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红楼01 || 人生百味《红楼梦》

天涯倦客

<h1><b>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b></h1> <h1><b>《红楼梦》是一部雅俗共赏的奇书。不同的人读《红楼梦》会有不同的目的,因而也会有不同的心境,并从中“品”出不同的“味”来。</b>归纳起来,大抵有三: </h1><div><br></div><h1><b>一曰“书斋红楼”或者叫“考据红楼”。</b>在以读红楼、研究红楼为职业的专家学者们眼里,浸透着曹雪芹毕生心血的《红楼梦》是一堆被赋予特殊隐喻意义的字符,是一个个或互相联系或各自独立的关于文学、历史、哲学、美学、宗教、绘画、歌舞、民俗、语言诸学科基本理论成功应用的范例。为了考证红楼版本演变、作者生平事迹,揭示文本的微言大义、人物形象的原型,研究红楼器物的真伪、风俗民情的虚实,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钻故纸堆,查文献,翻资料,索隐推敲,皓首穷经,矢志不渝,其辛苦与执着比之于自然科学家在实验室里探究物质世界的奥秘并不逊色。他们研读红楼是一种“工作着并快乐着”的心境。 </h1> <h1><b>二曰“士族红楼”或者叫“士大夫红楼”。</b>按照现在的说法也可叫“小资(或小知)红楼”。这类读红一族多为有钱有闲有知者。有钱则无衣食之忧,有闲则可有大段时间供自己支配,有知则很容易为书中情节所感动,进而为书中人物命运扼腕叹息,感慨唏嘘。惟这类人读红楼读得投入,读得痴迷。有为晴雯早逝而泣者,有为黛玉鸣不平者,有为袭人辩冤者,有声言“娶妻当如薛宝钗”者。拥林拥薛之争便是发端于这些人。这类人对红楼人物的评价多从各自审美的角度出发,意见分歧也最大,乃至“一言不合,几挥老拳”。</h1> <h1><b>三曰“平民红楼”或者叫“市井红楼”。</b>这类读红楼者大多处于社会的基层,职业涵盖方方面面,从而构成了《红楼梦》最大的读者群体。他们对《红楼梦》的理解基本出于各自的感情好恶,不同职业、不同经历、不同兴趣的人读红楼时各取所需、各有所好同时也各有所恶。他们对红楼人物故事的看法比较实际,或图热闹,或重言情,或悟人生。由于生活的艰辛与境遇的坎坷,《红楼梦》中那些殊途同归的悲剧人物命运会自然引起他们的联想与共鸣,一些人从《红楼梦》中读出了仕途的险恶、官场的诡异、人情的冷暖、世态的炎凉,由此可能改变他们对世事人情的看法。《红楼梦》成了他们的人生教科书,精神缓冲剂。 </h1> <h1>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尽了人生世相百态,凡是读过《红楼梦》的人都能在书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清代的 《竹枝词》说:<b>“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亦枉然。”</b>说明在那个时代,人们就把读没读过《红楼梦》作为衡量一个读书人文化水准的标志了。今天看来,这个“起码标准”仍然没有过时。<b>《红楼梦》是我们的国粹。正如莎士比亚是英国人的骄傲,雨果、巴尔扎克是法国人的骄傲,曹雪芹无疑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b>现实中,芸芸众生、各色人等以不同的心态、不同的心境读红楼、评论红楼,客观上为《红楼梦》这部伟大著作的普及奠定了厚实的基础。这对于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和审美境界,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