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楼怀古

熊克明

<p class="ql-block"> 鼓楼怀古</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散文/熊克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中国现代散文家朱自清先生曾于1934年8月12日写了一篇题为《南京》的散文,文中写道:“逛南京像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有些时代侵蚀的遗痕。 你可以摩挲,可以凭吊,可以悠然遐想;想到六朝的兴废,王谢的风流,秦淮的艳迹。”这段诙谐幽默、趣味横生的话语,无不让生活在古城南京的人,心有戚戚,感同身受。</p><p class="ql-block"> 的确,已有2500多年建城史的南京,从古代遗存下来的名胜古迹,几乎遍布“六朝古都”各个角落。例如,迄今已赓续了640年历史文脉的南京“鼓楼”,就是其中之一。</p><p class="ql-block"> 位于南京城区“鼓楼广场”西侧,海拔40米的黄泥岗上,始建于明朝洪武十五年(1382年),占地面积约9100平方米的“鼓楼”,是明朝时期“应天府”(南京)城的标志性建筑。</p><p class="ql-block"> 据说,鼓楼正好坐落在应天府“京城”(应天府四重城垣之一)城垣围成的几何面积的中心地带。当年,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在朝廷统一“五府六部”的办公时间,专门修建了“鼓楼”这个报时机构,由掌管报时的官吏操控。彼时,鼓楼用于昼夜报时的“鼓”共有二十五面,一面“主鼓”、二十四面“群鼓”,以及云板、牙杖、点钟、铜壶漏刻、圭表等计时与报时工具。传说,初时“鼓”面蒙的是“大象”皮,后来大象皮失窃,便改用其它兽皮来做鼓面。</p><p class="ql-block"> 据地质学家考证,南京鼓楼基座下的黄泥岗系紫金山余脉,黄泥岗一带,为南京地区最早的原始村落遗址之一,同时这座土山丘也被定为金陵古城南北两个水系,“秦淮河”与“金川河”的分水岭。</p><p class="ql-block"> 坐西北朝东南,形如方城、四面红色墙体的南京鼓楼,分为上、下两层砖石建筑结构。下层基座长44.4米、宽22.6米、高8.9米,筑有三道南北贯通的拱式门洞,中间门洞高6.5米,宽约6.4米;左、右门洞高5.3米,宽4.7米。左、右门洞内各筑有两个劵洞,可容纳上百名御鼓官兵。下层两端各筑有40级青石铺就的楼梯,可直达上层廊台。两端台阶上空盖有飞檐翘角的长方形亭子,以防止雨水浇进楼梯道,影响人拾级上下。左、右门洞一侧,前后各开有一扇拱形白色格窗,用于“劵洞”内的通风和采光。</p><p class="ql-block"> 上层四周为露天楼台,长宽尺寸与下层相同,中间为一座三开间的大殿,大殿四面有抱柱回廊,大殿为歇山顶式重檐四落水木结构。在重檐翘角的檐柱和雀替上,镌刻有凤鸟立于花丛山石上、双狮子戏球等吉祥物套叠精美彩绘图案。</p><p class="ql-block"> 建筑面积880平方米,海拔高度约70米,“碧瓦峙双阙,红墙缭长闉”的南京鼓楼,其规模之大,气势之盛为海内罕见。据说,在明朝时期,南京鼓楼不仅是“应天府”的标志性建筑,也是“京城”唯一的至高点。拾级登楼远眺“苍苍金陵月,空悬帝王州”的壮美景色,可尽收眼底,一览无遗。</p> <p class="ql-block">  历史文献《礼记·明堂位》记载,“鼓”是中国一种传统的打击乐器,在一般为圆桶形状,结实的鼓身一面或两面,蒙上一块拉紧的动物皮革(称为鼓膜),然后用手或鼓杵敲击,即可发出声响。</p><p class="ql-block"> 早在遥远的神农(伊耆氏)时代(公元前4094年至公元前3574年),就有了用陶土烧制而成的“土鼓”,其激昂雄浑的“咚咚”鼓声,上可“声动梁尘”,下可“鼓舞人心”。