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半日游记

庐陵散人

<p class="ql-block">前天,也就是2022年6月3日是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这本是一个中国人合家团聚缅怀纪念屈原的隆重节日,脑子里马上想起了老家一幕幕过节的热闹美好场面,真想马上回家以解相思之愁,但是新冠肺炎疫情还在稀稀拉拉地存续,跨省出行管理要求严格请假比较麻烦,加上女儿过几天就要参加高考,要在晋江呆着守护一下,所以就不能返乡过节了。</p><p class="ql-block"> 女儿2号晚上发信息跟我说要我买点零食给她,我就决定再给她送点汤,饭菜这次就不送了,保温桶放在学校没带回家,只能用剩下的简易塑料保温桶送汤给她。起了个大早,去菜市场买了各种东西,弄了将近一个上午,匆匆忙忙赶到晋江一中南门把东西交给她,相视一笑,看她状态还行,轻轻扭了一下她的脸颊,一会儿就目送她进去吃法了。我又成了“孤家寡人”的状态,本想和同学相约在晋江市区聚一下,各种原因都凑不齐,再说女儿在一中读书6年,来来往往市区,基本上玩腻了,所以决定去附近走走,本来想再去泉州洛阳桥看看,突然想起不远不近的南安市区和其它景点还没有去过(18年和汤兄去过靠近晋江的石井镇瞻仰了郑成功),半天时间正好可以去,一下子又想不起来南安还有有什么好看的景点,隐隐约约记得以前在网上看到南安有个宋代的石塔岩比较有名,前几天在抖音上刷到有个林路大厝很不错,遂决定一探究竟,行车的路上因为郑成功又想起了洪承畴,手机一查没找到洪的故居多少有价值的信息,就不去了。五塔岩离晋江最近,第一站就它了,打开高德地图设定路线就出发了。</p> <p class="ql-block">五塔岩离晋江市区19公里,在著名的紫帽山附近的西北麓,但它归属南安市官桥镇,在竹口村龙水山上,紫帽山以前带学生参加军训和社会实践去过几次,不高不矮风景尚好但也不是很惊喜,也就是那种周末爬山休闲的地方罢了,山下和半山腰景致尚可,顶部就一般了,就一个电视塔和几座闽南常见的寺庙,顶部光山灰景而已。车子在紫帽山下的乡道上弯弯曲曲行驶,侧面看紫帽山,向东北蜿蜒而上,清秀青翠,初夏时节,溪水潺潺,草木葳蕤,野花遍生,万物竞秀,看着心胸开阔,神清气爽。只是天上一直伴随着流动的乌云,而且越积越多,滚滚成山,慢慢的还打雷了,且趋紧趋响,还下起雨来了,虽然不是很大,心里还是像天空一样起了阴翳,春夏之交的雷雨天气还是很危险的,从小就听过看过人畜物遭雷劈的恐怖场景,心里叫苦。快到五塔岩的时候路上有一个中型水库,随山壑曲折天成,清水漾漾,巨石错落其中,散缀其间,数十人打伞垂钓,野趣横生,很想下去看看,但是因为打雷下雨,又想早点看到五塔岩就往前开了。</p><p class="ql-block">山路继续弯折抬升,前行一公里左右,两块大石头像迎宾壮汉一样矗立在路口,也挡住了视线,看不到前面的情况,心想不会走错路了吧?这就是景点就太扫兴了,左转前进几米,豁然开朗,三山围拢一块逐渐上升的平地,只留这这条路做出口门枢,当头是人工建设的迎宾石,上书“五塔岩”景区欢迎您之类的大红字体,一下子兴奋起来,一口气开车到停车场,迫不及待地下车观赏起来。神奇的是刚才还彤云密布雷雨交加,这会儿慢慢停了,爬山的过程中就雷息雨霁,云开烟散,开朗放晴了,莫非菩萨神仙照顾我,哈哈运气不错!车场前面是一口古井,上面架着木辘辘,挺好看。抬眼一望,三山环抱(海拔不高,200米左右),树木依山摇翠,梨花带雨,郁郁葱葱。右前方的半山腰隐隐有石塔显现,后面是几座闽南特色的寺庙,庙后是几块巨大的花岗岩石,都依势而上,塔庙坐于山石怀抱之中,犹如绿荷舒苞开花,虎崆雄峙,崒嵂壮观。这应该就是五塔岩了,赶紧登山,有左右两条路,我选择了右手那一条,后来发现左边那一条似乎平缓一些,路中还有一奇特的石洞拦路为门,洞口有米芾写的“第一山”题刻,跟二十公里外的清源山一样,不明白是何意,到底谁是第一山呢,傻傻分不清。没多久我就接近五塔岩了,侧面越壑而看,五座古巧的花岗岩石塔并列依次排开,站立在悬崖峭壁的旁边,崔崴灵动,翼飞胆寒!为什么是五座而不是其它数字呢?