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四十载 故校今安在——二工大入学40周年纪念

王左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你看到以上标题时,难免心生疑问:啥意思啊?先容我解释一下:所谓故校,指的是1981-1986年间<span style="font-size: 18px;">就读大学时的母校:上海第二工业大学</span>总校和黄浦分校。适逢入学40周年,让我们探究一番,以此作为纪念!</p> <p class="ql-block">上海业余工业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的前身,借用校史馆的大事记,可以一览无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上篇 总校</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28, 128, 128);"></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位于陕西北路80号/威海路771号的总校,从照片可以分辨出里面的2栋建筑。</p> <p class="ql-block">总校占地74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700平方米。1980年代中期,全校共有教职员工近1100余人,其中教师518人(包括正副教授17人,讲师293人)。记得当年为我们上过课的教授副教授有机械制图的姚英杰老师和材料力学的金家祯老师,都是教学经验丰富、受人尊敬爱戴的上佳教师。</p> <p class="ql-block">1960年代位于四川中路270号的校门(用于办公)</p> <p class="ql-block">1960年代位于九江路41号的校门(用于教学)</p> <p class="ql-block">上面两个校址照片是从二工大介绍资料上发现的,出乎我们的记忆和印象之外。如果照片上没有校名挂牌,还真难以令人置信。</p> <p class="ql-block">这才是我们在校期间的总校,位于威海路陕西北路口的东南角。</p> <p class="ql-block">刚入学时,校名还是上海业余工业大学,上海滩独占鳌头的成人高校,成立于1960年。</p><p class="ql-block">考入母校,时年1981年,当年正是改革开放东风劲吹的年代,文化补习、高考复习,社会上蔚然成风。除了考试正规全日制大学外,在职职工考四大(电视大学、函授大学、业余大学、夜大学)也趋之若鹜,上海业余工业大学是上海四大中层级最高的。依稀记得当时报名考试与招生入学人数比为14比1,考试与入学比也有近10比1之高。</p> <p class="ql-block">上海电视大学总部当年也在同一地址</p> <p class="ql-block">1984年,经过校方不惜努力,校名更改为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脱去了“业余”的帽子,却冠上了“第二”的牌头。</p> <p class="ql-block">招牌已改换成书法家舒同题写的校名</p> <p class="ql-block">顺带说一下,那时上海工业大学还在世,校址在闸北区延长路,校长是著名物理学家钱伟长,可惜<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上海工业大学</span>因并入上海大学而校名失踪。早知道如此这般的话,上工大这块招牌蛮好保留给二工大。对二工大而言,上工大不在了,二工大却还在,又似乎像是一场胜利,或者是一种奇迹。要说明的是二工大的英语译名是Shanghai Polytechnic University,汉译回来就是上工大,的确“第二”没必要英译,否则跟老外解释不清,哈哈,这个老二有点狠。</p> <p class="ql-block">如今威海路陕西北路拐角已模样大变,两幢新建大楼占据了总校原来的一方位置,总校原来的2栋老楼一拆一留。</p> <p class="ql-block">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的校牌象征性地悬挂着,默默凭吊那流逝的年代与消失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1988年二工大新教学楼建成</p> <p class="ql-block">2002年总校搬到了金桥新校,这里一度成为了静安分校。如今此楼已没有了铜字校名,当是出售转让了?曾经听大学老师们说起,二工大依靠总校和各区分校的土地置换,加上向银行贷款数亿巨款,艰难建成了金桥新校区,二次创业,凤凰涅槃,转型为全日制本科大学。所以威海路陕西路角上的总校新楼,恐怕难逃卖楼筹款的命运。