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教育,是一个需要不断反思、成长的过程。这世上从没有毫无理由的优秀,所有的教育方式都是需要学习的。</b></p> <p class="ql-block">应部分家长需求,对我园前段时间开展的家长课堂讲座仍有家长意犹未尽,,考虑到部分家长未能及时参加学习,故把育儿知识要点整理供家长参考学习;请家长注意保存收藏(时常翻出来学习学习),时刻提醒自己育儿道路常态化!</p><p class="ql-block">“孩子的教育不能重来,成长只有一次,父母务必<b style="color:rgb(237, 35, 8);">重视</b>!!!”</p> <p class="ql-block"><b>我们必须正视幼儿的安全教育:</b></p> <p class="ql-block">1、交通安全监护——家长接送学生必须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左右看,不闯红灯,时刻谨记—安全出行。</p><p class="ql-block">2、学生饮食安全监护——不购买、食用街头小摊贩出售的劣质或过期食品、饮料。不吃陌生人送的食物。冰箱存放实物不易太长,以免变质产生有害物质,对豆类、菌菇类、土豆等一定要煮熟或谨慎使用。</p><p class="ql-block">3、各类传染疾病防控监护——冬季气候寒冷,要及时给孩子添加衣服,确保孩子保暖;冬季是各种传染病高发期,要树立流感等传染病防控意识,不要带孩子到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前段时间因感冒或吃药未来得及打新冠疫苗幼儿一定要抓紧时间去打疫苗,增强幼儿抵抗力。</p> <p class="ql-block">4、安全用电防火监护:正确使用各类电器、煤气等可能发生危险的物品;使用煤炉、暖气以及生炉子等取暖时,要谨防烫伤、煤气和煤烟中毒;不用手触摸电器开关,不在家玩打火机,请勿充电玩手机,非必要不使用电热毯、暖手宝、煤气炉子等易发生安全隐患物品。</p><p class="ql-block">5、幼儿自我保护安全监护:不到水库、河、沟等水域玩耍、捉鱼、溜冰,谨防冬天破冰溺水事件发生;增加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外出游玩不脱离父母视线。经常告知幼儿背会爸爸或妈妈电话等。</p><p class="ql-block">6、请放下手机:手机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危害,很多家长和孩子因为走路外出游玩只顾看手机导致很多意外发生!还有很多孩子沉迷于手机游戏等无法自拔;在这里倡导家长朋友们不要用手机代替陪伴,更不要在陪孩子时候把专注力放在手机上!还孩子一个安全、健康、美好的童年!</p> <p class="ql-block">父母的言行里,藏着孩子的未来。</p><p class="ql-block">大量研究证明,一个人的原生家庭,对于他的智力、性格、品德的养成,有着关键性的影响。</p><p class="ql-block">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孩子18岁之前,身上大多数行为都是父母的投射。</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九个标准,供父母参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标准一:夫妻关系和谐。</b></p> <p class="ql-block">心理学家武志红说过:“父母是孩子最大的命运,如果父母相爱,孩子会充满幸福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健康的家庭关系中,夫妻关系才是第一位的,孩子则是父母相爱的产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父母相爱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不仅乐观向上,而且对于爱有很强的感知能力,能够坦然接受别人的爱,也能很好的表达爱、给予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个爸爸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好好爱孩子的妈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个妈妈对孩子最好的爱,就是欣赏并崇拜孩子的爸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母相爱,是一个家庭最好的风水。</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标准二:保持情绪稳定。</b></p> <p class="ql-block">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大部分家长都会产生焦虑的情绪,并且无法很好地控制情绪。</p><p class="ql-block">要么对孩子发脾气,甚至打骂孩子,要么对孩子不耐烦,直接强迫孩子。</p><p class="ql-block">儿童心理学家曾说:父母的情绪暴力,对一个孩子的伤害是致命的,他会影响孩子一生的性格和人格发展。</p> <p class="ql-block">在和情绪不稳定的父母相处时,孩子会感到自己仿佛在钢丝上行走,小心翼翼地照顾着父母的情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孩子对世界的探索,就是从闯祸和调皮捣蛋中开始,这是他们的天性,也是他们认识世界的方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父母要做的,是允许孩子犯错,是通过孩子不正确的行为去引导孩子,用温和的情绪去包容孩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很多时候,孩子无需金山银山,他们更渴望一对情绪稳定平和的父母,一个安全快乐的家。