</p><p class="ql-block">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著名军事理论家曹刿在《左传·庄公十年》中云:“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译成白话的意思:“打仗,要靠勇气。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时勇气减弱,到第三次击鼓时勇气已衰竭。敌军的士气已经枯窘,而我军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战胜了他们。”由此而知,“一鼓作气”的历史典故,便是对“鼓”在战场上的作用,做了既形象又生动的解读。</p><p class="ql-block"> 到了先秦时期(公元前221年),鼓已作为壮音,出征打仗先要擂鼓助威,如《诗经·邶风·击鼓》中记载的“击鼓其镗,踊跃用兵”。</p><p class="ql-block"> 既然“鼓”是战场上的助威重器,为何古人要在城池中央地带,专门筑建一座楼阁来放置“鼓”和“铜钟”(俗称鼓楼和钟楼)呢?原因是在机械钟、表这样的记时工具没有发明和制造出来前,充满智慧的中华祖先们,为知晓和掌握一天中的时辰,以便于安排工作和生活,便采用“日晷”、“铜壶漏刻”、“烧香”等计时方法,但由于每个人记录的时间都不一样,而朝廷或社稷是需要一个相对精确的计时方法(相当于现在的“北京时间”),来“统一时辰”并及时地召告天下众生。于是“鼓楼”在这种特殊的时空环境下,便“应时而生”。历朝历代的朝廷会专门在城池中央或城中地势较高之处,筑造一座楼阁,放置“鼓”、“铜钟”、“日晷”、“铜壶漏刻”、圭表等计时与报时工具,并派专人负责按时擂鼓传音报时。</p><p class="ql-block"> 鼓在古代的城池中除用来报时外,还因为鼓声传得较远,可以利用鼓声对某些突发的自然灾害和发现敌情时,及时报警传递信息。所以,古人在城池中筑楼设置鼓,一是用来按时敲鼓报告时辰;二是用来击鼓报警。</p><p class="ql-block"> 北宋文学家、诗人孔平仲在《孔氏谈苑·封置鼓楼》中记载:“齐李崇为兖州刺史,州劫盗,崇乃村置一楼,楼悬一鼓,盗发之处,搥鼓乱击,诸村如闻者,槌鼓一通,次闻者,復挝以为节,俄顷之间,声布百里,伏其险要,无不擒获。诸村置鼓楼,自此始也。”译成白话的意思:在山东兖州境内,经常出现抢劫的盗匪,监察官李崇下.令在每个村镇都设置一座楼,楼内放置一面大鼓,在发现盗匪时,就用鼓槌敲击大鼓,让鼓声传遍十里八村,这样各村的人听到鼓声,便会派人在关卡路口设下埋伏,盗匪没有不被捉获的。</p><p class="ql-block"> 由此可见,设置“鼓楼”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故此,从北宋时期开始,历代朝廷都会在城池中筑造一座鼓楼。</p><p class="ql-block"> 据史籍记载,迄今为止,全国只剩下三座建筑历史悠久,内容丰富,保存较为完好的“鼓楼”,它们分别是北京城、西安城和南京城的鼓楼。</p> <p class="ql-block">  昂首望天、神姿仙态的南京鼓楼西面的“石头山”(清凉山)上,便是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熊商打败越军后,筑置“金陵邑”(城)的地方。那时,西望“清凉山”,北扺“马鞍山”,东倚“钦天山”(北极阁、鸡鸣山),南与“五台山”相邻的“鼓楼”(黄泥岗),称得上是“或如龙盘虎踞,复似鸾集凤翔”的风水绝佳之地。