</p> <p class="ql-block">下面说说总校那2栋老楼。</p> <p class="ql-block">总校位置1947年的房产状况:地图上显示共有两栋洋房,东面1栋为瑞士领事馆,西面1栋名曰燕庐,南面是一个大的绿地花园,法租界时期建造的,花园洋房整体环境确实不错。</p> <p class="ql-block">东面原瑞士领事馆的那栋建筑有幸保留至今,现为上海教育发展基金会等单位的办公地。</p> <p class="ql-block">该楼被列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p> <p class="ql-block">1961年,这里曾为国际海员俱乐部的初址。</p> <p class="ql-block">现在老楼的西南立面</p> <p class="ql-block">当年这栋楼用作总校图书馆,班里不少同学曾到此借阅教学参考书。</p> <p class="ql-block">西面另一栋洋楼已消失,如今总校旧址墙上挂着它的标牌:托益住宅。</p> <p class="ql-block">借助老照片,一窥当年托益住宅(当年门牌号为西摩路6号)建筑及其花园的全貌。</p> <p class="ql-block">这栋豪宅洋楼有来头,原业主为英国人托益。住宅系当时也罕见的城堡式建筑(杨树浦自来水厂也属同类建筑),样式奇特,外饰内装豪华气派。</p> <p class="ql-block">砖混结构,英式建筑风格,独立花园洋房,共三层,占地面积达到6667平方米,建筑面积650平方米。中部有连续的拱券式柱廊,底层则以方柱支撑、二层改为圆柱,顶部砌了城墙形的女儿墙,顶层开有圆券窗,上为券心石。两端则有中世纪城堡式塔楼,塔楼顶部覆盖有铁皮屋面。房屋以清水红砖外墙砌筑,屋南为一大片花园。</p> <p class="ql-block">以上几张黑白照片拍摄都是托益住宅的南立面。</p> <p class="ql-block">托益,1874年来华,做过洋行代理和众业公会经纪人,与人合开交易所,1882年加入跑马总会,成为最活跃的会员。生意场和跑马场上,托益获利颇丰,有了建造府邸的足够资本,1900年在此兴建自己的住宅。</p> <p class="ql-block">托益1908年在自家住所前晒自己获得的赛马奖杯。</p> <p class="ql-block">托益住宅以后出售给华人大买办陈炳谦。陈曾任南洋兄弟烟草公司董事。时任英商祥茂洋行华经理、广东医院院长、上海粤侨商业联合会主席,并在沪上多家银行、公司出任参事或董事。广东珠海人,出生于澳门,少年时随兄长来上海打拼,逐步发迹,算得上上海商业精英,1938年逝世,享年74岁。</p><p class="ql-block">照片上的陈炳谦神采奕奕,一表人才。</p> <p class="ql-block">据有关人士回忆,托益住宅解放后曾为上海市机关第一幼儿园所用,小班中班大班三年制,周一到周六全托制,托费24元/月,入园对象那一定是当时有身份地位和支付能力机关干部的子女。</p><p class="ql-block">1970年5月,被摄者上山下乡前来此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1973年起,用作上海业余工业大学总校办公楼,这栋建筑1994年被拆除,结束了托益住宅近百年的寿命,在此楼及花园的基础上建起了高层建筑。</p><p class="ql-block">当时就有上海新闻媒体对此议论纷纷,指摘主事者乱拆珍贵的优秀历史建筑。</p><p class="ql-block">今天回头再看,托益住宅如能保留下来,其地产的市场价起码在数亿级水平,加上本身历史、文化和建筑的元素,其整体价值丝毫不会低于原位新建的大楼,可惜那时目光短浅、急功近利,严重缺乏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意识,导致了无法挽回的损毁后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下篇 分校</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20px;"></b></p> <p class="ql-block">上海业余工业大学成立时,国家经济并不宽裕,没法像现时建造集中的大规模校舍,只能在全市范围内调配、借用、自建办学场所,多管齐下解决校舍短缺问题,于是有了遍布全市各区的分校,分别安排不同专业的科系入驻。所以造成了二工大一个总校众多分校,校园遍布上海各区的局面。</p> <p class="ql-block">除总校为办公地和图书馆外,日常教学工作由10所分校承担,并在长宁分校内设电子仪器厂,在陕西南路620号设印刷工厂。</p> <p class="ql-block">南市分校,金陵中路184号,当年在那里上物理实验课,做力学和电学实验。