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年有二十四节气,已经过了第九,在疫情的昏昏噩噩中年将过半。</p><p class="ql-block"> 昨天刚过芒种,芒种忙种,就是忙着收割播种。每当端午节吃粽子的时候,就会想起乡间田头的农忙景象,有汗水、有劳累、有收获、还有期望。</p><p class="ql-block"> 这种深刻的印象还是来自于三十年前在老家乡下的时候,那个时候,割小麦,不像现在都是收割机,都是人工一把一把的,一镰刀一镰刀的割起来了的,自从分田到户了以后,家里就有了几亩地,每到农忙的时候,割麦插秧的事大部分是我来做,我妈腰不好,她就煮煮饭,做做其他的事,空了也来割点麦子,我割的手上都起了泡,脸上又是灰又是汗,太阳一晒,就是个大花脸,割好的麦子还要一捆一捆的扎好,然后由我爸一担一担的挑到家门口,再说那脱粒的时候更是个累,都要邻里相帮,他家脱完到你家,由至少七八个人组成一起,有搬运麦捆的,喂机的,叉草的,铲麦子的,形成一个有序的流水线,随着脱麦机的极速运转,每一道工序都像一个车轮子似的,一个压紧一个,容不得一个慢下来,那场面是一种自然而成的紧张与激烈,你想几亩地的麦子要不停息的一下子的脱完,真的像是一场打仗,完了个个是身疲力尽,口干舌苦。收完麦子又忙插秧,几亩地,一大片白水田,又没有插秧机,只有一棵一低头,面对泥水背朝天,看着就让你心惊胆颤,想着什么时候能插完?我们那有句俗话叫“眼怕手不怕”,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天的奋战,最终都能将白水变成绿波,一阵风吹过,再看,那是一片绿海的壮观,更是一片扎根于泥土的希望。</p><p class="ql-block"> 收割翻晒,赶的都是时间,就怕阴雨连绵天气,耽误收成,霉了麦子。栽秧也要赶时间,如果过了秧龄期10天就会出现分蘖缓慢,抽穗不齐,从而减少产量。所以整个农忙时节,乡民们都是充满着紧迫感和劳累感的,也是农家寄于全年厚望的时节,故而谁也不会懈怠。</p><p class="ql-block"> 离开家乡一晃三十年过去了,再没有干过农活,让我干也干不动了。可是每每想起,还是挺怀念那个时候的,怀念那个时候还年轻,还能割麦插秧;怀念那个时候爸妈都在,家前屋后都是他们健康的身影,有家也有温暖。如今是父母不在,自己也年老体衰,家乡难得回去,即便回去,也成了匆匆过客。</p><p class="ql-block"> 现在的所住之处,日常所经之处、目及之处都是街道人流,那种熟悉而又繁忙的农景却是深深的印在我记忆里的;那个亲切而又渐渐远去的老家,是我心头的不舍和哀思。</p><p class="ql-block"> 如今的芒种,我又忙什么、种什么呢?种谷种花种草皆不能,因为没有了农田,只好在我的方寸心田里种几行小字好了,我想当以爱心作肥,定能收以情果吧!</p><p class="ql-block"> 依我说:有万吊金品,不如有一人品;有万亩良田,也不如有一颗良心。唯有一块净美的心田,方能种出世间所有的美好。</p><p class="ql-block"> 芒种期,仲夏月,繁花辞树绿成荫,星野蛙声一片。雨过清莲,风来栀子香,江南好地方。意茫茫,常思量,何故难回乡?若非君生在此方?今以芒种之心,纯良之情,种下我的希望,愿你就是我秋来的硕果,精神的食粮!</p><p class="ql-block">作者:行香子,作于2022.6.7</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