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东津实验中学李延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儒家的经典著作《中庸》被称为“孔门传授心法”之书,据说是孔子的孙子子思写的。子思,战国初期鲁国人,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后人尊他为“述圣”,他提出了系统的中庸思想。述圣孔子思他是如何治学的呢?让我们一起看一下《中庸·第二十章》是怎么说的吧:“博学之,审(审:仔细。)问之,慎(慎:慎重。)思之,明辨之,笃(笃:dǔ ,切实地;坚定。)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措:搁置,终止。)也;有弗问(问:这里指求教。),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道:做到。)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要广博地学习,要对学问详细地询问,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别,要切实地力行。不学则已,既然要学,不学到通达晓畅绝不能终止;不去求教则已,既然求教,不到彻底明白绝不能终止;不去思考则已,既然思考了,不想出一番道理绝不能终止;不去辨别则已,既然辨别了,不到分辨明白绝不能终止;不去做则已,既然做了,不确实做到圆满绝不能终止。别人学一次就会,我要学一百次;别人学十次就会,我要学一千次。果真能够实行这种方法,即使是愚笨的人也一定会聪明起来,即使是脆弱的人也一定会坚强起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由此推知,述圣子思治学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第一是博学。我认为读书多,见识广,知识丰,胸怀宽才为“博学”。古人讲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既要在书斋里孜孜以求,博览群书,又要到处游学,求教于名人志士,饱览名山大川,在游历中增长自己的才干。诗仙李白“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常横经籍书,制作不倦,迄于今三十春矣。以为士生则桑弧蓬矢,射乎四方,故知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乃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南穷苍梧,东涉溟海。”(节选自《上安州裴长史书》)李白博览群书,集诸子百家之长,才有提笔大吼三声,文不加点写首诗的才华;李白大半辈子都在漫游中,才会有那么多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诗流传千古;李白少有“奋其智能,愿为辅弼(弼bì:辅助),使寰(寰huán:广大的地域)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的宽广的胸怀,才会百折不挠,直挂云帆济沧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第二是“审问”。我认为在学习中,敢于质疑,大胆发问,善于发问,不断发问,问得仔细,问得有价值才是“审问”。《列子·汤问》中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孔子在向东游历中遇见两个小孩在争辩,便问他们争辩的原因。有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升起时距离人近,而到中午的时候距离人远。”另一个小孩则认为太阳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远,而到中午的时候距离人近。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升起的时候大得像一个车盖,等到正午就小得像一个盘子,这不是远处的看着小而近处 的看着大吗?”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升起的时候清凉而略带寒意,等到中午的时候像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这不是近的时候感觉热而远的时候感觉凉吗?”孔子不能判断谁对谁错。两个孩子笑着说:“谁说你多智慧呢?”此故事通过描写两个小孩争辩太阳在早晨和中午距离人们远近的问题,表面上写两小儿敢于探讨艰深问题,实际上作者通过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为了认识自然、探求客观真理,要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不要迷信权威。哥白尼敢于发问,敢于挑战“地心说”,才有了“日心说”,使我们对太阳系有了更准确地了解,并为我们对宇宙的理解奠定了基础。著名作家叶永烈写了一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叶先生举了三个事例:第一个事例是波义耳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溅上盐酸的花瓣变红,并制成石蕊试纸。第二个事例是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从蚯蚓的分布,推论地球上大陆和海洋的形成,并写进《海陆的起源》中,对地质界产生重大影响。第三个事例是阿瑟林斯基发现儿子做梦时眼珠转动这个现象证实脑电波的变化与做梦有关。这三个事例告诉我们:“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第三是“慎思”。我认为独立、谨慎、详细、全面的思考才是“慎思”。宋代文学家周敦颐(颐yí:颊,腮,保养。)说:“思则睿,睿作圣。”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先生说:“独立思考能力是科学研究和创造发明的一项必备才能。在历史上任何一个较重要的科学上的创造和发明,都是和创造发明者的独立地深入地看问题的方法分不开的。”中国工匠祖师鲁班因为善于思考,相传他发明创造了许多工具和武器,如发明了许多农机具如砻(砻lóng(1)(名)去掉稻壳的器具。(2)(名)用砻去掉稻壳)磨、碾子等。作为木工的祖师爷,鲁班发明了大量的木工使用的工具如曲尺(也叫矩或鲁班尺)、墨斗、刨子、钻子等。鲁班发明锯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有一次鲁班进深山砍树时,一不小心,手被一种野草的叶子划破了,滴滴鲜血染红了片片叶子。他摘下叶片轻轻一摸,原来叶子两边长着锋利的齿,他的手就是被这些小齿划破的,鲁班就从这件事上得到了启发。他想,要是这样齿状的工具,不是也能很快地锯断树木了吗!于是,他经过多次试验,终于发明了锋利的锯子。