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2版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于2022年3月25日,由教育部正式颁布实施,新修订的课标包括艺术教育在内共有16个。为系统推进“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落地实施,东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院邀请各学科教育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对“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进行深度解读。艺术课程标准由尹少淳博士进行解读。</p> <p class="ql-block"> 艺术课程内容分五大类,戏剧影视分量加大,成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内容。</p><p class="ql-block"> 教育部颁布的2022艺术教育课标中明确规定:义务教育艺术课程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5个学科。</p><p class="ql-block"> 整体的课程设置上,《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中明确指出,艺术课程在一至九年级开设,并且课程时长要达到九年课时总比例的9%-11%。</p> <p class="ql-block"> 新课标中,明显增加了和扩大了艺术教育的内容和范围,除了传统的音乐、美术和舞蹈外,特别增加了戏剧(戏曲)和影视教育份量,并对新课程的实施和评估都有具体的建议和标准。戏剧教育除了作为一大专门项内容外,还在其他四大内容中都有涉及,在音乐、美术、舞蹈和影视课程中,都提到要求利用戏剧游戏或情境表演的方法,对相关的艺术进行综合的表达与呈现。</p> <p class="ql-block"> 在艺术课程安排方面,新课标要求分学段教学,学生至少选择两项学习。具体安排是:</p><p class="ql-block">1~2年级开设唱游-音乐、造型-美术;3~7年级开设音乐、美术,融入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8~9年级开设艺术选项,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可以提前到7年级(初一)。</p><p class="ql-block"> 新课标要求,艺术课程设置要遵循艺术学习规律,体现学生身心发展阶段性、连续性的特点,义务教育艺术课程分阶段设置,第一阶段(1〜2年级)以艺术综合为主,体现从幼儿园综合活动到小学分科课程的过渡与衔接;第三阶段(8〜9年级)开设艺术选项,帮助学生掌握1〜2项艺术特长,与高中模块化教学相衔接。</p><p class="ql-block"> 各门艺术课的学习设置了具体的学习内容</p><p class="ql-block">以戏剧课为例,戏剧(含戏曲)课程的学习内容包括“表现”“创造”“欣赏”和“融合“4类艺术实践,涵盖10项具体学习内容,整体结构如下图所示:</p> <p class="ql-block">戏剧(含戏曲)学科课程内容框架</p> <p class="ql-block"> 艺术课的学习目标与学业评价:学生选课,不设水平等级,只判是否合格</p><p class="ql-block"> 新的课标要求将学生的课程学习与实践活动情况纳入学业评价。要求重视艺术课学习的过程性、基础性考核与评价;尊重学生艺术学习的选择性,以学定考,根据学生的选择进行专项考核。</p><p class="ql-block"> 新课标规定:艺术课程学业质量标准是按照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含戏曲)和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5个学科分别制定的。音乐和美术设1〜9年级四个学段的学业质量标准,舞蹈、戏剧(含戏曲)和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设8〜9年级一个学段的学业质量标准。</p><p class="ql-block"> 要求各艺术学科学业质量标准具有可测性、可评性,不设水平等级,只规定学生在每个学段学习结束之后应达到的合格标准。学业质量标准是教师教学评价的重要依据,也是学生需要达成的学习目标。</p><p class="ql-block"> 总之,义务教育艺术课程2022版新标准的修订,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各课程标准基于义务教育培养目标,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为本课程应着力培养的核心素养,体现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要求。在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之际,实施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对推动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p><p class="ql-block">附:学习笔记</p> <p class="ql-block">附:学习照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