</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标准三:榜样多过说教。</b></p> <p class="ql-block">《后汉书》中说: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p><p class="ql-block">意思是说,身体力行,别人就会听从;只说不做,别人会跟你争辩。</p> <p class="ql-block">教育孩子更是如此,父母以身作则,孩子才能够上行下效。</p><p class="ql-block">很多父母都喜欢用大道理教育孩子,总是唠唠叨叨告诉孩子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p><p class="ql-block">但很多时候,孩子都当成了耳边风,甚至父母越唠叨,孩子越叛逆。</p><p class="ql-block">其实,再多的大道理,都不如父母的一次身体力行。</p><p class="ql-block">就像郑渊洁说的那样:“闭上你的嘴,抬起你的腿,走你的人生路,演示给孩子看。”</p> <p class="ql-block">父母的言行,就是子女最好的榜样。</p><p class="ql-block">不管你是否经常与孩子在一起,你的每一天都会对孩子造成影响。</p><p class="ql-block">你的情绪心态,你的价值理念,你的说话语气,你的工作与生活态度等,都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标准四:多说鼓励的话。</b></p> <p class="ql-block">中国很多家长并不懂得如何表扬或鼓励孩子,大都落入“过度夸奖”或“不当夸奖”的误区,夸奖孩子是一门艺术,要分人、分事、分场景来进行表扬!千万不要为了夸孩子而夸孩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哲学家詹姆斯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母的肯定与鼓励,是孩子面对这个世界的勇气和力量,是他们快乐的源泉。</p> <p class="ql-block">父母对孩子寄予厚望、积极肯定,通过期待的眼神、赞许的笑容、激励的语言来滋润孩子的心田,使孩子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p><p class="ql-block">孩子的未来,藏在父母的嘴里。</p><p class="ql-block">所以,请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多看到孩子的闪光点,多一点激励,少一点指责。</p><p class="ql-block">父母为孩子喝彩,孩子也一定会创造出属于他的奇迹。</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标准五:给孩子足够的爱和安全感。</b></p> <p class="ql-block">心理学家戴维·埃尔金德说过:</p><p class="ql-block">“孩子们最需要知道的是,他们对父母很重要,永远都被爱围绕。在爱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他们被足够的爱滋养,生活会更从容淡定。”</p><p class="ql-block">优秀的父母,能够给予孩子最安全的依恋,让他孩子明白在他们的身后,始终有父母的爱与支持,孩子才有足够得勇气和自信去面对充满磨难的人生</p> <p class="ql-block">为人父母,不管生活有多艰难,都该常对孩子说说“我爱你”,让他们知道父母的爱。</p><p class="ql-block">确信自己被爱和充足的安全感,会产生发自内心的自信、勇敢和乐观,是孩子一生幸福感的来源。</p><p class="ql-block">许多父母总是念叨“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定要正确看待这句话,而不要因为这句话毁了孩子!此句话更多的指向是,能力、兴趣、习惯、大脑开发等方面的提升。其实孩子最初的起跑线就是父母本身!</p><p class="ql-block">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父母自己成为光,才能照亮孩子的璀璨人生!</p><p class="ql-block"> 但,爱孩子也得把握好度,一旦爱过多就变成了溺爱,溺爱孩子很可怕,轻则出现各种不好的行为或习惯,重则毁掉孩子的一生!</p> <p class="ql-block"><b>请家长仔细思考有没有这十种现象???</b></p> <p class="ql-block">1.特殊待遇(例:在家高人一等,吃“独食”)</p><p class="ql-block">2.过分注意(例:家人都要围着他转,一天到晚不得安宁,客人来了闹得没法谈话)</p><p class="ql-block">3.轻易满足(例:要什么给什么)</p><p class="ql-block">4.生活懒散(允许孩子饮食起居、玩耍学习无规律,要怎样就怎样,睡懒觉,吃饭,看电视到深夜等)</p><p class="ql-block">5.祈求央告(例:边哄边求孩子吃饭睡觉,答应让孩子玩手机等才把饭吃完)</p><p class="ql-block">6.包办代替(例:三四岁的孩子还要喂饭,还不会穿衣,五六岁的孩子还不做任何家务事,不懂得劳动的愉快和帮助父母减轻负担的责任)</p><p class="ql-block">7.大惊小怪(例:“初生牛犊不怕虎”,孩子本不怕黑,不怕摔跤,不怕病痛。为什么有的孩子胆小爱哭了呢?当孩子稍有疼痛时则惊慌失措,娇惯)</p><p class="ql-block">8.剥夺独立(例:含在嘴里怕融化,吐出来怕飞走!不准孩子出门锻炼,在家里横行霸道,到外面胆小如鼠,造成严重性格缺陷)</p><p class="ql-block">9.害怕哭闹(例:从小迁就孩子,孩子不顺心时以哭闹、睡地、不吃饭来要挟父母。溺爱的父母就只好哄骗,投降,依从,迁就)</p><p class="ql-block">10.