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这个世界,有这么一群人 ,在大家都为生活疲于奔波的时候,她们却被上帝多给了一双“眼睛”,能够极为敏锐地把握时代的变化,感受到世界的美。</p> <p class="ql-block">2022.5.22下午四点,凯姐振臂一呼我们云集响应。我们一行八人来到南召县黄鸭河东滨河公园。</p> <p class="ql-block">国家级摄影师刚哥给我们讲拍照时注意事项。刚哥不止一次的为我们留下精彩一瞬间,姐妹们在此一并致谢!</p> <p class="ql-block">站在黄鸭河桥头远眺,12万平方米的滨河公园和第二、第三橡胶坝映入眼帘,总长600米、1200亩的风光水面,碧波荡漾,天水一色。公园里深处亭台轩榭,曲径通幽,绿荫匝地,布局精巧,让人不禁感叹:“两坝三桥气势雄,山城旧貌展新容。滨河大道风光美,公园歌舞伴人生。四通八达民心乐,世纪新风荡县城。”</p> <p class="ql-block">人生最美好的事情是什么?或许是能够把遇见过的所有美好都收集起来,可以是姐妹们的一个会心的微笑,窗外灿烂处明媚的阳光,空中簌簌落下的花瓣……那些存在于光影间的美好,将短暂变成了永恒,也将捕捉到的瞬间变得璀璨无比。</p> <p class="ql-block">一袖飞花一袖诗,</p><p class="ql-block">一思悠然一如梦!</p> <p class="ql-block">一个个影子,</p><p class="ql-block">一缕缕斜阳,洒落草地。</p><p class="ql-block">就这样,成了永远。</p> <p class="ql-block">路遇一队美女。</p> <p class="ql-block">若干年后,即使青春不在,朱颜已改,即使年事已高,步履蹒跚。我们的心依旧年轻,脸上的笑容依旧灿烂!</p> <p class="ql-block">夕阳西下,落日余晖。我们一起去董店蚕业基地。晚上有大强妹妹做坚强后盾,我们不怕天色已晚,恣意拍照。</p> <p class="ql-block">南召柞蚕业兴于汉,宏于明,盛于清,距今已有2000年的历史。西汉末年境内有野蚕成茧,东汉光武开始人工放养。明嘉靖年间,“山丝产额甲于各县”,“妇孺会络经,满城梭子声”。清代,南召柞蚕业进一步兴旺发达,民众以“养蚕为业,植柞为本”。乾隆年间,代理知县陈之郧作诗赞道:“槎坡饶而利,蚕坡茧丝盈”,“以兹补乏匮,且以供职征”。</p> <p class="ql-block">南召县是“中国柞蚕之乡”,2005年荣获全国首家有机柞蚕生产基地认证,柞蚕养殖已有2000年历史。在城郊东庄、留山褚湾等村有人养蚕。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养蚕是许多南召人的经济支柱。清明开始,端午结束,养蚕开始后的每一天都很繁忙。南召人充分利用山坡优势,在栎树叶上养蚕。在炎热的夏季,农民朋友头顶箩筐,在山坡间来回奔波,不断给蚕儿寻找新家。蚕的一生是非常短暂的,从破卵而出到死亡不过两个月。它们劳苦一生,从咀嚼第一口叶子,经历第一次脱皮的阵痛,到吐完最后一根丝,产完最后一粒卵,直至生命的终结,只为了一个目的——下一代的延续。它们用自己短暂的一生,播撒了无数希望,却呈现给世界最华丽的绝唱。</p> <p class="ql-block">养蚕辛苦并快乐着,这已成为南召一代人的美好回忆,对于许多现代人来说已经成为遥不可及的事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人生如蚕,辛苦劳作,不畏艰险,每次蜕变,都是升华。</p> <p class="ql-block">老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从未精彩的活着过。我们集风情万种与端庄大气于一身,俏丽可爱与温婉精致于一体,破茧成蝶那一刻的惊艳,是万缕千丝的累积,是奋力挣脱的执着,是超越自我的追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