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离石乌崖山莲花峰

解德辉~宁静致远

<p class="ql-block">  早闻安国寺坐落于乌崖山麓,为唐代宗女昌化公主食邑地,以其形胜殊异、风景优美著称。千年古刹安国寺曾孕育了清官于成龙成为一代“时政英才”,而“一代廉吏”于成龙又使清雅古刹安国寺名扬四海,成为山西和全国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离石区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p><p class="ql-block"> 又闻莲花峰为乌崖山主峰,海拔1402米,山势嶙峋,怪石突兀,岩壁如刀削,从高处俯视主峰酷似莲花状绿宝石,故名“莲花峰”。又因其峰犹如雄鹰展翅,亦如骆驼造型,古名骆驼峰、骡驼轿山。传说,二郎神担山之时将扁担插入山体,在莲花峰留下一孔奇特诱人的“担眼”遗址。</p><p class="ql-block"> 一座乌崖山,一处安国寺,一个莲花峰,一位唐代昌化公主,一代廉吏于成龙,在永宁州美丽邂逅,演绎了一位牡丹仙子修炼成仙的传说故事,记载了一代廉吏于成龙寺院六载的读书生涯,留传了于成龙素衣斋食、清心寡欲、吟风沐雨、致学经典的励志故事。</p><p class="ql-block"> 壬寅之年,仲夏时节,我在薛茂荣、张海才等好友的陪伴下,来了一次说走就走的乌崖山之旅。</p><p class="ql-block"> —— 题 记</p> <p class="ql-block"> 走进乌崖山</p><p class="ql-block"> 乌崖山,位于离石区西南10公里处,据《永宁州治》(清·光绪)版记载:乌岩山,在州治西二十里,上有安国王寨(安国王姓王,名公佐,镇西人,宋嘉祐间立寨废而遗垒尚存),后有崖悬如葢名净石崖,内建梵宇,有一穴深不可测(土人尝试之以薪七担一时并燃,膏擁下其光渐小,视若炷香),相传属安国王陷人处,时有怪异因封,建嗣帝庙于上,庙后石壁陵峭,碑云“病者虔祷,即有水珠涌出,接饮即愈”。因“岩”本义为山高,引申为险要;“崖”本义为高地的边,引申为边际,后人将“岩”亦写作“崖”字。据《永宁州志》又载:"安国城,在州西二十里,山巅废址猶存。"有资料又载:安国寺原名安吉寺,因王公佐在乌崖山修筑安国王砦(读Zhai,意寨),称安国王,故改名安国寺。</p><p class="ql-block"> 乌崖山所在的安国寺风景区,现为省级森林公园,景区面积10平方公里,由寺前公路西侧山梁、沟谷及寺后乌崖山三部分组成,属黄土地貌,这是一处集人文景观、古建筑、古城堡建筑、自然风景为一体的名胜古迹,也是具有较高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气势宏伟的古建筑。主要景点有莲花峰日出、瞑云谷山花、千仞绝壁飞瀑、静室岩、清代和尚墓群墓、听月泉和琉璃井等。</p><p class="ql-block"> 此行,我们一行7人,从离石城南汽车站集中,骑车再向乌崖山,相约安国寺会面。下午17时许,我们从寺院大雄宝殿后山开启徒步登山之旅。因寺院后山维护山体,不让行人通行,我们只好从大雄宝殿后侧,绕过一处石壁悬崖,钻入荆棘林,沿着陡险狭窄山道向上攀登。一会儿穿梭于丛林中,一会儿爬上小山梁,一会儿跋涉于悬崖边,一会儿踩着绵软枯叶,一会儿垫着坚硬碎石,七拐八绕,或山或下,或左或右爬行。尽管小心翼翼,但稍有不慎,就有坠崖之危。早在1985年,我就读吕梁师专中文系毕业之际,全班同学骑自行车游玩安国寺,毕业37年来,尽管多次走进乌崖山,探访安国寺,也曾从舍利塔旁观赏安国寺,但从未登顶乌崖山一览全景,一探其妙。</p><p class="ql-block"> 随着登山高度的逐渐提升,映入眼帘美景徐徐展开,视野渐次开阔,景致越来越美。登临防火台(瞭望台、烽火台),极目远眺,脚下悬崖峭壁,山林茂盛,郁郁葱葱;安国寺全貌尽收眼底;由近及远,放眼望去,山峦起伏,层峦叠嶂,豪气一派;站在山腰,纵横四野,凝思离石悠远灿烂之文明,一种逼人之英气,一种诱人之神秘,沐浴心神,浸润山川;登上莲花峰,环顾四周,静静地注视那跌宕起伏之身躯,一种摄人之雄浑,一种撼人之气概,迎头袭来,跨越历史,流经岁月,心旷神怡。