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写在前面的话</p><p class="ql-block"> 2022年1月,是我大学毕业四十周年的纪念日。逝者如斯!往事如烟!往事怎能忘?去年,《大学毕业四十年纪念活动筹备小组》的李光明、陈彩虹等几位热心同学,倡议同学们就大学毕业后的四十年中,或工作、或生活、或友情、或趣闻、或轶事,不拘一格,写点回忆短文,以备结集成册,供同学们交流共享。倡议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响应。为此,我以《难忘那些事,那些人》为题,写了篇回忆文章,以此庆幸自己生逢其时,以此感恩生我养我的父母,感恩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感恩学为我师、德为我范的老师们,感恩在工作中给我以培养、教育、帮助和鼓励的领导和前辈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不负大学韶光</p><p class="ql-block"> --大学毕业四十年回忆点滴之二</p><p class="ql-block"> 在我大学生活的那个年代,是一个激情燃烧、昂扬奋进的年代!同学们个个思想单纯得很,单纯得只知道除了如饥似渴的读书学习外而不知还有何事!同学们个个心态阳光得很,阳光得把解决学习生活中的任何难题当作是人生的最大成就而满足而快乐!</p><p class="ql-block"> 我在大学生活的四年,是辛苦的四年!是快乐的四年!也是追求的四年!更是收获的四年!四年的学习生活,是“宿舍---教室—图书馆”三点一线的生活。每当夏季学期末的考试前,天气炎热,与学校一墙之隔的紫阳路的树荫下,蛇山的小树林,阴凉的学校人防工程巷道内,还有人声嘈杂的武昌火车站候车室,都曾是复习背诵学习资料的好去处。</p><p class="ql-block"> 大学四年中,若论专业课的学习成绩,我实在是太一般太普通了,与优等生划不上等号。唯一能自我安慰的是,我并没有止步于专业课的学习。除了学习专业课程外,还花大量的时间,比较系统的自学了一些经典经济理论著作,如《资本论》(一至二卷)、《政治经济学说史》、《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说史》等著作。《资本论》太深奥,凭自己当时那点经济学基础知识,是很难准确理解其意的。于是,借助于一些国内外的《资本论》解读本对照读,其中有许涤新的《资本论解读》,还有日本经济学家河上肇的《资本论入门》等。当时,尽管大多还是似懂非懂,但大开了经济学知识的眼界。</p><p class="ql-block"> 作为消遣和业余爱好,也读中国文学史,读《郭小川诗选》,读唐诗宋词,读国外小说名著,读郭沫若的《李白与杜甫》和《女神》,读高尔基的《母亲》、《我的大学》,读托尔斯泰的诗歌集、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十四行诗和莎士比亚的剧本,等等。从中感受到了文学的无限之美!</p><p class="ql-block"> 大学四年中的暑假,是勤工俭学的好机会。期间,在老家的县粮食局加工厂挑过谷壳,在老家邻县粮食局建筑工地洗过石灰沙子。印象最深的还是大四那年暑假的勤工俭学活动。一班班长姚济齐组织几位同学承揽了一些学校的基建活,将砖头从蛇山脚下挑到山顶。山虽不高,坡虽不陡,但挑着重担爬坡并不是件轻松的事。但大家还是乐在其中,有时还互相比赛看谁挑得多跑得快呢!勤工俭学,不仅解决了当时经济上的一些困境,更是锤炼了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收获多矣!</p><p class="ql-block"> 临近毕业,工作分配是每位同学都在考虑的大事。那时,毕业后的去向不象后来需要毕业生自己去求职找工作单位,而是等待学校分配。当然,分配也是附加了一些条件的:本人志愿,每人可填写三个,并写出理由。我当时填写的志愿去向是:“财政部。”理由:“本人志愿于基本建设投资的实务与理论研究工作。”当时的想法也简单:既然学的是基建财务专业的,毕业后就干这个吧。基建财务专业既然对口财政部基建财务司,那就去基建财务司工作吧。若去不了财政部,至于其他地方,服从分配就是了。没想到的是,等到学校公布毕业分配结果时,竞如愿以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