</p><p class="ql-block"> 拙文至此,不禁让笔者想起了由唐代诗人李咸用《山中》诗:“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和宋代诗人陆游《短歌行》诗:“百年鼎鼎世共悲,晨钟暮鼓无休时。”所引申出的成语“晨钟暮鼓”的典故。</p><p class="ql-block"> 早在西周初期(公元前1046年),华夏古人以一昼夜为十二个时辰,分别以地支(子丑寅卯)序之,一个时辰等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古人以圭表或铜壶漏刻测得时辰,然后击鼓报时,让百姓知晓。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人们发现铜钟的声音比鼓的声音传得更远,于是齐武帝萧赜赐令,除鼓楼外再建一座钟楼,从此,将昼夜区分开,以早晨撞钟,夜晚击鼓来进行报时。这就是当初建造南京鼓楼时,在楼上也悬挂有一鼎“铜钟”的缘故。一直到了清朝时期,才将这鼎铜钟迁移至鼓楼东面的“大钟亭”里。</p><p class="ql-block"> 据考证,自春秋战国时期肇始,历代朝廷都用击鼓敲钟的方式进行报时,只是用来报时的工具顺序有别,有的朝代“晨钟暮鼓”,有的朝代却是“晨鼓暮钟”。如,东汉时期(25年至220年),就采用“天明击鼓催人起,入夜鸣钟催人息”的“晨鼓暮钟”制度。东汉著名文学家“蔡邕”在《独断》中写道:“鼓以动众,钟以止众。夜漏尽,鼓鸣即起,昼漏尽,钟鸣则息也。”滴漏(铜壶刻漏)是华夏古代的一种计时器具,根据刻度分夜漏和昼漏,夜漏尽,乃夜时将尽,天将明。昼漏尽,则日时将尽,夜已临。</p><p class="ql-block"> 始建于明朝洪武十五年(1382年)的南京鼓楼,初时备有4个铜漏壶:“天地”、“平水”、“万分”、“收水”。漏壶中间安装一个用机械操纵的名叫“饶”的铜乐器,每过一刻都会击饶报“点”(时间)。</p><p class="ql-block"> 唐朝时期,朝廷采用的是“晨钟暮鼓”的报时方式,即早晨敲钟,夜晚击鼓。唐代著名文学家“白行简”(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胞弟)在《李娃传》中描述:“久之日暮,鼓声四起。姆曰:鼓已发矣,当速归,勿犯禁!”文中的“禁”字即指“宵禁”,当鼓声响起,街上便禁止行人,违者称为“犯夜”,要被官府处罚。</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璋对精准报时和有效管理时间极为重视。他曾旨令统一漏刻制度,统一使用年、月、日、时、刻,在全国实行统一的标准时间。将鼓楼(含钟楼)的管理隶属“太史监”(后称钦天监)。太史监是朝廷掌察天文、历法推算,及颁布漏刻授时、阴阳术数等的一个机构。因为,古代人将观天象、计时和报时与国家政治紧密关联在一起。所以,太史监的地位非常之高,明朝时期的太史监首任“太史令”,正是明太祖朱元璋身边第一谋臣,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晓人和,明阴阳,懂八卦,晓奇门,知遁甲,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刘基”大人。</p><p class="ql-block"> 故此,明朝时期的南京鼓楼,有一整套严密的计时、报时系统和制度。据史籍《南雍志》记载,明洪武十四年(1381),明太祖朱元璋亲自参与制定京都应天府的规划布局,选定在城中央的“黄泥岗”(后称鼓楼岗)上建造“鼓楼”。</p><p class="ql-block"> 古时候,人们只能依据天体自然运动的规律来判定时间,寻找计时方法。祖先们以太阳东升西落,来确定一天的时间,其量度单位为“日”;以月亮的圆缺隐现确定一个月的时间,量度单位为“月”;以寒来暑往和草木禾稼的荣枯来确定一年的时间,量度单位为“年”。这些时间单位从古至今都在指导着人们的生活作息。