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b>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1982年根据北京大学侯仁之、建设部郑孝燮和故宫博物院单士元三位先生提议而建立的一种文物保护机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确定并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均为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纪念意义、且正在延续使用的城市。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工作,《文物保护法》、《城乡规划法》确立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制度,并明确规定由国务院制定保护办法。2005年10月1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正式施行,确定了保护原则、措施、内容和重点。2008年7月1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正式施行,规范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申报与批准。如果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布局、环境、历史风貌等遭到严重破坏的,由国务院撤销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b></h1><h1><b>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按照特点主要分为七类。</b></h1><h1><b style="color:rgb(237, 35, 8);"> 1、历史古都型:</b><b>都城时代的历史遗存物、古都的风貌为特点的城市,如北京、南京、西安等。</b></h1><h1><b style="color:rgb(237, 35, 8);"> 2、传统风貌型:</b><b>保留了一个或几个历史时期积淀的完整建筑群的城市,如大理、商丘、平遥等。</b></h1><h1><b style="color:rgb(237, 35, 8);"> 3、一般史迹型:</b><b>分散在全城各处的文物古迹为历史传统主要体现方式的城市,如成都、济南、长沙等。</b></h1><h1><b style="color:rgb(237, 35, 8);"> 4、风景名胜型:</b><b>建筑与山水环境的叠加而显示出鲜明个性特征的城市,如桂林、苏州等。</b></h1><h1><b style="color:rgb(237, 35, 8);"> 5、地域特色型:</b><b>地域特色或独自的个性特征、民族风情、地方文化构成城市风貌主体的城市,如丽江、拉萨等。</b></h1><h1><b style="color:rgb(237, 35, 8);"> 6、近代史迹型:</b><b>反映历史上某一事件或某个阶段的建筑物或建筑群为其显著特色的城市,如上海、天津、重庆等。</b></h1><h1><b style="color:rgb(237, 35, 8);"> 7、特殊职能型:</b><b>某种职能在历史上占有极突出的地位的城市,如"瓷都"景德镇、"盐城"自贡等。</b></h1> <h1><b> 2002年10月琼山市并入海口市。2006年11月,根据国务院秘书二局的意见反馈,要将琼山历史文化名城更名为海口历史文化名城,会在当时已批准公布的103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产生连锁反应,建议海口市重新呈报申报文件,直接申报海口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07年3月13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海口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做统计报告及海口市政府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时,均将海口和琼山视作一处。</b></h1><h1><b> 国务院于1982年、1986年和1994年先后公布了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共99座。此后,分别于2001年增补2座,2004年增补1座,2005年增补1座,2007年增补7座,2009年增补1座,2010年增补1座,2011年增补6座,2012年增补2座,2013年增补4座,2014年增补2座,2015年增补3座,2016年增补3座,2017年增补2座,2018年增补1座,2020年增补1座,2021年增补3座,2022年增补2座,共计增补42座,其中海口市与第三批的琼山合并应该减掉一个,实际增补41个,截止到2022年4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b><b style="color:inherit;">共计140座,</b></h1><h1><b style="color:inherit;"> 我喜欢旅游,</b><b>喜欢游览城市的名胜古迹和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情有独钟,</b><b style="color:inherit;">经过统计我到过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已达119座,还差21座。</b></h1> <h1><b><font color="#ed2308">河南省洛阳市(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86年12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font></b></h1> <p class="ql-block"> <b>洛阳,华夏文明发源地之一,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世界文化名城,国务院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较多的千年帝都,曾经有105位帝王在洛阳指点江山。</b></p><p class="ql-block"><b> 洛阳是我国历史上唯一被命名为“神都〞的城市,意为神州大地之首都。千年帝都,牡丹花城,丝路起点,河洛之根,这是对洛阳数千年文明史的高度概括,也是对洛阳璀璨文化的卓越赞美。</b></p><p class="ql-block"><b> 洛阳,立河洛之间,居天下之中,既禀中原大地敦厚磅礴之气,也具南国水乡妩媚风流之质。开天辟地之后,三皇五帝以来,洛阳以其天地造化之大美,成为天人共羡之神都。洛阳代表最早的中国,也是最本色的中国、最渊深的中国。</b></p><p class="ql-block"><b> 洛阳共经历十三个建都朝代,累计建都史达千余年。洛阳在历史上曾长期作为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存在,历代帝王贵胄、文人骚客等均对洛阳的都城地位有着极高评价。</b></p> <b><font color="#ed2308"> 作者本人分别于1999年9月和2013年10月先后两次前往洛阳市旅游。</font></b> <p class="ql-block"><b>河南省洛阳市火车站(2013年10月5日)【一共2次前往洛阳市参观游览】</b></p> <b>河南省洛阳市龙门石窟(1999年9月30日)</b> <p class="ql-block"><b>河南省洛阳市白马寺(2013年10月5日)</b></p> <p class="ql-block"><b>河南省洛阳市关林(2013年10月5日)</b></p> <h1><b><font color="#ed2308"> 河南省开封市(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86年12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font></b></h1> <p class="ql-block"> <b>开封简称汴,迄今已有4100多年的建城史,先后有八个朝代在此建都(夏朝、战国时期的魏、五代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和金),尤其是北宋时期的168年间,开封是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世界第一大都会,“正是当时开封的真实写照,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活字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均出自北宋时期。这里是《清明上河图》的故乡,有世界独一无二的城摞城奇观,有保留完整的中国第二大古城墙,有历经千年沧桑的北宋铁塔,有六朝皇宫所在地龙亭,有千年佛家寺院大相国寺。近年来,我们在传承弘扬宋文化、巩固提升原有旅游景观的同时,又先后打造了“一河两街三秀”、“一湖两巷三园九馆”等文化旅游新亮点,探索出了一条文商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子。</b></p><p class="ql-block"><b> 开封文化灿烂,名人辈出,铁面无私的包青天、满门忠烈的杨家将,民族英雄岳飞、图强变法的王安石、破秦救赵的信陵君、画家张择端、文学家蔡邕、诗人阮籍、教育家林伯襄、历史学家范文澜、哲学大师冯友兰等名人大家,为开封留下了宝贵的精神和文化财富。