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察察穿越第一天

行者qyd

<p class="ql-block">  6月4号准备开始穿越丙察察,当天与丙中洛旅馆门口早点摊主聊天。得知本地一般人的生活并不是旅行者眼中什么神人共居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为了保护生态,这里大面积的退耕还林。补贴并不多。现在村民的收入主要是旅游。她这个小店房租就是5万每年。连续3年的疫情也是苦不堪言。她家里没有大男人,靠个小店不容易。</p> <p class="ql-block">早点摊主就是独龙族。她才40多岁。两个孩子已经成年。她们结婚都很早。按照独龙族的传统如果女子18岁还没有嫁人,在村里会被人耻笑。一般人都是14岁左右就结婚。独龙族女人为什么要在脸上刺青。道理很简单,抗日战争时期鬼子进村,妇女们赶忙往脸上抹锅灰。</p><p class="ql-block"> 独龙族人口很少,别的大族会来抢妇女。抹锅灰太麻烦,干脆就用锅灰来刺青。这个习俗新中国成立后已经被废除。喜欢猎奇者,拍照片得赶紧了。</p><p class="ql-block"> 独龙族妇女地位今非昔比。早点摊主已经离婚多年,因为与丈夫感情不和。现在与儿子一起经营这个小店。</p><p class="ql-block"> 她家的面饼不错,5元一个够2个人吃。</p><p class="ql-block">(上面的独龙族妇女刺青照片是网上的)</p> <p class="ql-block">20230531 何峰,曲萍跟走四方群友来到丙中洛,访问了仅存不多的独龙族的纹面女。她们纹面的目的,不是为了美,是为了防止别的族人来抢亲,可见解放前这里的人们悲催生活的境况。</p><p class="ql-block">所以,看到网上那种煽情,什么到了西藏,净化心灵。纯属扯淡。因为自古以来西藏的山川景色就是这样,生活在这里的人,怎么没有净化?看看牦牛毯后面的尔虞我诈,各种嘎巴拉碗。当然你也可以视而不见。西藏旅游看看山川型色,了解一下隔代的区别,仅此而已。千万别像个无知少女。</p> <p class="ql-block">司机说如果专程去独龙族的村庄路比较远。刚好在丙中洛镇,有一户人家,她家的89岁的老人就是独龙族。</p> <p class="ql-block">老人,见惯了游客。拍照很配合。拍照后大家很自觉的每个人给了20元钱。也是表示尊重。</p> <p class="ql-block">近代史上殖民缅甸,越南的西方殖民者,进入西藏也从这边走。从这边走的传教士多半是法国人。所以在丙中洛不远的秋那桶村 ,就有法国人在修的小教堂。教堂里面天主教,基督教,佛教共存。</p> <p class="ql-block">  丙中洛现在是219国道的一段。由于已经有更好的经丽江,德钦进西藏的路线沿路路况又不好。现在这条丙察察路已经不是常规的自云南进西藏的路,已经没有大货车,客运了。来走这条路的都是一些甘冒风险的自驾者,骑行者,他们都是一些有点脑子进水的人,包括我。</p> <p class="ql-block">  丙中洛自古以来也是西藏与内地交流的一个重要通道。有名的茶马古道有新藏,川藏,滇藏。其中滇藏线的有二条。茶马古道已经有1千多年的历史了。丙中洛是其中一条茶马古道的节点。从云南德钦进西藏。就是现在经常汽车不通的那条捷径。害的我们绕行了1000多公里的地方。古代是骡马对通行条件要求不高。</p> <p class="ql-block">出丙中洛镇开始丙察察穿越。</p><p class="ql-block">第一天一般都是到察瓦龙。去察瓦龙的路上,沿怒江前行。其实并不是没有人烟,沿路都有村庄。</p><p class="ql-block"> 20230531 出丙中洛,3公里就是雾里村。下车看看仙人掌。</p> <p class="ql-block">在村边看到几个傈僳族的小孩向我们呼救,一看原来,孩子玩扎带,套在脚脖子上,取不下来,并且越撤越紧,附近没有大人,只有何峰,曲萍她们这游客。</p> <p class="ql-block">可巧,曲萍带有瑞士军刀。何峰,小心的剪断扎带。孩子的脚因为缺血都已经变紫。得亏带了瑞士军刀。</p> <p class="ql-block">出丙中洛不远12公里,就是秋那桶村。村里的亮点是有个小教堂。