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课堂上被老师点名,但凡读过书的都经历过。其中最得意的一种,莫过于老师在热烈的问答环节突然提出一个莫名高深的问题,教室的空气突然安静下来,这时只见老师将期待的目光投向同学们都看向的你:“XXX,你来讲一下。”在其他同学一片望其出丑的目光中,你有条不紊的站起来,将答案娓娓道来,教室里顿时一片哀鸿,只有老师欣欣然矣。这种被点名的荣光,在佛教界,舍利子能有相同体会。</p><p class="ql-block"> 这个舍利子不是高僧圆寂后产生的宝石状物质,而是人名,是佛陀十大弟子中智慧第一的弟子的名字。舍利是一种鸟的名字。舍利子的母亲出生的时候因其眼睛长得像舍利鸟,所以被叫作舍利,她的儿子自然就叫舍利子。观自在大菩萨在代佛陀宣讲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时两次叫到他,可见其在菩萨心中的地位,不亚于当今高考状元在老师心中的分量。</p><p class="ql-block"> 学佛的意思就是接受佛陀的教育,通过学佛来实现自身的解脱,帮助他人解脱。佛教来源于印度,而印度早已没有佛教,佛教因中国而得法脉之延续;佛教为中国文化注入“世界、刹那、智慧、觉悟、解脱、平等、因果、弹指间、心心相印、群魔乱舞”等诸多词汇,使得中国语言更加具有生命力,中国因佛教而得文化之丰富。</p><p class="ql-block"> 佛教不仅与中国文化相互影响,由于佛教自身思想体系完整,这是他与道教显著的区别,道教是不能代表道家思想,而佛教是完全能够代表佛学思想的,所以佛教对中国哲学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可以说,要想理解中国哲学思想,佛学思想是绕不开的;要理解佛学思想,佛教的《般若经》是绕不开的精深部分;而要理解《般若经》,《般若经》中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又是绕不开的精髓部分。</p><p class="ql-block">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全文260字,括尽般若精髓,是大乘佛教佛法的总纲,第一经典。我对于《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关注,按照佛家的说法,应该是机缘凑巧。前不久我写了一篇关于佛学思想在中国哲学中的作用的小短文,不是很全面,碰巧被对《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颇有研究,我儿子的语文老师看到了,恐认为我谈得不够透彻,又看我对中国哲学抱有兴趣,遂建议我去看看《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原文,应该会有所得。我当时就觉得这种情况像是被老师在课堂上点了名,万分珍惜,花了一段时间去看了看《心经》原文,看完后深感老师点名如修菩提道,既能利己也能利他,收获不小。这位老师让我有了这个觉悟,我自当以拙笔叙之,回答好这次点名。</p><p class="ql-block"> 老师点了名,自然要把问题谈清楚。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就必须搞清楚什么是经。</p><p class="ql-block"> “经”简单说就是记录佛陀言行的典籍。我们常说“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念经只是一种修行方式,关键还是要用心思考,死记硬背是不可能觉悟的,这和我们平常的教育理念是相通的。</p><p class="ql-block"> “般若”是梵文音译而来,可理解为佛学中的智慧。但是这里的智慧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智商情商高、知识渊博这些世俗的智慧,而是指具有佛性,能观照得见(一种修行方式,不是用肉眼观照)“色、受、想、行、识”五蕴。“色”是指所有充满诱惑的物质;“受”是指眼、耳、鼻、舌、身所带来的感受;“想”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第六感,这已经是超出正常人的异常感觉,但佛教还有更高级的第七识——行,梵文叫末那识,是一种自发的意识,也是永恒运转的烦恼的诱发机关;“识”是第八识,称为阿赖耶识,它是八识当中最高级的一种,深藏在人的内心深处,这种意识若被激发出来,便可立地成佛。能照见五蕴皆空,如实观照万物的本质,才是真实不虚的大智慧,才是佛家所说的般若。