</b></p> <h3> <b><font color="#ed2308"> 作者本人分别于2013年10月和2016年1月先后两次前往开封市旅游。</font></b></h3> <p class="ql-block"><b>河南省开封市火车站(2013年10月4日)【一共2次前往开封市参观游览】</b></p> <p class="ql-block"><b>河南省开封市铁塔(2013年10月4日)</b></p> <p class="ql-block"><b>河南省开封市繁塔(2013年10月4日)</b></p> <p class="ql-block"><b>河南省开封市大相国寺(2013年10月4日)</b></p> <p class="ql-block"><b>河南省开封市开封府(2016年1月31日)</b></p> <b>河南省开封市包公祠(2016年1月31日)</b> <b>河南省开封市刘少奇在开封陈列馆(2016年1月31日)</b> <h1><b><font color="#ed2308"> 河南省安阳市(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86年12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font></b></h1> <p class="ql-block"> <b>安阳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甲骨文的故乡、《周易》的发源地。河南安阳殷墟已经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迁都于殷(今安阳市郊小屯一带),经八代十二王,历时254年。中华民族最早使用的文字——甲骨文、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大方鼎在这里出土问世。在“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评选中,安阳殷墟商代晚期都城遗址的发现与发掘名居榜首。</b></p><p class="ql-block"><b> 另外,著名的大禹治水、文王演易、妇好请缨、苏秦拜相、西门豹治邺、岳母刺字等历史故事都发生在这里。安阳文物古迹较多,境内共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2处。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为安阳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1952年11月毛主席视察安阳,对我们提出了殷切希望。1956年9月郭沫若先生留下了“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的著名诗句。-总书记也于1991年2月和1996年6月两次视察安阳,并亲笔题词:“弘扬民族文化,建好古都安阳”、“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b></p><p class="ql-block"><b> 安阳历史悠久,第一个城当是商代河亶甲居相之都城,然后是盘庚迁殷之殷都城。前236年秦将王翦等又克安阳,始建安阳城。398年,在今安阳城西南烧盆窑村一带,建安阳城。580年杨坚焚邺城,将邺官府和所有居民全迁安阳古城,安阳于是称邺,为相州邺县治所。此后安阳古城代替邺城成为这一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成为新邺城。明洪武元年(1368年),将安阳古城改筑为彰德府城。</b></p> <b><font color="#ed2308"> 作者本人分别于2009年5月和2013年10月先后两次前往安阳市旅游。</font></b> <p class="ql-block"><b>河南省安阳市火车站(2009年5月24日)【一共2次前往安阳市参观游览】</b></p> <b>河南省安阳市殷墟(2009年5月24日)</b> <p class="ql-block"><b>河南省安阳市羑里城(2009年5月24日)</b></p> <p class="ql-block"><b>河南省安阳市岳飞庙(2009年5月24日)</b></p> <b>河南省安阳市袁林(2009年5月24日)</b> <p class="ql-block"><b>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红旗渠青年洞(2009年5月25日)</b></p> <p class="ql-block"><b>河南省安阳市文峰塔(2013年10月7日)</b></p> <p class="ql-block"><b>河南省安阳市中国文字博物馆(2013年10月7日)</b></p> <h1><b><font color="#ed2308"> 河南省南阳市(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86年12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font></b></h1> <p class="ql-block"> <b>南阳,古称宛,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豫鄂陕三省交界地带,因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而得名。</b></p><p class="ql-block"><b> 南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2000多年的建城历史,为楚汉文化的发源地。夏朝初,禹把今南阳境内邓州作为都城。商朝、周朝时,现南阳境内有申、邓、谢等诸侯国。春秋时楚设宛邑,楚国属地,全国冶铁中心,屈原扣马谏王地,秦楚丹阳之战发生地,秦设南阳郡治宛城,西汉时为全国六大都会之一,曾孕育出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商圣”范蠡、智圣诸葛亮、谋圣姜子牙、名相百里溪等历史名人。</b></p><p class="ql-block"><b> 三国时期,南阳是诸葛亮躬耕之地、刘备“三顾茅庐”发源地。南水北调,源起南阳淅川。南阳淅川是世界最大调水工程南水北调中线陶岔渠首枢纽工程所在地和重要的核心水源区之一。</b></p> <b><font color="#ed2308"> 作者本人于2016年1月自驾游(吉林—云南)途径南阳市,做短暂停留。</font></b> <b>河南省南阳市火车站(2016年1月31日)</b> <b>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岗(2016年1月31日)</b> <h1><b><font color="#ed2308"> 河南省商丘市(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86年12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font></b></h1> <p class="ql-block"><b> 商丘地处豫鲁苏皖四省的边界,是中国六大亚欧大陆桥地区的河南省东部。它的建城历史超过5000年,因其商业繁荣,商人繁荣,素有“三商之源、商贸之都”的美誉,是华夏文明、中国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六朝古都,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商丘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三皇之首燧人氏的燧皇陵,是全球最早的观测台,庄周墓是道教宗师庄周墓,四大学府之一的北宋应天书院,商丘古城,中国最古老的城市,都在这里。</b></p> <b>河南省商丘市火车站(2013年10月4日)</b> <b>河南省商丘市商丘古城北门(2013年10月4日)</b> <b>河南省商丘市商丘古城南门(2013年10月4日)</b> <p class="ql-block"><b>河南省商丘市应天书院(2013年10月4日)</b></p> <p class="ql-block"><b>河南省商丘市归德府文庙(2013年10月4日)</b></p> <b>河南省商丘市张巡祠(2013年10月4日)</b> <h1><b><font color="#ed2308"> 河南省郑州市(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4年1月4日经国务院批准)</font></b></h1> <p class="ql-block"><b> 郑州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商代中期,郑州曾为都城,城址在今商城。西周时期,周武王封其弟管叔鲜(姬鲜)于此,称管国,为当时周朝之东方重镇。周公摄政后,管叔因勾结蔡叔、武庚叛乱被诛,管城由此而废。春秋时期郑州属郑,称管邑,为郑大夫子产的采邑,又称东里。战国时期,郑州初属,后属魏。秦统一中国后,在荥阳(今郑州邙山区古荥镇)设三川郡。西汉时期隶属河南郡,改称管城,属中牟县。魏晋南北朝时期,管城仍属中牟县。北周武成元年(559),属荥州。隋开皇三年(583)改荥州为郑州。自此,郑州一名开始用于今郑州地区。开皇十六年(596),管城从中牟划出单独为县。郑州改称管州,州治亦由成皋迁至管城,辖管城、成皋、荥阳、新郑、苑陵等12县。大业二年(606),复名郑州。唐武德四年(621)分置郑州、管州。郑州州治成皋,管州州治管城。贞观元年(627)废管州并入郑州,州治成皋。贞观七年(633)州治迁移管城。北宋建立后,由于郑州地近京师,属京畿路。崇宁四年(1105)废郑州建置,建为西辅,从而成为宋代四辅郡之一。金代,隶南京路。金贞佑四年(1216),管城更名故市,后复名管城县,并入郑州。清雍正二年(1724)郑州升为直隶州,隶河南省。1913年改郑州为郑县。1928年改郑县为郑州市。1931年撤市复改郑县。1933年为河南省第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地。