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3-6岁是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基的重要阶段,也是为幼儿做好入学准备的关键阶段。幼小衔接入学准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从小班开始就逐步培养幼儿健康的体魄、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习惯等身心基本素质,建立以小班为起点的长程幼小衔接,帮助幼儿做好身心各方面的准备,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顺利过渡。</p> <p class="ql-block"> 从小班开始幼儿学会自己吃饭、喝水、洗手、穿鞋等把生活习惯内化成幼儿自身的需要,鼓励他们大胆地表达。幼儿在用餐时保持良好的姿势,正确的拿勺,注意力集中、细嚼慢咽,保持桌面地面的整洁,不浪费食物;做到主动饮水,正确取放自己的水杯,建立初步的规则意识;能做到饭前便后、游戏后主动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生活即教育,在一日生活中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有益于幼儿的终身发展。</p> 生活习惯 <p class="ql-block"> 幼儿时期是孩子自理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幼儿进入小学生活、学习的基础。学会自己穿脱衣服、穿鞋,学会收纳、整理好自己的玩具并摆放整齐,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注重幼儿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在自我服务和锻炼中,增强幼儿自我服务意识,从而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为幼儿适应小学打下良好基础。</p> 自理能力 <p class="ql-block"> 重视幼儿身体素质的发展,实“质”就是提高幼儿机体的功能水平。体育运动锻炼对幼儿的成长来说非常重要,所以从小班开始就要培养幼儿对于运动的热情,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运动能力、发展水平开展适合他们的户外体育游戏和室内体锻活动。通过走、跑,跳、投掷等动作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协调能力等,增强幼儿体质,培养幼儿健康的体魄。</p> 运动热情 <p class="ql-block"> 从小班开始让幼儿参与劳动,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劳动习惯,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增强自信心,培养初步的责任感。通过照顾植物、整理图书、擦桌子等让他们能做、会做、喜欢做,在劳动中不断提高生活能力、学习能力。劳动的过程也是探究的过程,劳动体验后幼儿能感受劳动的快乐,学会尊重和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劳动活动对幼儿入学适应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良好的品性,推动幼儿快乐成长。</p> 劳动意识 <p class="ql-block"> 小班的幼小衔接准备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模仿、强化、体验等潜移默化的发展起来的,因此社会领域的教育是自然的渗透、伴随、融入到一日生活、游戏和其它各领域的教育之中。</p><p class="ql-block"> 总之,幼儿园要牢固树立科学衔接的理念,建立幼小衔接、家园共育等机制,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探索灵活多样的入学准备活动,将入学的社会准备教育有机渗透于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的全过程,并与身心准备、生活准备和社会准备紧密相连,帮助幼儿顺利从幼儿园进入小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