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孔子过叶遗迹追记 (宋号召)

天下叶氏一家亲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采访孔子过叶遗迹追记</b></p><p class="ql-block"><b> 今年是孔子诞辰&nbsp;2571周年,也是孔子自蔡如叶、与叶公论政&nbsp;2510周年。《叶县史蕴》总编董中锋先生嘱我写一篇与此有关的文字。《史蕴》是叶县炎黄文化研究会的会刊,余为该会的一个会员,写作此文,也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b></p><p class="ql-block"><b> 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初,我被选调到叶县人民政府地名办公室,参加《叶县地名志》等书的编纂工作。其间接触到一些有关孔子过叶的地名资料,如:今县城的文庙、四眼井(圣井、子路饮马处);叶邑镇的叶公陵园、叶公问政处;邓李乡的溺车、妆头、銮场李;田庄乡的尤潦、丈人坟;城关乡的问村等地名,都与叶县人民纪念孔子过叶有关。</b></p><p class="ql-block"><b> </b></p> <p class="ql-block"><b>据《叶县地名志》载:文庙,亦名孔庙。在昆阳故城东南隅。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封孔子为文宣王,故改名为文宣王庙,明以后简称文庙至今。金正大三年(1226年)知县刘从益创建,知县石克烈继修完成。原有大成殿5间,东屋7间,西屋7间,棂星门3架、藏乐库3间、名宦祠3间、乡贤祠3间、明伦堂5间、尊经阁3间,总共43间。另有泮池、愤乐亭、文昌阁、状元桥等。由于战燹和风雨侵蚀,大部分建筑逐渐被毁,仅存愤乐亭、文昌阁、大成殿。其殿东西长21米,南北宽13米。红砖碧瓦,斗拱重檐,四角有金铃垂吊,系顶脊坡形砖木瓦宫殿式结构。民国时期县办小学、初级师范、职业小学及汤恩伯豫西警备司令部设此。新中国成应后,中共叶县县委机关设此办公。再后,县委机关迁文化路东段北侧至今。</b></p><p class="ql-block"><b> 邓李乡马湾村,在县城东北22千米,舞阳、叶县交界的沙河曲处。清朝咸丰年间,为防匪患,绕村筑寨,取“近悦远来”之意,名为“悦来寨”。(叶公问政,孔于言“近者悦,远者来”)当时的马湾属妆头村管辖。</b></p><p class="ql-block"><b>妆头村有孔子赏月台遗址,后人为纪念此事,建有圣人阁。溺车、张村有晒书台,叶邑镇旧县中村北部有叶公问政处石碑等等,这些都是孔子过叶及其与叶公论政后留下的遗迹。</b></p> <p class="ql-block"><b>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4年,卒于公元前479年,春秋末期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儒家创始者。先世是宋国贵族,初为委吏和乘田等职。后周游列国,聚徒讲学,曾任鲁国司寇,并摄行相事。弟子三千人,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他的主要言论由其弟子记载下来,编成《论语》一书,计二十篇。他删改史书,曾改定鲁国史官所编《春秋》(据《中国历史人物词典》)。</b></p><p class="ql-block"><b> 两千多年前这么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曾经来过我们叶县,并和我县当时的最高行政长官——叶公沈诸梁讨论为政之道,又留下了这么多名胜古迹、名言佳话,怎不令我辈叶邑后人倍感荣幸、骄傲与自豪!