</p> <p class="ql-block">杨浦分校,鞍山七村24号/控江路1142号,我们曾在那里做工学实验,包括做金属材料实验、自动磨床加工圆轴直径的正态分布测量统计等。</p> <p class="ql-block">虹桥分校,中山西路1245弄7号。班里有同学在那里完成毕业设计。</p> <p class="ql-block">静安分校,胶州路601号,大学时期没有去过,离我原来的单位上海半导体器件研究所(胶州路397号)不远,我曾在那里上过高复班,记得是静安区区工大所在地,当时没有注意有上海业余工业大学静安分校的挂牌。(或许是二工大校史馆搞错了,其实并不存在静安分校)</p> <p class="ql-block">静安分校教学楼的南立面</p> <p class="ql-block">卢湾分校,皋兰路4号,复兴公园后门附近,我们在校时曾去那里与卢湾分校的同学打过桥牌复式比赛。</p> <p class="ql-block">普陀分校,西康路1501弄36号/宜昌路575号。</p> <p class="ql-block">虹口分校,唐山路311号。</p> <p class="ql-block">长宁分校,延安西路900号。</p> <p class="ql-block">闸北分校,中山北路900号。</p> <p class="ql-block">徐汇分校,衡山路839号。</p> <p class="ql-block">南市分校,宁海西路184号。</p> <p class="ql-block">黄浦分校,广东路51号,大来大楼,上无十二厂出让的场地,1973年黄浦分校才搬迁到圆明园路50号。</p> <p class="ql-block">大来大楼,曾是大来洋行的写字楼,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家广播电台。</p><p class="ql-block">1923年1月,美国记者奥斯得到旅日华侨曾君的资助,以华人资本假外国人名义,在上海组办中国无线电公司,发售收音机。同时,该公司和英文《大陆报》报馆合作,在大来洋行屋顶设立功率为50瓦、呼号为 XRO 的无线电台,统称为奥斯邦电台。</p><p class="ql-block">1923年1月23日晚八点,奥斯邦电台第一次播音。这距离世界上第一个广播电台一一美国 KDKA 电台的创设只晚了三年时间。</p> <p class="ql-block">1922年的大来大楼</p> <p class="ql-block">我们上学时的黄浦分校,在外滩圆明园路50号。</p> <p class="ql-block">进校第一年全班师生在黄浦分校门口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门柱上方粉笔写的50号,那就是黄浦分校的地址:圆明园路50号。</p> <p class="ql-block">分校门口的同学及师生合影还真不少呢</p> <p class="ql-block">1986年毕业设计时师生合照,这时校名已改成二工大了。</p> <p class="ql-block">说起黄浦分校的建筑,就要牵涉到同一地块外滩一端的那栋大楼,先让我们往东过去看一看。</p> <p class="ql-block">外滩中山东一路27号,原英商怡和洋行大楼,其当年上海总部旧址。该楼在北京东路外滩转角处,与原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隔路相望,是外滩建筑群重要的建筑物之一。</p> <p class="ql-block">广播大楼,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原址,1951年3月迁入,1996年9月搬迁到虹桥路广播大厦,此楼1922年竣工落成,为英商格林轮船公司投资兴建,原名叫格林轮船大楼。</p> <p class="ql-block">怡和洋行大楼挂牌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大楼东立面</p> <p class="ql-block">怡和洋行大楼中山东一路27号现为罗斯福公馆,2009年底,美国罗斯福集团签约了劳力士旗舰店进驻外滩中山东一路27号,位于一楼零售区域的劳力士专卖店,将是其全球最大的旗舰店,面积达1000平方米。在入驻前,大楼斥巨资8000万进行内部整修,该计划旨在恢复怡和洋行大楼的历史原貌,重现其昔日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大楼夜景</p> <p class="ql-block">大楼晨景</p> <p class="ql-block">上海老外滩,近景雕塑为当时被称为“上海第一碑”的欧战纪念碑(胜利女神像)。</p> <p class="ql-block">怡和洋行大楼(箭头所指的建筑)在外滩建筑群中的排列位置。</p> <p class="ql-block">图示二十一,外滩27号怡和洋行大楼。