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验中感悟生命——实验课《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掠影

振华

<p class="ql-block">  6月7日,星期二。第四节课张艳老师在七(2)班上了一堂实验课,课题叫《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教学目的是通过学生进行分组实验,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能够辨认出不同的血管类型,描述出血液在血管里的流动情况,并认识到生命之神奇可贵。</p> <p class="ql-block">  实验伊始,张艳老师简单介绍了此次实验用到的器材:显微镜、活鱼(泥鳅代替)、培养皿、棉絮、滴管、载玻片。</p> <p class="ql-block">  为了让实验成功高效,张艳老师着重讲了显微镜的正确使用以及注意事项,足见其教学态度之端正及认真负责。</p> <p class="ql-block">  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每个小组从老师处领取一条活的泥鳅,用湿棉絮包裹住,放入培养皿中固定好,露出尾鳍,用载玻片盖住,再移到显微镜下进行观察。由于先前张老师已经将步骤讲得很清楚,所以同学们操作起来也很熟练,基本上都是一次性地成功观察到了泥鳅尾鳍内的血液流动情形。</p> <p class="ql-block">  张艳老师作实验小结。她首先肯定了这次分组实验很成功,表扬了同学们的动手动脑能力,称赞他们具有格物致知的探索精神。然后她讲到,泥鳅之所以能活着,是因为它体内的血液一直在流动,其实我们人类也一样。我们体内的动脉血和静脉血犹如长江黄河一样奔腾,只要血流不息,生命不休,就应奋斗不止。</p> <p class="ql-block">  实验最后,张艳老师要求每个小组将实验用的泥鳅上交,放进装有水的袋子里,并嘱咐一位男生好生照管,待放学回家时将泥鳅放生,用实际行动教育学生要对生命进行敬畏和尊重。</p>

实验

泥鳅

张艳

尾鳍

血液

流动

老师

观察

分组

小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