鲁班还发明了春秋末期常用的兵器钩强和云梯。鲁班这些创造发明都是他善于思考的结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第四是“明辨”。辨:从辡(biàn:古同“辩”。)从刀。意为两个罪人相互争执,需要裁断。由“辨”的字意推知,做事要形成清晰的判断力,要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我国著名的哲学家墨子说:“夫辩者,将以明是非之分,审治乱之纪,明同异之处,察明实之理。”墨子主张:辩论的目的,是要分清是非的区别,审察治乱的规律,搞清同异的地方,考察名实的道理,断决利害,解决疑惑。在春秋战国时期,面对时局,诸子百家纷纷发布自己的主张,各成一家之言,互相辩论,推动了我国历史的发展和进步。在新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开展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这场讨论推动了全国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第五是“笃行”。我认为每个人为了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志向,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专心致志,坚持不懈之意。只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孔子为了推行其“仁”的思想,周游列国,即使困于陈蔡,饿得奄奄一息,也不改其志。战国时期的苏秦,为了实现自己扬名立万的梦想,他下决心发愤读书,读到深夜,要打盹了,就用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鲜血直流。于是,他又振奋起精神,坚持学下去。苏秦就是这样刻苦勤奋读书,持之以恒,最终配六国相印,成为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纵横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清中兴重臣曾国藩说:“读经有一个耐字诀窍,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天不通,明天再读,今年不通,明年再读。”曾国藩就是靠这个“耐”字诀,最终功成名就。叶兆言先生热爱写作,他每天早起晚睡,废寝忘食,每天写六小时以上。他平均下来每天才写千把字,但是靠着每天起早贪黑坚持不懈地耕耘,有《刻骨铭心》《夜泊秦淮》《枣树的故事》《一九三七年的爱情》《花影》等优秀作品问世,成了中国知名作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述圣子思还提倡人们治学要“勤苦”,即要想成功就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心血。现在大家提到林肯,只记得他留下脍炙人口的葛底斯堡演讲词,却绝少有人记得,他曾患有口吃,说话比一般人都差劲。林肯为了说话流畅,每天对着大海反复练习,经过不断地努力,林肯终于练就了绝佳的口才。林肯通过竞选,成了美国历史上最有名的总统。农民歌手朱之文也是个勤学苦练的人。据朱之文自己说,其练歌的历史已经有二十多年。为了练好嗓子,朱之文曾经风雨无阻的在村头练歌,而且一练就是三四小时,终于成了令人喜欢的歌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王阳明曾这样论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夫学、问、思、辨、行皆所以为学,未有学而不行者也。如言学孝,则必服劳奉养,躬身孝道,然后谓之学。岂徒悬空口耳讲说,而遂可以谓之学孝乎?学射则必张弓挟矢,引满中的。学书则必伸纸执笔,操觚(gū:(1.古代一种盛酒器具。2.古代用来写字的木简3.棱角。)染翰。尽天下之学,无有不行而可以言学者。则学之始,固已即是行矣。笃者,敦实笃厚之意。已行矣,而敦笃其行,不息其功之谓尔。盖学之不能以无疑,则有问,问即学也,即行也。又不能无疑,则有思,思即学也,即行也。又不能无疑,则有辨,辨即学也,即行也。辨既明矣,思既慎矣,问既审矣,学既能矣,又从而不息其功焉,斯之谓笃行。非谓学问思辨之后,而始措之于行也。是故以求能其事而言谓之学,以求解其惑而言谓之问,以求通其说而言谓之思,以求精其察而言谓之辨,以求履其实而言谓之行。”意思是说: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都可以称之为学,没有学了却不去行的。比如说学孝,就必须要服侍奉养(双亲),躬行孝道,然后才能称之为学。哪里能只是空口白牙说说,不疼不痒听听,就可以称之为学孝了呢?学射箭,就一定要张弓搭箭,拉满中的;学写字,则必须抻开纸,拿起笔,濡上墨一笔一划去写。天下所有的技能学问,没有不去执行而就可以称之为“学”的。学的开始阶段,就已经行(的开始阶段)了。“笃行”的“笃”,是敦实笃厚的意思,是说一旦进入了行之始,就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行下去,不半途而废的意思。学习,不会没有疑问,那么就有了审问,审问也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也就是行(过程中的一个环节)。然后还会有疑问,就有了“慎思”。“慎思”也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也是行(过程中的一个环节)。然后又不能没有疑问,于是就有了“明辨”。“明辨”也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也是行(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分辨明白了,思考慎重了,问得详尽了,学也找到门道了,然后又能持续不断下功夫,这就称之为笃行。并不是说在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之后,才开始执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所以说从寻求能做某件事的方面说称之为“博学”,从寻求能解决学的过程中的疑惑方面说称之为“审问”,从寻求能弄通所学的对象方面说称之为“慎思”,从寻求能精确察看所学对象的方面说称之为“明辨”,从寻求落实所学对象到实践中来的方面说称之为“笃行”。王阳明先生这是对“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最好的解释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各位朋友为了我们的梦想,为了我们的学习,让我们“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吧。</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