套用现代的一句俗语,明朝时期生活在京都(南京)的人们,其幸福指数一定非常之高。让多情浪漫的现代人不禁会遐思翩迁,憧憬昔日应该是这样的情景,在黎明与黄昏时,随着鼓楼上响起的敲钟击鼓声,地处古城中央的鼓楼岗下,会有一字排开的13匹白驹同时出发,朝着京城的13座城门口飞奔而去,传令城门的启闲。居住在城内外的百姓会以此钟鼓之声,安排劳作起息。至今都令后人引以为自豪的是,明太祖朱元璋不仅构筑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都市城垣,还在城池中建造了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鼓楼,给已是“飞甍夹驰道,垂杨荫御沟”的六朝古都,增添了一份灵动与生机。 </p><p class="ql-block"> 据专家研究发现,建于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的应天府“京城”城墙(四重城垣之一),为“南斗、北斗”聚合形平面布局。所谓南斗、北斗聚合形,就是京城的13座城门,基本按照天体的“南斗星”和“北斗星”的形状来设置。从应天府京城东南角的“通济门”至西北角的“仪凤门”,划一条对角直线(对角中轴线),直线以南为“南斗六星”,直线以北为“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分别代表“聚宝门”(今中华门)、“三山门”、“清凉门”、“石城门”、“定淮门”、“仪风门”;北斗星分别代表“通济门”、“正阳门”、“朝阳门”、“太平门”、“神策门”、“金川门”和“钟阜门”。有意思的是,通济门至仪风门的这条对角直线,恰巧从“鼓楼”的中间拱券门穿过。更有意思的是,鼓楼分别至城东的“朝阳门”,城南的“聚宝门”,城北的“仪凤门”距离均相等。由此看来,坐落在通济门与仪凤门对角线中间点上的南京鼓楼,就像是镶嵌在城市中央的一枚奇目的红宝石。这座流转朱红色光晕,被绿树环绕的建筑,不仅给人带来宁静祥和与喜悦,还让人对过去的时光产生了不尽的遐想……。</p> <p class="ql-block">  传说,明朝时期的南京鼓楼,除了用作计时和报时外,朝廷还会在这儿举行迎接贵宾、选妃、接诏书等重要国事活动。所以,飞檐杰阁的鼓楼既是朝廷观天象、报时辰的机构,又是社稷政治与人文的重要活动场所之一。</p><p class="ql-block"> 白云苍狗,南京鼓楼(含钟楼)经历200多年和煦的时光后,不幸毁于明末清初的战火中,仅遗留下城阙台基。鼓楼西端小钟楼里的那鼎锈迹斑斑的铜钟,深陷在尘土之中。</p><p class="ql-block"> 据史籍记载,一代明君爱新觉罗-玄烨(康熙皇帝),为根治黄河、了解民情、整顿吏治,于清朝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十一月一日扺达江宁(南京)。翌日,康熙皇帝亲自登上黄泥岗上的鼓楼台基,凭高眺远,纵览“六朝古都”风貌后,随即对陪同在身旁的两江总督王新命口谕:“朕下次来,要看到一座重建如初的鼓楼”。</p><p class="ql-block"> 十一月四日,玄烨皇帝起程返京,两江总督王新命率众官及近十万百姓到江边码头,为其焚香跪送,场面奢华,盛况空前。玄烨见此情状,反而龙颜不悦,他忧心忡忡地对前来送行的官员,谆谆告诫道:“尔等当洁己爱民,奉公守法,激浊扬清,体恤民隐”。康熙皇帝口谕的意思是,要求江宁府的官吏们廉洁自律,爱护百姓,弘扬正气,多体察百姓的实际困难,多为百姓办好实事。之后,以两江总督王新命为首的官吏们,为不辜负康熙皇帝的谆谆德教,特将玄烨的“圣谕”刻在一方石碑上,竖立在重建后的鼓楼上层大殿中央,以儆效尤。</p><p class="ql-block"> 在圣谕碑的两侧,各竖立着一个两米多高的玻璃橱柜,里面分别摆放着雕刻的六角七级结构的龙塔和凤塔,这对龙凤塔是清朝光绪二十年(1894年)叶赫那拉氏-慈禧太后六十寿辰时,地方官员赠送给她的寿礼。