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桥故里话板桥

玉树临风

<div>摄影/玉树临风</div><div>场景/板桥故居</div><div>时间/2021年11月</div> <p class="ql-block">  十年县令苦,一生瀚墨痴。史上八怪杰,而今几人知?话表“杨州八怪”之代表人物郑板桥。他位列“八怪” ,名冠“三绝”,却又“难得糊涂”。颠沛了一生,不媚权贵,如他笔下磬石般坚挺,清竹般劲韧,兰花般高洁。</p><p class="ql-block">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有幸游学郑板桥故居,在其出生、终老之地,感受“怪”的味道,“绝”之精妙,“难得”的经典。</p> <p class="ql-block">  郑板桥故居位于兴化市东城外古板桥郑家巷,原是城河与城墙的夹角,人称“牛角尖”。古板桥横跨护城河,板桥童年时代天天由此进出城,板桥是他的号,就来源于此桥,郑板桥姓郑名燮。</p><p class="ql-block"> 郑板桥故居始建于清代,原为茅屋,后翻建为瓦屋。现在呈现的是1983年重修的。是否恢复原貌,不得而知。 座北朝南,青砖灰瓦的平房,比起一些名人的豪门大院显得古拙质朴,体现<b>“室雅何需大,花香不在多。”</b>的典雅情调。</p> <p class="ql-block">  郑板桥故居为硬山顶,前后两进。门楼上方的“郑板桥故居”是已故著名学者、原全国政协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的手迹,是1983年郑板桥故居整修开放时赵先生专门题赠。进入门楼,有一块匾额:“郑燮故居”,是著名画家刘海粟先生的手迹。</p> <p class="ql-block">  迎着大门是照壁,四角是表示吉样的砖雕,中间是砖砌的“福”字图案,是兴化民居的通常做法。</p> <p class="ql-block">  折转西行,进入天井,穿过天井进入小院,小院里修竹立于墙隅,带着墨色的青,几枚石笋随意散落竹间,两缸败荷知深秋,几丛幽兰散发着淡淡清香,苔痕上阶绿,秋叶入帘黄,一派秋日时光。</p> <p class="ql-block">  清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郑板桥出生,其家道中落,生活十分拮据,三岁丧母,犹自<b>“登床索乳抱母卧,不知母殁还相呼。”</b>,幼年丧母的板桥在乳母费氏的抚育下长大的,这位乳母原是板桥祖母的侍婢,感主人之恩,而到郑家共患难,宁愿自己饿着肚子,也要将饼让给板桥吃,后来她儿子当了八品官,请她回去享福,她仍然留在郑家照顾年幼的板桥。板桥难以忘怀乳母的乳带之恩,曾写有《乳母诗》以为纪念,诗云:<b>平生所负恩,不独一乳母;长恨富贵迟,遂令惭恧久。黄泉路迂阔,白发人老丑;食䘵千万种,不如饼在手。</b>板桥对乳母的敬重和深情由此可知,板桥的童年是不幸的,而他又是幸运的,失去母亲的爱,又得到另外两份伟大的母爱,这博大无比的母爱,造就流芳千古的傲世奇才。</p> <p class="ql-block">  板桥天资聪慧,三岁识字,至八、九岁已在父亲的指导下作文联对,显露不一样的才华。在当地名士的指导下,加上板桥“自刻苦、自愤激、自竖立”的用功苦读,成为康熙的秀才,乾隆的举人,雍正的进士。</p> <p class="ql-block">  板桥故居原是郑板桥的父亲郑立庵家居课徒之处,郑板桥在此度过了童年时代。正屋面阔三间,俗称“郑家大堂屋”,中间厅房,两边耳房,七穿斗式结构。明间南为格扇门,东西两间均为格扇窗。明间与房间用壁板分隔。厅堂居中是典型的条台、方桌和太师椅,东西两侧放置茶几和椅子。堂中挂着郑板桥的的《荷墨图》,两侧的对联是:“水夕苍蚊残夏扇,河间红树早秋梨。”为徐长文所撰,天池所书。两侧墙上挂有几幅郑板桥的字,书卷之气盈满厅堂。</p>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nbsp; 客厅左侧为卧室,陈列有郑氏祖传钱柜床、站柜、书桌、洗脸架等,古朴简约,体现板桥先生为官清廉的可贵品质。“<b>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b>。”辞官归乡时,“潍人戴德, 为立祠。”(《郑燮传》)潍县人民对他感恩戴德,为他修了生祠,家家画像以祀,祝福他一生安好,这是百姓最纯粹的感情表达。</p>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客厅右侧是一间小书房,是郑板桥当年读书作画处,陈设古朴典雅,有股墨香之气,左上方悬挂复制的条幅<b>“难得糊涂”</b>。字画小字是:“<b>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著,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b></p> <p class="ql-block">  关于“难得糊涂”的由来还有一则诙谐的小故事。据说,"难得糊涂"四个字是板桥先生在山东莱州的云峰山写下的。有一年郑板桥专程至此观郑文公碑,流连忘返,天黑了,不得已借宿于山间茅屋。屋主为一儒雅老翁,自命"糊涂老人",出语不俗。他的室中陈列了一块方桌般大小的砚台,石质细腻,镂刻精良,郑板桥十分叹赏。老人请郑板桥题字以便刻于砚背。板桥认为老人必有来历,便题写了"难得糊涂"四字,用了"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的方印。</p><p class="ql-block"> 因砚台地,尚有许多空白,板桥说老先生应该写一段跋语。