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心中有杆秤——“数学+生活”和义学校二年级实践活动

陈旭

<p class="ql-block">  教育学家苏娜丹戴克说:“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会完全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内容要密切联系现实生活、密切联系儿童的生活经验,要让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p> <p class="ql-block">  “千克和克”的知识比较抽象,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去理解相关知识,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和义学校二年级的孩子们开展了体验生活中“千克和克”的一系列实践活动。孩子们走进生活,亲身体验、充分感知克和千克,真正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p> <p class="ql-block">  本次实践活动主要分四个板块。</p> <p class="ql-block">  第一板块是“找一找”,学生找出“千克”和“克”都出现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并读出质量。</p> <p class="ql-block">  第二板块是“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让学生先估计生活中常见物品的质量,再称出具体的质量,在称量过程中将抽象的质量与实际感知联系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  第三个板块是“称一称,拎一拎,数一数”,学生称出1千克的鸡蛋、苹果、西红柿等生活常见的食物,感受1千克的同时,数一数多少个同种物品的质量是1千克。把1千克这个抽象的质量跟生活中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加深对千克这个质量计量单位的亲身体验和对事物轻重的感知。</p> <p class="ql-block">  第四板块是“做一做”,学生利用家中的闲置物品,制作一个简易小秤,并进行称量。</p> <p class="ql-block">  万物皆数,数学源自生活。在这个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们体验到“学数学,其乐无穷;用数学,无处不在;爱数学,受益终生”,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世界,进而去感知、去发现、去创造......学生经历多维体验,从而促进量感的发展。</p>

数学

千克

生活

质量

学生

感知

体验

实践

密切联系

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