1948年10月2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郑州,设郑州市。1954年河南省人民政府由开封迁入郑州,郑州成为河南省省会。</b></p><p class="ql-block"><b> 郑州文物古迹众多,1994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拥有距今8000年的轩辕黄帝故里、裴李岗文化遗址、距今5000年的大河村、秦王寨等多种类型的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遗址,夏都阳城遗址和商城遗址等。早在3500年前,这里就是商王朝的都城。那时的青铜冶炼技术和陶瓷业已相当发达,是商代中期中华文明的中心。郑州出土的青釉瓷罐是中国最早的原始瓷器。</b></p><p class="ql-block"><b> 郑州又处于军事交通要地,北控黄河、西扣潼关、南达荆楚、东连淮海,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在这里发生过许多次重要的军事争夺战。郑州也是具有革命传统的现代历史名城,二七大罢工就发生在这里。</b></p><p class="ql-block"><b> 郑州的旅游资源丰富,以少林寺、中岳庙和嵩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主的嵩山风景名胜区,以黄河浏览区、黄河大观和水河村原始村落遗址为主的黄河历史文化风景名胜区,以及浮戏山区景区、环翠峪风景区、北宋皇陵、北魏石窟寺、杜甫故里等名胜古迹,均以其独有的神采魅力吸引八方来客。</b></p> <b>河南省郑州市火车站(2006年11月8日)</b> <b>河南省登封县嵩山少林寺(1989年3月25日)</b> <p class="ql-block"><b>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县嵩山中岳庙(1989年3月25日)</b></p> <p class="ql-block"><b>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县嵩山少林寺(1999年9月30日)【第2次游览少林寺】</b></p> <b>河南省郑州市二七纪念塔(2009年5月30日)</b> <p class="ql-block"><b>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黄帝故里(2009年5月30日)</b></p> <p class="ql-block"><b>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炎黄二帝雕像(2009年5月30日)</b></p> <p class="ql-block"><b>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县嵩山嵩岳寺塔(世界文化遗产)(2013年3月5日)</b></p> <p class="ql-block"><b>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县嵩山嵩阳书院(世界文化遗产)(2013年3月5日)</b></p> <b>河南省登封市观星台(世界文化遗产)(2013年3月5日)</b> <b>河南省登封市会善寺(世界文化遗产)(2013年3月5日)</b> <p class="ql-block"><b>河南省郑州市郑州文庙(2015年5月30日)</b></p> <h1><b><font color="#ed2308">河南省濮阳市 (2004年10月1日增补)</font></b></h1> <p class="ql-block"> <b>濮阳是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之一,还是中国姓氏的重要起源地,卢、张、范、姚、秦、顾、孟、骆等姓氏均发源于此。作为“中国杂技之乡”,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2012年2月被中国古都学会命名为“中华帝都”。</b></p><p class="ql-block"><b> 濮阳境内濮阳县,古颛顼之墟。夏为昆吾国,春秋曰帝丘。卫嗣君五年,始称濮阳。濮阳为乔派坠子故乡。</b></p><p class="ql-block"><b>颛顼高阳氏生于濮、葬于濮。春秋战国时代,濮阳地域的卫国,经济发达,人才辈出。大思想家孔子,周游列国十四年,十年居卫,其弟子子路、子贡、颜回、冉由、子夏、高柴等20多人,或生于卫,或仕于卫,或随行到卫,政绩卓著。战国时代,濮阳成了远近有名的工商业城市。名垂青史的大改革家商鞅、吴起就出生在卫国。</b></p><p class="ql-block"><b> 濮阳素有戏曲、曲艺、杂技之乡的美誉。</b></p> <b>河南省濮阳市博物馆(2013年10月7日)</b> <h1><b><font color="#ed2308"> 湖北省荆州市(原江陵)(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82年2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font></b></h1> <p class="ql-block"><b>荆州又名江陵,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保存较完好的荆州古城墙,城内东西直径3.75公里,南北直径1.2公里,面积4.5平方公里,城墙周长10.5公里,高8.83米,共六座城门,每座城门上均建有城楼。荆州古城墙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曾是楚国的官船码头和渚宫,后成为江陵县治所,出现了最初城廓。经过三百五十多年的风雨,现存的古城墙大部分为明末清初建筑。现耸立在人们眼前的雄伟砖城,为明清两代所修造。砖城逶迤挺拔、完整而又坚固,是我国府城中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城垣。</b></p><p class="ql-block"><b> 魏、蜀、吴荆州之争,构成了三国历史发展的主轴,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历史经验。终三国之世,无论是三国鼎足局面的形成,还是魏、蜀、吴霸业的兴衰,无不跟荆州的得失相关;而其中兴衰成败的历程,也无不给后人以有益的启迪。荆州城,位于荆州市城区西部,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组成部分之一。其城名因地处荆山之南而得。荆州为天下九州之一。西汉时,改九州为十三刺史部(州),荆州居其中。魏晋以降,荆州均为州、府之名。其治所多不固定,直到明初,荆州才作为城名固定下来。</b></p> <b>湖北省荆州市火车站(2021年10月20日)</b> <b>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古城(2021年10月20日)</b> <p class="ql-block"><b>湖北省荆州市关羽祠(2021年10月20日)</b></p> <p class="ql-block"><b>湖北省荆州市关帝庙(2021年10月20日)</b></p> <p class="ql-block"><b>湖北省荆州市开元观(2021年10月20日)</b></p> <b>湖北省荆州市博物馆(2021年10月20日)</b> <b>湖北省荆州市张居正故居(2021年10月20日)</b> <h1><b><font color="#ed2308"> 湖北省武汉市(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86年12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font></b></h1> <p class="ql-block"><b> 武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楚文化的发祥地,洋务运动的重地,东方芝加哥,近代中国经济中心,辛亥革命首义之地。东汉末年在汉阳龟山修建却月城,江夏郡治设在却月城中,却月城遂成为武汉最早的城市。虽然说盘龙城有3000多年的历史,但毕竟只存在于考古中,却月城却是存在历史记录中,元223年,三国孙吴政权在黄鹤山上修城,称为夏口,这是武昌建城的开始。</b></p><p class="ql-block"><b> 武汉地处长江、汉江交汇处,是江汉流域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就在这里劳动生息。建于三千五百多年前的 商代盘龙城,形态完整、功能齐全,是武汉城市的起源。 武汉也因此成为长江流域最古老的城市之一。</b></p><p class="ql-block"><b> 东汉末年,魏、蜀、吴政权相继在此建成卻月城、鲁山城、黄城、石阳城、夏口城。赤壁之战后,孙吴政权先后在今汉阳、武昌一带置江夏郡,武汉从军事营垒变成地方政权的治所。</b></p><p class="ql-block"><b> 武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356年, 徐寿辉建立的农民起义政权天完国移都汉阳。1643年, 张献忠在武昌建立大西国,后来 李自成也在武昌屯驻五十余日。太平天国时期,太平军曾三克武昌,四占汉口、汉阳。1900年自立军起事,汉口成为总司令部和中军所在。1911年10月10日,武昌首义取得胜利,湖北军政府成为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权。 1927年1月,国民政府迁都武汉,以武汉三镇为京兆区,定名“武汉”。