</p> <p class="ql-block">怡和洋行大楼,1996年就被列为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1843年初,怡和洋行来上海开设分行,在今天中山东一路27号位置批租拿地,取得了英租界第一号租地道契,在第一期英租界地块的东北角,建起一幢英国乡村式两层双开间楼房作为洋行的办公楼。</span></p> <p class="ql-block">红圈内为怡和大楼</p> <p class="ql-block">1850年代外滩北部建筑图景</p> <p class="ql-block">19世纪的外滩北京路口西望</p> <p class="ql-block">19世纪的外滩北京路口南望</p> <p class="ql-block">1861年,怡和洋行第二次拆除旧房翻建新楼,在原地重建了一幢东印度式建筑,1864年竣工,楼高3层,面宽有15个开间,三层高的砖木结构四坡顶楼房,名为怡和大楼,是当时外滩建筑群中体量最大的建筑。</p><p class="ql-block">当时有个中国买办是广东人,很是迷信,还在大门前草坪上树立一尊天官的石像,以祈求赐福。</p> <p class="ql-block">怡和洋行老楼在建造施工</p> <p class="ql-block">右侧低矮的楼房为怡和洋行办公楼</p> <p class="ql-block">1918年这幢怡和洋行办公楼拆除。</p> <p class="ql-block">新的怡和洋行大楼始建于1920年,竣工于1922年11月。由马海洋行英籍建筑师思金生设计,华商裕昌泰洋行承建施工,高5层,占地面积1987平方米,建筑面积14300平方米,迄今已百岁高龄。</p> <p class="ql-block">1922年11月15日,怡和洋行大楼屋顶平台举办露天庆典酒会,庆贺大楼竣工落成。</p> <p class="ql-block">大楼外观为英国文艺复兴复古派建筑风格,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外墙用花岗岩垒砌,高七层,采用科林斯柱装饰立面,柱头柱底为四方形。墙身全幢外墙采用花岗石垒砌,大楼一、二层使用横线条粗凿石,这是上海早期大楼建筑的流行做法。大门进口处采用石阶踏步和铜质大门,显得稳重牢靠,门两侧有对壁灯。三至五层的中部,贯以4根大理石科林斯圆柱,柱头柱底为四方形。柱间为阳台及石栏杆。二楼中央有石雕羊头装饰。内部底层四壁及地面均用大理石铺砌。</p> <p class="ql-block">从这张航拍照上,请找找看哪幢是怡和洋行大楼。</p> <p class="ql-block">以下三张照片上可以看到怡和洋行大楼第一次加层,时间发生在1939年▼</p> <p class="ql-block">一·二八事变后的怡和洋行大楼</p> <p class="ql-block">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怡和洋行大楼被日本三井洋行强行接管占用,1946年恢复营业,但生意已大不如前,由于业务日衰,只好将大楼出租给昌兴轮船公司、海外航空公司、香港航空公司,还有英国大使馆一等商务参赞、财政参赞室及新闻处等。</p> <p class="ql-block">上海解放后,怡和洋行的生意更趋冷落。1955年,大楼由市房地局管理,供外贸局及所属单位使用,所以被称作外贸大楼。</p><p class="ql-block">当初上海市政府对外滩外国著名建筑开征了高昂的地价税,昔日高档酒店饭店会所写字楼等奢侈行业经营难以为继,房产收入抵不上应付的地价税,欠税和罚金令外国资本家只能拿房抵交税款和罚金,关张撤出上海。共产党没有采用没收政策,却肃清了西方残余经济势力。所以外滩的万国建筑其实并不存在产权遗留问题。</p> <p class="ql-block">外贸大楼,热播的电视剧《繁华》中的汪小姐曾在这里工作。</p> <p class="ql-block">怡和洋行大楼1983年又加盖了一次,外滩一侧看上去加盖了1层,其实退后数米处加盖了2层,总层数达到了8层。前后两次的加层使大楼顶部原有风格走了样,建筑的用材和高度比例也显得不太和谐。大楼顶部原是平台,前有栏杆,中间有石屏,正中上面还有圆顶,分为三段,顶上竖立旗杆,两旁也有石屏加圆顶,都雕刻着精美的人物、动物、帆船等图案。因为加层当时还没有优秀建筑的保护意识,修缮方案也不可能有文物保护的严格要求,不知这些雕刻是被拆毁了还是被遮挡了。</p> <p class="ql-block">怡和洋行的历史沿革</p><p class="ql-block">怡和是最早从事洋行业务的,怡和洋行是最著名的一家老牌英资洋行,远东最大的英资财团,清朝时从事与中国的贸易。怡和洋行对香港早年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亦是首家在上海开设的欧洲公司,和首家在日本成立的外国公司。