沉浸于回归大自然之自由行走中,此时的我丝毫不觉得跋涉之艰辛。行走乌崖山,探访莲花峰,当我把快乐撒在跋涉的山道上、树林里、草丛中,还蛮是一种由衷地开心。因为沿途既可以观赏安国寺全貌,俯视静室岩寺院,远眺离石南城高楼林立、一派豪气,还能欣赏那奇形怪状的山石造型,赏景悟道,逍遥自在,何乐而不为呢?</p><p class="ql-block"> 徒步约1小时许,抬头仰望,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耸云天、仿若长城似的错落有致的大石壁,在仲夏蓝天白云之映衬下,就像人间仙境般美轮美奂,令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此时,有老薛对我说,这就是莲花峰!</p> <p class="ql-block"> 品读莲花峰</p><p class="ql-block"> 乌崖山莲花峰位于安国寺后山颠,为乌崖山主峰,地质结构是石山,海拔高度1402米,山势嶙峋,怪石突兀,岩壁如刀削,从高处远眺主峰酷似莲花状绿宝石,故名“莲花峰”。又因其峰犹如雄鹰展翅,亦如骆驼造型,古名骆驼峰、骡驼轿山。传说,二郎神担山之时将扁担插入山体,在莲花峰留下一孔奇特诱人“担眼”的遗址。据当地老人讲:早在上世纪80年代前,峰顶曾住有雕类大鸟。</p><p class="ql-block"> 乌崖山景色随季节而变换着不同的色彩,春有春的花香,夏有夏的绿意,秋有秋的色彩,冬有冬的韵律,以闲适的心境领略大自然之美景,随手拍摄最真实、最自然之景物,返璞归真,留下瞬间之永恒美景,令人释怀,皆可忘疲。</p><p class="ql-block"> 置身莲花峰,峰虽不算高,海拔也不过1402米,但登峰赏景,视野开阔,精致优美。莲花峰、点将台、黑圪垯顶、龙王塔、寨则山等诸多景点,遍布山野林壑,我真没料到离石还有如此美景。</p><p class="ql-block"> 远眺群峰,万涛奔腾,俯仰上下,流云清风,足可忘忧。俯视群山环抱半山腰的安国寺,就像一处精妙绝伦的缩微景观,古色古香,古朴典雅,古韵悠悠。大雄宝殿、于中丞公生祠、于成龙读书楼、莱公别墅、舍利塔等建筑风格独特,结构精巧,有序布局,彰显了1380余年的悠久历史。</p><p class="ql-block"> 远眺东部青山叠翠,松柏成林,离石南城尽在眼底,朦朦胧胧,美轮美奂。久居闹市,身处城市模式化的生活,钢筋水泥的围城,城市之喧嚣,环境之雾霾,工作之劳累,令人身心疲惫,郁闷烦恼。走出“围城”,告别名利欲望,远离城市喧嚣,带着一份年轻的心,投入乌崖山之舒展怀抱,感受纯自然之秀美风光,体验山野绿色之空气,亦或逃离到古寺之静谧,听禅院钟声入耳,拥青山绿水入怀,来一次仲夏修身养性、净化心灵之旅,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p><p class="ql-block"> 莲花峰山脊右侧,遍布權木丛林,青山如黛,沟壑纵横,近距离俯视青阳山下的静室岩千佛寺,感悟悠悠古寺之清净。据史料载,寺院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清乾隆、嘉庆年间曾维修。现存千佛殿、东殿、西殿、山门等建筑。千佛殿置于深20米、宽12米的石窟之中,塑彩色佛像63尊,东西两殿塑佛像551尊,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山门围墙全用带石砌成、石匾“静室岩”三字,系安国寺大禅师普润手书。</p><p class="ql-block"> 转身眺望西、南方,这里为低山黄土丘陵,植被渐少似波浪,一浪低于一浪,直达黄河边,海拔降至600多米,据说这带比晋中平原还低100多米。</p><p class="ql-block"> 登顶莲花峰,纵观离石地质构造。以吕梁——太行断块为主体,只有西北部(马头山以西)属鄂尔多斯断块东缘,其间褶皱和断裂较为发育。区内缺失奥陶系上统、志留系、泥盆系及株罗系、白垩系地层,但太古界(界同口群、吕梁山群)、元古界(野鸡山群),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下统和中统、石炭系、二迭系)、新生界(第三、四系)等,在地层均有出露,且发育较为齐全。