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成都游六十三——寿安陈家大院集住宅、宗祠、园林于一体。

走遍中国

<p class="ql-block">成都是西部著名的旅游城市,大部分人都是为了美食来到这座城市,却忽略了成都的历史文化魅力。特别是那些没有位于闹市区的古迹,更是被人遗忘的角落。</p><p class="ql-block">今天我要去的地方,在清朝可以算的上川西坝子的巨富豪宅,它比安仁镇的刘家公馆还要早,它就是寿安陈家大院,寿安陈家大院甚至很多人都没听说过,实际上这里才是一处典型的川西风格古庭院建筑。因为地理位置相对偏远,所以,一直默默无闻。</p><p class="ql-block">寿安陈家大院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寿安镇百花社区,距离成都市区仅45公里。这个晚清时期的川西民居,已经成为川西现在规模最大的祠堂建筑,是集住宅、宗祠、园林于一体的综合性庭院式古建筑群。</p><p class="ql-block">因道路四通八达,找到目的地还费了我们一些时间。前来游玩的人不多,停车场里车辆很少,整个院落十分的安静,可能是下午来的关系,游客早已经走了。浏览门票10元,不贵,老年人免费看。</p><p class="ql-block">整个建筑占地15亩,建筑面积3000余平方米。大小12院,组合精巧紧凑,布局大方合理,具有清代特色,院内建筑为穿逗木结构,门前竖立双斗桅杆,故俗称为“陈家桅杆”。系清代 咸丰 年间翰林陈宗典及其子武举陈登俊经年营建,始建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经八年竣工,是一座集住宅、宗祠、园林于一体的综合性庭院式建筑群,素有“西蜀第一祠”之称,是民间第一祠堂。</p><p class="ql-block">门前的广场上两个标志性的桅杆左右而立,因此陈家大院又称陈家桅杆。桅杆,是指江河船行航标与帆杆,一般设置在江河沿岸,而在川西平原不通江河的地方设置实属罕见,让人不可思议。有人揣测,广场上的双斗桅杆像极京城的华表,陈氏家族从京返蜀后在此隐居修建双斗桅杆,有朝夕相对,不忘圣恩,效忠朝廷之意;而当地老百姓不识深意,将其称为桅杆,而主人并不纠正,让其讹传,就有了双斗桅杆之说。</p><p class="ql-block">“陈家大院”悬挂在门楣上,两蹲石兽分卧在门的两边。跨过高高的门槛,第一个四合院呈现在眼前。院内有玻璃橱窗,主要介绍着陈家大院的基本情况。</p><p class="ql-block">进大院右手是翠柏山房,左手是大花厅。这个大院看样子就像是堂屋一样的用途。</p><p class="ql-block">按照引路牌,先去看看翠柏山房。这是主人家读书的地方。这里是陈氏家族的书房和私塾,除正规教育外,也对子孙进行“族规”、“宗规”、“家规”教育。书房内的学习设施齐全,依稀还能见到教、学的情景。</p><p class="ql-block">穿过翠柏山房,是一个小天井,一幅石刻很有意思,“别有洞天”,“春花开得早,夏蝉枝头噪。黄叶飘飘秋来了,白雪纷飞冬又到。叹人生容易老,倒不如早清闲,乐逍遥,虽不能成仙了,倒亦不至泥俗滔滔”显示出主人淡泊明志的意味。</p><p class="ql-block">穿过书房便是圣旨碑和忠孝祠。碑上的字迹有的已经很模糊,有的依稀还能辨别;陈氏世系一目了然,陈氏祖训严苛有加;天井下是园林式的小桥池塘,桥上和四周的雕刻栩栩如生。</p><p class="ql-block">绕回第一个四合院,从“皇恩祖德”进入第二个四合院,这里就是中堂。古色古香的桌椅显示着陈氏家族当时的显赫,富甲一方。</p><p class="ql-block">过了第三个四合院就是后寝、寝庙,看痕迹和成色,这里经过了修缮。虽然经过修缮,但屋顶飞檐翘角,半拱五色彩绘,四厅山水壁画、绿窗红柱都很好地保留了下来,真的是实属不易。</p><p class="ql-block">东侧的大花厅,其庞大和精美为整个建筑之最。内有照壁、戏台、亭阁水榭、鱼池石山,把江南一带的园林建筑风格浓缩在一个厅内,也实属罕见。大花厅里桌、椅上的花纹更是精雕细琢,让人叹为观止。特别是封檐板上81个神秘文字符号,迄今无人能够破译,又成了悬而解的秘密,具有深厚的研究价值。</p><p class="ql-block">在修林茂竹鸡犬之鸣中,这座豪华的川西乡间民居,赫然有洗不去的帝京天威的烙印与痕迹。从它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上可看出,它开时代风气,领时代潮流,倘若不是见过大世面者,断不可能在19世纪初叶即在蜀地边隅造出如此“洋房”,令人恍然有入清代最“洋盘”的“津门”之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