</p><p class="ql-block">怡和洋行(Jardine Matheson,旧名“渣甸洋行”)在1832年7月1日在中国广州成立,由两名苏格兰裔英国人威廉·渣甸(William Jardine,1784~1843)及詹姆士·马地臣(James Matheson,1796~1878)创办。</p><p class="ql-block">怡和洋行早年参与对中国贸易,主要从事鸦片及茶叶的买卖。</p><p class="ql-block">林则徐在1839年实行禁烟时,怡和的创办人威廉·渣甸亲自在伦敦游说英国政府与满清开战,力主从清朝手中取得香港作为贸易据点。</p><p class="ql-block">1841年香港开埠之初,怡和即以五百六十五英镑购入香港首幅出售的地皮。</p><p class="ql-block">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怡和洋行于1842年将总公司从广州迁至香港。怡和初年在香港的竞争对手包括颠地洋行、沙逊洋行等其它贸易公司。</p><p class="ql-block">1843年上海怡和洋行成立。</p><p class="ql-block">1844年上海首次拍卖土地,由怡和洋行购得。</p><p class="ql-block">1872年以后怡和洋行放弃对华鸦片贸易,投资业务逐渐多元化,除了贸易外,还在中国大陆及香港投资兴建铁路、船坞码头、各式工厂、仓库货栈、矿山、航运船务、银行保险等各行业。</p><p class="ql-block">1872年在上海设立公和祥码头公司。</p><p class="ql-block">1873年开设香港火险公司。</p><p class="ql-block">1874年甚至做过军火生意。</p><p class="ql-block">1876年怡和洋行除了在上海兴建了中国第一条铁路吴淞铁路,亦安装了中国的第一部电梯和引入各种机械及工业设备。</p><p class="ql-block">1882年正式成立怡和轮船公司,并在香港、上海等地设立码头、仓库等。以后通过清内务府和李鸿章等关系,以中关税作保证,在伦敦筹集资金对中国发放各种借款。</p><p class="ql-block">1895年在上海筹建怡和棉纺厂。(石若凡同学工作过的上海第一毛条厂所在地最早是怡和属下杨树浦纱厂)</p><p class="ql-block">1898年与汇丰银行合资设立中英银公司,先后贷款建造京沈、沪宁、沪杭甬、广九等铁路,控制近代中国的铁路投资,又赞助英商福公司投资矿业。</p><p class="ql-block">1902年在上海开设怡和冷气堆栈(冷库)。</p><p class="ql-block">1912年以后,怡和洋行的公司总部迁至上海。</p><p class="ql-block">1923年创立怡和机器有限公司,经营机器进口业务。</p><p class="ql-block">1930年在上海设立怡和麦酒酿造厂(后来华光啤酒厂的前身)。</p><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前,除上海、香港外、还在汉口、青岛、天津、长沙、重庆、宜昌、九江、南京、广州、汕头、芜湖、福州等地设有分支机构,成为英国在远东的最大财团。</p><p class="ql-block">1949年后,怡和集团在中国大陆的大部分资产及生意被收归国有。</p><p class="ql-block">1954年,怡和集团在中国国内最后一家办事处亦被迫关闭,公司总部迁回香港。</p><p class="ql-block">1961年首次在香港上市,获超额认购五十多倍。</p><p class="ql-block">到了1980年代末,怡和集团将公司注册地点由香港迁往百慕大,并在1990年代初将公司及旗下多家子公司的上市地点从香港移至新加坡或者伦敦。</p><p class="ql-block">近年来怡和集团在上海投资手笔颇大,为上海前滩房地产的主要开发商,有兴趣者可以从网上搜索一下,这里不表。</p> <p class="ql-block">当年怡和纱厂(今杨树浦路670号)车间内景</p> <p class="ql-block">当年纱厂外景</p> <p class="ql-block">1941年怡和洋行在上海发行的纱厂股票</p> <p class="ql-block">了解了怡和洋行及其在外滩的洋行大楼,沿北京东路往西走,两侧高楼耸立,人行车驶至此,宛如进入峡谷。</p> <p class="ql-block">北京东路的冬天雪日</p> <p class="ql-block">北京东路东望外滩,正对着隔江的东方明珠电视塔。</p> <p class="ql-block">北京东路西望,左侧近处是怡和洋行大楼,右侧近处是格林邮船大楼,昔日的广播大楼。</p> <p class="ql-block">左侧是益丰·外滩源,现名为益丰大厦,原为怡和洋行新楼,也属于怡和洋行的地产,益丰洋行当属于后来的租客或业主。