我也不知道,猜测佛教很看重五吧,大千世界由色、受、想、行、识五蕴聚合变化而成,在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相互作用观照中长生消弭,空相无碍。迫近细看,更是惊叹不已,据说中间的石塔高5.5米,其它四座高5.3米,呈一轴四卫形态,巨大的条石铺成四方形塔基,上面是逐层收分的四层六角形须弥座基,上面饰以卷云和威猛生动的狮子,塔体是中间隔开又连在一起的近似圆球形的石鼓,下鼓小上鼓大,颠覆你的传统构造法式和力学审美,是一种大胆的创新,更神奇的是这些南瓜状的石鼓不是由一整块而是四到六块大石头花瓣状(佛坐莲台?)地拼接在一起的,七百多年来历经风吹雨打,地动山摇居然屹立不倒!上面的石鼓对山面寺的一侧镂空了五个佛龛,里面雕刻着五个神态各异的佛像,虽然有些剥损靡坏,但是佛像仍然依稀可辨,粗朴简练端庄典雅慈祥,为什么不是朝外面向大海的一侧做佛像呢?这多符合世俗习惯和风水气势啊,或者两面都刻佛像多好看啊,开始很是不解,回来看地图和照片似乎有点明白了,佛像朝西,因为佛从西方来,从释迦牟尼佛的故乡印度而来,沿着万里丝绸之路,跨山越海舟车辐辏地来到中国,来到这东方大港,来到“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的泉州城,传播般若大智慧,波罗苦厄,普渡众生!也许没那么复杂,建造者只是让站在寺庙前的人看到佛像而已,也许又是一个谜吧。顶部是由七轮葫芦状的塔刹构成,衔放在六角形的塔檐上,精巧美观,如香烛焚天。五座佛塔从上下左右看有不同的形态,真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观感,它们或雄峻挺拔,或小巧玲珑,或队列整齐法相森严,或倾身交谈慈容可爱,难道不正是五蕴轮转,法身无穷,法海无边,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的现实写照吗?我对佛教不甚了解,也不是佛门弟子,但是触之所及,一股神秘的暖流袭遍了我的全身,仿佛穿越近千年的时空与五位袈裟飘飘的宋朝摩诃尊者探偈问禅,迷途知返,归性求真。</p><p class="ql-block"> ‘五塔对面是五塔岩寺,寺前的一块平地是绝佳的观景台,俯瞰五塔排列森罗,下临深崖绝壁;远眺青芜绿树,弯路曲溪,高楼田舍,点缀远去;紫帽山含黛,紫气东来;东海隐现,浮槎接天;雨后蓝天,白云舒卷,漂浮不定,变换阴晴,好一派田园风光,山川美景!从五塔岩寺后门出,拾级而上,陡见三块巨石,左边的最高,镶嵌在山体里面,上面刻着“虎啸龙吟”四个大字,右边横着的长方形巨石上刻着“佛光定照”四个大字,刚劲有力,泉州吴 行等人书。最有趣的是中间的那块最大的岩石也就是定光寺,天然突出,像一个大鲸鱼头,额头上镌刻着一个大大的鎏金“佛”字,背山面海,气宇非凡,“鲸鱼”探鼻向前,张口吞吐,噏合有声,吸纳天地,收服众生!那张“口”就是定光寺的寺门,门边一副对联写着“定鼎一方钟胜地,光昭千古庇斯民”,进门是一个天然的洞窟,里面供奉着闽地信仰的定光祖师,记得在几年前在福州市区游览过一个定光寺,建的非常的豪华精致气派,里面还有白塔,可见定光祖师信仰较广,想必是比较灵验吧,想起我的女儿过几天就要参加高考了,何不随缘一回,为女儿祈祷祝福一番?我这个唯物主义者,政治老师也唯心一下,阿弥陀佛,菩萨保佑,让她顺顺利利,考试超常发挥,考上想要的大学。出定光寺右转就看见一个两米平方的屋台上放着几个古朴的石桌石凳,外面对着紫帽山和蓝天也白云,和三五好友在上面品茗聊天,搴山拏云一定是一件十分惬意的事情吧,你,约吗?继续右转前行几米,是一条曲曲折折,高低错落的石头巷子,方寸之间,别有洞天,左边是一块体量面积更大的全石,外沿像一个上翻的帽檐,檐下是两个石头水槽,大水槽里面是一汪清澈的泉水,上面写明乃是饮用水,当时竟然没有喝上一口解馋,也许是有两个女游客在旁边不好意思吧。水槽旁边是龙水寺洞窟,此石窟更大,左边对着大门的是玻璃门框罩着的一尊卧佛,说是卧佛其实不是平躺,而是侧身半躺在台基上,全身镀金,右手支撑佛首,法眼微睁,似眠非眠,似寐非寐,罗髻乌黑卷曲,法相雍容慈祥,不像一个威严的佛祖,倒像一位和蔼可亲的老爷爷,好想和他同塌而眠,砥足长谈,失敬失敬哦。右边还有一块空地,上设一台阶,墙壁上悬挂着两幅书匾,左转还有一架木梯直上二楼!可见这个石窟还是蛮大的,洞壁开一石窗,明光照地,如见佛光,洞内潮阴凉快,好像进了空调房。