</b></p><p class="ql-block"><b> 遗憾的是,我那时只顾忙于室内工作,无缘亲临孔子过叶实地系统拜访,所编有关史料也仅限于闭门造车、纸上谈兵而己。</b></p><p class="ql-block"><b> 2003年8月,叶县文联组织本县作家协会部分会员下乡采风,采访计划中有孔子过叶遗迹。正好文联领导安排我也参与其中,我便欣然听命。</b></p><p class="ql-block"><b> 是年8月22日上午,我与李海芳先生、王西芹、孙延凌二位女士等一行5人专程去邓李乡采访。在该乡文化站老金同志的陪同下,我们先驱车溺车村。由于刚下过雨,空气格外清新,路两边的玉米、大豆等作物散发着诱人的芳香,整个田野一望无际,恰如一片绿色海洋,微风吹来,细浪起伏。我们穿行在乡间的小路上,汽车如同漂洋过海的一叶扁舟,劈波斩浪,飞速前行。</b></p><p class="ql-block"><b> 溺车村南有一段泥路,尚未硬化。汽车行至此处,险些被“溺”,我们便下来推车。车轮转动带起的泥点飞溅在我的黑色皮凉鞋上,晾干以后,变成了黄白色。与鞋面颜色相比,可谓黑白分明。同行的西芹女士风趣地说:“这泥点是非同寻常的泥,这是泥车的泥,是孔子当年溺车的泥。”搞得我带着这泥跑了一天,也没舍得擦掉。</b></p><p class="ql-block"><b> 刚到村里,乡亲们一听说我们是来采访的,便纷纷围拢过来。有的让出凳子,有的端来茶水,有的掏出香烟,款待我们。一提到孔子当年路过之处,大家便七嘴八舌、争先恐后、如数家珍,详尽介绍村上两千多年来的历史传说。哪里是古渡口,哪里是古大道,哪里是晒书台,不厌其烦,一一道来。</b></p><p class="ql-block"><b> </b></p> <p class="ql-block"><b>孔子62岁那年(公元前492年),携弟子周游列国,路过此处。渡沙河时车陷泥中,书简被浸。后人在此建村居住,名曰溺车,沿用至今。书简被浸湿后,因刚下过雨,地面很湿,唯有一块台地干着。孔子师徒便将书简摊于台地进行晾晒,故将这块干地命名为晒书台。晒书台在村东南约500米,高约2米,面积约60平方米。据传,有一年发了洪水,台周围一片汪洋,比这块地高的地方都漫了水,唯独这块地上是干的,令人称奇,不得其解。迷信的说法是因为孔圣人在此地晒过书,这里便有了灵气。因此,周围村民多有来烧香祈愿者,祈求神灵保佑儿孙聪慧成才。说来也怪,古往今来该村还真的出过不少能人,也可能是因为地灵人杰之故吧。</b></p><p class="ql-block"><b> 告别了晒书台,从溺车村向南,汽车沿着沙河堤岸向前行驶一公里许,便是妆头村了。此村河滩上植满了柿树,树干约碗口粗细,枝头已是硕果累累,甚为壮观。村边河堤旁有一棵千年银杏树,树干粗大,同行者4人方才合抱。向导老金告诉我们:千年银杏长龙角,此株银杏正应了这句俗话。它的下层枝杈上,长了四个“龙角”,分布在树冠的四个方位,令人叹为观止。</b></p><p class="ql-block"><b> 说到这里,我忽然想起了另一位老金,也就是老金的父亲金培峰先生。因为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金培峰先生在邓李公社高中退休后,被返聘到该公社地名办公室,搜集编写该公社的地名资料。我所掌握的有关地名资料,多由金老师搜集整理。本想利用这次采风机会,再次拜访这位学识渊博的老校长。遗憾的是,老先生已经作古多年了。</b></p><p class="ql-block"><b> 进入村内,据村民介绍,春秋孔子周游列国,在溺车过河时,车陷沙河,所载书简尽湿。行至此处,晒书、更衣、住宿、梳妆,所以村名叫妆头。我们在老者的带领下,找到了纪念孔子的圣人阁遗址。据老人讲,明清时期,妆头村有一乡绅,盖了一幢双龙脊青砖瓦房。