怡和新楼始建于1906-1907年,安妮女王复兴风格。2009年开始大规模修缮,内部替换成钢筋混凝土结构,立面按历史照片恢复原貌。在外滩源整体开发商外滩投资集团的精心打造之下,于2012年华丽变身为益丰·外滩源,成为外滩品牌、业态丰富的高端购物中心。</p> <p class="ql-block">整修后的益丰大厦清水红砖外墙,侧看凹凸有致,韵味十足。</p> <p class="ql-block">整修之前的益丰大楼是这付样子</p> <p class="ql-block">从外滩沿北京东路直行到第一条横马路,就是圆明园路了,益丰大厦也到西端了。</p> <p class="ql-block">益丰·外滩源的正门,圆明园路88号。</p> <p class="ql-block">益丰·外滩源的副楼,为新造之楼。</p> <p class="ql-block">紧邻益丰的圆明园路66号:滇北大楼。现名大丰公馆,为大丰集团办公楼。</p> <p class="ql-block">益丰·外滩源以南的建筑分布</p> <p class="ql-block">与66号南邻的是24号:滇池大楼。</p> <p class="ql-block">圆明园路24号现为居民住宅</p> <p class="ql-block">圆明园路24号外墙为清水灰砖白石灰嵌缝形式,窗框门券用的是红砖,均未做过修整,建筑立面保持了原始风貌,看上去很有沧桑感。</p> <p class="ql-block">24号接下来的是12号</p> <p class="ql-block">12号为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外汇黄金交易中心</p> <p class="ql-block">圆明园路双号最小号就是12号了,到此圆明园路就南抵了滇池路。</p> <p class="ql-block">站在滇池路北望圆明园路,左侧近处是慎昌洋行大楼。</p> <p class="ql-block">慎昌洋行标志性的圆筒形角楼,建于1916年。</p> <p class="ql-block">站在圆明园路滇池路口,东望外滩</p> <p class="ql-block">退西一点位置,再次东望外滩,左侧为慎昌洋行大楼。</p> <p class="ql-block">今日慎昌洋行的铜牌,挂牌在圆明园路43号。</p> <p class="ql-block">滇池路西望</p> <p class="ql-block">北京东路虎丘路口东望外滩,左侧近处为中实大楼,左侧稍远处为正在修建的洛克·外滩源,照片为2019年所拍,现在洛克·外滩源已竣工。</p> <p class="ql-block">圆明园路,南北向的小路,南起滇池路,北至南苏州路,全长462米。圆明园路修筑于19世纪60年代,1862年被命名为“新路”, 到了1865年,以北京的历史园林作为路名,更名为“下圆明园路”,1943年改今名。当然还有一条“上圆明园路”,就是今天的虎丘路。这里的上下指的是苏州河的上下游。</p> <p class="ql-block">圆明园路和北京东路构成这一块区域,正是上海所谓的外滩源。区域内有一大批建于1920年至1936年间的各式近代西洋建筑,为外滩历史文化风貌区的核心区域,是外滩万国建筑博览会的源头,也是上海现代城市的源头。</p> <p class="ql-block">外滩源俯瞰图</p> <p class="ql-block">红圈内的是怡和洋行大楼</p> <p class="ql-block">1947年上海百业指南地图集</p><p class="ql-block">圆明园路50号,标注为新民报报社,注意报社东面紧邻的是怡和栈房(仓库)。</p> <p class="ql-block">回到圆明园路,对照1947年地图梳理圆明园路东侧的门牌号,新老门牌对应比对一下:</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原8号中央信托局 现12号中行外汇黄金交易中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原24号中国银行宿舍 现24号民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原34号中国银行宿舍 现66号大丰公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原50号新民报晚刊报社 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原北京东路91号益丰洋行 现88号益丰·外滩源</span></p> <p class="ql-block">圆明园路50号到哪里去了?从空间上来说它只可能存在于如今的66号到88号之间。</p> <p class="ql-block">益丰·外滩源的副楼,会不会是原来55号楼呢?