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城县位于湖南省东南部,地处湘、粤、赣三省交界处,素有“鸡鸣三省,水注三江”之称,是湖南通粤达海的“南大门”,郴州“东大门”。东晋穆帝司马聃升平二年(公元358年),从晋宁县(今资兴)分出设汝城县,历史上曾几度易名。汝城钟灵毓秀,人文荟萃,有广博深厚文化底蕴,崇文尚礼一脉相承,理学论道亘古绝唱,红色文化光耀千秋。关于汝城,想看的太多、要写的太多、可拍的也太多,其中900余座古祠堂和几座古书院犹如珍珠散落在汝城大地美不胜收,作者游走于各乡镇村庄,走马观花般寻访了100余座古祠堂和3座古书院,看的是表象,拍的是皮毛,本意是想探究文化传承脉络,追溯历史遗存最初的原色和底蕴。<br>照片拍摄于2020年至2021年,本篇挑选63座祠堂250张照片和3家古书院21张照片编录。<br><div><br></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 古祠堂</b></h1> 汝城祠堂兴建始于宋元,盛于明清,目前有古祠堂940余座,保存完好的有300余座,几乎是村村有祠堂,大的村庄则有几座。汝城古祠堂分为总祠、宗庙、宗祠、公祠、专祠、家庙、家祠(私厅)等。因家族名望高低、人口寡众、财力大小等因素影响,祠堂规模、形制和外饰有很大差别,相当一部分具有很高的文学美学和多门类艺术价值,蕴藏深邃传统文化。祠堂既是纪念列祖列宗、族中议事聚会的地方,也是传承家训家风、教育激励后人崇学向善的场所,是家族绵远传承的纽带,见证一个家族的喜怒哀乐和兴衰荣辱,这些功能始终没变,一直在不断延续。<br> ●卢阳镇津江村朱氏家庙。津江村曾经是汝城县老县城,朱氏家庙临津江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六年(1556年),祠前广场有三口一字排开的古井,是汝城一景。 正门为斗拱式门楼,飞檐凌空,镂雕精妙,刻“砀山毓秀,汝水钟祥”,表明朱氏一族源于安徽砀山。 门楼座南朝北,为三开间,设有木栅栏,门柱楹联篆书:“汝水自东来,汇津江达义井世代渊源可溯;朱门当北立,跨锦石跃金鱼瓜瓞德泽延绵”。正门上方匾额书“五经世第”,是褒扬朱氏祖先唐朝名士朱诚操守高洁、学识渊博,其通晓五经,世称“五经先生”。 家庙正厅与门楼朝向不一,座西朝东,这是在在汝城众多祠堂中的特别之处。厅堂庄严大气,中厅横梁悬挂“敬教劝学”横匾,是1922 年时任湖南省省长赵恒惕表彰津江朱氏兴教办学所赠。 后厅神龛上方挂“世界一家”匾额为朱德手书。 1927年,朱德驻扎在汝城津江期间,常常到百姓中访贫问苦,宣传党的政策和革命道理,汝城人民踊跃参军。在朱德即将率部离开时,津江村朱氏族老请朱德题“朱氏一家”匾额以耀门庭。朱德提笔写下“世界一家”,解释说:共产党闹革命是为天下穷人谋解放谋幸福,不是为了哪一家哪一族。离开汝城前,朱德率领官兵,在一片鼓乐声中,将匾额抬到朱氏家庙悬挂于正厅,见证汝城人民与中国共产党的深厚情谊。 祠堂内正在办酒席,祠堂也是族人操办红白喜事的场所。 祠堂墙壁上挂着木制微型“牌坊”,是本地极具特色春节民俗“抬故事”巡游活动所用道具,因防疫需要,已经停用两年。 ●卢阳镇益道村绣衣坊。介绍范氏家庙和中丞祠绕不开绣衣坊,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时任巡按湖广监察御史毛伯温敬佩同行范辂刚正不阿、不畏权贵的品格,在范辂家乡倡议专门为旌表其揭发宁王朱宸濠和宦官勾结谋反的事迹所建。“绣衣”是监察御史的别称。 牌坊立于范氏家庙一旁,座东朝西,青石构建,四柱三门,造型古朴庄重,雕琢工艺精巧,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被誉为“湖南第一坊”,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包含范氏家庙和中丞祠)。 中门门楣上方阴刻“绣衣坊”三个正楷大字,周边雕刻仙鹤灵兽、牡丹祥云。 四柱护柱下部均置石豉,石豉浮雕异兽。 ●卢阳镇益道村范氏家庙。始建于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建造时间在绣衣坊之前。斗拱式结构门楼高大雄伟,装饰华美,这是先祖身份显赫的象征,也是家族兴旺发达的体现。 祠堂近年进行过维护,门楼装扮得五颜六色。 斗拱立面用镂刻描彩花板镶嵌,八仙雕塑排列于门楼。 立面装饰结构复杂,手艺精湛,这种重复的美繁而不俗。 门楣上方悬挂“两京粮储道”、“荣禄大夫”、“资政大夫”匾额。 在祠堂管理员范大龙的引领下进入祠堂内,中厅摆满稻草扎制的香火龙,两侧立柱上有楹联:“寰宇犹一家常存先忧后乐之志;本支垂百世宜敦上和下睦之风”。 “汝城香火龙是一种造型威武、结构精美、技艺精湛、场景壮观、气氛热烈、独具特色的传统民间综合艺术活动”,也是流传已久在元宵节期间举办的一项客家民俗活动,2008年入编国务院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厅堂中香火龙上插好的线香被点燃过,按习俗,游村串巷舞过的香火龙要在祠堂前举行仪式焚烧,因为近两年新冠病毒的影响,准备好了的活动一直停办。 祠堂宽敞明亮,前厅成了村中老年人娱乐活动场所。 ●卢阳镇益道村中丞祠。也是为旌表明代监察御史范辂于明嘉靖元年(1522年)兴建的专祠,当时,范辂健在,门楼双檐翘角,结构相对简朴,祠前立范辂石雕像,石像头部已破损。 门楣上方同样悬挂“两京粮储道”、“荣禄大夫”、“资政大夫”匾额,门楼立柱和大门均有对联,大门对联书:世臣方伯第,乔岳绣衣家。 范辂第八世孙范家成将作者引入祠堂,在介绍其家族的显赫历史时对先辈充满敬仰,自豪感也溢于言表。 中厅挂满匾额,记载范辂功绩和范家辉煌的过去,确实,范氏家族人才辈出。 ●卢阳镇新井村黄氏宗庙,又称黄氏总祠,位于新井村上黄门街,是汝城县苏维埃政府旧址。 1927年9月下旬,何举成率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二师第一团举行湘南秋收起义,28日在黄氏宗祠成立中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汝城县苏维埃政府。 ●卢阳镇新井村朱氏总祠,位于新井村上黄门街,湘粤赣三省十八县的朱氏族人在毗公开基之地于1946年集资兴建。祠堂座西朝东,门楼中西合璧砖木结构,外形蔚为壮观,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解放后,当地人民政府接管未完工的祠堂,将其改造为礼堂,后又相继作为饼干加工厂、大米加工厂。2017年,朱氏总祠被作为文物得以修缮,重焕光彩。大厅内悬挂的“敬教劝学”、“热心教育”、“世界一家”等匾额均为复制品。 祠堂修旧如旧,气势不凡,汝城境内最气派的祠堂莫过于它。 门楼上方正中是二层中式八角楼,重檐攒尖,檐角飞翘。 从八角楼西窗外望,祠堂三进两天井,青瓦屋顶,尽显中式传统风格。 八角楼北侧是钟楼,一口仿古大钟也将成了古物。 ●卢阳镇新井村朱氏家庙,在“义井坊”进去几十米处,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后被毁,2018年在原址动工重建,至2020年6月尚未启用。 门楼形制与津江朱氏家庙相似,呈现的是古风古貌,鸿门梁浮雕、透雕和其它传统工艺得以传承。大门上方正中悬挂的“明敕封靖一”匾,是为了景仰朱氏族人世代尊崇的“姑婆”朱周余。 传统技艺中渗入现代工艺但不失精致。 从家庙右侧古巷进去不远,有一口富有传奇色彩的古水井,历久传颂的是朱余周情深义重、辞嫁抚孤的故事。她的事迹从宋、元流传到明,武宗皇帝朱厚照感其义重如山,于正德十四年(1519年)赐建牌坊旌表,封水井为“义井”,朱姓后人称这口井为“姑婆井”,井前镌刻“明敕封义井”石碑至今保存完好。 ●卢阳镇横巷村欧阳氏家祠,地处朝阳路南侧,马路边人行道旁是村中朝门。 朝门古色古香,悬挂“钦点翰林院”匾额。欧阳复,字时亨,系本族名人,明景泰二年(1451年)进士,官至福建泉州府知府。 进了朝门就是欧阳氏家祠,祠堂已有些破旧。 祠堂内陈设杂乱,堆放建筑材料。 ●卢阳镇予乐村袁氏家祠。予乐村临古耒水(今渐水),去家祠要先经过年代久远的朝门。相传,周敦颐曾闲游予乐湾,见江水成反“S”形流过,似太极图形,受此启发创《太极图说》,这也是理学思想奠基作之一。 祠堂结构简单,装饰简朴,建筑年代不详,近年维修过,不清楚是先有袁氏家祠还是先有《太极图说》。 祠堂内景,少了些古韵古风,似乎缺乏时光的浸润。 ●卢阳镇东岗村邓家排邓氏宗祠。祠堂老旧,形制与民房无异,前排是朝门,后排才是祠堂。 进朝门便见祠堂大门虚掩。 祠堂内陈设单调,只能说是一个供族人祭拜的场所,谈不上有何艺术价值。 在祠堂大门一侧墙上陈年画像边胡乱贴上“天地三界十方万灵镇(真)宰之神位”“神符”,不知道祭拜的是不是玉皇大帝。 ●卢阳镇东溪村上水东朱氏宗祠(奎联第)。水东村朝门已有300余年历史,朝门后面是古建筑群,朱氏宗祠(奎联第)在古建筑群中。 据族谱记载,明末清初,津江人朱俊成迁水东开基立业,其人聪颖好学,名重一方。朱俊成生五子均成名,被当时士大夫称誉其祠堂为“五桂堂”。族人秉承家风,重教兴学,后世子孙英才众多,朱书诚等一批俊杰为革命作出过重要贡献。 祠堂质朴古韵,很有些沧桑感。 ●土桥镇涧布村曹氏家庙。建于清代,清咸丰二年(1852年)重建,分朝门和祠堂前后两栋布局,座东北向西南。现在,两栋之间有水泥路相隔。 朝门门楼鸿门梁上雕刻装饰古韵十足、生动传神,特别之处在于不是在原木上而是在木板上进行镂空雕,工艺难度要大得多。 朝门大门两侧石鼓经年累月被人们触摸变得油润光滑。