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小时候,除了在年关前天天盼春节,至于其他的传统节日,我并不敏感。</p><p class="ql-block"> 我的端午情结大抵是源于《新白娘子传奇》这部电视剧给我留下的烙印。剧中白娘子因在端午节多饮了几杯官人许仙调制的雄黄酒,结果法力不胜,恢复成了蛇形,吓得许仙当场晕死。此后,端午节与白娘子便一同构成了我的端午情结。</p><p class="ql-block"> 民间的端午节有诸多习俗:清早家家在门头上插艾草、包粽子,一家人在一起吃顿像样的饭(大人们有时会特意在药铺买点雄黄,过节时倒在酒里,据说是为了防蛇,我虽然怕蛇,但更不忍心看到貌美心善的白娘子被众人的雄黄酒逼出原形),至于赛龙舟、挂香包,那还是后来在课文中知道的,山里的端午节是没有条件赛龙舟的,经济落后的乡村更没有见过香包。</p><p class="ql-block"> 印象中最深的一次端午节大约是在我七岁那年(1997年)。那天过午,门外艳阳高照,灼热难当。母亲做了好几盘菜,但并没有粽子,我们一家人围着小桌而坐,我突然就感受到了过节的隆重感。饭间,母亲用筷子蘸着铜酒壶底的雄黄,郑重地给我们姐弟三人的眉毛、鼻孔、耳洞上涂抹,我们都很好奇,母亲说是为了防蛇,我又接着问,“蛇跟雄黄有啥关系?”</p><p class="ql-block"> “因为蛇怕雄黄呀!”</p><p class="ql-block"> “是的了,否则白娘子怎么会被雄黄酒逼回原形呢,白娘子原本就是蛇呀!”我心里暗自窃喜,像得到一件宝贝似的喜出望外,因为我终于领悟到了白娘子与雄黄酒之间的奥秘。</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吃粽子还是邻居三妈送来的。解开线绳,再一层层剥开蒲叶(也可用竹叶、荷叶、玉米叶等包制),一个三角形的宝贝便赫然崭露头角,让人馋涎欲滴。许是人穷嘴馋,吃过之后,还想再吃,但再没有多余的。于是我便问母亲,“妈,为什么咱们家不包粽子?”</p><p class="ql-block"> “你知道粽子是用什么米做得吗?”</p><p class="ql-block"> 我摇摇头。</p><p class="ql-block"> “粽子是用糯米做得,糯米比白米贵,咱们家就没买。”</p><p class="ql-block"> 于是,粽子便成了我生命中难以抹去的奢望。只要能在端午节吃上一个粽子,那便算是真正过节了。</p><p class="ql-block">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节前,住在单元楼里的我们三口小家,陆续收到了妻子的朋友和邻居送来的粽子,虽无节日气氛,但亦感念真情。清早出门,街道边随处可见卖粽子的、卖香包的、甚至卖艾草菖蒲的……,超市里的粽子香包更是琳琅满目。香包形色炫目,粽子各味俱全。只是,再也吃不出童年的味道,找不回童年的感觉。不过,白娘子的形象又不由自主地浮现在脑海,好想自己变成一个粽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