</p> <p class="ql-block">这是当年我们上学的黄浦分校,西式建筑,外墙用清水红砖、白石灰嵌缝,分层及檐口处带有腰线,进门处有若干级台阶,浅弧形窗楣,屋顶山花修饰,整体庄重协调美观。</p> <p class="ql-block">拿上面两张照片对比</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50号老楼:3层楼,3开间,立面接近马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88号副楼:4层楼,相当2开间,立面退后许多。</span></p> <p class="ql-block">根据新旧建筑照片、新拍俯瞰照片与过去地图进行对比,原50号老楼不在今88号副楼的位置,副楼比老楼少了一个开间的宽度,多了一层楼,西立面纵向沿路退后好多米,考虑到百年老楼的结构经不起如此大的变更,故而副楼不可能由老楼改造而来,而是根据益丰·外滩源的翻新需要重新建造的。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圆明园路50号原建筑已经拆毁。</p> <p class="ql-block">从此航拍图对比以上老地图,可见新民报社楼已完全拆除了。</p> <p class="ql-block">圆明园路88号路对面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让我们回顾一下圆明园路50号老楼的前世后生</p> <p class="ql-block">1855年上海地图</p><p class="ql-block">2号位地址是怡和洋行</p> <p class="ql-block">1884年上海地图</p><p class="ql-block">圆明园路(图示为圆明园东路,亦即下圆明园路),北京路至滇池路部分路段未标注或未铺设。</p> <p class="ql-block">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随着上海引入水泥钢筋等新建筑材料,英租界外滩近半建筑进行了重建,建筑风格上出现了清水红砖加花岗石雕的外墙、钢筋混凝土结构的3-6层房屋建筑,内外装修讲究。圆明园路50号老楼符合外滩这一时期的建筑风格,建造年代应该在这一时期,并极有可能成为1920-1922年之间怡和洋行大楼建造时的临时顶用的办公场所。</p> <p class="ql-block">1913年上海地图</p><p class="ql-block">已有圆明园路,但50号建筑尚未建设或未标注出来。</p> <p class="ql-block">圆明园路50号,一栋清水红砖外墙的3开间3层楼房,估计建造于1913-1920年之间,为怡和洋行的地产,位居外滩怡和洋行大楼的正西方,直线距离也就2-3百米。</p><p class="ql-block">有说该楼最初是怡和洋行的鸦片仓库,此说恐怕有误,因为楼房完全不是仓库的格调。据在校时的观察,从圆明园路拾阶而上,进入50号的大门,门厅宽大,中间有直对着大门的宽阔楼梯,1到2楼、2到3楼的是同一形式楼梯,每个楼面上除楼梯外都是平面楼道,楼梯豁口处都有木质栏杆,楼道四周分布着长方形的规整房间,楼梯和楼道适合行人,不宜运货。教室坐得下50多人,故可以肯定房间以前就是办公室。</p><p class="ql-block">怡和洋行显然建造的是写字楼,很大可能是用于仓库和物流管理的办公场所,就近建有仓库也是大概率的事情,1947年地图上的怡和栈房早先当是鸦片仓库,因为这里靠近外滩码头,作为经营鸦片的怡和洋行,外滩卸货后运进仓库储存鸦片也是合情合理的做法。</p> <p class="ql-block">1940年地图</p> <p class="ql-block">随着时光的流逝和外滩怡和大楼及北京东路怡和新楼的落成,圆明园路50号便成了怡和洋行一处重要性不大的不动产,这里曾落户过怡和机器公司,经营进口机器的生意;也曾办过沪上画家的画展,吸引了沪上艺术爱好者前来看展……</p> <p class="ql-block">史料记载:画家倪贻德1937年参加"中国现代画展",展览由国际艺术社举办,地址就在圆明园路50号。</p> <p class="ql-block">抗战胜利后,怡和洋行返回上海,但生意大不如前,走下坡路了。1946年5月1日,上海《新民报·晚刊》(《新民晚报》的前身)在圆明园路50号创办,这标志着怡和洋行转让了这栋楼房的产权或使用权。</p><p class="ql-block">据资料记载,当年1楼是报纸的机印车间和食堂,2楼、3楼是编辑部、管理部、排字间。那时,没有电脑排版,排字制版需工人把一个个铅字拣出来。每天下午,报社印刷车间大门敞开,一捆捆印好的带有墨香的晚报被陆续运往各地。</p> <p class="ql-block">圆明园路50号,当年新民报报社。</p> <p class="ql-block">《新民晚报》于1929年9月9日在南京创刊,原名《新民报》。