龙凤塔通体镌刻有象征着吉祥如意的人物、植物和动物图案。其雕刻工艺,精湛唯美,细腻生动,清雅自然,堪称经典,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观赏价值。</p><p class="ql-block"> 作为南京鼓楼“镇楼之宝”的《清-康熙南巡圣谕碑》,是用青石镌刻而成。圣谕碑由“碑额”、“碑身”、“龟趺”(赑屃)三部分组成,碑身高5.2米,宽1.43米,厚0.38米。碑身正反两面均刻有楷书体的碑文。碑额上刻有篆书体“圣谕”二字,碑额一圈刻有形态各异的龙跃天衢图案。一眼就能看出,体积庞大,材质讲究的圣谕碑,雕刻精细,丽靡有加。其中驮载石碑的龟趺,显得尤其生动传神,栩栩欲活,其身背纹饰的线条图案,则如网在纲,炳若观火。</p><p class="ql-block"> 因为圣谕碑的内容,都是康熙皇帝对官吏们微言大谊的告诫,所以,此碑又被称为“戒碑”。</p><p class="ql-block"> 重建于清朝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的南京“鼓楼”,同时拥有三个名字,第一个是康熙皇帝曾在旧鼓楼的城台上,纵观江宁壮丽河山。故鼓楼被称作“畅观楼”;第二个是重建后的鼓楼大殿中,竖有圣谕碑(或称戒碑),故被称作“碑楼”;第三个是民间的文人骚客们,干脆把鼓楼亲昵地称之为“明鼓清碑”。</p><p class="ql-block"> 清朝同治三年(1864年),南京鼓楼又一次遭遇不幸,楼上木质结构的大殿,被太平天国军放火烧毁大半。</p><p class="ql-block"> 清朝同治四年(1865年),两江总督衙门再次对鼓楼进行修葺复建。</p> <p class="ql-block"> “云间缥缈出层楼,楼上钟成四百秋。当日繁华今不见,钟声依旧满林丘。”自宋代开始,鼓楼和钟楼的用途和功能,就在城市中有了明确的定制。鼓楼击鼓,钟楼敲钟,夜里更夫敲梆子按更次报时,是中国古代城市报时的基本内容,这既对人们的起居劳作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又可以统一时间,为城市功能正常有序的运行提供了可靠的保证。但是,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到了明末清初时,欧洲的机械钟表技术传入中国,人们逐渐掌握了仿制钟表的技术,并将这一技术普及运用到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由此,到了清朝末年,南京鼓楼报时功能的重要性已逐渐减弱。 </p><p class="ql-block"> 民国元年(1912年),南京鼓楼终于结束了其长达530年的历史使命。</p><p class="ql-block"> 民国十二年(1923年),国民政府以南京鼓楼为主体,将鼓楼岗辟为“南京鼓楼公园”。</p><p class="ql-block"> 民国十七年(1928年)八月,国民政府为修筑“中山大道”,逐将“中山北路”、“中央路”(旧称子午路)、“黄河路”(今北京东路)、“中山路”、“北平路”(今北京西路)五条主干道汇聚在鼓楼公园东侧的空地上,并将此空地修建成环岛形交通枢纽,并以鼓楼之名,将这座椭圆形状的交通枢纽,命名为“鼓楼广场”。由北向南的中山大道环绕此广场后,经由中山路延伸至“新街口”。</p><p class="ql-block"> 民国十六年(1927年),国民政府将南京气象“测候所”临时搬迁至鼓楼,这对于鼓楼而言,也算作是“物善其用”。不久,国民政府又将鼓楼作为“国立中央天文研究所”临时办公地。直到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八月,中国南京紫金山天文台正式成立,国立中央天文研究所才从鼓楼迁出。