按照当时的等级制度,只有具备一定官位的人家方才可盖双龙脊房舍,而此户乡绅根本没有这种资格,无疑犯了杀头之罪。此事传到县衙,知县便带人查办惩处。乡绅听说后,提前连续昼夜施工,在此修建了这座圣人阁,以期将功折罪。县官来到村里,正要缉拿乡绅问罪,却看见了乡绅新建的圣人阁。因为那时的文人都尊孔子为圣人,有联为证:天下文人祖,历代帝王师。县官便对着圣人阁一步一磕头,一步一作揖,朝拜孔子塑像。由此,县官以乡绅建阁有功,哪里再敢追究其“罪”。“晒书回顾”石匾长约0.5米,宽约0.9米,厚约0.2米。可惜圣人阁因年久失修,数年前倾塌,现已盖为民房了。唯有这块石匾今存该村退休教师任国欣家中。</b></p><p class="ql-block"><b>出妆头村南行约5千米,便到銮场李村。这里是孔子路过,被一顽童揽车之处。《叶县地名志》云:銮场李,自然村,又名揽车李。在县城东北20公里,邓李东偏北4公里,叶县至杜杨公路北侧。孔子周游列国经此,遇一顽童,名曰项橐,在路上筑城为戏。孔子要他让路,他反问孔子说,是城该为车让路,还是车应绕城而过?孔子闻之有理,遂绕城而过,并赞曰:“后生可畏也,焉知来者不如今也。”《三字经》上“昔仲尼,师项橐”即指此事也。后李姓迁此建村称揽车李。又传,孔子过此,停车扶銮,故又名銮场李。</b></p><p class="ql-block"><b>在銮场李村,我们还听到了另一桩趣闻。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别了项橐,继续前行。在叶邑边境的方城山下,遇着一个汉子,头发散乱,衣帽不整。他望见孔子的车辆时,一边走路,一边唱着歌:“凤凰啊,凤凰啊!你为什么不识时务呢?过去的时间已经过去了,未来的时间总可以自己掌握吧!当天下太平的时候,圣人的才能方可发挥:现在列国纷乱,虽有圣人,也无能为力啊!罢了,罢了,现在的执政者太危险了!”孔子听后,知道这位是隐居的高贤,打算下车和他说话交流。那人并不理会,唱着歌远去了。后经打听,原来此人姓陆名通字接舆,很有学问,平时放荡不羁,“佯狂不仕”,时称“楚狂”。孔子知道后,很敬重他,认为他的话是对的,可是当时他还不能做到。</b></p><p class="ql-block"><b>旧县为古叶邑治所驻地,也是孔子和叶公论政的发生地。原先曾因其他工作去过多次,但均未及采访叶公问政有关情节。2003年6月,叶县旅游局组织人员普查旅游资源,我和该局的小史同志分为一个小组,普查对象正好有旧县和田庄尤潦,这为我了解叶公问政与荷蓧丈人止子路宿处提供了天赐良机。</b></p><p class="ql-block"><b>是月24日,我和小史等3人乘车前往旧县(今叶邑镇)普查。叶公与孔子论政的具体所在早已不存,但是,叶公问政的千年佳话仍在民间广为流传:孔子师徒在揽车李绕城而过后继续南行,经过廉村、仙台、龙泉等地到达叶邑,拜见叶公。叶公也久慕孔子圣名,迎接孔子到来。叶公和孔子谈论为政之道,孔子答曰:“近者悦,远者来。” 叶公非常认同孔子的这一观点。适时,叶邑发生一起民事案件,有一孩童,因迷羊误入家门,其父竟将大门关闭,企图将羊据为己有。失羊者沿路寻找到此,孩童即开门告知失主,并将羊赶出门外,完璧归赵。叶邑的人们称赞这个孩童为“率直”的典范。叶公以此为题请孔子发表意见。孔子回答道:“我们那里(山东曲阜)的‘率直’与你们这里有所不同,我们那里的‘率直’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父为子隐’曰慈,‘子为父隐’曰孝,直在其中矣!”叶公对孔子的回答不敢苟同,并对孔子的为人产生了怀疑,即问子路孔子为人怎么样,子路没有正面回答。孔子知道后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这样回答?他的为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道衰老就要到来,如此罢了。”