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慧因高丽寺(二)续上</p><p class="ql-block"> 慧 因</p><p class="ql-block">生漆脱胎彩塑的唐风佛像;</p><p class="ql-block">楠木书架镂空的高丽轮藏;</p><p class="ql-block">华藏庄严三昧的浩渺般若;</p><p class="ql-block">寂静空旷冷清的玉岑秘境。</p><p class="ql-block"> 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杭州老倪走读西湖公众号里,介绍了一座少为人知而又独特的佛寺-慧因高丽寺,很想去看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春末夏初,风和日丽,如愿成行。</p><p class="ql-block"> 老倪骑电瓶车在寺院门口等待,我和爱人打的过去。的士沿着杨公堤开了一段路,又拐进一条小路,司机的导航显示已经到达。四周一望,大树丛丛,冷冷清清,根本不知道慧因高丽寺在哪里?马上打电话给老倪,老倪的声音清晰可闻,从树丛墙角传过来。我们转弯抹角走过去,豁然开朗,站在了慧因高丽寺前的大道坦,华严第一山就在眼前。</p><p class="ql-block"> 慧因高丽寺真是藏在深闺人不识啊!与净慈寺居于香火鼎盛人潮拥拥的西湖南面南山路旁、高耸的雷峰塔对面,截然不同啊!</p> <p class="ql-block"> 慧因高丽寺是华严宗南派祖庭,位于杭州杨公堤西面玉岑山。927年,吴越国王钱镠为其夫人原因,建造慧因寺,并说了一句深情的话:“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p><p class="ql-block"> 1085年(北宋元丰八年),高丽国出家王子僧统义天远渡重洋,到杭州慧因寺。拜华严高僧净源法师研学华严经精义,将随身携带的《华严经》三部及疏钞共170多卷,赠送慧因寺,还捐资建造华严经藏经阁,补上了华夏大地因唐武宗会昌佛难而缺失华严经疏抄的遗憾。</p><p class="ql-block"> 从此,华严佛光重照华夏大地。慧因寺也成为华严宗中兴重地和教藏中心,被誉为宋朝“华严第一道场”。故此,被时人称为慧因高丽寺。</p><p class="ql-block"> 清光绪年间,慧因高丽寺尽毁,不再为世人所知。</p><p class="ql-block"> 2007年,参照宁波天一阁“古高丽寺图”,由韩国佛教界捐资重建,成为中韩文化交流的重要之地。</p><p class="ql-block"> 华严宗是依《华严经》立名,魏晋南北朝姚秦时期,《华严经》由古龟兹国高僧鸠摩罗什翻译为汉文,为中国佛教八大宗派之一,以隋代杜顺和尚(557至640年)为初祖,祖庭是西安华严寺。</p> <p class="ql-block"> 进入寺院,迎面就是钟楼,两层重檐四边翘角,慧因池上,一座拱桥凸显出来,浓郁的宋式园林风格。</p><p class="ql-block"> 与净慈寺高大威严的明清建筑风格寺院,截然不同。</p> <p class="ql-block"> 重建时依照古高丽寺图,古朴的天然画卷。</p> <p class="ql-block"> 传灯院,方丈的院落。传灯,即传心灯,传佛法,佛法绵绵不绝。</p> <p class="ql-block">中韩佛教界交流场所</p> <p class="ql-block"> 老倪站在僧统义天远渡重洋赴宋取经图上,沉浸在宋朝,动情地向我们介绍。</p> <p class="ql-block"> 大雄宝殿里,佛像群或坐在不高处,或群立在地面。可以平视,不用仰视。</p><p class="ql-block"> 佛像衣衫华美,多姿多彩,欢快愉悦,祥和喜乐,美得让人流连忘返。原来大雄宝殿可以这样布置的,普通人进来后,感觉佛像可亲可近,没有威严感压迫感畏惧感,与我们平时看到的佛寺和大雄宝殿大相径庭。</p> <p class="ql-block"> 精美丰腴圆润的群塑佛像,喜乐觉悟,浓浓的唐朝风格。雕塑界对佛像的描述有一句行话:北魏的古朴,唐的圆润,宋的写实,明清的呆(ai,第三声)板。</p><p class="ql-block"> 听老倪介绍,高丽寺的佛像是空心苎麻为胎彩绘造像的“生漆脱胎“制法,轻薄坚固不变形,能长期保持原貌。日本国奈良唐招提寺保存的同样造法的一尊鉴真和尚塑像,是在鉴真和尚圆寂后塑造的,到现在还栩栩如生呢。</p><p class="ql-block"> 这里的佛像造法,可能是现在国内比较独特的,都是宝贝啊!</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轮藏塔是全楠木制造,是国内已有的木制轮藏塔中最高的,里面放着华严经和华严疏钞,转动一圈就是诵读华严经一遍,功德就会加持一层,也是宝贝啊!老倪感叹道。</p><p class="ql-block"> 轮藏塔原来是法师的经书书架,由于法师盘坐读经修行,不方便经常起立拿经书,就在蒲团座位旁边放置一个可以转动的塔型书架,书架上摆放经书。后来,轮藏就慢慢演化成佛家法器,转动轮藏塔就是在诵读佛经,是修行积德虔诚向佛的诚心表示,与藏传佛教的转经筒、风吹经幡功效一样。</p> <p class="ql-block">华严经阁</p><p class="ql-block"> 《大方广佛华严经》是释迦牟尼佛大觉悟得大智慧之后,在菩提树下,为文殊、普贤等菩萨所宣说的第一部经典。</p><p class="ql-block"> 《华严经》用四法界、六相圆融、十玄门等方法(法门),来阐明法界缘起、事事无碍的妙旨,包含了释迦摩尼佛全部教法精义,彰显了广博无尽、圆融无碍的因行果德。</p><p class="ql-block"> 《华严经》堪称佛经之基,佛经之海, 无所不摄,展现出巍巍壮观、不可思议的境界,全经 80卷,45000偈,近150万字。</p> <p class="ql-block"> 华严经行文极其优美,像《诗经》一样,给人无限的遐想空间,也给人无限的觉悟得道空间。</p><p class="ql-block"> 其实,华严经离我们很近,一些经典名句闪烁着永恒哲理,与我们的所思所行所为印证,时时启迪着我们:</p><p class="ql-block"> 佛土生五色茎,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p><p class="ql-block"> 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p><p class="ql-block"> 犹如莲花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p><p class="ql-block"> 三世一切皆如来,靡不护念初发心;如菩萨初心,不与后心俱。("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出处;初心是真如心赤子心,无私心无恶念无贪权,否则,就不是初心。)</p><p class="ql-block">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忏悔偈)</p><p class="ql-block"> 菩萨如是平等饶益一切众生。(众生平等,利乐众生,是佛教的价值基础。)</p> <p class="ql-block"> 从慧因高丽寺出来,还有一些疑惑,如:这么好的佛寺,为什么没有香火?为什么没有和尚?为什么没有信徒?为什么不卖门票?为什么这样冷冷清清?</p><p class="ql-block"> 也许,这样清静清净才能悟解《华严经》之妙义,才是修炼真如的道场,才是与净慈寺最大的不同吧!</p><p class="ql-block"> 于壬寅年四月廿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