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原创 姜勇 双德乡艺文图志 2021-09-27 15:34</p> <h3>李强老师刚完成一组《二十四诗品》成扇的创作,浏览一过,拂面清风。</h3></br>他用笔的快刀斫阵,或绵厚灵动,结字的兔起鹘落、盘礴生姿,已久为书坛熟悉。在新与旧、古与今之间,他成功地完成了自己的风格经营,书、画、印既相互为用,又一气沆瀣,留给人深刻的印象。在书法界,李强可能是少有的富于设计意识的艺术家。尤其在多元材料的综合驾驭上,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和不凡的天分。书画印之外,陶、瓷、土、木等一切材料和媒介,都能激起他的灵感。不断寻求书写刻画媒介和空间的尝试与突破,显示出他对“物”的迷恋和对“文”的敏感。<br></br>按照鲁迅的讲法,美术包括天物、思理、美化三要素,“美术云者,即用思理以美化天物 之谓。”鲁迅的天物,就是自然之物。在古人看来,物之可供利用者,便是材。而凡物之与材,又都有其文美。文美,既有源出于天的,也有人工的制作;前者谓之天文,后者谓之人文。而天文人文,又都是道的流衍和现身,二者异名而同出,并不对立。物与文不分:材是物的质地,文是物的形式,《诗经》所谓“天生烝民,有物有则”,则就是文,所以世上没有不文之物。既然凡物皆有文美,那就无需人来美化。道家的看法就是如此,他们认为,物之本然的“朴”的状态,就是最高之美,老子所谓“大朴不雕”,庄子所谓“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都是这个意思。但在儒家看来,物之“本始材朴”的自然状态,常常是“不能自美”的,不合于人的价值,甚至是恶的,需要人文的改造,才能向善近美。荀子的这个说法,也许有点极端,但至少如《周礼》所说:“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人工之巧,是必要条件之一。鲁迅对美术的定义,大体接近儒家的观念。《周礼》之“工巧”,相当于今天所说的“设计”。艺术设计,简单说就是依据物性而发挥人智,最大程度地实现物的文美。李强长期对设计思想的汲取和有效运用,就表现在他对书写刻画的“形式多样性”和“材质丰富性”的综合驾驭上。形式即文,材质即物,设计就是物与文的一体协调。以这组成扇为例,材质包含了纸(面)、竹(柄)、丝(坠),三者在质感、形状、色彩上又呈现出形式的变化。而当艺术家对这些变化仍不感满足时,他还要对单调的扇面进行适当的涂色、划界格,以及用他所擅长的书写形式、书体和墨色变化、书与印的张力,来打破扇面形状固有的一律,甚至通过题字改变扇柄的视觉形式。种种匠心与工巧,使得这组原本单调的“材朴”成为具有富足变化的整体,而不致于重复或雷同。实际上不仅这组成扇,李强一贯对书画印的综合运用以造成的形式变化,以及他在陶、瓷、土、木、丝绸、植物、玻璃等更为丰富媒材上的实践与探索,都可见他对“文”与“物”之无限突破的征服欲和创造欲。自然之文作为物饰,是遍在的,蔓延性的。而作为艺术家如李强,也尽其巧思去文美日常之物,触处生春,实现物与人之间的审美互动。可是文美一定要富足才好么?这倒也不必。仅以书法为例,至少八大、弘一甚至王羲之是追求单纯的,是以简淡单纯取胜的典范。但对多数艺术家而言,足够的复杂性才是促成艺术品内涵的重要条件,这种观念,可追溯到公元前8世纪史伯“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的著名论断。物要富足,这是厚生的要求,不难理解。而“文”,在语义学上,本身就有交杂、错杂的内涵。富足,合于儒家的观念,或本身就出于儒家的话语系统。而单纯,我们虽不能说八大、弘一或王羲之的审美与他们或道或释的信仰有关,但至少可以视之为宗教性的一种体现。或者说:丰富是即世间的,单纯是超世间的;丰富是一往情深的,单纯是超超玄箸的。而一往情深或豪情万丈,也正是李强其人和艺术的一贯作风。旧题为司空图所作的《二十四诗品》,其真伪问题,一度成为备受当代学者瞩目的研究热点。但无论这组组诗成于晚唐抑或明代,它作为中国古典艺术审美格调类型的精湛概括,却是无可置疑的,以至其中的很多名句都在近年被选为书画展览的展题,脍炙人口。愿李强老师的这组足够丰富又设计精妙的成扇创作,能作为一个整体,流传于世。 9月25日 于长春 八泡斋 二十四诗品之劲健 二十四诗品之纤秾 二十四诗品之实境 二十四诗品之形容 二十四诗品之形容 二十四诗品之自然 二十四诗品之纤秾 二十四诗品之旷达 二十四诗品之旷达 二十四诗品之洗练 二十四诗品之绮丽 二十四诗品之绮丽 二十四诗品之含蓄 二十四诗品之清奇 二十四诗品之悲慨 二十四诗品之雄浑 <br></br>二十四诗品之悲慨 二十四诗品之委曲 <h3>二十四诗品之超诣</h3></br><h3> <h3>二十四诗品之流动</h3></br> 二十四诗品之豪放 二十四诗品之疏野 <br></br>二十四诗品之飘逸<br></br> <br></br><strong>附李强老师其他作品:</strong><h3>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_z7SfFTHgULa3OE3mDKU-A"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