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回忆-乌鲁木齐铁三中的那些往事(上)

吹笛捏眼

<p class="ql-block">1972年4月我们有幸作为文革中的乌鲁木齐铁路局第一批高中生进入铁三中这座久负盛名的学校,在校的学习生活不知不觉已经半个世纪过去了。</p><p class="ql-block">但50年前的如烟往事,并未随着烟一起飘走,还时不时的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中。</p><p class="ql-block">每次路过七十中学校门口都要驻足几分钟看看今日的校园和那些进进出的师生,不由得想起了50年前我们的高中学习生活。我们上铁三中的许多记忆,像电影一样在脑海里呈现。</p><p class="ql-block">在那二年半的高中生活是刻骨铭心的,那是我们最好的青春岁月。尊敬的老师,可爱的同学,还有那红砖的教学楼,读书的教室和黑板,劳动的学农菜地,都是记忆中的珍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一 学校历史</p><p class="ql-block">乌鲁木齐铁三中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他于1944年在甘肃省天水市建校,当时叫天水扶轮中学。1949年8月天水解放,天水扶轮中学改名为天水铁路职工子弟中学隶属西北铁路干线工程局。天水铁中由于师资力量雄厚,治学严谨高质量的教学和成绩着手的文体活动,在甘肃省声誉很高,随着天兰铁路的竣工和兰新铁路的延伸,1956年铁一局抽调部分铁路教职工筹建兰州铁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50年代又随着天兰、兰新铁路一路西进。其校名数易从天水扶轮中学、天水铁中、乌鲁木齐铁中、乌鲁木齐铁一中到乌鲁木齐铁三中。</p> <p class="ql-block">铁三中与兰新铁路的建设息息相关,当修天兰铁路的人从天水到兰州时,学校从中分出了天水兰州铁路分校。1959年随着铁路修到新疆,铁中又西进二千多公里迁到乌鲁木齐。当时铁路尚未通到乌鲁木齐,这些教师员工都是先坐火车到了尾亚换汽车到乌鲁木齐铁路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04年随着改革形势的发展,铁路系统将教育医疗剥离出主行业,于是铁三中也改名,从此那个伴随了60年的几易校名都少不了的“铁”字终于离开了学校的校名。现改为乌鲁木齐市七十中。从1944年到2004年整整一个甲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p><p class="ql-block">乌鲁木齐铁三中的校舍,最早为新疆铁道学院的旧址。后为铁路技术学校,1966年铁路技校迁到兰州。1966年3月乌鲁木齐铁路局将铁一中的高中和部分初中搬到原乌鲁木齐铁路技校的旧址即现在的铁三中校址成立铁三中。</p><p class="ql-block">学校迁到新校址以后,校舍也比以前多了一幢教学楼,二幢宿舍楼还有大礼堂。硬件设施得到了加强。铁三中的一部分老教师也过来了。本当更好的发展成为一所乌鲁木齐的重点中学。没过几个月一场轰轰烈烈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爆发学校停课。学生们都怀着革命热情投身于这一场史无前例的运动。</p> <p class="ql-block">1969年铁三中才开始复课。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才盼来了科教事业的春天。</p><p class="ql-block">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铁路局领导的重视关怀和社会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学校新建了教学大楼,图书实验楼,电教,图书,仪器都能够满足学校需要。现在己经成为乌鲁木齐市的重点中学。</p><p class="ql-block">三</p><p class="ql-block">铁三中文革后的第一届高中生。</p><p class="ql-block">文革以来不但大学停止了招生高中招生也跟着停了,自1966年文革开始直到1971年林彪事件,乌鲁木齐铁三中高中招生也按下了暂停键。从68届高中毕业生毕业后一直到到1971年学校都没有高中班。</p> <p class="ql-block">1972年春乌鲁木齐铁三中开始招文革后的第一届高中生,这一届高中生招了两届初中毕业生,分别是初七一届七二届初中毕业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铁三中那年招了10个高中班,这是铁三中1966年搬到新的校之后成立铁三中以来第一次招高中生,也是招高中生最多的一个学年吧。主要生源是铁路局二宫地区和部分沿线的学生。</p><p class="ql-block">两届的学生同时上高中年龄相差二三岁,当时觉得还挺新奇,随成想几年后上了大学才发现那是小巫见大巫。我上大学的时候,我们那个班最小和最大的差了13岁,最小的同学如果在街上见到最大的同学,叫个叔叔阿姨是一点也不过分的。</p><p class="ql-block">1974年7月铁三中毕业了文化革命后的第一届高中毕业生。从68届高中毕业离校六年之后才走出了高中毕业生。