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张家畈,是我老家的老家,上世纪50年代末修建徐家河水库时父辈就住在那里,虽然父辈因水库移民搬迁到我现在的老家,但我家仍与张家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对张家畈有着非常深刻的印象。小时候常常随着母亲去张家畈走亲戚,其中走动的两户人家至今还居住在那里,初夏的一天周末,突然萌生去老家走走的念头,于是我专门去张家畈,在湾中走了一圈,顺便拜访了两位兄长,圆了多年的夙愿。</p> <p class="ql-block">张家畈位于广水市西部,属城郊办事处大帮〈管理区〉桂花村〈现与原丰满村合并为银河时〉,湾后就为徐家河水库,湾西和湾北是碧波荡漾的徐家河水,湾东有一条村村通公路与外界相连,湾南与广水市富有盛名的桂花岛相连,可以说张家畈是一座被徐家河半包围的小岛。由于兴修水库,许多农田被河水淹没,在大集体时该湾不用交公粮,农民靠微薄的田地维持生机,为此许多村民转化为渔民。人们日出伴河水而作,晚上伴着河水而眠,"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也是张家畈的真实写照。张家畈之所以叫张家畈,是因为整个湾近四十户人家全部姓张,没有一家杂姓,至今仍是。张家畈是原桂花村张姓的代名词,当人们问我老家是哪儿人时,我说是桂花的,人们十有八九会说:哦,张家畈的。</p> <p class="ql-block">小时候常随着母亲去张家畈走亲戚,因为母亲的一位姐姐也嫁到了张家畈,我们称母亲的姐姐为姨妈,姨妈自然嫁给了张姓人家,与我父亲同辈,按我们本地人讲是同亲同族了,亲上加亲。那时候家境困难,没有现在丰富的物质,遇上亲戚家有喜事,最喜欢缠着母亲带上我,因为喜事自然有平时难得吃上的好东西,所以姨妈家里两个儿子〈我当然叫哥〉结婚添丁我都有幸参加,虽然过程早就忘了,但美美的红烧肉、红鸡蛋仍让我记忆犹新。</p> <p class="ql-block">和友友草根驱车到张家畈,湾旁的桑子树已结满了黑黝黝的熟桑子,草根停下车,欢喜的去采摘桑子,我摘下几颗,甜甜的入喉即化,美味无比。草根更是流连忘返,继续在树下采摘,我则沿着湾边小路向湾中走去。</p> <p class="ql-block">进湾的水塘犹在,塘水满满,水塘边树木茂盛,绿意盎然,几户人家掩映在茂密的翠色中,翠色也倒映在塘水里,相映成趣。</p> <p class="ql-block">从塘埂走过,一户人家正在兴建新房,看来张家畈仍然具有一定的宜居力,仔细观察了下,没有认识的人,遂沿着湾侧的小路向熟识的运林兄长家走去。</p> <p class="ql-block">走过又一个塘埂,看见兄长运林正站在塘角处,身后是兄长的几十年的老屋。快步走上前与兄长打着招呼,兄长眯着眼打量了我一下,才恍然认出了我,也热情的招呼我。</p> <p class="ql-block">运林兄是一位退伍军人,还在部队入了党,那时能当上兵是一种骄傲,几年后兄长退伍回乡,大队书记看中了运林兄的能力,很快任命他为小学校长。退伍军人、党员、校长,这些耀眼的光环集运林兄一身,在当时的农村可谓风光无限。然而运林兄从教数年后忍痛放弃了他心爱的事业,毅然回到农村务农,让没有成家立业的妹妹顶替了他的民办教师的资质,一时传为佳话。一恍数十载,曾经英俊潇洒的兄长现如今早已不复年轻时的风彩,生活的风霜早已布满了他的脸庞。虽是初夏,阳光烁烁,校长却是是棉袄在身,而我已是身着短袖,心中隐隐一丝辛酸。相谈间,校长仍是乐观积极,对生活充满了无限热爱。</p> <p class="ql-block">与兄长谈话间,一位本家叔子走来,寒喧后,两人谈起了农事,遂作别二人,到湾中转悠。