基督教,天主教,佛教共存。在这个地方人口不多,经常出现一家人里面夫妻不是一个民族,亲戚里面信仰不同的宗教,但大家对这些情况虽然谈不上澹泊,但还是淡泊。不会为此发生冲突。</p><p class="ql-block"> 谈到这里,所谓民族的概念是1905年梁启超从西方引进的概念。当时西方兴起民族复兴掀起了民族国家的成立。许多帝国因此分裂,比如土耳其。然后近几十年的世界各地的民族分离主义造成了东欧剧变,南斯拉夫的分裂。现在的俄乌战争也是这样。本来就没有乌克兰族。人为地造出这个族,酿成的后果大家都看到了。</p><p class="ql-block"> 如果历史上的民族都存在,并且都要什么空间,世界不可能安宁。现在来看民族国家的概念是世界不安宁的根源之一。</p> <p class="ql-block">各地人打卡后有些就留下旗帜</p> <p class="ql-block">给村里的小狗吃了一根火腿肠后离开。小狗有点不知所措,是跟陌生人走向远方,还是留守在主人身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终于进入西藏地界。后面的路就没有柏油路了。</p> <p class="ql-block">西藏的边检严格许多</p> <p class="ql-block">刚刚过西藏的的第一个检查站。路边就看到一个车胎漏气的。这个人胆子大了去,穿越丙察察居然不准备备胎。并且还准备去甲应村。</p> <p class="ql-block">丙察察线,有280公里。半程是沿怒江大峡谷前行。后半程是在山间穿行。</p> <p class="ql-block">沿路有些零星的村庄。村庄沿怒江峡谷分布,村庄内的路都是水泥路。主路都是沙石路。村庄两头虽然都可以通219国道。但往往是一边有栏杆,社会车辆不让通行。</p> <p class="ql-block">怒江第一拐,在这里怒江形成一个V字型拐弯。走到凉亭外拍更全面。</p> <p class="ql-block">车行20公里经过一片天然的仙人掌区域。说明这里海拔低,日照时间长</p> <p class="ql-block">过大流沙区域。好像也没有什么。</p> <p class="ql-block">有名的大流沙地段。常年的大风把岩石粉碎形成一个个小颗粒。这里风化严重。飞沙走石天天发生。车行这里就得碰运气,总有些小石仔光顾。一般对车也没有什么。</p><p class="ql-block"> 穿越大流沙的时间,最好是在下午4点钟之前。最好的时间是一大早。因为太阳没有把岩石晒热,下午山上流沙,沙砾晒热后膨胀,气流上升,起风,飞沙走石,车顶容易砸窟窿。</p> <p class="ql-block">骑行者就有点苦了。除了风沙,还有车轮卷起的尘土。</p> <p class="ql-block">一般人都在这路碑边留念</p><p class="ql-block">到了察瓦龙,丙察察线算是走了80公里。后面还有200公里。</p> <p class="ql-block">遇到一个背包客,在西藏已经转悠了好几年。就背那么点东西,晚上还不得冻醒。如果天天睡宾馆,为什么不骑行?我们特意开车穿越丙察察已经够艰难,他步行一天穿越丙察察得要6天。</p> <p class="ql-block">路是2车道。就是会车有点困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个怒江大桥1998年通车。现在怒江上已经有许多桥。最有名的是在318国道上,波密附近的怒江大桥。那个桥,通车于1954年。当年修桥时,牺牲了22名,解放军战士。西藏的路桥原来基本都是解放军工程兵修的。</p> <p class="ql-block">不知道什么时候怒江转到山那边,取而代之的是,察隅河。</p> <p class="ql-block">晚上7点到达目若村。丙察察已经走了180公里。天色已晚在这里入住。标间50元。</p> <p class="ql-block">目若村里没有什么人,旅行者的车也很少。</p> <p class="ql-block">宾馆的老板饭后开车带我们来到附近的野温泉。</p> <p class="ql-block">离村庄1.5公里有个野温泉。水温有50多度。泡泡温泉。洗去一路征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