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说不清的赵国宝</p><p class="ql-block">记一位陕北老红军的故事</p><p class="ql-block">1976年是这样一个年代,共和国三位伟人同年的逝世,举国空前的悲恸。中学毕业生们上山下乡还在持续着,幸好青海省公安劳改系统的子弟们,可招工去本系统的农场,从事人类基本生存之道的农业劳动,或许再经过一些时日,从起初的农工,转换成向往的身份,是劳改系统的干部,司机,护士,修造厂或电站的工人,管它是什么的,有一份工作挣一份工资,不正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愿望吗。</p><p class="ql-block">这一年的九月底,我和全班高中同学,加上一些低年级不足十八岁的初中毕业,或读了半拉高中的子弟们,还有部分靠亲投友从内地来的长长幼幼们,获得了人生初次的,经过政府计划部门批准的正式工作,这是知识青年们插队农村,几年后才能得到的理想结果,却被我们就这样轻易地得到了,当是多大的福气。</p><p class="ql-block">从劳改局第六劳改支队,到第七劳改支队,这是省公安劳改系统内部的编号,便于上级领导部门,顺耳和过目不忘地,就知道有多少下属劳改单位,而不用记那些冗长,蒙族藏族怪异的地名而冠名的农场,确实方便记忆,从对外的名称叫做诺木洪农场到香日德农场参加工作,它们相距136公里。从哪算起呢,就诺木洪农场占据南北7-8公里,东西约50公里的幅员,究竟实际边界在哪,谁也说不清。建农场的始伊,是从哪里承接的这份土地,原本地旷人稀的戈壁,甚至无人区,是从前燕鲜卑人慕容吐谷浑(约245年~约317年),作为庶长子得不到王位,而西迁首次据有的土地,后来者吐蕃,西夏的党项诸多部落,都据水草游牧过的荒野,解放初谁又能规划出农场的确定边界,一切都在荒漠戈壁中开拓出绿洲,而后永生。人们只知道,从省会西宁蜿蜒西去的青藏公路线,在路标500公里处向北岔道去香日德农场场部,在636公里出处向北岔道去诺木洪农场场部。据此才有了136公里的距离。</p> <p class="ql-block">丰水的香日德河和建于建国初期的大桥。</p> <p class="ql-block">黑山头下的香日德农场青年连。</p> <p class="ql-block">1976年9月底,我们这一百多号人乘上汽车要出发了,诺木洪农场的政工科将这些人变成两个排六个班,有组织地出发了,我成了一个班长。到达香日德农场进到香日德河东岸黑山头下的青年连,这里称谓连,不称中队,有别于犯人中队,和刑满释放就业职工中队,和一个有20年历史的十八中队相邻,喝着同一个蓄水坑的水,从几公里外远处的香日德河进水口,流来农田灌溉渠水和饮用水,是经过蓄水池沉淀后的清水,池中没有鱼虾,高原盆地的寒冷,这些物种稀有生存,但水质还是透着一股腥气,是长久使用的蓄水池微生物散发的腥气。香日德河,一条丰水两百米宽的河,浇灌着农场和几万人众的用水。在诺木洪农场时,大都饮用一百多米深的机井水,清澈甘甜,富含矿化质烧水壶结着厚实乳白的水垢,富硒的优质深层地下矿泉水。就水而论青年连要艰苦一些。</p><p class="ql-block">这年的十月,劳改系统的各个单位在当地举行毛主席的追悼会,香日德农场和看守部队三团在场部大礼堂一起举行,来的是一些代表,经过文章筛选我的文章被选中,主持人孙付政委致简短开幕式,接着第一位发言是驻军团政委,随后便是我发言,登台面对大礼堂陌生众多的与会代表,十八岁的我心跳紧张,好在准备充分,以诗歌郎朗上口,韵律顺耳,足有五六页十六开纸篇幅的文字,赢得了好感。其实新来的农场并不陌生,有家父家母在山东莱阳劳改大队时的多位战友,现在都是中层以上领导,有管教改造科长孙振民,生产科长赵景业,五大队教导员霍勤,付支队长田毅,和畜牧中队的女管教干事胡琨阿姨。这些家父家母的战友同事,知根知底,见到如此文采出众的晚辈,打心底高兴,于是在农场有了认识的人相传,这就引出本文叙事重点,一位陕北老红军赵国宝的故事。</p><p class="ql-block">在诺木洪我是校篮球队员,篮球是广受喜爱的运动,几乎一周两三场比赛,农场的各大队,解放军的看守连队都有自己的球队,我们中学球队一度赢得全农场比赛第二的成绩。来到香日德农场球队一度集训,住在农场招待所。住招待所并不陌生,1976年底开农场年度总结大会,一周的会期,老连长岳长胜,带着两个女排长,倪为国男三排长,还有我参加了会议,有五六十号人,第一次吃到了会议餐,一个劳改系统正县级农场单位,物产丰富自给自足的单位,会议伙食还是很好的,当然吃公家饭我不是第一回,在学校篮球赛季集训时,四菜一汤有过,为中学校农田夜晚浇水后,午夜两点叫醒校食堂老歪头,一个刑满释放就业职工,沾沾自喜传他的女婿是解放军的一个团长,起来作上一桌好吃得,饭好吃得多,饭后就睡觉,第二天吃撑了的胃自然不舒服,这样的吃公家饭,也有些经历,参加青年连工作后,跟着老连长,一个解放战争入伍,曾任公安部长李富春警卫员,并在青年连广为人知如此荣耀履历的老连长,选中来参加农场一年一度的三级会议,确实有一步登天的感觉。会后还要回到青年连种地扶拢收割麦子运肥挖土的活计,一样不拉地等着我,此时的悠闲有些不适应。在连队谁都要干,从付连长罗红军排长倪为国到班长到农工,都在干,只有老连长甩动双手,东走走西瞧瞧,随意和身边干活的人聊几句,是舒坦的人。