时珍为了寻找曼陀罗花,离开了家乡,来到北方。终于发现了独茎直上高有四、五尺,叶像茄子叶,花像牵牛花,早开夜合的曼陀罗花,为了掌握曼陀罗花的性能,亲自尝试,并记下了“割疮灸火,宜先服此,则不觉苦也“。</p><p class="ql-block">李时珍为了修改本草书,在京城太医院工作一年后,就借故辞职。在回家的路上,投宿在一个驿站,遇见几个替官府赶车的马夫,围着一个小锅,煮着连根带叶的野草花,李时珍上前询问,马夫告诉李时珍,他们赶车人,整年累月地在外奔跑,损伤筋骨是常有之事,如将这药草煮汤喝了,就能舒筋活血。这药草原名叫“鼓子花“,又叫“旋花“,李时珍将马夫介绍的经验记录了下来:旋花有“益气续筋“之用。</p> <p class="ql-block">蕲蛇,即蕲州产的白花蛇,有医治风痹、惊搐、癣癞等功用,蕲蛇牙尖有剧毒,人被咬伤,要立即截肢,否则就中毒死亡。在治疗上对诸病有特效,因之非常贵重。州官逼着群众冒着生命危险去捉,以便向皇帝进贡。蛇贩子从兴国州(今阳新县)山里捕来的,不是真的蕲蛇。为了找到真正的蕲蛇,李时珍请教一位捕蛇的人告诉他,蕲州那么大,其实只有城北龙峰山上才有真正的蕲蛇。李时珍追根究底,要亲眼观察蕲蛇,于是请捕蛇人带他上了龙峰山上。</p><p class="ql-block">龙峰山有个狻猊洞,洞周围怪石嶙峋,灌木丛生,缠绕在灌木上的石南藤。蕲蛇喜欢吃石南藤的花叶,在捕蛇人的帮助下,终于亲眼看见了蕲蛇,并看到了捕蛇、制蛇的全过程。《本草纲目》写到白花蛇时,说得简明准确。</p><p class="ql-block">鲮鲤,即穿山甲,是常用的中药。陶弘景说它能水陆两栖,白天爬上岩来,张开鳞甲,装出死了的样子,引诱蚂蚁进入甲内,再闭上鳞甲,潜入水中,然后开甲让蚂蚁浮出,再吞食。为了了解陶弘景的说法是否对头,李时珍亲自上山去观察。并在樵夫、猎人的帮助下,捉到了一只穿山甲。从它的胃里剖出了一升左右的蚂蚁,证实穿山甲动物这点,陶弘景是说对了。不过,从观察中,他发现穿山甲食蚁时,是搔开蚁穴,进行舐食,而不是诱蚁入甲,下水吞食,李时珍肯定了陶弘景对的一面,也纠正了其错误之处。</p> <p class="ql-block">有一次,李时珍为了严格辨明“凫”与“鹜”的区别,纠正陶弘景、寇宗奭诸人的混乱说法,还曾经引用《楚辞》中的“将与鸡鹜争食乎”、“将泛泛若水中之凫乎”两句,认为古人把“凫”与“鹜”对称,就是一个是野鸭,一个是家鸭的证明。</p> <p class="ql-block">就这样,李时珍经过长期的艰苦的实地调查,搞清了药物的许多疑难问题,于万历戊寅年(公元1578年)完成了《本草纲目》编写工作。全书约有190万字,52卷,载药1892种,新增药物374种,载民间单方11096则,附图1100余幅,成了我国药物学的空前巨著。其中纠正前人错误甚多,补充了不足,并有很多重要发现和突破。在动植物分类学等许多方面有突出成就,并对其他有关的学科(生物学、化学、矿物学,地质学,天文学等等)也做出贡献。是到16世纪为止中国最系统、最完整、最科学的一部医药学著作。达尔文称赞它是"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p> <p class="ql-block">那时候,南京是出版业的中心,书商经营的规模很大,刻工技术水平比较高,李时珍想去南京找一家书坊合作,解决这个在蕲州,黄州、武昌都不能解决的问题。南京是五方杂处,人文荟萃的地方。按照当时出版界的风气说,象《本草纲目》这样的书不一定是书商们所欢迎的。《本草纲目》成书后两年了没找到愿意刻书出版的书商。后来有人给李时珍出了个主意,去请当时文坛领袖王世贞写序言(七年前王世贞任湖广按察使)。万历八年(1580年)秋天,六十二岁的李时珍背着重重的一袋书稿,从蕲州乘船沿江东下,一路劳顿,于九月九日到达江苏太仓王世贞的家。</p><p class="ql-block">李时珍将自己写的《本草纲目》给王世贞看,他说了写书的经历和成书后难找刻印处的苦衷,真诚恳请王世贞为此书写一篇序文。王世贞被李时珍的精神感动,留下了李时珍的手稿,答应为他作序。临别之时,还作诗一首以赠之,“何如但附贤郎舄,羊角横抟上九天”。令李时珍深受感动,称赞王世贞深居高位,却没有架子。</p><p class="ql-block">王世贞仔细阅读《本草纲目》,凭着大文学家的眼力,他认为这部书的价值不可估量。序文中写道:"纪称,望龙光知古剑;觇宝气辩明珠……"他还把李时珍的形象描绘了一番,说他瘦高的个子,精神饱满,言谈不凡,可称"北斗以南一人",意思是天下少有的奇才。有了王世贞的序文,南京书商胡承龙才承印《本草纲目》。但是出书的周期长达十三年,年迈的李时珍不知道有多少次往返南京与蕲州之间,寒来暑往,李时珍日渐衰老,终于在七十五岁那年病倒在床,他拖着病体之躯,向朝廷写了一份遗表,倾诉自己编写《本草纲目》的意图,恳切希望朝廷"恩准礼部,转发史馆采择,或行太医院重修",以便更多人读到此书。可惜,第二年(1593年)李时珍去世,他未能看到自己的著作出版。</p><p class="ql-block">万历二十五年(1596年),也就是李时珍逝世后的第三年,《本草纲目》在金陵(今南京)正式刊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