</p> <p class="ql-block">一条彩砖铺设的小道向湾后的小山坡延伸,这是几年前政府投资建设新农村时修建的景观路。沿着彩砖路,来到小山坡的顶部,一座小巧的亭子矗立在坡顶,站在亭子里,举目四望,脚下是碧波万顷的徐家河,碧绿的河水波光粼粼,如一条玉带飘荡在群山翠绿中。</p> <p class="ql-block">站在亭中,初夏的轻风和煦温暖,看着眼前无比熟悉的徐家河,不禁想起小时候的快乐。小时候,徐家河曾是我快乐的源泉之一,我们在河水里游泳,在河水里打水仗,在河水里捉鱼摸虾,在河水里捞猪草…徐家河里洒下了我们无数的欢乐笑语,也洒下了我们无数辛勤的汗水,那色彩斑斓美味的桂花鱼、那头部细长如针的针鱼、那银白色半透明的银鱼、那活蹦乱跳的小河虾…无不是小时候美味佳肴,至今仍让我念念不忘,回味无穷!徐家河,我的乐园!徐家河,我的母亲河!</p> <p class="ql-block">沿着彩砖道,我来到了河边,清澈明朗的河水轻轻的吻着河岸,在我身前呢喃细语,似在向我诉说着离别的思念。</p> <p class="ql-block">右岸边,轻风徐徐,杨柳依依,柳荫下一位垂钓着正聚精会神的盯着鱼漂。</p> <p class="ql-block">左岸,桂花岛近在咫尺。</p> <p class="ql-block">我又回到湾中,沿着曲折的彩道而行,去拜访另一位兄长一张运堂。</p> <p class="ql-block">别具一格的院墙,一道小小的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一家门前即将成熟的枇杷。</p> <p class="ql-block">农民健身小广场。</p> <p class="ql-block">湾中的住房</p> <p class="ql-block">运堂兄家门口,兄长正持锹劳作。运堂兄一生可谓坎坷,命运多舛。从小有腿疾,行走不便,但却乐观向上。三十多岁才结婚,女方二婚且身体欠佳,记得那时我很小,随着母亲来参加运堂兄的婚礼,虽然女方自身条件较差,但兄长仍然十分高兴。婚后兄长也十分珍惜这段来之不易的婚姻,夫妻二人相敬如宾,互帮互助,添丁增口,也算幸福美满。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也许老天嫉妒,竟飞来横祸。2018年夏天,兄长偕妻子、妻弟到徐家河水库下网打鱼,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作为老渔民,运堂兄可说是老把手了,上午,晴空万里,然而临近中午,乌云密布,狂风暴雨,鱼船倾覆。三人虽奋力拼搏,兄长侥幸自救,妻子和妻弟二人不幸遇难,可怜兄长老年丧妻,欲哭无泪,情何以堪!</p> <p class="ql-block">兄长坚强的挺了过来,仍然乐观的对待生活。兄长养了二十来厢蜜蜂,自产自销,一年收入二万来元,儿子儿媳孝顺,兄长对生活仍然充满了希望。</p> <p class="ql-block">兄长热情的引着我参观他家中自养的蜂蜜,看着兄长沧桑而自信的脸庞,心中难以平静。成年人的生活里从来没有"轻松"二字,兄长一生可谓多难,然而他却没有放弃,仍然积极乐观,从他身上我看到了中国农民朴素、坚强、乐观的生活态度,无论命运如何不公,他都活出自己的精彩!</p> <p class="ql-block">挥别兄长,踏上归去的路途,坐在车上,仍沉漫在与两位兄长的交谈中,我忽然有所明白,我为什么对张家畈念念不忘,是因为那里有两位可敬的兄长,他们二位的精神最值得我学习和思考,他们不正是中国农民的脊梁么!</p><p class="ql-block">张家畈,我还会再来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