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 style="text-align: center;">(闻名世界的赵州桥)</h5><p class="ql-block">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在我生活过的那个县,有一位叫马振国的县委书记颇受大家欢迎,他的一言一行给当地百姓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当年还是少年的我也不例外。</p><p class="ql-block"> 我至今记得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件小事。那是个深秋的下午,在村十三生产队蹲点的马书记和大家一起扛着农具出工。路上,偶然遇到拉了一车胶泥的我。当他看到车子行进在上坡路段时很吃力,便主动赶过来俯身在车子后面帮我推了起来,直到车上了坡,走在平坦路面以后他才松手。累得大口喘气的我回头偷偷看着这位从未接近过的“大官儿”,既紧张又心存感激,竟然连一声谢谢都不知道说了。只见他一边拍拍沾了满手的泥土,一边爽朗地笑着对旁人夸奖道:“小家伙儿这么瘦还真能干。”他旁边的人也随声附和,其中有一位老者还高声告诉已经走出一段路的我:“听见了吗?老马夸你呢。”</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当年拉土的排子车)</h5><p class="ql-block"> 在不了解情况的人眼里,一位县级领导被普通农民称为“老马”,这似乎有点儿不合常理。但他身边的人都明白,大家之所以能用这种口气称呼他,是因为他到村子里蹲点第一天就明确要求大家,不要叫他马书记,叫老马他最愿意听。</p><p class="ql-block"> 其实老马自始至终都不认识我这个普通的小不点儿,以后也没为我做过其他事。但在我心中,他对人亲切,说话和蔼,没有架子,形象十分高大。听大家说,蹲点儿其间,只要有空儿,他就会骑一辆旧自行车围着村子的田地转一圈儿,看看哪块地庄稼长势好或者出了什么问题,然后及时告诉那个小队的队长赶快打理。</p><p class="ql-block"> 他非常喜欢和社员们一起下田劳动,还专门挑苦活儿重活儿干,从穿衣打扮谁都看不出他和大家有什么不同。<span style="font-size: 18px;">在一个盛夏午后,县委办公室有份文件需要分管书记签阅,于是就派一位干部跑到村子里找老马,可大队部的人谁都说没看见他,有人出主意让他去蹲点儿的生产队看看。果不其然,那位干部赶到时,看到老马正光着膀子和几位壮劳力起粪坑呢。看着他干活儿那个投入和利索劲儿,那位拿到签字的干部也不好意思扭头就走了,于是也抄起粪叉,加入了劳动的行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老马是个遵规守矩,坚持原则,组织观念很强的人。有一次,</span>邻居生产队需要向十三队借一套农具,当时他们生产队长正好不在,来人看到正在人群里干活儿的老马,便请他批准一下,可往日大方的老马这次却很不给面子,他认真地对来人说:“对不起,在生产队里我只是一名普通社员,没权利把队里的东西借出去。请你还是找我们队长吧。”那位借农具的人虽然碰了一鼻子灰,可每当提起这件事,总是对老马不越俎代庖赞不绝口。</p><p class="ql-block"> 那个时候经常听到大伙儿这样说:“咱们的老马真是身大力不亏,不仅是个好领导,更是大田里的一把好手,有这样的好书记带头,谁还好意思不拼命干活儿啊!”毋庸置疑,大家从心里对他充满了敬重和感激。</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老马蹲过点儿的村庄东口)</h5> <p class="ql-block"> 多年以后,我回家乡时和乡亲们闲聊说起他,还能听到人们夸他不仅是个尽职尽责的好官,更是个难得的好人。在老马蹲点儿的那一年,村子里无论老年人还是家庭妇女,也不管是治家大事还是针头线脑,大家有事都愿意向老马诉说,还要听听他的意见,对于他说出了看法,人们就像是拿到了圣旨,不管是谁,只要当着全家人说出“老马说了。”大家就都不再说什么了。那真是把老马当成了自家没户口的大家长。有事找老马,已经成为大家的习惯。</p><p class="ql-block"> 关于老马的事迹,河北人民广播电台当年曾进行过专题报道。每当听到这些,他都对大家说:“喇叭里说得那么热闹,那是为了鼓励大家都好好做事,我比别人差远了。”</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二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h5> <p class="ql-block"> 1977年1月,老马作为代表到北京参加了第二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回来后召开全县大会传达会议精神时,他没有像其他领导那样照本宣科,而是在寒风中手握话筒站在舞台上对着大家讲话。那时候农家人大都对领导传达文件不太感兴趣,因为感到那种讲话是坐在那里念书,书里的大道理离自己的生活很远,听不听关系不大。唯独每次老马讲话时,大家都竖起耳朵认真听,因为他语调平和,从来不讲大道理,也不高声喊口号,口吻像是和大家聊天,有时候他还会提到发生在哪村哪家的故事和大家共享。记得那次传达会议精神他讲了很多,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一段话是,“每次到人民大会堂参加大会回来,大家都说手痛,因为见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每个人都在拼命鼓掌。”</p><p class="ql-block"> 那年8月,他担任了县委书记。作为县里的一把手,责任更重、工作更忙了,但熟悉他的普通乡亲,总是习惯到县城去的时候尽量争取和他见一面。只要时间允许,他都会热情接待,并和来人拉拉家常,了解乡亲们的生活状态。从县志里得知,他1983年11月才离开岗位。我不知道后来他还到哪里工作过,更不知道适逢改革开放大潮,他为全县的发展做过多大贡献,但我记住了他亲民的形象和勤政的作风。多快啊,随着时间飞逝,如今的他应该已经是位年逾九旬的老人了。</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县志中马振国任职的记载)</h5> <p class="ql-block"> 多年来,全国人民记住了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但大都是可望不可及。河北赵县的百姓很幸运,因为大家身边有个像焦裕禄一样的好书记马振国,这里的百姓把他当作自家人一样去爱戴,那些年,他在多少个普通农家小院里留下过忙碌的身影和缕缕温情,已经无从计数了。他蹲点时曾经吃过派饭家庭里那对吵架的婆媳,却几辈人一直念着老马的好,她们逢人便说:“要不是那时候老马坐在俺对面,边啃窝头边苦口婆心地劝解和帮助,哪有全家最终重归于好的和睦生活。”</p><p class="ql-block"> 在我的工作历程中,貌似八竿子打不着的老马一直是我做人做事的好榜样,尤其到机关工作后,每当下基层的时候,面对那些满身泥水淳朴的劳动者,我总是很自然地想起身材魁梧的他,并自觉学着他的样子去为人处世,于是工作就有了主意和动力。</p><p class="ql-block"> 是啊,永远把自己看作普通一兵,时刻心系千家万户,并为大家办实事的人,老百姓怎能不一直记得并感恩他呢?</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font-size: 18px;">(2022年6月7日 北京)</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