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滩赶集

金秋

<p class="ql-block">我们上山下乡的时候,劳作十分艰辛,生活非常枯燥,最大的乐趣可能就是去“赶集”了。</p><p class="ql-block">“赶集”是中国在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时代和地区,普遍流行的一种商品交易活动形式。大部分地区就叫做“赶集”; 部分地区如在云南、贵州、四川叫做“赶街”或者“赶场”;在湖南、江西。叫做“赶墟”;在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叫做“赶巴扎”;在我们江南农村则叫做“赶节场”。“赶集”是指每逢赶集日,四面八方的农民赶往定期举办商品交易的地点,通常是交通便利、传统上自然形成的商品集散中心,譬如大型村庄、乡镇、庙宇周围等等。</p><p class="ql-block">图为苏北滨海县八滩镇赶集现状,如今不再是十天一集,已经是天天都开门营业,天天“赶集”了!</p> <p class="ql-block">我们知青下乡的营地位于南八滩河与灌溉二支渠之间,前不靠镇,后不着店,附近有三个集镇:东南面的射阳县六垛镇是我们农场的总部所在地,距离有35华里;东北面的滨海县振东镇距离有25华里;西北面的滨海县八滩镇距离有18华里;八滩镇是离我们营地最近的集镇,也是当地周边方圆30华里内最大的集镇。当时我们知青星期天不放假,要十个工作日才有一天休息日。八滩的集镇是十天为一集,每逢农历初一、十一、廿一举办,偶尔就会和我们的休息日重合,我们知青如果遇到这一个难逢的假日,往往会三五成群,相约结伴去八滩“赶集”。</p> <p class="ql-block">当年一起去赶集的知青兄弟,五十多年后还常常回忆起过去的往事!</p> <p class="ql-block">八滩位于苏北沿海的滨海县东部,紧邻废黄河故道南岸,明末清初已经成为陆地,清康熙年间形成集镇。八滩是废黄河故道入海口南岸的一个重要的人员、物资集散地。现在的八滩镇西距滨海县城(东坎镇)60华里,东距黄海30华里,在当地素称“金东坎,银八滩。”可见八滩的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八滩当地农民主要的运输工具就是自行车和独轮车。</p><p class="ql-block">每逢赶集日,天刚蒙蒙亮,需要出售农副产品、采购农具、种子、日常生活用品、甚至大牲畜的农民隔天就早有准备。</p><p class="ql-block">有需要出售大肥猪的农民一早就起来喂猪,把最后一顿喂得饱饱的猪,捆到独轮车或者自行车上。顿时大肥猪尖利、凄惨的嚎叫声刺破乡野小村黎明的宁静,<span style="font-size: 18px;">四野里就传来嘈杂的脚步声和大肥猪的嚎叫声,甚至可以传送到二公里外的知青营地。</span></p><p class="ql-block">要赶集的农民、知青纷纷起床,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骑着自行车;有的提着柳条筐、麻篮(当地一种用芦苇编织的篮子);有的肩挑人扛着粮食、活鸡、活鸭、芦苇,鸡蛋、鸭蛋、芝麻、花生等当地农副产品;大部分知青和农民都是徒步从四面八方走向集市。</p> <p class="ql-block">我们知青要去逛集市,一般是天不亮就起床,不吃早饭就出发,赶到渡口,已经是人声鼎沸。从我们驻地到八滩虽然只有18华里,但是至少要渡过2条河,河上没有桥,需要靠小木船摆渡。每人每次2分钱渡资,人多船小,往往需要等候,到八滩行程需要2个多小时。一进八滩,早已饥肠辘辘,赶紧买几个香气扑鼻的烧饼犒劳自己。</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七十年代八滩镇烧饼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进了八滩镇</span>直奔街中心的新华书店,翻阅图书。我看见心仪的图书譬如农业科技、历史、地理书籍,就有些心动。但当时知青连续五年多每个月发工资人民币15元,去除每个月至少10元钱的伙食费,点灯用的火油和火柴、肥皂、牙膏、理发等必不可少的开支2元钱,其他能够使用的零用钱就所剩无几了。有时还要应付同学聚会抽抽烟喝点酒的,因此知青由于囊中羞涩,大多数时候只能忍痛割爱,至多买一些价格只有几毛钱的普通书籍。可是我在八滩新华书店看中了一套1962年出版的由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主编的世界通史3本,总价3.55元,爱不释手,犹豫再三,第一次沒舍得买;又一次赶集时,咬咬牙,最终还是买了下来,整整花了我那年的全部积蓄,害得我有好几个月没有打火油,每天晚上到别的知青的寝室借光。</p> <p class="ql-block">去公社粮管所缴公粮</p> <p class="ql-block">当时的八滩镇街道狭窄、房屋破旧、店铺简陋、设施落后。东西街道是土路,长约3百多米,宽4到6米;南北街道也是土路,长约800米,中间有3米宽的砂浆路,两边稍宽,店铺门前的空地,就是集市摆摊的场地。八滩除了十字路口和南街的百货商店是两层楼房外,其他都是平房。平房中除了供销社、新华书店、邮局、长途汽车站等少量是砖瓦房,其余都是泥草房子为主。沿街店铺是砖墙草顶,或者是土墙,砖砌门洞、窗洞,草顶的土屋;背街小巷更是土坯草顶的泥草屋,一块砖头都见不着。镇上的路面上坑坑洼洼,晴天灰尘飞扬、雨天泥泞不堪,晚上没有路灯,黑灯瞎火。除了十天一次的集市外,平时街道上人烟稀少,冷冷清清。</p> <p class="ql-block">我们离开书店后开始逛集市,只见大街小巷上人来车往、熙熙攘攘。