当面袒护(例:爸爸管孩子,妈妈或老人会护着充当保护伞:“不要太严了,他还小呢。”)</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标准六:花些时间陪伴孩子。</b></p> <p class="ql-block">1.有效陪伴必须要有时间的投入。</p><p class="ql-block">(每星期陪伴孩子时间达到21.2小时才算及格)</p><p class="ql-block">2.有效陪伴必须要有爱和情感的投入。</p><p class="ql-block">3.有效陪伴必须一起做有意义的事情,比如:踢足球、搭积木等。</p><p class="ql-block">4.建立心与心的连接。无法在身边陪伴家长可通过电话视频方式建立心的连接。</p> <p class="ql-block">作家苏珊·施蒂费尔曼曾说:一切的亲子关系都始于陪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孩子的童年无法重来,在孩子最需要陪伴的时候,父母应该舍得花时间陪伴孩子,真正陪孩子一起长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引导孩子去认识世界、感知世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爱的前提下从小给孩子立下规矩,养成好习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成为孩子最坚实的后盾。</p> <p class="ql-block">“父母是孩子前半生唯一的观众,孩子是父母后半生唯一的观众。在陪伴孩子成长的日子里,请竭尽所能、尽心尽力,做那个最好的观众。”</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标准七: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b></p> <p class="ql-block">“一个孩子的成长,需要糖,也需要钙,同时需要盐。”</p><p class="ql-block">“糖是关爱、鼓励,钙是自强自立,盐是直面挫折苦难,这三样东西在教育中一个都不能少。”在家庭教育的这口大锅里,我们要懂得合理有序放糖、盐、钙、“汤”才会营养全面,孩子才会成为一个温暖有爱、富有担当、勇敢坚强的人。</p> <p class="ql-block">《最强大脑》中的一幕,天才少年李云龙在和异国少年安德烈对战中,误认为自己输了,便情绪失控大哭起来,甚至瘫倒在座位上无法站起来。</p> <p class="ql-block"><b>孩子抗挫能力差的原因?</b></p><p class="ql-block">1、从来没有遇到挫折!</p><p class="ql-block">从未教孩子该怎么面对挫折!</p><p class="ql-block">“挫折教育”是给孩子提供挫折,再让孩子自己解决吗?</p><p class="ql-block">人为给孩子制造挫折是“挫折教育”吗?</p><p class="ql-block"><b>答案:很显然,不是的</b></p><p class="ql-block">挫折教育,家长一定得孩子的生活琐事教育起,正是这些孩子们经常会遇到的困难事才能给孩子处理事情的自信心。</p> <p class="ql-block">例:摔倒(很多家长会因为孩子不小心摔倒了而大惊小怪,甚至怨天怨地,一不利于孩子增强抗挫折能力,二会让孩子遇事选择逃避和推卸责任)</p><p class="ql-block">不怕严寒(家长总是担心孩子会受冻挨饿,不让孩子经历一点点挫折,甚至连学生的基本职责~上学!都完成不了!想想自己小时候,想想现在的孩子为何抗压能力差,遇上点事就离家出走,甚至跳楼自杀……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值得我们深思!)</p><p class="ql-block">体育锻炼(现在很多孩子缺乏锻炼,吃饭挑食,导致体质差,很容易生病!)</p> <p class="ql-block">家长该如何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p><p class="ql-block">1、让孩子学会情绪管理;</p><p class="ql-block">2、父母给孩子足够的支持和爱。</p><p class="ql-block">作为父母,自然不希望孩子遇到很多很大的挫折,但毕竟人生是孩子们自己的,一些该他们走的路,父母承担不了,能做的只是教给孩子一些技能。</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标准八:放手让孩子独立。</b></p> <p class="ql-block">《纽约时报》畅销作家、普利策奖得主安娜.昆德兰在《不曾走过,怎会懂得》一书中写道:“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是为了分离,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p><p class="ql-block">父母真正成功的爱,不是把孩子留在身边,而是培养孩子独立,放手让孩子走。”</p><p class="ql-block">孩子总会长大,总会走出父母的庇护,去迎接自己人生的风雨。</p><p class="ql-block">而父母要做的,就是在还能庇护孩子的时候,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在孩子即将出发的时候为孩子武装好盔甲和宝剑,然后放手让孩子奔向自己的战场。</p><p class="ql-block">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爱,就是在给孩子爱的同时记得适当放手,在孩子需要独立的时候,得体地退出。</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标准九:接纳孩子的不完美。</b></p> <p class="ql-block">为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事事优秀,处处完美。