老人便写了"得美石难,得顽石尤难,由美石而转入顽石更难。美于中,顽于外,藏野人之庐,不入宝贵之门也。"他用了一块方印,印上的字是"院试第一,乡试第二,殿试第三。"板桥一看大惊,知道老人是一位隐退的官员。有感于糊涂老人的命名,见砚背上还有空隙,便也补写了一段话:"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著,退一步,当下安心,非图后来报也。"</p><p class="ql-block"> 当然,“难得糊涂”还有其他的注解,均是后人的猜测,因先生已作古,只能难得糊涂了。</p> <p class="ql-block">  站在书房的窗前,窗外庭院天井间,几丛翠竹疏疏朗朗,绿叶细密婆娑,风韵潇洒,顿生喜欢,遥想先生读书间隙,凭窗观竹,情到浓处,挥毫泼墨,浑然天成。后来先生谈到他画竹的经验时说:“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纸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由此可见,板桥先生画竹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p> <p class="ql-block">  板桥先生之厨房,亦是透着浓浓的书卷气,挂着一副对联<b>“白菜青盐糙米饭,瓦壶天水菊花茶。”</b>,先生笔下尽是俗世生活,清淡寡味的饭菜,寻常人家的菊花茶,却有着豁达洒脱的韵味。</p> &nbsp; &nbsp; &nbsp; 乾隆十七年(1752年)板桥先生看透世态炎凉,为免惹麻烦,不妨糊涂一点,三头驴子送先生南返,驴子到家,板桥的仕途也走到了尽头。绕了一圈,回到原点。从此“处江湖之远”则“独善其身”了,过起买卖丹青的日子。 <p class="ql-block">  归乡后他建了一座别业——拥绿园。园子由三间茅屋、四面绿竹围合而成,格外清静。不过后来毁于兵火,如今的这座拥绿园为后期按照当年的意境重建而来,位置也并非在此,只是为了让大家便于观赏而建于故居左侧。</p> <p class="ql-block">  花园曲径通幽,玲珑剔透太湖石点缀其间。园中小亭子、小画舫的布局错落有致,体现了南方园林精致、隽秀和小中见大的特点。</p><p class="ql-block"> 推开那扇窗,可见一潭浅水,静谧清澈,亭子、太湖石、墨色的斑竹、霜红了树叶倒映其间,祥和宁静,这不就是<b>“室雅何需大,花香不在多。”</b>的真实体现吗?</p> <div>&nbsp; &nbsp;&nbsp; 秋日园子别样秀丽,满目红黄绿,成林的斑竹摇翠 ,一围幽兰中种植着几枚瘦竹,橙红的枫叶映着绿竹,紫红的爬山虎粘着灰色的瓦棱,抑或是在飞檐吊角处迎风招摇,时光给这座绿色小园添上亮丽的色彩。<br></div> <p class="ql-block">  临水而建的长廊墙壁上镶嵌有十九幅碑刻,皆是赞颂郑板桥先生的诗作,头首是伟人对郑板桥书帖的评价,<b>你再看郑板桥的帖,就又感到苍劲有力。这种美不仅是秀丽,把一串字联起来看有震地之威,就像是奔赴沙场的一名勇猛武将,好一派威武之姿啊!郑板桥的每一个字都有份量,掉在地上能砸出铿锵的声音。这就叫掷地有声啊!——毛泽东</b>。最末则是“<b>三绝诗书画,一官归去来</b>”, 是对板桥先生一生的概括。</p> <p class="ql-block">  朝北下屋三间,刻在门楣上的郑氏手书“聊避风雨”砖刻门额,深深的吸引着游人的目光,好一个“聊”字了得,彰显板桥先生宽广的胸怀和细腻的情感。屋内陈列着古琴和板桥先生的画,私塾模样的布置。</p> <p class="ql-block">  郑板桥号称”诗书画三绝“。</p><p class="ql-block"> 一绝作画,郑板桥一辈子作画,”五十余年,不画他物,专画兰、竹“。最能体现出“怪“的墨竹画常常是“出于格外”。 </p><p class="ql-block"> 二绝书法。“板桥作字如写兰”,他的字和他的画一样“怪”,郑板桥用他独特的“六分半书”题诗题句,抒发白己的性情。板桥先生的“难得糊涂”字幅就是最好的例证。</p><p class="ql-block"> 三绝做诗。郑板桥作诗,多是画面题诗,他不在意雕琢,却十分注重意境的创造及自我的体现,常借诗抒情,愤世嫉俗。如先生的五言绝句《竹石》<b>“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石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b></p> <p class="ql-block">  再说郑板桥的“怪”从其卖画可见一斑。郑板桥卖画,不像历来文人画家那样犹抱琵琶半遮面。他制定《板桥润格》,成为中国画家明码标价卖画的第一人。“大幅6两,中幅4两,小幅2两。”还在最后附了一首诗:<b>“画竹多于买竹钱,纸高六尺价三千。任渠话旧论交接,只当秋风过耳边。”。</b>由此可见板桥先生活得通透率真。有时特别拧巴,“索我画,偏不画,不索我画,偏要画。”看看这就是个性分明的怪才。</p> <p class="ql-block">  不知不觉间结束此行,回望板桥故居,虽然像口袋公园般娇小,但从这里走出一位“怪人”、“奇人”、“卓越的人”,用绘画大师徐悲鸿在郑板桥兰竹条幅上的题跋作为本文的结束语。“<b>板桥先生为中国近三百年来最卓绝的人物之一,其思想奇、文奇、画更奇,观其诗文及书画,不但想见高致,而其寓仁慈于奇妙,尤为古今天才之难得者。”——徐悲鸿。</b></p> <div>文案/玉树临风</div><div>音乐/难得糊涂</div>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