朝门周边四通八达,不是正规礼仪不必经过大门去祠堂,算作是村中标志性建筑物,村子的“门面”。 作者注意到,朝门中间开间墙壁上近人高的位置预留孔洞,装上横木,铺设木板就可以作为戏台。 祠堂三开间 二厅二进布局,神龛挂“荣寿堂”横匾。 ●土桥镇先锋村周氏宗祠,亦称诏旌第、宝善堂、尚义门,建于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庄严肃穆,尽显庙堂之气。2013年5月,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重檐彩绘如意斗拱门楼巧夺天工,两侧八字形照壁上仿朱熹手迹榜书“忠孝廉节”,古朴苍劲、刚正稳健、雄浑厚重。 门楼两侧楹联题“世德千秋重,君恩万代荣”,门楼斗拱正中镶嵌“圣旨”牌。明成化十八年,天下大旱,饥荒四起,周氏九世祖周如尧捐粮千担,赈灾济贫。皇帝颁圣旨,将周氏朝门谕为“尚义门”。 ●土桥镇先锋村周氏家庙,又称叙伦堂,建于明万历元年(1573年),清代重建,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传,先锋村周氏是三国时期周瑜的后裔。 祠堂墙体几处开裂,部分青砖已经风化,亟待维护。 ●土桥镇金山村卢氏家庙,亦称叙伦堂,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座西南朝东北,面阔三间,纵深三进,砖木结构,古色古香,保存完好,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供游客参观的景点。 家庙门楼制作非常考究,歇山式青瓦布顶,檐下是如意斗拱,嵌入多种木雕彩绘饰物,门楼立柱楹联为“君峰右列锦屏近,源水中环玉带长”。大门楹联为“高门迎晓日,望族重清时”。 鸿门粱镂雕双龙戏珠,额枋正中红底金字书“南楚名家。”据说来自于唐昭宗李晔(另一说是宋太宗赵光义)赞扬卢氏先祖“楚国之南皆名家”的诗句。大门上方挂“解元”匾额,清乾隆时,族人卢达凤得乡试第一名。 下厅两侧布置阁楼,这在汝城其它祠堂中很少见,中厅与上堂有屏风相隔,只有举行祭祀活动才打开。 后堂神龛木隔扇门装饰精美,置先辈牌位供后人祭拜,两侧对联书“祖德高深惟报以春祀秋尝曷其奈何弗敬,孙谋远大必期夫行成名立应亦莫若为仁”。后堂木梁上挂着扎制的“龙头”、“龙尾”,静待元宵节喧嚣。 ●土桥镇金山村李氏家庙,又称陇西堂,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20年),宗祠座西朝东,三开间二进布局,三重封火墙,砖木结构,门楼为单檐歇山式青瓦布顶。 鸿门梁镂雕双龙戏珠,梁枋正中书写“李氏家庙”。立柱书对联:“开基自陇西纱笼人物勋名旧,卜筑近君岭柳汁衣裳色彩新”。大门对联为:“元礼楷模第,延平理学家”。大门上方挂“钦点翰林院”牌匾。 祠堂内为上下厅加四方天井,布局简洁,“陇西堂”和不少庆贺匾额挂于房梁上。 ●土桥镇金山村李氏家庙(别驾第)。别驾第始建于明朝晚期,清朝几次修缮,由明塘、门楼、祠堂三部分组成,是为祭祀四川成都府通判李真的专祠。“别驾”为古时州府总理众务之官,与唐朝长史、宋朝通判类似,因其地位较高,出巡时不与刺史同车,别乘一车,故名。 门楼座西南朝东北,砖木结构,歇山顶饰落翼式门楼,三重封火墙,如意斗拱中嵌有“福禄寿喜”图案,镂雕彩绘双龙戏珠鸿门梁,额枋榜书“别驾第”,门楼立柱对联:“远观笔架现云梯,近看印台浮水面”。 进门楼经过鹅卵石铺设的拜坪到祠堂。 祠堂为三开二进一天井,“陇西堂”堂号表明天下李氏是一家。 ●土桥镇金山村叶氏家庙(大夫第),大概建于清康熙年间,三开间二进一天井,砖木结构,外饰简单,近年维修过。 大门上方居中挂清乾隆年间“大夫第”、两侧分别挂清光绪、宣统年间“孝廉方正”共三块牌匾。 前厅隔天井是上堂,神龛上供奉本族先祖神位。从墙壁上的字迹看,过去曾作为生产队的公共场所。 ●土桥镇金山村叶氏家庙(达德堂),始建于明成化年间,在金山村三个叶氏祠堂中建造最早,清朝几次修缮。分门楼和祠堂,门楼座东南朝西北,硬山顶砖木结构,门前是拜坪,立有旗杆石。 根据门楼对联内容理解,这一支叶氏从广东南雄迁徙而来。 ●土桥镇金山村叶氏家庙(敦本堂),始建于明弘治至嘉靖年间(1488—1528),由明塘、前坪、朝门和家庙组成,朝门和家庙为砖木结构。朝门座西南朝东北,家庙座南朝北,面阔三间,进深三进,两天井。家庙的朝门与家庙主体错开,建筑风格别具一格,是国家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朝门青砖青瓦青石地板,门前黑漆廊柱上书“世系由来根叶尹,家声自昔著崖州”,点明始祖来自河南叶县,本系源于崖州都督。前坪有旗杆石。 朝门上方挂“翰林院”、“大夫第”、“孝廉方正”三块竖匾。 进朝门,过一小坪,才是家庙门楼。门楼比起朝门来,显得特别精致,鸿门梁三层镂雕双龙戏珠,云水纹环绕,层层相扣,形象生动逼真。