</p><p class="ql-block">农场的招待所平时没有多少人住,大队中队来的人办完事当日就返回,没有顺便的汽车,也有自带的小马车,成了专用交通工具,就业职工车把式,呼来唤去可是悠哉。</p><p class="ql-block">招待所一个勤杂工有六十开外,低矮的个子皱巴的老脸,一双象泥胎菩萨般的大耳朵,却是最醒目的标识,只一眼就使人入心记牢。劳改农场招待所勤杂工一般用得是有问题控制使用的干部。人老,历史沉疴,控制,这些词连在一起,很少有人搭理他,少言寡语,低头磨叽干活,脸无表情木纳,日复一日衰老下去,说话的伴都难得。在篮球集训的当儿,一日他和我搭讪,操着浓重的陕北口音,可能已知道劳改局老人鞠守丰的儿子便是我,却声如铿锵有力般问我家父的名字,我回应后,当即用惋惜的口吻对我说,你爸你妈在劳改局受苦了。我不知他的底细,要谨慎交往,也能猜到他的境况,老者却滔滔不绝讲起他是1930年的陕北红军,说他到西安见马文瑞省委书记,是他红军的战友,时任山东省委书记的白如冰是他的表弟。我诧异,知道这种境况的人有历史问题,不敢过多和他交谈,但还是牢牢记住他那红军不服输的气质和有底气的言语。</p><p class="ql-block">临近1977年的春节,连队不准每个人回诺木洪农场过年,可是过年的头一天,应该是年三十,那时也没有这个旧习俗的观念,突然说可以批假回家了,有几个已经离开连队走了,我也告了假回去,久别后告诉父母原莱阳劳改大队战友同事的情形,父母笑得很开心,最后谈起赵国宝,那位香日德农场招待所勤杂工,母亲喜悦的脸庞顿时沉下来,原来母亲还记恨着他。</p><p class="ql-block">1956年底家父调任省公安厅劳改局公安二干校会统班班主任兼任党支部书记,家母是另一班学员,公安付厅长劳改局长张贵德任校长,全校两个班,此时的赵国宝是劳改局管理科长,之后家父转任劳改局筑路支队财供组长兼党的委员,局长张贵德兼任支队长,此期间家父挨整了,人生受到重大挫折,家母也受牵累,赵国宝是整家母的骨干之一,原来如此。当我提起赵国宝红军往事,家父愤色未消,说赵国宝1933年任陕北一县地下县委书记,同其他多人被捕,别人都死了,唯独赵国宝活着出来,没人证明他的清白叛变与否。</p><p class="ql-block">家父鞠守丰1939年4月在山东海阳老家入党,1940年参加八路军地方财政工作,1944年成长为胶东地区东海专暑第四兵站粮秣股长,1946-48年任胶东支前司令部股长,后任莱阳劳改大队中队长。作为劳改局为数不多基层党支部书记,他知悉的赵国宝历史问题,应当是准确的。</p><p class="ql-block">不管怎样,我觉得赵国宝应是一个可敬的老人,他在红军时期是有贡献的,没有叛变的直接证据,还是疑罪从无为好。</p><p class="ql-block">青海省公安系统老干部,大都是习仲勋的老部下。时任关中军分区政委和地区书记。</p> <p class="ql-block">薛克明(1910-1965),陕北吴堡人,1927年入党,解放战争任陕西关中分区保安处长,后任青海省公安厅长副省长省常委省政法委书记。</p><p class="ql-block">1948年8-9月间,薛克明派中共联络人张贵德等,进入国民党旬邑县长郝登阁部,于49年2月起义。</p> <p class="ql-block">张贵德 (1920-2003),陕西旬邑县太村镇张家村人,抗日战争参加革命,1949.2-1949.9月任旬邑县保安科长。跟随薛克明入青海,任省公安厅劳改科长,处长,付厅长,劳改局长,兼任公安二干校校长,兼任劳改局筑路支队支队长。</p><p class="ql-block">1962年9月20日被捕,1980年4月3日被释放,1981年11月31日平反。</p> <p class="ql-block">家父鞠守丰(1922-1984),山东海阳人,1939.4月入党,40年初任我党领导的海阳县小纪区青抗先联防指导员,同年加入胶东八路军地方财政工作,44年任胶东区东海专暑第四兵站粮秣股长,46-48年任胶东支前司令部股长,解放后任胶东地区莱阳劳改大队中队长,56年任青海省公安厅劳改局公安二干校会统班主任兼党支部书记,57年任公安厅劳改局筑路支队财供组长兼党的委员。均在张贵德的治下,挨整的日子开始了。</p> <p class="ql-block">马文瑞(1912—2004) 陕西子洲人。1926年加入共青团。1928年转入中国共产党。</p><p class="ql-block">政协第六、七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p><p class="ql-block">本文书写的赵国宝自称,是陕北时期马文瑞的战友。</p> <p class="ql-block">白如冰(1913-1994),陕西清涧高杰村乡袁家沟村人。1925年参加革命工作,高中文化。1927年11月加入共青团,1928年6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p><p class="ql-block">本文书写的赵国宝自称,白如冰是他的表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