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长城(十二)——杀虎口与走西口

辛子建

杀虎口位于右玉县西北35公里晋蒙两省交界处,北倚古长城,西临苍头河,为外长城一个重要天然关口,是山西通往内蒙重要的南北通道。史上许多王朝都在此屯兵设防,以护疆土。<br><br> 杀虎口,春秋战国时这一带称参合陉,也作参合口,北语俗称苍鹤陉,参合,苍鹤,同音异译也。一直到了唐朝的时候,才改名“白狼关”,宋朝期间又改名叫做“牙狼关”。明朝为了抵御蒙古瓦刺南侵,多次从此口出兵征战,故而起名“杀胡口”。<br><br> 明初,洪武二十八年(1395)籍太原、平阳民为兵伍,置卫屯田,立大同五卫、迤东五卫和东胜五卫,杀胡口内外皆配置有卫所。明前期杀虎口战事不断,特别是在明正统至嘉靖年间,先后多次被蒙古军队攻破。嘉靖二十三年在此建土堡,万历二年用砖包筑堡墙,北面通往内蒙的方向设有栅门。明万历四十三年在杀虎口堡外另筑新堡一座,名平集堡,大小与旧堡相同,两堡之间又于东西筑墙相连,成倚角互援之势。北面通往关外有栅子门,紧连长城的城头堡,栅子门白天开放,夜间宵禁,成为内地通往关外的咽喉要地。<br><br> 在明朝后期发生了一件有意义的外交事件,称“俺答封贡”。<br><br> 隆庆四年(1570年)十月,俺答汗喜爱的孙儿“把汉那吉”因婚配问题,携带其妻等愤而投明。明阁臣高拱、张居正同宣大总督王崇古、巡抚方逢时等力主以此事为契机,缓解长期以来北方边境兵戎相见的紧张局势。他们优待把汉那吉,“宴赏供帐甚厚”。以引渡出塞逃入板升的雁北白莲教首领赵全等为条件,送归把汉那吉,并准许通贡、互市。在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王妃三娘子(封号“钟金哈屯”)的力劝下,俺答最终同意了此事,达成了封贡及互市,结束了近二百年的敌对状态。这是明朝少数以非军事手段解决与外族敌对关系的事件。史称“俺答封贡”。促成“通贡、互市”,罢干戈长达二十年,三娘子为此作出了杰出贡献。<br><br> 三娘子是一位杰出的女性政治家。她安宁塞外,坚持与明朝友好相处,在她的主持下还修建了一座名叫库库和屯的城池。万历三年(1575年),城池建成,明朝政府赐名为归化城,这就是后来的呼和浩特。她死后葬在了美岱召。<br> 明隆庆年间(1567—1572),蒙古土默特部主阿勒坦汗(即俺答汗,亦称索多汗,本名孛儿只斤·阿勒坦)受封顺义王,在土默川上始建城寺。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建成的第一座城寺,朝廷赐名福化城。西藏迈达里胡图克图于万历三十四年来此传教,所以又叫做迈达里庙、迈大力庙或美岱召。美岱召是我所见的唯一座城寺结合的建筑。 美岱召·背靠阴山,城寺一体(摄于2020年8月14日)<br><br> 美岱召·泰和门 美岱召·太后殿·曾供奉三娘子骨灰 俺答汗与王妃三娘子的雕像 隆庆五年(1571)恢复通贡关系后,在大同、宣府等边镇诸堡开设互市场所,大同右卫即于此时设马市于杀胡口关城下,从此化干戈为玉帛,杀胡口成为边贸往来之孔道与平台,逐渐发展成为中原与塞外的集贸中心。为了缓和矛盾,遂将“胡”改称为“虎”(另有一说,是清朝对蒙古贵族采取怀柔政策,才将“胡”字改为“虎”字。)。<br><br> 杀虎口与其他长城关口不同之处在于到了清代并没有被废弃。杀虎口作为清廷与绥远城将军联系的通道,在清统治内外蒙古和西北地区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明代在杀虎口设立的边贸市场和交通口岸,到了清代更成就了“走西口”的盛况。之所以叫“走西口”,是因为杀虎口与张家口的地理位置一西一东,故杀虎口称作西口,张家口称作东口。北出杀虎口就称“走西口”了。 走西口的路线图(源于网上) 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是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三次人口大迁徙。从1690年开始,随着康熙皇帝西征,杀虎口已成为运送粮草的大本营,山西商人看准机会,随军贩送粮草。乔家商号的创始人乔贵发,当年正是从杀虎口出关到内蒙萨拉齐做生意。和乔贵发一起创办“广盛公”商号的秦钺,也正是杀虎口人。