</p> <p class="ql-block">我们上高中时,当时刚刚粉碎林彪反党集团,周恩来总理开始纠正林彪集团的极左路线,社会上一片批极左路线的气氛,老师也敢大胆的教学了,我们的学校一开始学习风气还是挺浓的。</p><p class="ql-block">刚上高中时,经常有消息说,我们这些高中生要直接上大学,以后大学在推荐的基础上,还要进行文化课考试。这些利好的消息让我们充满了信心,学习的积极性也进一步提高。</p><p class="ql-block">开学以后发现学校里发生了很多变化。雷打不动的老三篇天天读时间没有了,副统帅葬身温多尔汗,也用不着祝他身体健康了,自然早请示晚汇报也跟着消失了。学校的工宣队军宣队也不见了影子。学校的红卫兵组织也不活动了,学校的编制改为年级班,不像过去的连排编制。学校恢复了晚自习时间,过去晚上都是办学习班的时间。各科也开始实行了课代表。</p> <p class="ql-block">四 </p><p class="ql-block">我们的老师</p><p class="ql-block">乌鲁木齐铁三中师资力量雄厚治学严谨,很多老师都是一二级教师。1959年学校从天水迁到乌鲁木齐市就有一级教师二人,二级教师二人,相比之下当时全疆只有二级教师一人。可见当时铁三中的师资力量在新疆也是独一无二的。</p><p class="ql-block">我们的数学老师吴辑之是河南人,1935年毕业于河南大学数学系。1944年就任天水扶轮中学的教务主任,后面还担任过数学教师兼教研组长,1959年随着学校迁到乌鲁木齐,他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精于言而言于心,1956年就被评为一级教师。1957年被选为甘肃省优秀教师,参加了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大会,1960年被评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师红旗手多次受到奖励。</p> <p class="ql-block">我们上高中的时候吴老师按理应该退休了,但那个时候学校缺教师特别像吴老师这样的优秀老师,因此吴老师仍然坚守在讲台上,一边给我们教课一边给那些年轻的教师传授经验。</p><p class="ql-block">虽然吴老师已过花甲之年,但是精神一点儿也不逊于年轻人,他家在铁一中8栋小楼住,每天早上特别是夏天七点多钟他就从家里步行到铁三中来备课。有时候我们早上晨练都可以看到吴老师迈着坚毅的步伐一步一步的在北京路上行走。</p><p class="ql-block">吴老师教给我们数学课上反复强调学习就是一个认真细致。对待交上去的作业也是认真的批改,不放过任何错误,有时候连标点都改过来。</p><p class="ql-block">记得吴老师给我们讲圆的时候,有一次他徒手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下课的时候我们对着那个圆拿圆规一笔画丝毫不差。</p> <p class="ql-block">教我们化学的老师喻学安也是一位老教师给我们教有机化学,有机化学是对我们来说有点比较头疼,分子式长而且有些不好记,喻老师就将分子式里面主要元素和它的名字结合起来记忆。有机化学中的羟基是一种常见的极性基团,化学式为-OH。是由氢和氧组成的,喻老师就把氢氧两个字让我们连着一块念氢氧氢氧氢氧,最后就念成羟的音,他说看羟就是这样子来的。</p><p class="ql-block">这样我们就有时候根据这个的极性基团的名字想出它的主要元素组成,有时候又根据它的元素主要组成,就知道他叫什么名字。</p> <p class="ql-block">喻老师就是用这样的方式给我们讲有机化学中的分子式、极性基团,这一门比较难学的课,让喻老师这么一讲就变的的生动易懂。</p><p class="ql-block">当时我们学校还有一部分年轻教师,大部分都是高中老三届的高中生,他们的知识学得十分扎实。</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老师还有一些年轻的,他们是铁三中老三届中的六六届毕业生,经过再教育又从火石泉农场到母校来教书,很多人本来都应该是步入大学的,因为文革运动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但他们毕竟备战过高考,因此高中知识他们学得特别扎实,给我们讲起来也显得是轻车熟路。</p><p class="ql-block">这些年轻的老师课堂上是我们的老师,课下又像大哥哥一样给我们辅导作业,给我们讲人生,特别是讲如何做人。如果排文艺节目的时候和大家一起排练,冬季长跑时候又和我们一起锻炼。1974年夏天我们去昌吉农村接受再教育时候,我们的老师一边教我们怎样干农活,同时还想着怎样给我们改善伙食,粗粮细作,做拉条子,做粉蒸肉,做炸酱面,炸油条,包饺子。那时候常常讲师生是一个战壕的战友,在这一方面我们倒是有同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每周那个时候都有班会,在班会上老师给我们讲如何学习怎样掌握学习方法,人应该立什么样的志。我们的老师还在班会上读马克思传,看一下革命导师是怎样学习的,特别是马克思在大英愽物馆里面读书的事迹很感动我们。大英博物馆位于伦教市中心建于1753年,马克思在文物馆阅览室里看书时,因为年深日久不断来回移动的双脚竟在地面上磨出了“马克思的脚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