出卧佛殿,前面横着一架石板桥,架在两块巨石之上,上下都可以通行,具体而微,质朴有趣,上桥右望,下面的岩石寺庙石塔就在脚下,似乎触手可及,远处的景象与五塔岩前的大同小异,只是更高更远更开阔,但是感觉还是下面的景色好看。过石桥左边有一个似塔似刹似龛似碑的石头建筑,上书“桃源先祖亭”,也不知道是供奉哪位先祖的,毕竟是临时而来,没做好功课,所以很多东西都不了解,但是也多了一些激情惊喜和意外收获,随缘随缘哦。走了小半天,大汗燥热,就在桥边的石凳上树荫下休息一回儿吧,打开手机,想起路上开车没有接夫人的视频电话,马上回拨过去,管他有没有流量,让她分享一下我的美好心情,看到我满头大汗人在囧途的样子,夫人很诧异地问我在哪里,我立马调转镜头,让她欣赏山上的美景,还发了几张刚才拍的照片给她和家人一起看,她也被感染了,赞不绝口,表示以后也要来这里游览。问家中过节情况,她说大姐小妹小外甥等人都回乡下陪父母过端午节了,小孩除了有一点发烧,其它很好,其乐融融,隔着屏幕和千山万水我的心和你们在一起!愿家人安康,山河无恙。佛法无边,且渡眼前,极乐虽好,俗世也甜,修身齐家,努力向前!下山,在山门出口处看到一排喝茶的塑料桌凳,又想休息一下,可是刚才下大雨,凳子上全是水,就准备继续赶路了,不想,旁边一对正在喝茶的夫妇忙招呼我跟他们一起喝茶,女的还帮我用抹布把凳子擦干净,我真是感动的不行,就一起喝茶聊天,加微信联系,女主黄女士是南安官桥人,在晋江做事,一脸的福相,男主吴先生估计是做生意的,英俊聪明的样子。我还要赶路去下一个景点,就跟他们道别了,这是今天遇上的又一份惊喜和缘分,有心向佛,众生皆佛,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世界和谐光明!</p> <p class="ql-block">山脚下仰望五塔岩</p> <p class="ql-block">五塔雄姿</p> <p class="ql-block">定光祖师庙</p> <p class="ql-block">这个石碑值得一认</p> <p class="ql-block">第一进五塔岩寺</p> <p class="ql-block">紫帽山和晋江电视塔</p> <p class="ql-block">班若洞</p> <p class="ql-block">这面墙比较特别,出砖入石垒砌的形式和好看。</p> <p class="ql-block">龙水泉卧佛殿</p> <p class="ql-block">一泓清水</p> <p class="ql-block">很喜欢这种风格</p> <p class="ql-block">曲径通幽</p> <p class="ql-block">喝茶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佛光普照</p> <p class="ql-block">  下一个目的地是林路大厝,和五塔岩一样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安市省新镇满山红村后埔自然村,离五塔岩三十一公里,中间路过南安市区,我没到过市区,很想进去看看,无奈时间不够,只好赶路。在柳城大桥南桥头转盘处矗立着一座民族英雄郑成功的巨大雕像,刀法精美,形象逼真,英气逼人,故停车瞻仰一番。上桥,陡见一条碧绿宽阔的河流,叫西溪,水质不是很好,但是两岸的建筑和风景很漂亮,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五十分钟后到达林路厝,正如网上所见一样,很是气派精美,整个建筑群原来占地6.5亩,共99间房,文革期间损毁一部分附属建筑和围墙,所以现在看起来有点进深不够,略显单薄,但是仍然体量庞大,器宇轩昂,整个建筑呈东西走向,一字型排开,由多座建筑合成一整体建筑群,墙为花岗岩和红砖结构,梁柱有钢筋水泥与木构混合,硬山式与歇山式屋顶,穿斗式木构架。