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记赣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党支部和赖彦宁名师工作室沙石中学送教活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初夏雨霏霏,天渐明朗;教研展活力,人正成长。为推动语文学科建设,促进学校教学质量提升,2022年6月7日下午,赣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与现当代文学党支部联合章贡区赖彦宁语文名师工作室来赣州市沙石中学开展“送教下乡”活动。</b></p>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特邀赣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明飞龙博士和赣州市沙石中学优秀青年教师王晶老师,就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游山西村》一课开展“同课异构”教学活动。赣州市沙石中学语文教研组全体老师和赖彦宁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参加了听、评课活动。</p> <p class="ql-block"> 《游山西村》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记载自己被罢官闲居在家,一次到山西村游赏的经历。诗人以“游”字贯穿全诗,生动地描绘了自己此次游览山西村遇到的有趣农家与妙事,看到的独特美景与风光,体会的简朴民风与民俗。清代文学家方东树在《昭昧詹言》中这样评价此诗:“以游村情事作起,徐言境地之幽,风俗之美,愿为频来之约。”全诗寥寥五十六个字,却将叙事,写景、抒情、寓理为一体,既表达了作者对淳朴民风的赞美,也有作者对美好未来的期许,以及现实生活中的无奈,是初中语文诗歌教学的典范佳作。</p> <p class="ql-block"> 王晶老师善于利用朗读指导的方式来引领学生由浅入深地进行诗歌鉴赏,在课堂教学中逐步理解诗歌的主旨和情感。王老师在开篇采用诗句和音频结合的方式为课堂定下了情感基调,而后又运用言语实践的方式,让学生回归到诗意理解上,在文本分析的过程中采用诵读演绎、鉴赏演绎等教学方法,在诵读中教会学生读出了诗文浅藏的情感。教师在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中,在层层推进的品读过程中,切实提升了学生“涵咏吟诗,入境背诵”的学习能力。</p> <p class="ql-block"> 明飞龙博士为我们带来的《游山西村》一课,高屋建瓴,摆脱掉语文传统课堂的窠臼,用情境创设贯穿课堂首尾,循循善诱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力求构建以学生生成为主的课堂。明博士对诗歌的解读没有照本宣科、没有生硬灌输 ,而是润物无声,在近似一种谈话的交流中,不知不觉地实现了诗歌情感的渗透。本节课的教学“以小见大”,明博士将课堂的内容拓展到课本背后的知识,乃至整本教材的内涵结构等方面,将本堂课的主题得以升华。</p> <p class="ql-block"> 两位老师结合自己的理解与思考,从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实施等多方面对授课内容充分思考,呈现出风格迥异、精彩迭出的课堂。本次活动充分展现了两位优秀教师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做到了“同中求异,和而不同,美美与共”。</p> <p class="ql-block"> 在精彩的两节课结束之后,老师们第一时间开展了评课交流活动。首先两位授课老师分别阐述了课堂设计理念和教学反思;随后听课老师们对两节语文课展开点评,既高度赞赏了两节课中的设计亮点,也共同探讨了教学中有待改进的地方;最后赖彦宁老师提出希望,鼓励新老教师们要多多交流合作,进行优势互补,并指出: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教研活动要求同存异,才能打造高效课堂。</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此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既是教师交流的平台,更是指引未来语文教学发展方向的灯塔,让各位老师获益颇丰。今后,赣州市沙石中学和赖彦宁名师工作室的老师们都将在专家和名师的引领下,教研结合、知行合一,提高课堂效率,提升教师研究能力,在教海拾贝,在教坛耕耘,促进学校教学迈上新台阶!</span></p> <p class="ql-block">编辑:叶倩</p><p class="ql-block">图片:张素珍</p><p class="ql-block">初审:潘小华、谢琼</p><p class="ql-block">终审:梁增友、孔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