</p><p class="ql-block">《新民晚报》是中国出版时间最长的晚报,前身为《新民报》晚刊。</p><p class="ql-block">1937年11月,战火逼近南京,11月27日出版南京报社最后一张报纸。</p><p class="ql-block">1938年1月15日,《新民报》重庆版发刊。</p><p class="ql-block">1942年11月1日,《新民报》晚刊在重庆问世,成都、北平及上海等地也分办过《新民报》,南京版出过复刊,之后除上海版外全部永远停刊。</p><p class="ql-block">1946年5月1日,《新民报》上海社成立,发行晚刊。</p><p class="ql-block">1947年5月25日,国民党当局悍然查封上海《新民报》晚刊,1947年7月30日复刊。</p><p class="ql-block">1949年5月《新民报》晚刊沪上最早报道上海解放。</p> <p class="ql-block">1966年8月22日,《新民晚报》被迫停刊。</p><p class="ql-block">1980年5月12日,《新民晩报》复刊。</p> <p class="ql-block">文.革初期《新民晚报》被停刊,此楼转为1966年12月创办的上海《工人造.反报》的报社,该报1971年4月停刊。以后圆明园路50号划归黄浦区工人业余大学所用,继而成为上海业余工业大学黄浦分校。改开后,《新民晚报》复刊,报社想要回归圆明园路50号,上海市领导作了还房的批示,由于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黄浦分校有好几百个学生在此上课,短期内无法归还原主,最终《新民晚报》另觅新址建起了报业大楼。</p> <p class="ql-block">1993年,圆明园路50号,曾开过酒家。</p> <p class="ql-block">二工大搬迁后的圆明园路50号</p> <p class="ql-block">1986年我们大学毕业,挥别圆明园路50号,一直不清楚它以后的际遇,想来圆明园路50号老楼最终消亡于外滩源开发之中,开发商为了使益丰·外滩源的商业价值最大化,最终拆除了一旁相对平庸的50号老楼。</p> <p class="ql-block">综上所述,圆明园路50号的老楼,是富有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的,如能保留至今,在里面建一个外滩源历史博物馆的话,相信会有不少人从中更深切地了解外滩源和外滩,以至更直观地了解近现代上海商业、媒体和教育等诸多方面的演进。对于我们,则多了一处凭吊青春岁月和大学时代的旧楼故地。</p> <p class="ql-block">黄浦区外滩附近不少建筑的墙上挂着这样的铭牌</p> <p class="ql-block">圆明园路50号的建筑还在的话,如果真的还在的话,想必门口也会挂有类似的铭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黄浦区文物保护点</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新民晚报》社旧址</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怡和洋行办公辅楼旧址</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黄浦分校旧址</span></p><p class="ql-block">完全有条件举办怡和洋行、《新民晚报》和二工大的历史回顾展,定会有观众光顾。</p><p class="ql-block">只要政府或资本介入,一切都有可能。</p><p class="ql-block">然而老建筑拆除了、消失了。</p><p class="ql-block">对曾在故校老楼浸润过5年光阴的当年学子来说,这一切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梦中楼。</p><p class="ql-block">除了失望、遗憾,还是失望、遗憾……</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2px;">故 校 今 安 在</span></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2px;">故 校 已 不 在</span></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2px;">故 校 之 影 似 犹 在</span></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2px;">故 校 之 魂 将 长 在</span></h1><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