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耕种

山野村夫(老朵)

<p class="ql-block">感谢“乡土乡村的记忆”栏目组主持人梁斌老师及栏目组所有老师们的支持和鼓励,同时也衷心感谢美篇平台所有美友的支持和鼓励、认可,把我的小文《耕种》加精,我会继续努力,为栏目提供更多更好的文章!</p> <p class="ql-block">耕种</p><p class="ql-block">文:山野村夫</p><p class="ql-block">图:家乡随拍</p><p class="ql-block">壬寅年五月初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年之际在于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老农民们依靠土地的耕种养活了自己、养活了他人、养活了泱泱大国,使五千年的文明古国得以续写。</p> <p class="ql-block">春节过后,种庄稼的人们就开始忙碌起来了,按照季节的变换种上不同的粮食,秋后才会有一个好的收成,虽然这些庄稼在现在它已经卖不到多少钱了,但是,源于祖辈的传承,老百姓几十年的辛勤劳作已成了习惯,到了时间点上,大家都习惯性地进到自己承包的地里,开始了辛勤的耕耘。</p> <p class="ql-block">我所在的地方是云南昭通的一个小山村,非常偏僻,属于二半山,山高坡阧,沟谷纵横,交通不便,没有宽敞的柏油马路,全是只能容一个人行走的山村小路。而且常年阴雨绵绵,小路上走一趟,脚上全是稀泥巴。</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土地全是坡地,基本上都有30度左右的坡度,在这样的地里劳动更是增加了很大的难度。而且,土质也不好,绝大多数都是碎石与土结合的所谓“砂砂地”,相当贫瘠,不出种,需要使用更多的肥料,所谓肥料其实就是家里边养的牛马羊拉的屎,再割些青草来用铡刀铡碎后垫到晚上关牛马的圈里,腐烂后和牛马糞混在一起的东西。这些东西在我们地方叫做圈粪,把这些糞从圈里挖出来,然后用背箩(一种用竹片编成的劳动工具,一米多高,拴两根背绳,里面装入东西,背在人身上进行运输)把粪一背一背地从家里(牛马一类的大牲畜都是关在离家里不远的圈里,防止被偷)背到地里。</p> <p class="ql-block">小时候,经常在学习之余跟大人们一起去地里参加劳动。当然,那时的我们还太小,背不动粪,只能扛一把锄头跟在大人的后面,大人们背着一背箩(也叫背篓、背篼)粪慢慢地走,累了就用打拄(一种专门用来帮助人累了休息的工具,在一根木棍的一头装上另一小截木棍就成了)支住背箩底休息一下,喘一口气再背着走,就靠这种运输方式,把一块地所需要的圈粪全部背到地里。</p> <p class="ql-block">在这个背粪的过程中,他们累得汗珠一大颗一大颗地从脸上落下来(不是一颗一颗地落,而是很多颗汗珠同时往下落),这种劳动的辛苦可见一斑!我们的土地离住的地方(家)往往又很远,土地面积又大,由于地处偏僻的山区,人少地广的关系,每家每户的土地都有二三十亩,背糞到地里的这个过程一般都要半月以上才能完成。</p> <p class="ql-block">然后就抓紧时间,把种播到地里,这个过程是需要五六个人合作才能完成的一一一个挖窝、一个丢种(这个是最轻松的工作了,一般就由我们这些小娃娃去做)、一个送糞(用撮箕在地里的每个糞堆上装粪送给丢糞的人)、一个丢圈粪、一个盖窝,这样才算完成了种子的播种。</p> <p class="ql-block">我们地方的土地种庄稼长得不好(土地肥力不足),野草倒是长得疯快,当庄稼苗长到二十公分左右时,就要去地里锄草,全部都要锄干净,当庄稼长到有一人左右高的时候(比如玉米)又要进行第二次锄草,这个过程也是很辛苦的,太阳又烈,在地里锄上一两个小时后,满头大汗是常事,还要注意不能让玉米叶刷着眼睛,如果不小心被玉米叶刷到眼睛,刺痛得让你无法忍受,半天睁不开的。</p> <p class="ql-block">等到秋后庄稼收成时,又要把土豆和玉米以及大豆等一切农作物用同样的方法,一背一背地背回家来。</p> <p class="ql-block">我们家乡的老百姓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毫不埋怨地劳作着,用他们勤劳的双手通过辛勤的劳动养活了一大家人,他们才是最值得我们尊重的人一一勤劳的中国老百姓,勤劳勇敢的华夏民族,向您们致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