</b></p> <b>湖北省武汉市武昌火车站(2010年2月15日)</b> <b>湖北省武汉市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2010年2月15日)</b> <p class="ql-block"><b>湖北省武汉市二七大罢工纪念馆(2010年2月15日)</b></p> <p class="ql-block"><b>湖北省武汉市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2010年2月15日)</b></p> <p class="ql-block"><b>湖北省武汉市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2010年2月15日)</b></p> <b>湖北省武汉市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2010年2月15日)</b> <b>湖北省武汉市武昌毛主席旧居(2010年2月15日)</b> <h1><b><font color="#ed2308"> 湖北省襄樊市(现改名为襄阳市)(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86年12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font></b></h1> <p class="ql-block"> <b>襄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肇始于周宣王封仲山甫(樊穆仲)于此,已有2800多年建制历史,是楚文化、汉文化、三国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历代为经济军事要地,素有“华夏第一城池”、“铁打的襄阳”、“兵家必争之地”之称。</b></p><p class="ql-block"><b> 襄阳是荆楚文化的发祥地,孕育了楚赋开山鼻祖宋玉,“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等典故流传至今。留下了穿天节、端公舞、牵钩戏、锁呐巫音、苞茅缩酒等楚风遗俗,留下了西周邓城、宜城楚皇城、南漳楚寨群、枣阳九连墩等楚文化遗址。</b></p> <p class="ql-block"><b>湖北省襄阳市火车站(2016年2月1日)【一共2次前往襄阳市参观游览】</b></p> <b>湖北省襄樊市古隆中(2007年11月5日)</b> <b>湖北省襄阳市古隆中(2016年2月1日)【第二次参观游览古隆中】</b> <p class="ql-block"><b>湖北省襄阳市古城墙临汉门(2016年2月1日)</b></p> <h1><b><font color="#ed2308"> 湖北省随州市(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4年1月4日经国务院批准)</font></b></h1> <p class="ql-block"> <b>随州位于湖北省北部,闻名于世的编钟出土于此,也是华夏始祖炎帝神农的诞生地;随州地处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交汇地带,东承武汉,西接襄阳,北临信阳,南达荆州,居“荆豫要冲”,扼“汉襄咽喉”,为”鄂北重镇”,是湖北省对外开放的”北大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由东向西的重要接力站和中转站,国务院于2000年6月25日批准设立的地级市。 </b></p><p class="ql-block"><b> 随州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神农就诞生在这里,他创耕耘、植五谷、尝百草、兴贸易,开创了中华民族的农耕文明;城西擂鼓墩出土的曾侯乙编钟震惊世界,被誉为世界音乐史上的奇迹;随州曾是隋文帝杨坚封地,隋朝因随州而命名;随州山川秀丽,大洪山、桐柏山、中华山、徐家河、封江等风景名胜旅游区享誉省内外。唐代大诗人李白曾以“彼美汉东国,川藏明月辉”的不朽诗篇赞美随州。</b></p> <b>湖北省随州市火车站(2021年10月21日)</b> <b>湖北省随州市曾侯乙墓博物馆(2021年10月21日)</b> <b>湖北省随州市博物馆(2021年10月21日)</b> <p class="ql-block"><b>湖北省随州市炎帝故里(2021年10月21日)</b></p> <h1><b><font color="#ed2308"> 湖北省钟祥市(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4年1月4日经国务院批准)</font></b></h1> <p class="ql-block"><b> 钟祥市,湖北省辖县级市,由荆门市代管。钟祥是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为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2700多年,钟祥还造就了明代帝王朱厚熜、楚辞文学家宋玉、楚歌舞艺术家莫愁女等一批历史名人,诞生了“阳春白雪”“下里巴人”等历史典故。在春秋战国时称郊郢,系楚国陪都,后期曾为楚国国都。公元1531年,明朝嘉靖帝以自己出生、发迹于此,取“风水宝地、祥瑞所钟”之意,赐县名“钟祥”,升安陆府为承天府,为明朝三大直辖府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县名仍为钟祥。1992年5月,国务院批准钟祥撤县设市。钟祥境内长寿人口众多,是联合国老龄所认证的“世界长寿之乡”。</b></p><p class="ql-block"> <b>钟祥能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最需要感谢一个生活在500年前的一个明朝人。相信只要是荆门人,只要是钟祥人,不用我说,就知道他是谁, 朱厚熜,明嘉靖帝。他于1507-1521年生活在钟祥,1521年-1567年生活在北京,是大明的皇帝,在位时间长达四十五年,在明朝诸帝中在位时间仅次于万历。都说“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朱厚熜成为大明的第一人后,他没有忘记家乡和父亲,以及日后归葬家乡的母亲。他追封没有当过一天皇帝的父亲为兴献帝,并且在钟祥为他营造了规模宏大、气象万千的明显陵,营造的时间长达47年,不比明十三陵中的任何一座帝陵逊色, 为今天的钟祥留下了中南六省唯一的明代帝陵,具有极高的稀缺性。</b></p><p class="ql-block"> <b>朱厚熜不光为父母营造了帝陵, 而且还于登基10年后,在1531年把家乡钟祥升格为承天府,是历史上钟祥城市地位最高的时期。承天府下辖钟祥、京山、竟陵(天门)、潜江、当阳以及荆门和沔阳(仙桃),成为当时湖广布政司管辖下的重镇之一,嘉靖帝的目标是把家乡的地位和北京顺天、南京应天相提并论。</b></p> <b>湖北省钟祥市火车站(2007年11月5日)</b> <b>湖北省钟祥市明显陵(2007年11月5日)</b> <p class="ql-block"><b>湖北省钟祥市黄仙洞(2007年11月6日)</b></p> <h1><b><font color="#ed2308">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82年2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font></b></h1> <p class="ql-block"><b> 长沙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和第一批对外开放的旅游城市之一。它历史悠久,有“楚汉名城”之称;人文荟萃,有“潇湘洙泗”之称;英雄辈出,有“革命摇篮”之称;融山、水、洲、城于一体,风景秀丽,风光独异,有“山水名郡”之称。</b></p><p class="ql-block"><b> 长沙是湖南省省会,自秦汉以来就是湖湘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中心,历史辉煌、文化灿烂、名贤荟萃,人才辈出。也现有市区人口115万。长沙“陆有玉璞,水有珠胎”,岳麓为屏,湘江为带,水陆洲浮碧江心,浏阳河曲绕郊外,湖泊星布,岗峦交替,城廓错落其间,唐代就已形成山水城市的风格。在长沙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20—15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原始先民生息繁衍,长沙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3000多年之久。</b></p><p class="ql-block"><b> 长沙古城的形成与建设也有许多特色。长沙城本身就是一个历史大遗存,古今城址重合,古今城市中心重合,而且从战国一直延续至今的都市在中国屈指可数。汉代定王台、贾谊故居,唐五代的园林、寺庙,宋代的书院,明代的王府、城阁等古建筑都有自己的特色和风格。</b></p> <p class="ql-block"><b>湖南省长沙市火车站(2008年10月12日)【一共4次前往长沙市参观游览】</b></p> <p class="ql-block"><b>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爱晚亭(2000年4月12日)</b></p> <b>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爱晚亭(2018年12月13日)【第二次参观游览】</b> <p class="ql-block"><b>湖南省长沙市桔子洲头(2018年12月13日)</b></p> <b>湖南省长沙市岳麓书院(2018年12月13日)</b> <p class="ql-block"><b>湖南省长沙市天心阁(2018年12月13日)</b></p> <h1><b><font color="#ed2308"> 湖南省岳阳市(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4年1月4日经国务院批准)</font></b></h1> <p class="ql-block"><b> 岳阳市,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是楚越文化的交汇点,是湖湘文化的摇篮。