离石位于吕梁山腹地,地势东部高而宽,西部低而窄,境内山多川少。北川河由北而南,东川河由东而西流经全区,两河在城西南合流至交口街道办汇入南川河,最后注入黄河。骨脊山海拔2535米为东北最高点;三川河河谷海拔889米为最底点。东部属高寒山地占全区总面积的20%,城东北为连绵不断的梁峁土石山区占全区总面积的30%,城西马头山、王老婆山俯伏南北,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占全区总面积的50%。土石山区和黄土丘陵区相加占全区总面积的80%,气候温和,干旱少雨。中部是以北川和东川为主的河谷地带,土地肥沃,水源充足,人口集中,为全区重要的粮食和蔬菜基地。东南部至东北部边沿,吕梁山纵贯南北,为之屏障,主要为“关帝山穹状隆起”,北起骨脊山,南至薛公岭,接中阳县的独风坡山,长约80公里,皆为吕梁山的支脉或余脉。尖山支脉为小神头、信义南部诸山,东西走向,东起宋喉峁,向西延伸至王营庄,长约30公里,隔北海沟与南部的北海山相对。东部为森林植被,西部为疏林密灌等。北海山支脉,东西偏北走向,位于陈家塔、王治庄沟(吴城断层)以西,向西南延伸至油房坪北岭,隔北海沟与尖山支脉相对,长约15公里,有森林密灌及灌木草丛植被。起云山支脉,为大东川以南诸山,东西走向。东起薛公岭,向西南延伸至王营庄洞沟西南汝天山,南与中阳为界,长约35公里。多为疏密灌或灌草丛植被。北部城北街道境北,有玉林山、双山山脉,为南北走向,向北伸至方山县。西北部有马头山脉,为南北偏西走向,向北延伸至方山县,向南延伸至枣林境内的神仙山。西部与柳林县交界处有王老婆山、乌同严山,皆为南北偏东走向。</p><p class="ql-block"> 行走乌崖山,怀着美好心境,以清净心看离石,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软心除障碍。此行,我对“万物皆空无,一切唯心造”之说,有了更多更深的解读。人生心若清净,风奈我何,不染尘埃,清风自来。曾记得,有位朋友说过:天下无名山则已,有则必当游之。拜读作家尚焕煥《山那边》开篇行文道:“小时候,我常站在村口痴想:山那边是什么呢?从小这就成了我的向住和困惑。但是我坚信,只要不停地翻越过那无数座山,百折不挠地坚定奋斗,一定会看到山那边的秘密。”其实,山之轮廓一直延伸到远方,你若想看到山的尽头与山那边的神秘,必须爬过一座又一座高山,但始终看不到山那边的神秘,看到的只是无穷无尽的山绵延不断。人生就像登山一样,起点就是我来到这个世间的那一瞬,终点就是我停止呼吸的那一刻,每个人都有着不一样的起点和终点。山之终点也是山之起点。蓦然回首,行走大美吕梁,每一步都向着山之顶点迈进,但有的人满足于现状,有的人不断攀登,有的人半途而废,有的人接续赏景。“人生犹如登山,登山犹如品味人生。”置身莲花峰,远眺离石城区一派繁华热闹、欣欣向荣之景象,近观沟壑纵横、层峦叠嶂之山梁,我对眼前铺陈了一幅大美离石之山水画卷。汪国真说:“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我爱登山。”正所谓高山仰止,面对高山,油然而生一种崇敬之情,乌崖山之挺拔、莲花峰之巍峨,当我用一种仰视目光去审视、解读,它赋予一种可靠之心、敬畏之情。山之品质是默默无言、深厚沉稳,让我不得不去依靠它、接受它、相信它,山有无法逾越之高度,山有无法撼动之重量,让我真正明白的是,何为“蓄势待发”与“厚德载物”?人生不仅要学会收起一颗浮夸之心,而且要为人生出色而默默地不住耕耘,因为“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我们就是要像大山一样用千百万年之时间,从沙土变成让人仰止之高度。要把山作为一生目标、一种勉励,努力去做新时代坚韧不拔的奋斗者,不虚此生,勇往直前!</p> <p class="ql-block"> 聆听传说故事</p><p class="ql-block"> 穿越千年历史长河,倾听离石精彩故事,传递古代文明璀璨星火……,每一处名胜,每一个朝代,每一件文物都以自己独特的丈量方式,标记出中华文明在历史时空中走过的痕迹,标志着大美离石在历史长河中遗存的史诗。</p><p class="ql-block"> 莲花峰二郎神担山留下“担眼”传说故事。传说,古时候,天上出现了两个太阳,轮流值守,导致了白天和晚上都有太阳照射,老百姓苦不堪言。