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教书育人,从“心”开始,立德树人,育心为本。为进一步提升心理健康素养和专业能力,2022年6月5日,栖霞市心理健康教育郝庆娜名师工作室成员相聚“花姐心理小屋”,集中研讨如何进行室外心理活动课。工作室成员刘义芳、阎香花、邢健英、李韦鹃全程参与了三个多小时的研讨、交流活动,其他成员线上参加研讨。</h3> <h3> 学科教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片沃土,课程、机会、空间、时间等维度都会影响教研活动的成效,而从问题出发,以问题解决为目标的精准教研,无疑会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本次活动围绕室外心理活动课如何开展的问题进行探讨,以课例《绽放希望之花》展开讨论、打磨,由李韦鹃老师对本课的选题、教学理念及活动流程做了阐述。她通过室外活动的设定,为大家分享“室外心理课的四阶段”的设计意图和技巧,设计新颖有趣、环环相扣。</h3> <h3> 工作室成员们共同研讨课例,各抒己见,肯定了课例的精彩设计与呈现,充分体现了心理课上心理老师的专业性,并提出自己的思考与建议——活动课中活动“多”少”如何界定。研讨氛围和谐而热烈,交流中产生新的火花,爆发新的灵感,使得研讨有新的收获和课例生成,活动课不是过多活动的拼凑,不是零碎片段化,需要层层深入,达到活动目标。</h3> <h3> 阎香花:从如何策划室外心理活动的角度引出话题,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学生活动为主要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参与,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感知的综合课程。</h3> <h3> 刘义芳:从活动主题确定、具体落实等维度出发,强调室外活动课开课环节的暖心活动能帮助学生放松身心,打开心窗,进入话题;体验活动环节,或从情感体验,或从行为体验,或从认知体验,增加学生参与度,强化感受;活动感悟是一种精神反刍,互动中提高现场解决问题的平台。</h3> <h3> 工作室主持人郝庆娜老师对课例作专业点评和总结。她表示,作为栖霞市唯一一个心理健康名师工作室,在实现自身成长的同时,还肩负着“引领、指导”的重任,要努力实现以点带面的抱团成长。</h3> <h3> “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本次的研讨活动,工作室成员深入探讨室外心理活动课的方法,展示了工作室成员的课堂观察能力和评议能力,交流中也砥砺了大家的教学智慧,让大家思维的触觉更宽广与敏感。“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在双减政策的指导下,郝庆娜工作室正尝试设计出贴合学生实际的室内、室外心育课程,让心理健康教育朝着日有所进、且思且行的方向,扎实有效地推进。</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