梁枋上悬挂“叶氏家庙”匾额,两边门柱有对联。门楼下大门为四对落地隔扇门,雕刻工艺精美。 进入祠堂,中厅正中悬挂“敦本堂”匾额,下方四扇木门平常关闭,从两边侧门出入,族人举行重大活动时才打开。 中间木门背面作画屏,画海水之上二龙腾飞,两侧厅柱上的对联则是后人拼凑挂上去的,本不是一副对联。 后厅专用于供奉祖先,厅柱题“世德作求笃宗盟以睦九族循循仁让规矩,彝伦攸叙肃家法而振三纲奕奕尹姑衣冠”长联。神龛十分精致,5对精雕隔扇,精巧秀丽。 后厅一侧墙上挂着已经老朽的“进士”匾。 ●土桥镇黎明村曾氏家庙,建于明代,座东朝西,斗拱门楼。 斗拱立面梅花雕饰较其它祠堂更别致,11位神仙雕像腾云驾雾,形态各异。 大门上方挂“宗圣郕国公”、“太师太傅”、“太子太保”,这是为敬仰春秋末年思想家曾子所立,曾子乃山东(原鲁国)人,一脉相承而已。 厅内三进两天井,宽敞亮堂,应该是经常使用。 ●土桥镇土桥村何氏家庙,走进土桥村,仅在村中广场就排列着三座祠堂,中间为“何氏家庙”、左边是“诗礼名家”、右边是“三代明经”,蔚为大观。 何氏家庙的最大特点是设三扇大门。 何氏家庙有专人管理,整洁干净,并摆放了花草。 土桥村香垣片建何氏宗祠,始建于明代,多次重修。 站在祠堂中线,透过大门,田野中的文明塔与祠堂在一条轴线上。 ●土桥镇广安村何氏家庙,在原址上重建的何氏家庙已经完工,试湖祖祠和试初祖祠正在修葺。在汝城,一个家族对祠堂的敬畏、尊崇一直在传承。 ●土桥镇周家村周氏宗祠(汝南祠),始建于明代,距今已有400余年历史,座东南朝西北,歇山顶三重封火墙,三开间两进一天井。用“汝南”作堂号分析认为是为了表明具有周朝周王室血统,“汝城”之名难道真与河南汝水有关? 额枋正中阳刻“汝南祠”,雍容华贵,圆润丰美。鸿门梁双龙戏珠镂雕手艺高超,大门上方挂“奋勇可嘉”、“荣封六代”“重宴鹿鸣”三块竖匾。 老旧中透出古朴,三级石阶寓意步步高升、连升三级。 ●土桥镇土桥村广安所李氏宗祠,又称元勋第,始建于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祠堂群由朝门、牌坊和宗祠组成,左侧朝门简朴,有供休息聊天的长条石凳,进入朝门便是宗祠院落(右侧牌坊随后介绍)。 祠堂座西向东,面阔三开间三进两天井,祠堂外饰不奢华但美观大方,木雕、彩绘等都具有很高水准。广安所、李氏宗祠有其显赫历史,史料记载,明洪武19年(公元1386年),明太祖朱元璋升李兴(湖北襄阳均州人)为骠骑将军,率部到汝城清剿匪寇。李兴骁勇善战、不负圣望,于次年平定寇乱,立下赫赫战功。朱元璋龙颜大悦,于同年赦封军营驻地为广安所,设千户,配置兵勇1114名,由朝廷颁发关防印信,赠李兴铁券,令其“永镇兹土,子孙垄之”。自此,李兴一族在广安所扎根落户,繁衍生息,李兴遂为广安所李氏始祖。 门楼单檐歇山式,鸿门粱镂雕双龙戏珠,顶棚彩绘历史故事,能与皇帝下棋是何等荣耀,额枋书“李氏宗祠”,大门上方悬“钦赠铁券”匾。“铁券”原物不在,匾额显耀其家族无上荣光,“铁券”是中国古代皇帝赐给功臣的高规格奖赏,是允其世代享有优厚待遇及免死罪的一种特别凭证,也叫免死券。 进入祠堂,祠内保存一块石雕圣旨碑,正中浮雕“圣旨”二字,两侧饰以龙纹;背面正中浮雕“恩荣”二字,两侧饰以凤纹。照片拍的是背面。 祠堂中厅还建有一座门楼,在汝城祠堂中绝无仅有,应该是在原有祠堂中扩建。明正统二年(1437),朝廷为褒奖李氏一族敕封李氏宗祠为“元勋第”。门楼斗拱结构,上书“元勋第”,两门柱书对联:“系出皋陶敢谓圣人之后,派分桂邑庶几世胄之家”,工艺十分精致,装饰非常华丽,与大门门楼内敛不张扬有鲜明对比。 后厅设神龛,上挂“世美堂”匾,两侧对联:“自陇西文叠武纬耀千秋,在唐室功高祖德兴万代。”神龛中供奉列位祖先牌位。 从后厅往前看,祠堂进门后三厅相继抬升,前厅、中厅、后厅之间用天井隔开,便于采光排水。 牌坊称“八角楼”,又叫“文武世家牌坊”,建于明弘治二年(1489年),朝向与祠堂一致,三开间,重檐歇山顶覆小青瓦两层式青石砖木结构,使用古老扦拱营造技术,上下两层各四翘角相呼应,甚为壮观,故称“八角楼”,其构造精巧,制作精美,装饰富丽堂皇,为古代建筑精品。 牌坊既是为李氏祠堂锦上添花,也是李氏家族荣耀的赓续。明成化年间,李兴五世孙李安考取癸卯科进士,朝廷旌表广安所李氏“以武力开基而以文德继之”,赠“文武世家”匾,钦命提督学政任湖光按察司副使薛刚为乡进士李安立此牌坊。 牌坊内侧,上下两层飞檐翘角前后高低错位,气势犹如大鹏展翅劲飞,美感十足。 除石柱础和石鼓外,均由木料构筑,前后檐斗拱斜向挑出楼粱。 利用隼卯结构将斗、升、拱、翘、昂等构件巧妙组合承载了整座牌坊。 构造精巧,造形美观,神秘莫测,由衷惊叹古人绝顶聪明才智和高超建筑水平,“人”、“从”、“众”式组合无不与中华文化相通。 ●集益乡联心村墈头范氏宗祠,座东南朝西北,建于近代,已有百余年历史。 民居式构造,祠堂就像居家厅堂,不过在此人少地偏的地方建造祠堂也属不易。 ●集益乡联心村新屋庚氏宗祠,村中保存老旧朝门,是进村的入口。 进朝门便看到庚氏宗祠,建于清代,座东南朝西北,也是民居式构造砖木结构,两进一天井,大门上方书:清德维新,两侧对联:忠孝光前烈,诗书启后英。村民庚芳济介绍说,族人从江西迁入,祠堂是他爷爷出资兴建的。 祠堂大门两边的转角石工艺精致,就每块转角石上的四幅图案是何含义没琢磨透,应该是祝福、祈愿的意思 。 大门旁边的狗洞造得讲究,看来庚芳济的爷爷家中盈实。 祠堂内装饰朴素,但非常干净整洁。 ●暧水镇广泉村刘家组刘氏宗祠,在106国道旁,座北朝南,由月塘、朝门、祠堂组成,建造年代不祥。 朝门老旧,显得很有些年代。 祠堂内是常见的三进两天井。 ●暧水镇洪流村黄氏家庙,由明塘、朝门、祠堂三部分组成,朝门近年修缮过,但感觉不伦不类,与古老家庙格格不入。 于元朝至元三年(1337)始建,历时21年完工,是黄家子孙为纪念开基始祖世规公而建造的祖祠,因其规模宏大,乡人也尊称为大黄家祠堂,这是汝城境内已知建造年代最早的祠堂。 门楼为斗拱结构,立面多层蜂窝状漏底花雕奇妙独特,额枋挂木雕贴金"黄氏家庙"横匾,字体浑厚圆润,有大家风范。虽然已不见鸿门梁木雕和其它雕刻饰物,但也能看出门楼刀工非常精湛,可谓千里挑一。 黄氏家庙"坐西朝东,四厅、十六柱、三天井,按历朝规定,三品以上官员才可以设四厅,报朝廷批准后方可动工,超规格建造应该是打了“擦边球”。 从上厅往前厅看更显进深悠长,古味浓浓。 上厅正中设神龛,上书"江夏堂"。神龛中按辈分将六百余年不少于五千名男性后裔生卒神主全雕刻在牌位上。 ●暧水镇田庄村横江钟氏宗祠,座东南朝西北,建筑年代不祥,近年进行过较大修缮,朝门与祠堂之间用围墙封闭成一个整体。 见朝门立柱对联很霸气,便去旁边商店请教,店主钟晓青介绍:先祖曾在朝廷做官,一代忠良蒙冤被贬后隐居在此,并说“钟陈吴赖”四姓是一家,迁徙时分四姓分居各地,隐含“忠臣无奈”之意,此言可信度待考证。 修葺后的祠堂清爽明亮,三厅两天井布局。 木梁上挂着的“龙头”已有些年头。 钟晓晴很热心将钟氏族谱拿出来,对家族兴旺发达、人才辈出充满自豪。 一个家族就是一部史诗,族谱记载了家族的渊源和荣耀,也规划了后世子孙的发展脉络。 ●暧水镇白沟村塘里园组何氏家祠,座西北朝东南,建筑年代不详,为明清风格砖木结构。 明楼缺乏维护,不少构件已经缺失,但还是能看出做工精致。 祠堂为两进一天井,内设简陋,过去曾是生产队用房,近年有过简单维护。 ●马桥镇西览村朱氏宗祠(太保第),建于明代,座西北朝东南,三开间三进两天井,砖木结构建筑。 门楼为斗拱式,立面雕花彩绘,额枋置“太保第”横匾,是为纪念明太子太保、两广总督朱英。立柱楹联:“都堂建奇勋荡寇安边六省军民歌父母,别驾裕鸿谟锄经种德千秋科甲耀乾坤。”大门对联:“父子一时名题雁塔,祖孙三代燕饮鹿鸣。”门前七级青石台阶。 轩廊藻井色彩浓艳,大门上方挂“都察院”、“两广总督”、“刑部郞中”牌匾。 门边石鼓门当造型别致,沉稳浑厚。 ●马桥镇金宝村曹氏、朱氏宗祠,建筑年代不详,一个村两姓在一个大坪紧邻分建祠堂也是难得,说明两姓关系融洽、民风敦厚。 曹氏宗祠内景。 朱氏宗祠内景,从新旧程度看建造年代较曹氏宗祠要早。 ●马桥镇石泉村胡氏宗祠,石泉村是有名的古村落,至今较好保存明清古建筑群,600多年前,胡氏先祖淑政公、淑行公两兄弟来此开基立业,因淑政公号石泉而得名。石泉也是臭名昭著反动地方武装头目胡凤璋的家乡。 古村入口是朝门,有些破旧,从残存木雕、石雕的精美程度还能想象过去的华丽,进朝门右转就是胡氏宗祠。 建于清代,座西北朝东南,三开间两进一天井,门廊结构简单,两根立柱书对联:“万代溯源绵世泽,千秋派衍振家声。”大门对联是:“千百年馨香俎豆,亿万世礼乐衣冠。”门楣上方挂“胡氏宗祠”匾。 从前厅过天井上三级石阶到后厅,立柱粗实,显大气之势。 ●马桥镇高村宋氏宗祠,高村村原名高桂村,始建于唐朝,从泉水镇石塘村分支而来,是唐朝宰相宋璟、宋申锡及清乾隆诰封武德将军宋麒甫的后裔,历史悠久,历来享有文化村的美称,宋元明清历朝各代,人才辈出,出进士、举人、贡元等50余人。宗祠由池塘、朝门、院坪和祠堂组成。 进祠堂先要经过朝门,古韵犹存,是村民闲聊休闲的地方。 宗祠始建于明代,已有300多年历史,是为纪念唐朝宋璟、宋申锡祖孙两代宰相而建。宗祠坐东朝西,三开间三进两天井。门楼为歇山顶,翘角飞檐,额枋书“宋氏宗祠”,鸿门梁透雕双龙形态独特,轩廓外侧设木栅栏,整体结构朴实庄重。院坪上堆放的旧木料是修缮祠堂时换下的立柱。 在作者请求下,村民几经周折找到钥匙管理员打开祠堂门,门楣上方“祖孙丞相”、“翰林院”“武德将军”三块匾引人注目。 祠堂经过精心修葺,安排专人管理,大厅庄严肃穆,富丽堂皇,让人肃然起敬。 上厅神龛与其它祠堂明显不同,突出于后壁、三级布局,两侧各两根立柱,神龛主位置文懿公宋申锡画像,上方挂“宰相流芳”匾额,给人的感觉就是大气。 厅堂相对较矮,从上厅往外看,十八根粗壮实木立柱分列两旁,气势不凡。 ●马桥镇外沙村朱氏宗祠(太保第)。