岳阳培育出了百代辞章之祖屈原、世界智慧名人左宗棠、人民骆驼任弼时……岳阳楼凝聚忧患意识,龙舟竞渡展示进取精神,柳毅传书彰显乐善品德。岳阳不仅是蓝墨水的上游,而且是升华爱国主义精神的胜地。</b></p><p class="ql-block"><b> 岳阳绾毂南北,贯通东西。晋朝名将杜预称:“巴丘沔湘之会,表里山川,实为险固。”宋代词人张孝祥称:“雄三楚,吞七泽,隘九州。人间好处,何处更似此楼头”。明代贤相杨一清称:“天下江山此最雄”。毛泽东说:“岳阳是个好地方。”难怪诗人魏允贞盛赞:“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千古名区,得江湖之胜,拥山川之美,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自然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留下灿若繁星的文物古迹。</b></p><p class="ql-block"><b> 岳阳具有悠久的历史。近年,考古工作者在境内发现了距今20万年的临湘市沅潭镇长源村旧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打砸石器7件,说明20万年前,原始人类就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生活。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达130多处,较早的为距今约9000年的汨罗市附山园·黄家园遗址,距今8000年的钱粮湖坟山堡遗址和距今7300年的君山乌龙尾遗址。这些遗存,几乎涵盖了新石器时代的各个文化分期,记叙了岳阳先民们繁衍生息的艰苦足迹。从渔猎到农耕、养殖、制陶、建筑、纺织等等,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商周时期,岳阳便出现了城池,商代的军事要塞彭城,周代的罗子国城,成为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汉高祖元年(前206),境内有下隽、罗和华容三县,分隶长沙郡和南郡。东汉建安十五年(210),孙权分长沙郡北的下隽、罗县,建汉昌郡,郡治设今平江县金铺观。晋太康元年(280),分下隽县西南部设巴陵县。晋惠帝元康元年(291年)设立建昌郡。南朝宋元嘉十六年(439)置巴陵郡。隋开皇九年(589)废巴陵郡为巴州,旋改巴州为岳州。明洪武二年(1369)设岳州府。清袭明制。民国二年(1913)废府,设湖南第一行政督察区,并改巴陵县为岳阳县。新中国成立后,境内各县一度分属湘潭和常德专区。1964年10月,根据毛泽东主席的提议,设置岳阳专区,所辖即今市辖区域。1983年2月,原岳阳市(县级)升格为省辖市。今日岳阳市辖3区6县(市)及屈原管理区。</b></p> <b>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1999年2月19日)</b> <b>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岛(1999年2月19日)</b> <h1><b><font color="#ed2308">湖南省凤凰县 (2001年12月17日增补)</font></b></h1> <p class="ql-block"><b> 凤凰历史悠久。春秋时属楚,唐设渭阳县,清改凤凰厅,民国初定名为凤凰县。</b></p><p class="ql-block"><b> 凤凰古城建筑风貌古朴,天人合一,古城规划、城防设置和街巷布局,不仅具有鲜明的军事特征,更具有层次鲜明的民族特色。官宅、祠庙、吊脚楼群,依山走势,临水造型,妙手天成,实现了自然景观、建筑风貌和人文观念的和谐统一。她风景瑰丽隽秀,引人入胜:南华山国家森林公园倚城而栖,凝碧泻翠;沱江河清澈透明,渔歌唱晚……她民风淳厚,苗族习俗热烈浓郁:“椎牛祭祖”惊险刺激,赶“边边场”情意长,“跳花跳月”活跃欢畅。还有原汁原味的楚巫文化,独具一格的苗族服饰,酸辣咸适的苗家菜肴,古老神秘的“傩堂戏”,带着泥土芳香的“文茶灯”……都构成了古城文化的重要元素。</b></p><p class="ql-block"><b> 凤凰文化积淀深厚,人才辈出。有湘楚文化人文精神孕育出的以熊希龄、沈从文、黄永玉为代表的杰出政治家、作家、画家和以田兴恕为代表的清代著名爱国将领。</b></p><p class="ql-block"><b> 徜徉于凤凰古城,古朴的历史风貌、深厚的文化底蕴、浓烈的民族风情和秀美的山水景观犹如四季绽放的花蕾,共同编织着“天下凤凰”美景,令人叹为观止,流连忘返。</b></p> <b>湖南省凤凰县凤凰古城(2013年2月12日)</b> <p class="ql-block"><b>湖南省凤凰县凤凰古城沱江(2013年2月12日)</b></p> <b>湖南省凤凰县沈从文故居(2013年2月12日)</b> <h1><b><font color="#ed2308"> 广东省广州市(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82年2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font></b></h1> <p class="ql-block"><b> 广州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广府文化的发祥地,从秦朝开始一直是郡治、州治、府治的所在地,华南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科教中心。从公元三世纪起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港,唐宋时成为中国第一大港,是世界著名的东方港市,明清时是中国唯一的对外贸易大港,也是世界唯一两千多年长盛不衰的大港。</b></p><p class="ql-block"><b> 广州由秦汉起至明清2000多年间,一直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城市。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到唐朝时,这条海上“丝绸之路”称为“广州通海夷道”,其航程从广州起,经南海、印度洋,直驶巴士拉港,到达东非赤道以南海岸,这是16世纪以前世界上最长的远洋航线。到唐宋时期,广州已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东方大港,并首设全国第一个管理外贸事务的机构——市舶使;明清时期,广州更是特殊开放的口岸,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曾是全国惟一的对外贸易港口城市。鸦片战争后,中国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被迫开放广州、上海、宁波、福州、厦门五个通商口岸,广州一口通商的局面从此结束。</b></p> <b>广东省广州市火车站(2010年2月16日)</b> <p class="ql-block"><b>广东省广州市中共三大会议会址纪念馆(2010年2月18日)</b></p> <p class="ql-block"><b>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军校纪念馆(2010年2月18日)</b></p> <p class="ql-block"><b>广东省广州市农民运动讲习所(2010年2月18日)</b></p> <p class="ql-block"><b>广东省广州市广州起义烈士陵园(2010年2月18日)</b></p> <b>广东省广州市西汉南越王博物馆(2015年2月15日)</b> <h1><b><font color="#ed2308"> 广东省肇庆市(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4年1月4日经国务院批准)</font></b></h1> <p class="ql-block"><b> 肇庆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曾是西江流域政治中心和军事重镇;既是岭南土著文化和广府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中国传统文明与西方文明交汇最早的地区之一。1994 年 1 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地处亚热带的肇庆适宜人类居住,14万年前区域就有人类生息繁衍,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 2230 多年。春秋战国时期为百越地;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所设四会县是广东省 4 个最早建制县之一;西汉元鼎六年(前 111)设高要县;隋朝开皇九年(589)置端州;北宋政和八年(1118)设肇庆府,意为“开始吉庆”;明朝嘉靖四十三年(1564)至清朝乾隆十一年(1746),肇庆是两广总督府驻地。全市有文物古迹 300 多处,其中梅庵、德庆学宫、悦城龙母祖庙、肇庆古城墙、七星岩摩崖石刻、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 6 处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41 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20 处。鼎湖山庆云寺建于明朝,是“广东四大名刹”之一。2010 年,端砚入选“岭南文化十大名片”;端砚文化(肇庆市)、端州文化(端州区)、“地下森林之都”(四会市)、“广竹文化”(广宁县)、“封开人”与“广信文化”(封开县)、“燕都文化”(怀集县)入选广东省首批“珠江文化星座”。