南大街上有百货公司、乡政府、学校,摆摊的不多;西街上有一家澡堂和一座老酒坊;东街上有棉花轧花厂、铁匠铺、烧饼铺、面饭铺、杂货铺、食品公司收购站。铁匠铺里炉火熊熊、叮叮当当;烧饼铺的烧饼散发着诱人的香甜;北大街上摆摊的最多,从大街十字路口一直延伸到长途汽车站,甚至公路两边。</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只见卖柳条筐、麻篮、芦苇、种子、农具、粮食、活鸡、活鸭、鸡蛋、鸭蛋、芝麻、花生、何首乌等当地各种农副产品的摊子,一个挨着一个,席地摆摊,叫卖声此起彼伏;除了少数专业商人,大部分农民都没有称,没有标价牌,计量和计价都是口头谈价钱。开价和成交价一般来去不大,譬如:鸡蛋7分钱一个,最后成交价1元钱15个或者16个;一条羊腿大约3到4斤重,一元钱就能够成交。我们几个知青买了一条羊腿,再买了一斤粉条,一棵白菜,又在八滩酒厂门市部花一元多钱买了一瓶五醍浆酒。三五个知青同伴赶集回家后,羊肉粉条加白酒,一顿聚餐就非常丰盛了。</p> <p class="ql-block">大雨过后道路坑坑洼洼泥泞不堪</p> <p class="ql-block">回城后,知青们曾经多次重返苏北故地重游。图为改革开放初期的八滩集市</p> <p class="ql-block">这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滨海县城老街上最好的房子,八滩老街西街口也有一座相似的二层建筑,堪称当时最时尚的房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4年同连知青友复等重返苏北时拍摄了多张八滩镇街景照片,在此致谢!</p> <p class="ql-block">2014年八滩供销合作社现状,当年是八滩街上最大最重要的商铺。</p> <p class="ql-block">2014年再次重返苏北时八滩老街刻章铺</p> <p class="ql-block">铁匠铺面貌一新</p> <p class="ql-block">与铁匠铺主人交谈,说二十年前你们是土墙草顶的打铁铺,答曰,那是过去的事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一年临近春节的时候,知青们为了准备春节回乡过年,需要采办年货,到八滩赶集就成为首选目标。八滩北边废黄河滩上出产的花生、芝麻、何首乌质量非常好,做年货价廉物美。有一年年底,我们的休息天错过了赶集日,于是我们几个知青结伴走进了废黄河滩里的小村庄,走村穿户采购年货。冬天天时短,不知不觉间就不早了,赶紧往回走,回到渡口,天已经完全黑了,渡船停在那里,渡工不知去向。我们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无法过河,走投无路,十分着急。</p> <p class="ql-block">黄河滩区的小村庄</p> <p class="ql-block">苏北农村民居</p> <p class="ql-block">我们正在走投无路着急的时候。渡口边河堤上的一间茅草屋里透出来一丝光亮,我们赶紧前去打听求援。茅草屋的主人是一名比我们年长7、8岁的赵姓男子汉,浓眉大眼、身材魁梧,非常憨厚,热情好客。赵大哥年轻时曾经在南方当过兵,退伍后回乡务农,利用退伍金,购买了一辆自行车,平时在生产队种地,冬天农闲时,利用当兵时学会的做豆腐技术,卖豆腐赚些钱养家糊口,日子过得结结巴巴。赵大哥看到我们遇到困难,十分热情,带领我们找到渡工家里,帮我们说情,渡过了河。赵大哥见我是高度近视,路上没有正规的路,大部分是河堤和田埂,坑坑洼洼、高低不平,一不留神就会坠入沟渠,池塘,主动借给了一个手电筒,用来照路,我们都很感激。后来一来二往,大家成为了朋友。</p> <p class="ql-block">当年自行车是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在苏北农村是贵重物品,如今已进入了历史博物馆,让人感到怀念!</p> <p class="ql-block">后来我们到八滩赶集,路过他们家门口,会在他们家门口歇歇脚,喝口水,他的豆腐也卖到了我们知青营地。当地农民人多地少,没有农业机械,主要靠耕牛,冬天缺少过冬的草饲料。我们农场地广人稀,劳动力紧张,大豆、玉米地、防风林里的青草都白白的干枯、浪费掉。以前常常发生附近农民越界放牧、偷割青草的事件而双方发生争执、甚至发生械斗。后来赵大哥通过我们知青与农场领导联系,促成了我们农场与他们生产队合作收割牛草的协议:他们生产队提供劳动力,到我们农场割青草,晒干后各得一半,作为耕牛冬天的干草饲料,通过合作化干戈为玉帛,双方互通有无、各取所需、皆大欢喜。知青们为前来割牛草的农民兄弟款待了一锅飘着油香,香甜可口的南瓜面,续写了一段知青与农民互助友爱的故事,那是后话。</p> <p class="ql-block">八滩镇虽然地处穷乡僻壤,但是当地的名酒、名校、名人、名塔却很出名。</p><p class="ql-block">名酒“五醍浆”:以当地出产的高粱等为原料,抽取古黄河水,精心酿造,口味醇厚,天下闻名。民国初年就曾经出口东南亚、日本等地。</p><p class="ql-block">名校“八滩中学”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每年都有学生考入清华、北大,令人啧啧称奇!</p> <p class="ql-block">许多年过去了,可是我还是常常想起过去八滩赶集的往事,想起八滩街上虽然简陋但是能够满足我们的知识渴望的新华书店,想起八滩街上虽然粗糙但是香甜可口的小吃食品,想起那浓烈、醇香的美酒五醍浆,想起生活在那一片土地上的勤劳善良的八滩人!</p><p class="ql-block">图为2014年八滩酒厂新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