</b></p><p class="ql-block"><b>据此可见,叶公和孔子在治国理念上存在着根本的差异。叶公崇尚法治,提倡依法治国,大义灭亲。孔子则注重亲情伦理,反对大义灭亲。由于话不投机,孔子在叶邑渐受冷落,只得离开叶邑,向北继续周游。</b></p><p class="ql-block"><b>6月25日,我们到田庄乡尤潦村普查。是时,下着小雨,该村路面早已硬化,汽车仍然畅通无阻。我们在村委主任的带领下找到该村略通历史的田姓老人。据老人讲:孔子周游列国时,曾经路过此地。有一天下午,子路掉了队,天快黑时还未赶上队伍,遇到一位扛着锄草农具的老人,便问:“子见夫子乎?”老人答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说罢继续锄草去了。子路拱手站在那里,态度非常恭敬。老人感其诚心,留他在家住宿,杀鸡置酒,热情款待。次日,子路辞别老人,赶上孔子,说明此事。孔子说:“隐者也!”遂派子路回访,老人已经外出,最终未能相见。尤潦村西北角至今仍有荷蓧丈人墓,村中原建有丈人祠堂,堂内龙碑上刻有“子路遇荷蓧丈人,丈人杀鸡为黍作食”的记载。并有“止子路宿处”石碑,原在关爷庙西墙上裱着,今已无存。</b></p><p class="ql-block"><b>问村在县城北4.5公里处。孔子在楚国没有得到叶公的重用,于是离叶北去。当走到滍水(今沙河)岸边,见河水茫茫,找不到渡河的地方,迷失了路径,便使子路去询问渡口。子路看见有两个人在一起耕地,便走过去问他们。这两个人一个叫长沮,一个名桀溺,都很有学问。长沮问:“夫执舆者谁?”子路说:“为孔丘。”长沮又问:“是鲁孔丘欤?”子路答:“是也!”长沮曰:“是知津矣!”说罢又继续耕地。子路问桀溺,桀溺反问道:“子为谁?”子路答:“为仲尼。”桀溺就直言不讳地说:“礼坏乐崩,如洪水一样的坏东西到处都是,你们同谁去改变它们呢?你与其跟着逃避坏人的人(指孔子),哪里胜跟着逃避社会的人呢(指自己)?”说罢,仍又耕起田来。后人为纪念此事,把该村取名为“问津”(问村),并在此设了“子路问津处”石碑一通。</b></p><p class="ql-block"><b>子路见天色不早,不再询问。他们便循着车辙,找到渡口过河。水漫车厢,又一次浸湿了书简。到黄柏山以北的张村后,进行晾晒(该村也有晒书台遗址)。旧《叶县志》曾有记载:孔子晒书于此,此处仍有遗址。这一处不同于溺车晒书台,而是一块巨石。虽经两千多年的沧桑巨变,现在巨石仍存,当地人们都知道孔子在此晒书之事。孔子在张村晒书后,整理行装,寻路北上。</b></p><p class="ql-block"><b>后来,当地人为纪念此事,在村北沙河上修建了渡口,为清代叶县八大景之一。按察使吴伯通写有“无边道路有通津,举世茫茫独怆神。上国不来三聘召,中途聊问耦耕人。山川曾识周游面,沮溺焉知大造化。糊口四方连我辈,临流空叹负君民”的诗作,传世至今。</b></p><p class="ql-block"><b>清同治《叶县志》有问津古渡图,其后有诗云:“世入春秋姬运颓,素王何事此徘徊。叶郊野渡停车马,滍水途荒迷草莱。沮溺高踪惟耒耜,文人故址亦尘埃。空余滔滔朝宗水,谁复临津一问哉!”</b></p><p class="ql-block"><b>长沮、桀溺墓在孙湾村东沙河岸边,我在地名办工作时,曾和同仁李春先生前去观瞻。墓前有碑,碑文清晰可见曰:“周隐士长沮桀溺合葬之墓”。</b></p><p class="ql-block"><b>如今,子路问津处早就建成了一座钢筋混凝土大桥。行人车辆从此路过,再也不需求人问津了</b></p><p class="ql-block"><b> 叶县地名志:宋号召</b></p><p class="ql-block"><b> 2003年8月</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