</b></p> <b>广东省肇庆市七星岩(1999年2月21日)</b> <b>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山(1999年2月21日)</b> <h1><b><font color="#ed2308"> 广东省雷州市(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4年1月4日经国务院批准)</font></b></h1> <p class="ql-block"><b> 雷州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为古雷州府所在地,自古有“岭南古郡,海北奇观”的美称。文物古迹中久负盛名的有:雷祖祠、三元塔、十贤祠、天宁寺、西湖公园等。</b></p><p class="ql-block"><b> 雷州是人文荟萃之地,历代南来的文人骚客、谪官贬臣多会于此,其中口碑甚好、有功于百姓的十位名贤有:寇准、李纲、胡铨、秦观、苏轼、苏辙、赵鼎、李光、任佰雨、王岩叟。</b></p><p class="ql-block"><b> 雷州城自古就是一座有名的港城。城区处在河海交通的枢纽,南渡河支流绕城而上,干流东流泻人南海,城南有雷州港,外港叫港头,距城7里;内港在城区今关部街。</b></p><p class="ql-block"><b> 西汉时曾作为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外贸港口。唐时为雷州东通闽浙的重要港口,“巨舶往未,可致千里”,宋朝外贸相当发达,“雷州知州郑公明、赵伯柬因使铜钱博易番货而遭到放罢”。并且,雷州城自古就是一座有名的文化城。宋代有寇准、苏轼、苏辙、秦观等名臣和文化名人贬来雷州或路过滞留雷州,带来中原文化。宋代建了县学宫和府学宫,设莱泉书院。</b></p> <p class="ql-block"><b>广东省雷州市十贤祠(2015年2月24日)</b></p> <p class="ql-block"><b>广东省雷州市天宁寺(2015年2月24日)</b></p> <b>广东省雷州市西湖(2015年2月24日)</b> <b>广东省雷州市三元塔(2015年2月24日)</b> <h1><b><font color="#ed2308">广东省中山市 (2011年3月12日增补)</font></b></h1> <p class="ql-block"><b> 中山市是中国5个不设市辖区的地级市之一。前身为1152年设立的香山县。</b></p><p class="ql-block"><b> 1925年,为纪念孙中山而改名为中山县,位于珠江三角洲中部偏南的西、北江下游出海处,北接广州市番禺区和佛山市顺德区,西邻江门市区、新会区和珠海市斗门区,东南连珠海市,东隔珠江口伶仃洋与深圳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相望。</b></p><p class="ql-block"><b> 中山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发祥于中山的香山文化是中国近代文化的重要源头,享有广东省曲艺之乡(粤剧)、华侨之乡的美誉。</b></p> <b>广东省中山市孙中山故居(2010年2月17日)</b> <b>广东省中山市孙中山纪念馆(2010年2月17日)</b> <p class="ql-block"><b>广东省中山市孙中山故里(2016年3月18日)</b></p> <p class="ql-block"><b>广东省中山市孙中山演讲厅(2016年3月18日)</b></p> <h1><b><font color="#ed2308">广东省惠州市 (2015年10月3日增补)</font></b></h1> <p class="ql-block"><b> 惠州古称岭东雄郡。是一座历史悠久,地灵人杰,山水兼备,风物相宜的古城。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2000多年建制史,1000多年的建城史。</b></p><p class="ql-block"><b> 隋开皇十年(590年)设循州总管府,辖归善,博罗,河源,新丰,兴宁,海丰,等六县。总管府设在归善梌山(今惠州市区桥西),开启了惠州建城史。</b></p><p class="ql-block"><b> 隋炀帝即位后,将循州改为龙川郡。刘岩建立南汉后,设祯州管辖归善,博罗,河源,海丰四县。州治所在现今的惠城区。北宋天禧五年(1021年)因避太子赵祯之讳,把祯州改为惠州。明洪武元年(1368年)始设惠州府。明洪武三年(1370年)在故城基础上,修筑城墙。</b></p><p class="ql-block"><b> 惠州地处东江流域,背靠罗浮山,面临南海大亚湾。惠州府城素有‘’半城山水半城湖"之美誉。在惠州市区有国家5A风景名胜区。</b></p><p class="ql-block"><b> 惠州是客家文化,广府文化和潮汕文化的交汇地带,多种文化和语言的相互交融,兼收并蓄,多姿多彩。</b></p><p class="ql-block"><b> 2000多年来,根据史料记载,先后有400多位历史名人,客寓惠州或履临惠州。包括葛洪,苏轼等。辛亥革命时期,周恩来在此指挥国民革命军东征。</b></p><p class="ql-block"><b> 明代惠州有三位朝廷尚书。叶梦熊,(惠城区人) ,历任兵部尚书,工部尚书。近代史上惠州涌现了廖仲恺,邓演达,叶挺等革命先驱。 </b></p> <b>广东省惠州市火车站(2010年2月17日)</b> <b>广东省惠州市惠州西湖(2010年2月17日)</b> <p class="ql-block"><b>广东省惠州市叶挺将军故居(2010年2月18日)</b></p> <p class="ql-block"><b>广东省惠州市叶挺纪念馆(2010年2月18日)</b></p> <h1><b><font color="#ed2308"> 广西桂林市(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82年2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font></b></h1> <p class="ql-block"><b> 桂林是中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世界风景旅游名城。境内有广西第一高峰一一猫儿山,海拔2142米。以及很多国人皆知的景区,如象鼻山、伏波山、独秀峰、叠彩山、七星岩、乐满地等。桂林市区至阳朔的漓江段,风景如画,美不胜收,即是桂林甲天下的核心景区。</b></p><p class="ql-block"><b> 桂林令人更为称道的,它还是个英雄的城市。近代和现代,都涌出过不少名人和英雄。桂林在中国抗日战争中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以桂林为首的桂系军,是抗日战争中令日军胆寒的一股力量。</b></p><p class="ql-block"><b> 文物古迹方面,桂林至今还保留有王城和靖江王陵这些古迹,它们是桂林过往历史的象征。而广西师范大学,即设在桂林王城内。</b></p><p class="ql-block"><b> 桂林是广西最早接受中原文化的地区,历史文化㡳蕴深厚。灵渠的开凿,让中原文化逐渐进入岭南腹地。也让桂林成为岭南西道将近两千年历史上,大部分时期的政治文化中心。</b></p> <p class="ql-block"><b>广西桂林市火车站(2015年3月5日)【一共2次前往桂林参观游览】</b></p> <b>广西桂林市象鼻山(1999年2月23日)</b> <p class="ql-block"><b>广西桂林市伏波山(1999年2月23日)</b></p> <p class="ql-block"><b>广西桂林市叠彩山(2015年3月6日)</b></p> <p class="ql-block"><b>广西桂林市七星岩(2015年3月6日)</b></p> <p class="ql-block"><b>广西桂林市阳朔漓江(2015年3月7日)</b></p> <b>广西桂林市八路军驻桂林办事处旧址(2015年3月7日)</b> <h1><b><font color="#ed2308"> 广西柳州市(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4年1月4日经国务院批准)</font></b></h1> <p class="ql-block"><b> 柳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最早古人类之一的“柳江人”发祥地,有2100多年建置史,古属百越之地。秦始皇统一岭南后,属桂林郡。秦末汉初柳州属南越国地。西汉元鼎六年,在此设郁林等郡,置潭中县,为柳州建置之始。</b></p><p class="ql-block"><b> 以柳州为圆心的250千米半径范围内,集中了广西80%以上的4A级旅游风景区,与毗邻的桂林市共同构成享誉世界的大桂林旅游风景区。柳州拥“柳州奇石甲天下”,被誉为“中华石都”。柳州是壮族歌仙刘三姐传歌圣地,传说刘三姐在鱼峰山唱歌感动上天而得道成仙,山歌世代在鱼峰山脚下缭绕。壮族的歌、侗族的楼、苗族的舞、瑶族的节堪称柳州民族风情四绝。</b></p> <b>广西柳州市火车站(2015年3月5日)</b> <p class="ql-block"><b>广西柳州市柳侯公园(2015年3月5日)</b></p> <b>广西柳州市柳侯祠(2015年3月5日)</b> <p class="ql-block"><b>广西柳州市柳州文庙(2015年3月5日)</b></p> <b>广西柳州市文昌塔(2015年3月5日)</b> <h1><b><font color="#ed2308">广西北海市 (2010年11月9日增补)</font></b></h1> <p class="ql-block"><b> 北海有着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我国最早的对外通商口岸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这里保存着大量的历史古迹和人文遗迹,北海保留了15座这样的旧址和一条西洋风格的老街——珠海路,“北海是文化的交融体。