左边是书房,中间是正厅,右边是宗祠和其它附属建筑,单体成屋,连体成苑,是典型的闽南红砖古厝,却又别出心裁,中西合璧,拔萃创新,略举几个例子:书房里外有两个花园,里面的花园进门处还有一个亭子做门罩,地砖是从新加坡运送过来的,是很漂亮独特的西式图案,两边的厢房的窗户是巴洛克式的半拱形,墙壁上镶嵌着花玻璃,有点像教堂的马赛克;正厅最高,两进三开间,前门是闽南传统样式,红砖古厝,飞檐翘角燕尾脊,但是两边建了两座像西方城堡式的六边形护厝,奇特又新颖,联结护错和大厅是两个夹道相对的庑房,也很好看,再进去就是正厅,上下两层,明显比两边的建筑要高,而大多数闽南建筑基本上是平矮不突出,一样的高度制式,所以林路厝显得与众不同,远远看去就像皇宫,鳞次栉比,逐层飞升,前面是一个池塘,后面背倚青山,枕山面水,涵养风水,滋育后昆。各种雕塑也非常精美,石雕砖雕木雕灰塑几乎都是上品,有中原气度和风格,林家宗祠门楣上就写着“九牧传芳”,说明是来自河南卫辉林姓世家,林路这个旅居新加坡的大设计师大富商要恢复中原韵味,采撷南洋格调,扎根闽南基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胸怀祖国故地,又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终于成就这洋洋大观的泉州十大古民居之一的“皇宫起”。值得赞美的是林路很注重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十几个子女都在书院接受良好的中国文化教育再去外面打拼,村上的孩子也可以在里面读书。让我感动莫名的是他的第十一个儿子林谋盛,面对日寇的疯狂侵华,毅然选择弃商抗日,是新加坡华裔抗日领袖之一,后被日军发现逮捕杀害,时年三十五岁,成了中国和新加坡表彰纪念的抗日英雄,可见家风教育之好!他写给妻子的信就像林觉民的《与妻书》,高风亮节又儿女情长,情真意切,声泪俱下,让人不忍卒读!富而有仁,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救国救民,真大丈夫也!</p><p class="ql-block"> 在来林路厝的路上看到写着叶飞故里的牌子,才想起共和国开国上将叶飞也是南安人,乘着天色还没黑下来,决定再去叶飞老家参观。此去又是21公里,路况还行,一路都是青山绿水田园市镇村落,工业稀少,不像晋江工厂遍地开花。叶家位于南安市金淘镇占石村,在东石线左拐进入山区,沿乡道兜兜转转来到一座大山的半山腰,有一种世外桃源的感觉,当然,风景很好,青山延绵放幽,溪水潺潺长流,不知山外几世,遑论秦汉曹刘。小农经济时代应该是稻粱丰收生活无忧的吧?是什么促使叶飞参加革命,成就一代将星的呢?我迫不及待的想知道答案了,所以看了叶的铜像之后直奔他的故居,可惜的是故居在大规模翻建重修,面目全非,只看到一个卧室里面摆放着一个大相框,里面有叶飞和他母亲的照片,叶飞很像她妈妈,风神俊仪,广额垂耳奕目,很有“官像”。工地上的师傅建议我去旁边的泉州华侨革命历史博物馆看叶飞的介绍,走过去发现闭馆了,只好悻悻而归,以后有机会再来瞻仰吧。</p><p class="ql-block"> 返程中已近天黑,在金淘镇的路边上看到一座金碧辉煌的闽南古刹,忍不住又去看了一下,的确是不得了,非常好看高档,可是也是关门吊锁。旁边还有一个金淘书院,平矮却有点特色,也已经关门了。庙的名字叫“千金古庙”,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一般的庙宇的名字都是严肃正统又意味深厚的,怎么会取这样一个名字呢?亲爱的读者,你知道是为什么吗?您慢慢想,码了半天的字,手酸眼涩,饥肠辘辘。。。。。。</p> <p class="ql-block">凤凰木花开</p> <p class="ql-block">南安市区郑成功</p> <p class="ql-block">林路后裔</p> <p class="ql-block">林路古厝书房,第二个花圃。</p> <p class="ql-block">西洋风格</p> <p class="ql-block">乡下有这么好的条件真不错</p> <p class="ql-block">林路的字也漂亮</p> <p class="ql-block">知道答案了吗?</p> <p class="ql-block">漂亮的雀替</p> <p class="ql-block">林谋盛伟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