在哲学中这叫作透过现象看本质。</p><p class="ql-block"> “波罗蜜”也是梵文音译而来,意思彼岸,可理解为觉悟、涅槃。我们普通大众由于无法摆脱“贪、嗔、痴”三毒,而陷于生死轮回之中的“此岸”,只有通过修行消灭三毒,摆脱轮回,才能到达彼岸涅槃世界。若抽象理解,波罗蜜则为“完成”、“圆满”的意思。</p><p class="ql-block"> “心”在此不是“内心”的意思,而是更接近“核心纲要”的意思。</p><p class="ql-block">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这个题目的大意就是“用大智慧获得觉悟的纲要典籍”。《心经》在佛学中的地位可见一斑。</p><p class="ql-block"> 舍利子在《心经》中被点两次名的时候,一个是在准备讲五蕴空的时候,一个是在准备讲诸法空相的时候。舍利子是第一智慧者,经常提问,就像爱学习的同学一样爱提问、能提问也会提问。而佛经大多是口传对话的语录体,相当于现代的会议原始记录,往往会用参会发言者的名字作为一段话的开头,也是提示重点所在。讲经中的点名,类似于老师在上课时敲黑板,又类似于某会上某某强调,某某指出。这两次点名,说出了《心经》的两处重点,一是五蕴的本质是空,二是描述了什么是空,空的本质就是超越五蕴的存在,就是超越眼、耳、舌、鼻、身、意的感官制约,超越了色、声、香、味、触、法的认识界限,超越了对老死的恐惧。</p><p class="ql-block"> 本人才疏学浅,又无舍利子之大智慧,能讲到这个程度已是不易。佛教是一种宗教,但佛学已经成为一种思想,是一种能包罗万象,让人静下来思考这个世界的思想,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他本身也是一种哲学。为了不让点名的老师失望,我还想狗尾续貂,讲两个故事,让我的讲述更明白一些。</p><p class="ql-block"> 第一个故事,老王是谁?当我们看到某一个人时,其身体外貌、种种活动让我们最先感知,这就是“色”。然后当我们接触到这个人时,得到的所有反应就是“受”。当这个人消失在眼前,心中的反应也随之淡化,但是对这个人我们已经形成了一个概念,对这个人形成的概念,可以用名字如“老王”代指,这就是“想”。最后当对老王这个人“色、受、想”都消失后,仍在“潜意识”中对其思维,它是潜在的,仿佛不存在了,却仍然继续运行,这就是“行”。“识”则是藏在“行”背后的更加幽深的东西,它包括从感觉得来的认识,如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还包括潜在的不自觉的“潜意识”,如末那识和阿赖耶识,可谓无所不包,万法唯识。“五蕴”在我们平常认识一个人的过程中就得到了全部体现。</p><p class="ql-block"> 第二个故事,你能成佛?有一天,某同学突然走了,上个星期我们还看到他朝气蓬勃,还看到他在同学群里聊得很欢,他的事业蒸蒸日上,他的家庭和睦安康,他还有许多的计划,他正在接近于他自己定的人生目标,却突然就没了。你去参加他的追悼会,站在他的遗像前面,你此时就会无限接近于佛学中所说的虚无,因为你深切的感受到人类生命的渺小,看透了生命的本质。我们每个人都以为自己的人生可以去规划,但这个规划不能等同于我们的命运。追悼会结束了,你从殡仪馆里走出来,走到街上,看到满街的路人,突然发现每一个人都很可怜,因为你发现我们每个人都被虚无包围着,包括你自己都是虚无的存在。就像刚刚走掉的那位同学,以及我们所有人,无论是成功人士,还是平民百姓,都是一样虚无。这时就算是遇到素昧平生的路人,你也会对他起悲悯之心,因为我们和他都是一样的。我们坐公交车回去,公交站台挤满了人,车一到,大家蜂拥而上争抢座位和站立的空间。这时候你肯定不会去抢。因为你在你同学的突然去世中看透了生死,看到了生命的本质,感受到了虚无,你觉得抢座位抢空间这件事太无聊了。你在你同学的突然去世中认识到了人生的渺小和卑微,你发现那种自认为伟大的人生规划在这种虚无面前显得毫无意义。若能有这种领会,就说明你已经真正进入了般若智了,假如你把这种对人生的领会延伸为一辈子,你就是佛。原来佛家的慈悲之心是起于虚无的。</p><p class="ql-block"> 如果真在课堂上回答这个问题,是不可能有那么长时间去听我絮叨的,我只能用《菜根谭·器识》中的这句话来总结一下我读《心经》的一点感悟:</p><p class="ql-block"> 功名富贵,直从灭处观究竟,则贪恋自轻;</p><p class="ql-block"> 横逆困穷,须从起处问由来,则怨尤自息。</p><p class="ql-block"> 与诸位同学共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