从秦汉开始的“海上丝绸之路”就已经形成了家国文化、开放文化、移民文化、廉政文化、海洋文化等5种丰富的主流文化在这里交汇相融,并推动着北海的繁荣兴盛。</b></p><p class="ql-block"><b> 北海在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活动,北海市属北海县地,古称“百越”。商代,合浦所属的百姓就“请以珠巩”进贡商王。春秋战国时期,岭南称百越之地,北海属百越的一部分。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秦王朝征服百越,在岭南设置桂林郡、南海郡和象郡,北海属象郡。汉代,北海就是桂东南、粤西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这里便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b></p><p class="ql-block"><b> 北海地名的形成,定位于康熙元年(1662年),清政府设“北海镇标”作为“北海”地名的称谓。1965年6月,北海由广东省划归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之名也一直沿用至今。</b></p> <p class="ql-block"><b>广西北海市火车站(2015年2月28日)【一共2次前往北海市参观游览】</b></p> <p class="ql-block"><b>广西北海市北海银滩(2015年2月28日)</b></p> <b>广西北海市北海老街(2016年2月19日)</b> <h1> <b><font color="#ed2308">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4年1月4日经国务院批准)</font></b></h1><h1><b><font color="#ed2308"> 海口市(与琼山合并)(2007年3月13日增补)</font></b></h1> <p class="ql-block"><b> 海口起源于汉代,开埠于宋末元初。“海口”一名最早出现于宋代,迄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b></p><p class="ql-block"><b> 历史上曾设有宋代的海口浦,元代的海口港,明代的海口都、海口所、海口所城,清代的海口商埠、琼州口,民国初期的海口镇。</b></p><p class="ql-block"><b> 从汉代起,海口地属广西;明代公元1370年,海口划归广东。唐代公元627年,海口始隶属于琼山县。1926年12月,海口从琼山县划出,独立建市。1950年4月23日,海口市解放。</b></p><p class="ql-block"><b> 1956年,国务院将海口市划为广东省的地级直辖市。1988年4月1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关于设立海南省、建立海南经济特区的决议,海南建省,海口市成为海南省省会。2002年10月16日,国务院批复海口、琼山两市合并,成立新海口市。</b></p><p class="ql-block"><b> 历史长河,载述海口市漫长曲折的发展历程,也记述海口市光荣的革命传统,展现丰富的人文史迹景观。有始建于洪武年间(1368-1398年)的古代军事遗址——明代海南卫所在地城门楼的府城鼓楼,为纪念明代琼籍名贤王佐而建于1567年的西天庙,为纪念为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历史名人冼英而始建于1583年的冼太夫人庙,为纪念明代琼籍清官海瑞而始建于1589年的海瑞墓园,为传播文化、培养海南子弟而始建于1710年的琼台书院,为纪念被贬谪来海南岛、传播文化推动海南文化发展和交流的唐代名臣李德裕和宋代名臣李纲、李光、胡铨、赵鼎而始建于1889年的“五公祠”,为抵御外侮而于1891年建成、与天津大沽口、上海吴凇口、广州虎门炮台并称中国清末四大炮台的秀英炮台等历史古迹;有始建于1919年的中共琼崖党、政、军主要领导人冯白驹出生地的冯白驹故居,有1926年6月召开的中共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为纪念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而始建于1926年的中山纪念堂,为纪念长期坚持琼岛革命斗争和英勇渡海作战解放海南牺牲的2万多烈士而建于1951年的海南革命烈士纪念碑,为纪念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琼崖红军改编为抗日独立队而始建于1952年的云龙改编旧址,为纪念解放海南渡海作战英雄烈士而建于1957年的金牛岭烈士陵园,为纪念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赴琼指导武装斗争而英勇就义的中共广东省军委书记李硕勋而建于1986年的李硕勋烈士纪念亭等革命名胜。</b></p><p class="ql-block"><b> </b></p> <p class="ql-block"><b>海南省海口市火车站(2015年2月16日)【一共3次前往海口市参观游览】</b></p> <p class="ql-block"><b>海南省海口市海瑞墓(2015年2月23日)</b></p> <b>海南省海口市琼台书院(2016年3月3日)</b> <b>海南省海口市五公祠(2016年3月11日)</b> <p class="ql-block"><b>海南省海口市海瑞故居(2016年3月11日)</b></p> <b>海南省海口市邱浚故居(2016年3月11日)</b> <b>海南省海口市邱氏祖祠(2016年3月11日)</b> <b>海南省海口市秀英炮台(2016年3月12日)</b> <b>海南省海口市中共琼崖一大会议旧址(2016年3月12日)</b> <b>海南省海口市人民公园冯白驹雕像及纪念亭(2016年3月12日)</b> <b>海南省海口市骑楼老街文化馆(2016年3月12日)</b> <p class="ql-block"><b>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录(140座)(2022年4月统计)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第一批名单(1982年2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 24座 :</b></p><p class="ql-block"><b>北京、承德、大同、南京、苏州、扬州、杭州、绍兴、泉州、景德镇、曲阜、洛阳、开封、</b><b style="color:rgb(51, 51, 51);">荆州(江陵)</b><b>、长沙、广州、桂林、成都、遵义、昆明、大理、拉萨、西安、延安。</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第二批名单(1986年12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 38座:</b></p><p class="ql-block"><b>上海、天津、沈阳、武汉、南昌、重庆、保定、平遥、呼和浩特、镇江、常熟、徐州、淮安、宁波、歙县、寿县、亳州、福州、</b><b style="color:rgb(237, 35, 8);">漳州、</b><b>济南、安阳、南阳、商丘、襄樊</b><b style="color:rgb(237, 35, 8);">、潮州、阆中、宜宾、自贡、镇远、</b><b>丽江、日喀则、韩城、</b><b style="color:rgb(237, 35, 8);">榆林</b><b>、武威、张掖、敦煌、银川、喀什。</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第三批名单(1994年1月4日经国务院批准)37座:</b></p><p class="ql-block"><b>正定、邯郸、新绛、代县、祁县、哈尔滨、吉林、集安、衢州、临海、长汀、赣州、青岛、聊城、邹城、临淄、郑州、</b><b style="color:rgb(237, 35, 8);">浚县、</b><b style="color:rgb(51, 51, 51);">随州、</b><b>钟祥、岳阳、肇庆、</b><b style="color:rgb(237, 35, 8);">佛山、梅州</b><b>、雷州、柳州、琼山、乐山、都江堰、泸州、建水、巍山、</b><b style="color:rgb(237, 35, 8);">江孜</b><b>、咸阳、汉中、天水、</b><b style="color:rgb(237, 35, 8);">同仁</b><b>。