不但要成绩名列前茅,还要多才多艺,不但要活泼开朗,还要体贴懂事。</p><p class="ql-block">对于孩子身上不完美的地方,父母总是想要修修剪剪,力图让孩子成为我们心中理想的模样。</p><p class="ql-block">其实不是孩子不够好,而是父母要求太高,不是孩子全身都是缺点,而是父母没有看到孩子的优点。</p> <p class="ql-block">世上从来没有完美的人,出类拔萃的人也是少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不得不承认,绝大多数孩子都是普通的孩子,有自己的优点,也有自己的缺点,或许不出众,但却是独一无二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真正爱孩子的父母,都懂得接纳孩子不完美,既放过了自己,也成全了孩子。</p><p class="ql-block"> <b>常言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一生是一个完整的心理发展过程。这个过程从出生开始,到去世结束。在这个发展过程中,0~7岁的心理发展情况尤其重要,它就如一座大厦的基础部分,直接决定了大厦的风格和高矮程度。父母如果能够抓住这一关键时期,给孩子进行很好的教育,就能够给孩子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我们每一位家长的共同心愿。但是更多的人只着重于对孩子知识、能力的培养,并没有看到孩子心理模式的发展,也不关注孩子性格的形成过程,致使早教走向了相反的方向,拔苗助长。有几句话我们都耳熟能详:</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思想决定行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行为决定习惯</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习惯决定性格</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性格决定命运</p> <p class="ql-block">所以习惯的培养就变得尤为重要!其实,从本质上来说,我们所接受的一切教育,就是培养我们的习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p><p class="ql-block">生活中好多人之所以一生都很失败,大都是因为自己的习惯造成的。有的人习惯酗酒,有的人习惯赌博,有的人习惯懒惰,有的人习惯说谎,有的人习惯四处占便宜,有的人习惯偷奸取巧。有的人习惯说脏话,有的人习惯不讲卫生,这些看似不重要的习惯,却完全可以左右你的人生。在国学经典中也提到了很多习惯和做人的道理,希望我们融会贯通,灵活运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爱惜时间习惯</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朝起早 夜眠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老易至 惜此时</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幼儿生活习惯</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晨必盥 兼漱口</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便尿回 辄净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幼儿道德习惯</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衣贵洁 不贵华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上循分 下称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幼儿饮食习惯</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对饮食 勿拣择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食适可 勿过则</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幼儿为人处事习惯</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用人物 须明求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倘不问 即为偷</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借人物 及时还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后有急 借不难</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百善孝为先</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p> <p class="ql-block"><b>有很多父母一直都非常专注自己的事业,却忽略了孩子的教育,当孩子到了青春期,却猛然间发现:孩子不努力,且与父母关系不好、甚至还有很多坏习惯!在这个时候,纵是事业再成功,又有什么意义?</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与家长共勉:“任何成功都不能弥补教育子女的失败!”教育的路很漫长,您做好准备了吗?</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u>华夏育英幼儿园</u></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