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猖獗,犯罪分子频繁利用电话、短信和网络实施电信诈骗犯罪,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给群众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一、什么是电信网络诈骗?</b></p> <p class="ql-block"> 电信网络诈骗是指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等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通常冒充他人及仿冒各种合法外衣和形式或伪造形式以达到欺骗的目的。</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二、常见诈骗手段有哪些?</b></p> <p class="ql-block"><b> 骗局一</b></p> <p class="ql-block"><b> 骗局二</b></p> <p class="ql-block"> 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短信,不管不法分子使用什么花言巧语,都不要轻易相信,要及时挂掉电话,不回复手机短信,不给不法分子进一步布设圈套的机会。</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三、国家反诈APP</b></p> <p class="ql-block"> 目前,公安部研发出国家反诈中心APP,该APP具有拦截诈骗预警,报案助手、举报线索、反诈宣传等功能,APP还覆盖了很多专业的防骗战术以及诈骗案例,并通过全面的数据挖掘与比对,实现智能识别疑似诈骗电话、短信、APP风险,并对风险行为预警及提示,有效封堵诈骗行为;请各位家长在提高反诈防骗意识的同时,立即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如遇到电信网络诈骗、有疑问或需协助,请及时拨打110进行咨询。</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四、致家长的一封信</b></p> <p class="ql-block">尊敬的家长朋友们:</p><p class="ql-block"> 你们好!</p><p class="ql-block"> 当您接到此类电话或信息,请勿轻信。如果发现上当受骗不要有侥幸心理,应当迅速保存涉案证据,并及时报案。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都要提高警惕,预防各路诈骗!其实,识别骗术并不难,今天再教大家几招:</p><p class="ql-block">3个“不要”</p><p class="ql-block"> 1.不要登陆陌生的不熟悉的场所提供的免密码验证的Wifi,以免个人手机信息泄露。</p><p class="ql-block"> 2.不要将网银、支付宝等支付工具的登陆密码和支付密码设为相同的数字或出生日期,一旦身份信息泄露,密码极易被破解。</p><p class="ql-block"> 3.不要使用网吧、宾馆等场所的公用电脑登陆个人网银、支付宝账户等界面,一旦该公用电脑被人植入木马病毒,极易发生盗刷银行卡案件。</p> <p class="ql-block"><b> 8个“凡是”</b></p> <p class="ql-block"><b> 6个“一律”</b></p> <p class="ql-block"> 安全是我们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引导孩子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的同时,教师和家长也应提高防范意识,让我们家园形成合力,共同携手,从小培养孩子的网络防范意识,让孩子在健康、快乐、平安的成长。希望各位家长保护好幼儿与自身安全的同时,共同宣传反诈防骗,提高防范应对措施,共建和谐校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