玉帝忧心忡忡,为解救老百姓脱离苦海,就派二郎神去除掉一个太阳。于是,二郎神肩挑着两座大山,星夜兼程地追赶太阳。二郎神虽肩负重担,但追着太阳拼命地奔跑。当他跑到今离石乌崖山一带时,被莲花峰挡住了去路。驻足观察,俯视高耸入云的莲花峰,然后环峰仔细打量一番,心生敬畏,但迫于帝命,情急之下,随手撂下两座山,抽出扁担,用力一撮,结果将山体穿了个洞,二郎神绕过山峰,接续前行。最后担山追日至文水上贤村梵的安寺塔,留下了“一塔分三塔”(汾阳的冀村塔、文峰塔和文水的上贤塔)之美丽传说。据说,当年二郎神放下的那两座山,就是今日高山莽莽的吕梁山和魏巍壮观的太行山。 </p><p class="ql-block"> 安国寺之牡丹成仙传说。据说,在安国寺有两处牡丹栽植遗迹。琉璃井旁边的牡丹,由昌化公主从洛阳带来并亲手栽植,后因山石崩塌压于巨石之下;佛殿前原有两处牡丹存活均在百年以上,可谓百岁牡丹,超凡脱俗,皆已成仙,留有传说。</p><p class="ql-block"> 传说,有人曾亲眼见过一对身穿素服、手执佛尘的仙女,某日从寺院上空飘然而至寺内。时有一个和尚,名曰隆放,平日行为不够检点,习惯早出晚归。一日,值班和尚清晨起床,走出僧舍,欲去敲钟时,忽见佛殿前躺着一个人,近瞧乃隆放和尚,双目紧闭,像死人一样。值班和尚急忙大喊几声,众和尚闻讯,将隆放和尚抬回僧房,悉心照料。翌日,隆放起死回生。从此,常见隆放和尚萎靡不振,神怪异样,和尚们便私下问其原因,秘而不宣,不肯透露一句话。数日后,隆放和尚日渐恢复常态。过了几日,一次早课后,寺院昌灯大师唤隆放和尚道:“你六根未尽,俗缘未了,还是收拾衣物下山去罢!”隆放和尚不言不语,既不求告,也不力争,跪地叩了三个响头,昌灯大师随在其头上抚摸了几圈,口念咒语,双手合什道:“阿弥陀佛,去吧,去吧!”隆放和尚辞别众僧,独自下山去了。</p><p class="ql-block"> 隆放和尚走了很久,据说那天他回来很晚。当他从上院侧门走进寺院,就看见不远处站着一位亭亭玉立、身着素服、美若天仙的姑娘,隆放和尚心花怒放,蠢蠢欲动,瞬间像中邪似的张开双臂,朝姑娘抱了过去。只见姑娘轻轻地拂袖一扫,隆放和尚倒地,一命呜呼!据说,这位姑娘正是安国寺修炼成仙的牡丹仙子。</p><p class="ql-block"> 其实,道法高深的昌灯大师,早知牡丹仙化,他一看隆放和尚便心知肚明。心想这样的结局,缘于隆放和尚放荡不羁、生活检点所致,其行为早已猥亵了神灵。昌灯大师先前正是考虑其不能再留寺中,唯恐日后会有性命之灾,所以才给其一条放生之道。佛以善为本,昌灯大师逐走隆放,也算积德行善之举。但隆放和尚不知收敛悔改,导致丧命,也算是因果报应吧!</p><p class="ql-block"> 【本文参阅资料】《离石县志》《永宁州志》《吕梁市乡镇志》(离石卷)《人文离石》《吕梁地区志》《汾州府志》《吕梁市不可移动文物目录》《离石民间传说》以及散见于网络中有关安国寺、乌崖山的一些图文资料等。</p> <p class="ql-block">  作者简介:解德辉,1962年生,交口县人。网名宁静致远。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吕梁市作家协会会员、国际摄影协会会员、吕梁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吕梁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北武当山文化研究会顾问等。喜欢访古问道,感悟山水人文,爱好文学写作,传承历史人文。1989年以来,在《学习与研究》(中央)《光明日报》《中国乡镇论坛》《山西日报》《山西经济日报》《前进》《山西工作》《山西农经》《政府法制》《山西法制报》《吕梁文学》《百年红印》(灵石)、《吕梁日报》《吕梁晚报》《文化晋中》《掌上吕梁》《吕梁发布》等报刊、新闻媒体发表各类文章300余篇。个人出版《红色吕梁》《印象离石》2本书,其中《红色吕梁》一书收藏于《晋绥兵民博物馆》里;《云梦风雅》一书(新华出版社)收录其撰写19篇文章。《吕梁市志》“艺文篇”收录其撰写的《品读碛口古镇》一文。开办《行走大美吕梁》(个人)微信公众号,已发布原创文章270余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