外沙村临浙水河(旧称耒水),山青水秀,人杰地灵,是新中国开国上将朱良才和明朝两广总督、太子太保朱英的故乡,村中有众多人文景观。 祠堂在村中心荷塘边,为纪念明代太子太保朱英,于明嘉靖元年(1522年)修建,原称“朱氏家庙”,后改为“太保第”,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座北朝南,砖木结构,面阔三间,纵深三进,一进为门楼,楼前两侧筑八字形照墙,轩廓有木栅栏。门楼歇山顶,飞檐翘角,额枋浮雕“太保第”三个大字,鸿门梁镂雕双龙戏珠,大门两边悬挂浮雕对联:“间气锤东南笔峰天马;旧家碌史传名宦乡贤。”大门上方悬挂“户部检校”、“两广总督”、“内京都察院”、“诰授刑部郎中”、“钦点刑部主事”、“诰授奉政大夫”、“封奉直大夫”七块旧匾。族中有老人过世,栅栏门上的紫纸白字对联是第一次见到。 祠堂内正准备办酒席,中厅悬挂明代大学士陈献章题写的“柱石名家”和清朝宰相张廷玉题写的“世臣故家”两块匾格外醒目。 神龛布置相对简单,立先祖牌位,挂朱英画像。 在上厅东侧墙上挂朱良才上将绒装照,就宗族传统来说,这就是光宗耀祖。 村内朱将军旧居,坐落在村中大量明清民居之间。 ●大坪镇东泉村上泉组邓氏宗祠,建造年份不详,为明清建筑,硬山顶砖木结构,按古时规制是平民祠堂。现在,除了老旧是十分简朴, 三开间两进一天井,厅内破旧不堪缺乏维护,正门和侧门常开。 夕阳透过天井照亮香炉,诚心祈愿风调雨顺,百姓富庶。 ●大坪镇坪湾瑶族村宁氏家庙,坪湾村地处偏僻山区,人口不多,风景秀丽,据村民说,红军曾从村中经过。 一座十分简陋的家庙立在村中西侧,建造已有些年代,但村民都不知何时所建。 家庙内空空如也,只是一个供族人祭拜的场地。 不知何年扎制的节日喜庆道具残存在房梁上。 ●大坪镇下祝村祝氏宗祠,祝氏一族在大坪兴旺发达,人口众多,有上、下两个紧邻祝氏村庄,当地制作的板鸭非常有名。祝氏宗祠建在村中心月塘边,祠堂后排还建有“友贞公祠”等几座小祠。 宗祠建于明代,座东北朝西南,硬山顶,三开间三进两天井砖木结构,造型简朴,已经老旧但不失庄重,保存较完好。 十四根巨大原木立柱支撑着宽敞大厅。从宗祠外形看,按旧时等级规定属平民祠堂,但祠堂内却规模不小,说明祝氏一族在当地富足。 ●井陂镇古塘村曹家组曹氏家庙,古塘村是汝城第一大自然村,现存众多古民居,曹家组在村北侧,家庙在村中月塘边。 建于清代,座北朝南,三开间二进一天井砖木结构,门楼歇山顶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比较精致,近年作过维护。 门额上挂“钦点翰林院”、“朝考一等”匾。 上下厅梁上依次悬挂五块横匾显孝文风尚,厅堂内的木工活大概是宗族的公益事。 ●井陂镇古塘村袁氏家庙,位于古塘村中心,座西朝东,右边是新建家族食堂,供聚会时摆酒席,左边是朝门和祠堂。朝门上悬“楚南世族”匾,据说,古代汝城四大城门只有北门不是袁氏城门,从字面理解,与金山古村的“南楚名家”还是有些差别。 朝门后隔院坪是袁氏家庙,建于清代,三开间三进两天井,家庙为硬山顶,门楼是歇山顶飞檐翘角。 进门后前厅顶篷设置的藻井,雕绘蝙蝠、龙、鱼图案,有别于其它祠堂。 祠堂内披红挂彩,但正在做的是白喜事,感觉不协调,当地习俗而已。 ●井陂镇平塘村邓氏宗祠。平塘村靠近白云仙,白云仙航空运动游客中心设在该村。1934年11月4日,中央红军长征时有一支队伍从大坪经平塘去延寿,在村后山古树下宿营。 平塘村是有1000余人口的古村,邓氏是1000余年前卢阳首任县令邓平直公后裔,邓氏宗祠座落在村中心水塘边,水塘中长着的一棵大树正对祠堂。 宗祠建于清代,座西北朝东南,三开间三进两天井,门楼为歇山顶飞檐翘角,雕花彩绘装饰,正中书“邓氏宗祠”,大门上方挂“碧山祖祠”匾,整体样式无特别之处。 轩廓墙壁上贴祖训家风和古村简介是它的独特之处。 祠堂内整修一新。 ●泉水镇殿华村宋氏家庙,殿华村宋氏出自名门望族,也是宋璟的后裔,始祖为瑞麟公,元顺帝时期曾建宋氏祖庙,随着宗族枝繁叶茂、人丁兴旺,在村中先后分建三座祠堂,此家庙称麟公堂。 宋氏宗祠(麟公堂)建于清康熙元年(1662年),坐北朝南,三开间三进两天井,祠堂主体为硬山顶,门楼为歇山顶,整体仍显古香古色。此祠堂还有一段传奇历史,抗战时期,中山大学文学院于1943年3月迁到殿华村作为教学点,组建“殿华村游艺团”,在祠堂演出抗日剧目。 ●泉水镇殿华村宋氏祠堂,与麟公堂属同一房,称发达公宗祠,亦叫“上屋厅”,始建于明朝,因残破不堪于2013年9月动工重建。 宗祠座北朝南,三开间三进两天井,门楼雕梁绣柱,上挂“君子钟灵”牌匾,门楼石柱雕蛟龙腾云驾雾,工艺讲究。整个建筑虽是重建,但古韵仍在。 ●泉水镇殿华村宋氏祠堂,此房宋氏认法通为先祖,视祠堂为祖祠,始建于明天启六年(1621年),2007年进行了第五次重修。 祠堂座北朝南,三开间三进两天井,门楼挂“大官在望”金匾,应该是显达祖先或“关注、激励”后人的意思。