</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增补名单:42座,其中海口市与第三批的琼山合并应该减掉一个,实际增补41个</b></p><p class="ql-block"><b>秦皇岛市山海关区 (2001年8月10日增补)</b></p><p class="ql-block"><b>凤凰县 (2001年12月17日增补)</b></p><p class="ql-block"><b>濮阳市 (2004年10月1日增补)</b></p><p class="ql-block"><b>安庆市 (2005年4月14日增补)</b></p><p class="ql-block"><b>泰安市 (2007年3月9日增补)</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i><u>海口市(与琼山合并)(2007年3月13日增补)</u></i></b></p><p class="ql-block"><b>金华市 (2007年3月18日增补)</b></p><p class="ql-block"><b>绩溪县 (2007年3月18日增补)</b></p><p class="ql-block"><b>吐鲁番市 (2007年4月27日增补)</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特克斯县 (2007年5月6日增补)</b></p><p class="ql-block"><b>无锡市 (2007年9月15日增补)</b></p><p class="ql-block"><b>南通市 (2009年1月2日增补)</b></p><p class="ql-block"><b>北海市 (2010年11月9日增补)</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宜兴市 (2011年1月24日增补)</b></p><p class="ql-block"><b>嘉兴市 (2011年1月24日增补)</b></p><p class="ql-block"><b>中山市 (2011年3月12日增补)</b></p><p class="ql-block"><b>太原市 (2011年3月14日增补)</b></p><p class="ql-block"><b>蓬莱市 (2011年5月1日增补)</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会理县 (2011年11月2日增补)</b></p><p class="ql-block"><b>库车县 (2012年3月15日增补)</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伊宁市 (2012年6月28日增补)</b></p><p class="ql-block"><b>泰州市 (2013年2月10日增补)</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会泽县 (2013年5月18日增补)</b></p><p class="ql-block"><b>烟台市 (2013年7月28日增补)</b></p><p class="ql-block"><b>青州市 (2013年11月18日增补)</b></p><p class="ql-block"><b>湖州市 (2014年7月14日增补)</b></p><p class="ql-block"><b>齐齐哈尔市 (2014年8月6日增补)</b></p><p class="ql-block"><b>常州市 (2015年6月1日增补)</b></p><p class="ql-block"><b>瑞金市 (2015年8月11日增补)</b></p><p class="ql-block"><b>惠州市 (2015年10月3日增补)</b></p><p class="ql-block"><b>温州市 (2016年4月22日增补)</b></p><p class="ql-block"><b>高邮市(2016年11月23日增补)</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永州市(2016年12月16日增补)</b></p><p class="ql-block"><b>长春市(2017年7月3日增补)</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龙泉市(2017年7月16日增补)</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蔚县(2018年5月增补)</b></p><p class="ql-block"><b>辽阳市(2020年12月7日增补)</b></p><p class="ql-block"><b>通海县(2021年3月3日增补)</b></p><p class="ql-block"><b>黟县(2021年6月15日增补)</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桐城(2021年11月12日增补)</b></p><p class="ql-block"><b>抚州市(2022年1月19日增补)</b></p><p class="ql-block"><b>九江市(2022年4月8日增补)</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截止2022年4月8日,国务院共批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140座。</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分省(直辖市、自治区)名单(共 140座)</b></p><p class="ql-block"><b>直辖市(4座):北京、天津、上海、重庆</b></p><p class="ql-block"><b>河 北(6座):保定市、承德市、正定县、邯郸市、秦皇岛市山海关区、</b><b style="color:rgb(237, 35, 8);">蔚县</b></p><p class="ql-block"><b>山 西(6座):平遥县、大同市、新绛县、代县、祁县、太原市</b></p><p class="ql-block"><b>内蒙古(1座):呼和浩特市</b></p><p class="ql-block"><b>黑龙江(2座):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b></p><p class="ql-block"><b>吉 林(3座):吉林市、集安市、长春市</b></p><p class="ql-block"><b>辽 宁(2座):沈阳市、辽阳市</b></p><p class="ql-block"><b>江 苏(13座):南京市、徐州市、淮安市、镇江市、常熟市、苏州市、扬州市、无锡市、南通市、</b><b style="color:rgb(237, 35, 8);">宜兴市</b><b>、泰州市、常州市、高邮市</b></p><p class="ql-block">浙 江(10座):杭州市、绍兴市、宁波市、衢州市、临海市、金华市、嘉兴市、湖州市、温州市、<b style="color:rgb(237, 35, 8);">龙泉市</b></p><p class="ql-block"><b>福 建(4座):福州市、泉州市、</b><b style="color:rgb(237, 35, 8);">漳州市</b><b>、长汀县</b></p><p class="ql-block">江 西(6座):南昌市、赣州市、景德镇市、瑞金市、抚州、九江</p><p class="ql-block">安 徽(7座):亳州市、歙县、寿县、安庆市、绩溪县、黟县、<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桐城</span></p><p class="ql-block">山 东(10座):济南市、曲阜市、青岛市、聊城市、邹城市、淄博市、泰安市、蓬莱市、烟台市、青州市</p><p class="ql-block">河 南(8座):郑州市、洛阳市、开封市、安阳市、南阳市、商丘市、<b style="color:rgb(237, 35, 8);">浚县</b><b>、濮阳市</b></p><p class="ql-block">湖 北(5座):<b style="color:rgb(51, 51, 51);">荆州市(江陵)、</b><b>武汉市、襄阳市(襄樊市)</b><b style="color:rgb(51, 51, 51);">、随州市、</b><b>钟祥市</b></p><p class="ql-block">湖 南(4座):长沙市、岳阳市、凤凰县、<b style="color:rgb(237, 35, 8);">永州市</b></p><p class="ql-block"><b>广 东(8座):广州市、</b><b style="color:rgb(237, 35, 8);">潮州市</b><b>、肇庆市、</b><b style="color:rgb(237, 35, 8);">佛山市、梅州市</b><b>、雷州市、中山市、惠州市</b></p><p class="ql-block">广 西(3座):桂林市、柳州市、北海市</p><p class="ql-block">海 南(1座):海口市</p><p class="ql-block">四 川(8座):成都市、<b style="color:rgb(237, 35, 8);">自贡市、宜宾市、阆中市</b><b>、乐山市、都江堰市、泸州市、</b><b style="color:rgb(237, 35, 8);">会理县</b></p><p class="ql-block"><b>云 南(7座):昆明市、大理市、丽江市、建水县、巍山县、</b><b style="color:rgb(237, 35, 8);">会泽县</b><b>、通海县</b></p><p class="ql-block">贵 州(2座):遵义市、<b style="color:rgb(237, 35, 8);">镇远县</b></p><p class="ql-block"><b>西 藏(3座):拉萨市、日喀则市、</b><b style="color:rgb(237, 35, 8);">江孜县</b></p><p class="ql-block"><b>陕 西(6座):西安市、延安市、韩城市、</b><b style="color:rgb(237, 35, 8);">榆林市</b><b>、咸阳市、汉中市</b></p><p class="ql-block">甘 肃(4座):张掖市、武威市、敦煌市、天水市</p><p class="ql-block">青 海(1座):<b style="color:rgb(237, 35, 8);">同仁县</b></p><p class="ql-block"><b>宁 夏(1座):银川市</b></p><p class="ql-block"><b>新 疆(5座):喀什市、吐鲁番市、</b><b style="color:rgb(237, 35, 8);">特克斯县</b><b>、库车县、</b><b style="color:rgb(237, 35, 8);">伊宁市</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