</p><p class="ql-block"> 民国十九年(1930年),设立鼓楼公园办事处,兼管清凉山、鸡鸣寺两个公园。</p><p class="ql-block">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5月,国民政府还都南京,设立鼓楼公园管理所。</p><p class="ql-block"> 1949年4月南京解放。鼓楼公园改由“南京工赈总队园林中队”管理。</p><p class="ql-block"> 1958年,南京市政府将鼓楼公园面积扩充至2公顷,其中拥有绿地0.8公顷,苗圃0.5公顷。后来,鼓楼公园东侧的鼓楼广场,以及鼓楼广场周边地区的绿化和养护管理,均由鼓楼公园负责。</p><p class="ql-block"> 1959年10月1日国庆十周年之际,鼓楼公园正式对外开放。</p><p class="ql-block"> 1966年,鼓楼因故不幸再次遭到毁坏,至使楼内珍贵的文物、古玩流失殆尽。不过所幸的是《清-康熙南巡圣谕碑》和一对龙凤塔,侥幸䑮过此劫,得以完好无损的保留下来。</p><p class="ql-block"> 1979年,南京市政府对鼓楼公园进行了全面修缮和绿化养护。同年10月1日,鼓楼公园重新对外开放。</p><p class="ql-block"> 1983年,南京“鼓楼”作为览胜景观,被列入“新金陵40景”。</p><p class="ql-block"> 2003年,南京“鼓楼”被选为南京标志性建筑之一,并同时获得“南京新55景”称号。</p> <p class="ql-block">  最后,值得提及的是,始建于明朝洪武十五年(1382年)的南京鼓楼,曾是当时南京(京都)城的地标性建筑。然而,非常凑巧的是,640年后的今天,南京城新的地标性建筑,海拔高度450米的“紫峰大厦”,竟与“鼓楼”相去咫尺,比肩而立。如此亦古亦今,奇异壮观的景象,着实让人大饱眼福,啧啧称奇。 </p><p class="ql-block"> 昂首眺望,巍峨耸峙、现代时尚中彰显富丽堂皇的紫峰大厦,与飞檐迎风、庄重典雅中透出古色古香的鼓楼,把“浮翠流丹”与“银色光华”奇妙地汇聚在一起,为南京这座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新添了一道壮美而靓丽的风景线。</p><p class="ql-block"> 徜徉在这相望相守,引人入胜的“古老”与“现代”之间,让人不禁心醉意醉,浮想联翩。</p><p class="ql-block"> 近午时分,笔者一口气拾级登上飞阁流丹、四周围栏的鼓楼城台,举目四望,苍穹之下,阳光热烈,大地坦荡,山湖秀靓,碧草舅茵。南京,好一个名不虚传的人间天堂!</p><p class="ql-block"> 转身进入大殿,驻足静静地瞻仰竖立在大殿中央的《清-康熙南巡圣谕碑》,掐指算算,这方圣谕碑距今已337年,但碑上的字迹仍然清晰可辨。默念碑文的同时,笔者蓦然间产生了一种幻觉,仿佛感觉到当年康熙皇帝亲临此地时,散逸出的那股天下为怀,重仁重义的雄霸之气,仍在天地间驰骋纵横!诚如南宋一代名将、文学家文天祥所云:“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巧合的是,经历了640年历史沧桑的南京鼓楼,不但是这句至理名言的见证者,而且是具体的践行者。故此,对南京“鼓楼”满怀着别样情愫的人们,是这样来评价这座华夏古国之“神器”的:</p><p class="ql-block"> 一楼雄踞古城中, 阅尽沧桑见彩虹。</p><p class="ql-block"> 六百春秋家国梦, 化作俳赋竟无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2年6月8日拙于南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