立柱对联:“问簪缨祖孙宰相,盖古今兄弟状元。”很明确是在歌颂唐朝宋璟、宋申锡祖孙和宋朝宋庠、宋祁兄弟。 ●泉水镇星村何氏家庙。星村已有800多年历史,依山傍水,是有名的古村,相传,建村之初,村中老者见一颗流星坠入村西树丛,便将宗祠选址在此,村名也叫星村。1718 年,族人在村边浙水(古称耒水)修建了一座三孔石拱桥,曾经是进出村庄唯一通道,桥头古樟树遮天蔽日,古桥古树是一道独特风景线。 去祠堂经过的牌坊叫司马牌坊,是家族后人晋升司马时所建,牌坊总共三层,由厚重大石块建成,每层都有精美石雕。 家庙是长房厅,也叫“叙伦堂”,始建于明朝,座西北朝东南,三开间三进两天井,近年进行过翻修,前坪开阔,保存旗杆石古董。星村何氏人丁兴旺,分五房,在家庙周边建了五座分祠。 ●泉水镇城头村邓氏宗祠,城头村也叫城头寨,前水后山,古耒水从村前蜿蜒流过,村北边是天马山,亦称耒山,相传,神农在此做耒耜传世。南北朝时期陈武帝永定初年邓平直任卢阳县令,县治设城头村,这是汝城能追溯到最早的县城。 村中朝门,有古旧余韵,立柱对联:“南阳世系古宦族,将军威武大名家。”门上对联曰“天马盘踞疆锁乾坤,耒水源清碧流江汉。”横批“卢阳世家”。经过千余年岁月消磨,从朝门到整个村庄已看不出曾经是县治所在地一丝痕迹。 村中前后两座祠堂,都是邓氏,其规模与“城头”曾经的辉煌不相符。 古时,居住在南阳郡内有邓、韩等十多个姓氏,同取堂号为“南阳堂”,历史上曾有“沈、叶、邓一家人”之说,此为南阳郡邓氏后裔所建祠堂。 前祠堂进门就见神龛,厅堂就是神堂。 后祠堂也是一进一间,结构简单,鸿门梁木雕花了些功夫。 两祠堂内设一致,神龛上的“南阳堂”牌匾表明是邓氏一脉。 ●延寿瑶族乡留观村陈氏宗祠,陈氏曾以陈留氏复称,村名叫观背留坳是否隐含此意。宗祠建在村后山边,前面有不规则明塘。 建筑始建于明代,坐南朝北,砖木抬梁两层结构,硬山顶马头山墙盖青瓦,门楼为牌楼式,后有修缮,呈民国建筑风格。门楼两侧上方嵌“孝弟(悌)”、“忠信”石匾,正中顶端塑“陈氏宗祠”。 大门两侧石鼓门当雕凿瑞兽图案精美。 三开间三进深二天井,厅堂高大,两层廓式结构与其它祠堂不同。前厅立柱对联:“留存明珠耀华堂五龙归位吉祥地,坳挂金钟传佳音百万贤郎聚福门”,地名藏头;中厅立柱对联分别为:“祠后青山育松柏根深枝茂,堂前绿水绕九江源远流长”;“百代谱新遗绪远,千秋功德庆霊长”;“颍悟祖基四面稳固纳万祥,川际后裔八方长流集一锦”又是地名藏头。神龛侧联篆书:“星辉东经裔孙共发千枝,名振南朝鸿谋流芳百代”。对联就是在诉说着历史。 神龛手艺精致,“颕川堂”牌匾悬其上。 ●延寿瑶族乡下杨村铜田黄氏家庙,始建于明朝,清嘉庆六年(1801年)维修,砖木结构。坐西北朝东南,重檐歇山顶青砖勾缝盖小黑瓦,三开间三进二天井,鸿门梁雕双龙戏珠,额枋榜书“黄氏家庙”。 前厅两侧是厢房,中厅后堂庄重沉稳。 家庙门廊左侧立狮子滚绣球石雕像,造型古朴,威武雄壮。 ●延寿瑶族乡郭家村简家组简氏宗祠、简氏家庙。原称山眉村简家,瑶族村,现有300多人口,居海拔800多米山区与世无争,村中有宗祠、家庙各一座。 一间简陋小巧房屋作宗祠立于村后,建筑年代不祥。 大门四时敞开,随时接受族人祭拜,发挥的就是祭祀功能。 在村中还有一座简氏家庙,座西朝东,建筑年代不祥,面积比简氏宗祠稍大,村民简全苟介绍说已经有两百多年。 两进一天井,形式简单,没有过多粉饰。 ●延寿瑶族乡东寿村坪铁寮组陈氏(瑶族)宗祠,座东北朝西南,硬山顶砖木结构,一开间三进两天井,建筑年代不祥,但显得非常老旧。 门楼鸿门梁木雕有其特别之处,额枋书“颕川归锦”四字,表明是陈姓祠堂。 厅堂内陈旧得有些颓败,最大特点是没有立柱,这与跨度有关。 ●延寿瑶族乡东寿村莲塘组郭氏宗祠,座西南朝东北,建于明代,陈旧中透着古老气息。 门楼设置藻井,鸿门梁木雕工艺上乘,额枋上“汾阳派衍”显示其历史渊源。 宗祠布局复杂,依地势而建,进前厅过中厅后逐级抬高,实属独有。 从中厅登近50级台阶到第二门楼,经过后期修缮。 再登19级台阶才达后堂,不过也仅仅是一间简单的祭堂。 ●延寿瑶族乡大山村陈氏宗祠,建造年代不祥,形式简单,目前只保留了朝门。不过,它有一段傲人的红色历史,1934年,中央红军长征路过该村,毛泽东、朱德宿大山村并于11月7日在祠堂中联合署名《出路在哪里?出路在哪里??出路在哪里???》文告,此后印刷张贴宣传。 祠堂已经倒塌,只剩下一块空坪。 ●延寿瑶族乡寿水村(原新坡村)李氏宗祠、李涛故居。明朝后期,李氏徙居于此,是李涛上将故里,祠堂建于清代,旁边是李涛故居。 照片右侧是近年整修的将军故居,前方是李氏宗祠,由前栋和两进一天井组成。 前厅是族人的活动场所,后堂置神龛供祭拜。 ●延寿瑶族乡寿水村二组宋氏宗祠、宋裕和故居,明清建筑,三开间三进两天井布局,砖木结构歇山顶,祠堂朴素老旧。宋裕和中将出生于该村。 宗祠后侧是宋裕和故居,现在修缮后供游人参观。 宗祠也成了红色景点一部分,仍然保持着原貌。 ●延寿瑶族乡官亨村胡氏宗祠,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历经清、民国、现代多次维修。朝门砖木结构,较为完整,五级石阶寓意五子登科。 进朝门经过拜坪是宗祠,坐东朝西,硬山顶砖木结构,青砖青瓦 宗祠二进一天井,前厅为敞开式,与天井、后堂有门相隔。1934年11月初,族人胡世德在这里发动乡亲筹集稻谷、牲猪、鸡等物资支援红军,宗祠见证了这感人的一幕。 上堂名为安定堂,匾额“善甲一乡”四字为清朝汝城籍进士王志援为族中老者所书,反映出官亨村百姓淳朴敦厚、乐于助人品质。 署名为红三军团叶祖令的红军出具了一张借据。1997年5月,汝城县人民政府向胡四德唯一继承人胡运海兑现借据折价款15000元人民币,胡运海将其中13930元捐献给村里建学校,至仁至善,感人至深。 ●延寿瑶族乡永利村永乐洞阮氏宗祠。从324省道转村中公路进村,祠堂建在山坡上,拾级而上经过朝门见祠堂杂居于民居间。据考证,明永乐十年间,明成祖永乐皇帝朱棣一连三个晚上梦见一国色天香绝色女子。奉诏寻访大臣在今汝城县岭秀瑶族乡永利村牛头坳阮家庄找到了这位名叫阮娇娥的奇女子,随即迎娶到京城,封为后妃,皇帝将皇妃家乡敕封为永乐洞。清道光初年,阮氏其中一支徙迁至1.5公里远的宽天垅(现坳背)定居,坳背一族至今保存皇妃凤辇。 祠堂座东朝西,结构简单,建造年代不祥,村民阮四文说宗祠建了已有一两百年,并说永乐皇妃就是他们村里的。 宗祠内十分简陋,一地鞭炮碎屑算是有人来祭祀过。 神龛上没有供奉牌位,只见上挂祈福符。 ●文明瑶族乡文市村罗氏家庙,建于清代,坐西南朝东北,三开间二进一天井,马头山墙,砖木结构。西北侧(右)是中央红军长征在此休整时卫戍司令部和中华苏维埃银行所在地。 三重檐斗拱式歇山顶门楼,雕花彩绘,样式独特,悬挂“罗氏家庙”和“湘南”两块金字牌匾,鸿门梁雕双龙戏珠,色彩艳丽。 额枋上方塑八仙像,形态生动。 祠堂内景。 ●文明瑶族乡秀水村朱氏祠堂,座东南朝西北,前后两栋分别为朱氏宗祠和朱公小溪公祠,建于清道光年间。 后栋小溪公祠是中央红军长征在此休整时总后勤部所在地。照片中为游客在祠堂接受红色传统教育时学打草鞋。 ●文明瑶族乡沙洲村朱氏宗祠。朱氏宗祠所在沙洲村是红色古村,1934年11月4日中央红军长征路过时在此休整,三名女红军借宿在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将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充分体现军民鱼水情深。 宗祠座东北朝西南,建于明清时期,居于古民居中心。据记载,明朝嘉靖年间,沙洲村始祖从邻村秀水迁来定居。 宗祠由朝门、院坪和祠堂组成,朝门青砖黛瓦保持古韵本色。 宗祠属三开间二进一天井砖木结构,门楼单檐翘角歇山顶,额枋书“朱氏宗祠”,鸿门梁雕工精细,门额挂“进士”牌匾。 自“半条被子的故事”广为流传后,来沙洲村接受红色传统教育的游客越来越多,村里在宗祠开设土菜馆接待客人,生意红火。 修葺后的宗祠披红鎏金,庄重大方。<div><br></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二、古书院</b></h1><div> 汝城有古书院四座,分别为云头书院、白石书院、濂溪书院和朝阳书院,后者创办于清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如今是汝城一中的所在地,纵然闻得朗朗读书声,但已不见旧时风韵。四大古书院在千年古县绽放数百年芳华,培育了大批杰出英才,凸显历史文化名城内涵。<br></div> ●云头书院。书院所在地在县城北郊云头岭故名云头书院,是汝城四大书院之一,始建于清嘉庆十年(1805年),在四大书院中建得最晚,至今两百多年历史,门前的柏树也已成了古树。书院座西朝东,由院坪、前厅、中厅、后厅、厨房等组成,人站在院坪,书院就是一个“山”字,是否有高山仰止、仁者乐山、虚怀若谷等等中的某种寓意就等着学者去考证了。 ●白石书院。位于外沙乡白石岩,始建于北宋理宗景定五年(公元1264年),曾几度毁于战乱。明永乐九年(1411年),朱英祖父倡导将白石书院移址于白石岩旁重建。明宪宗时期,朱英奏请朝廷在洞口修建石砌防御墙,当地民众利用堡垒抵御匪患。 ●濂溪书院。周敦颐于宋仁宗二年(1050年)任汝城县令,是理学思想的奠基人。为纪念濂溪先生周敦颐功绩,于宋宁宗嘉定十三年(1220年)建祠,时称濂溪祠,后几次扩建更名,至明嘉靖(甲寅)三十三年(1554年)增设讲堂学舍,取名“濂溪书院”,清嘉庆九年(1804年)建成如今规模,是国内仅存的古老濂溪书院。前些年在书院前建设濂溪广场,更使古老书院文运昌盛,生机盎然,“爱莲守拙,正道直行”精髓代代相传。 <b>(文章限于250张图片,完整图文请搜索微信公众号:飞天红叶摄影工作坊)</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