“走西口”,成就了乔家的辉煌,也成就了晋商的发展。随着山西商贾不断进入内蒙古中西部地区进行贸易,杀虎口商贾云集,车水马龙,逐步进入鼎盛时期。杀虎口的繁荣给清政府带来了巨大的收益,清政府便在此开设税关,日进斗金,坐拥财富。但是走西口的大多数人并不像晋商那样是主动寻求商机,以求发展;而是被动的背井离乡去寻求生路。<br><br> 清初,长期镇压抗清的战争,造成北方长城以内的生产受到极大破坏,各地田地荒芜,屋宇残破,人丁流亡。大批山西、陕西、甘肃和部分河北的破产农民、战败的起义军士兵,或携男挈女或孤身一人,千百成群,背井离乡,私越长城,出走西口,形成“走西口”的迁徙群体。当时流民由土默特而西,或向蒙民租地垦种,或入大漠私垦,以维持生计。“哥哥你走西口,妹妹我泪花儿流...”,他们饱含的是生活的无奈,是心酸的泪水。<br><br> 康熙后期,全国人口已经逼近3亿,而耕地却仅有9亿亩,人均土地仅3亩,按照当时的生产水平,一人一岁约需4亩之食才不至于挨饿。对于山多地少土地贫瘠的北方地区来说,人地矛盾更加突出。出于蒙古王爷的要求,清廷允许开放禁边,允许沿河一代的边民到内蒙河套一代开垦种地。但为了继续实行“分而治之”的民族政策,朝廷要求开垦的民众必须春去秋归。这样从清朝康熙年间,沿河一代的山西、陕西、河北一带的边民逐渐形成了“走西口”的“雁行客”。每年农历的二月二以后,他们就像回归的大雁一样,纷纷穿越长城边口,进入河套地区,每到秋收以后,背起粮食又像南去的“雁阵”一样结伴返回“口里”。<br><br> 清中叶以后,税关移至归化城(今呼市旧城),朔平府杀虎口管理商贸税收的作用减低,地位开始下降。进入民国后,1922年平绥铁路通车,去内蒙古河套一带的交通转移到从大同北上丰镇一线,杀虎口逐渐冷清了下来。<br><br> 现今的杀虎口已成为一个旅游景点。商贾云集车水马龙的景象只能在电视剧里看了。不过作为旅游景点还是过于冷清了些,摊位大都是空着的,游人也是稀稀拉拉没有几位。杀虎口毕竟是杀虎口,这里的风很大,想当年一定是黄沙漫天。<br><br> 现在的杀虎口修复了一段砖包城墙。城门由两个新修建的城楼组合而成,是不是为了象征原来的新旧两个土堡,不得而知。两城楼之间由一个过桥相连,又像一个城门洞。通往内蒙的G241公路穿过宽阔的城洞远去。想当年肯定不是这番景象。有许多专家叹息历史原貌遭到了破坏。在杀虎口东南面立了一尊康熙雕塑和一座博物馆。 杀虎口(摄于2014年5月27日)<br><br> 杀虎口简介碑 博物馆 复建的城墙 俯瞰杀虎口关 在杀虎口我们到城东侧的老城墙看了看,这里倒是显示出历史的沧桑。然后走了一段“西口古道”。只见石头铺就的小路斑驳弯曲伸向远方,这就是当年历经千辛万苦走西口的人们走过的路,它承载着并见证着不同人千差万别的命运。 遗存的墩台 老城墙遗迹 残垣 杀虎口的地势 西口古道 西口古道·桥面 西口古道,曾经千万人走过的路 说完杀虎口还要再说说右卫古城,这两处在防卫上是一体的。<br><br> 从杀虎口到右卫镇只有15公里,是山西境内最北边的一个古城。右卫镇原为右玉县的县治所在地,后县政府迁走,改为右卫镇。<br><br> 右卫镇是一座古城,有2300年的历史。历史上,在今右玉县境首次出现地方行政建置是战国赵武灵王设立的雁门郡(雁门关一文中曾提到过),并被统一后的秦、西汉继承。雁门郡治所善无县城址已经被考古工作者认定为与现在的右卫古城相重叠。也就是现在的右卫古城下面埋着西汉以前雁门郡治所善无县的城址。<br><br> 右卫古城的历史沿革是这样的:赵、秦、西汉为雁门郡治所善无县——东汉定襄郡治所——汉末被废——北魏复置——唐以后为云中县址——明洪武置定边卫城,始筑卫城——永乐七年徙大同右卫来治——正统十四年又徙玉林卫来同治,改称右玉林卫——清初名右玉卫——清雍正三年升为县,为朔平府治所——民国元年废府留县,归雁北道。如此一脉传承,不管名称如何变化,这里在大部分朝代里都是郡、府的治所。直至1972年右玉县迁县政府驻地到现址(油坊),改称右卫镇。也可能正是由于右玉县政府的迁出,才使得右卫古城幸存了下来,不然不知道将遇到怎样的拆迁命运。<br><br> 右玉县所在的雁北山地高原区与大同、朔州所在的平川区,历来是草原势力入境的首选之途。<br><br> 杀虎口和右玉城做为军事要塞,自古战火不断,特别是在明正统至嘉靖年间。在嘉靖三十六年的一场战争中,守军在左右无援的情况下,孤军奋战,坚守右卫城,长达8个月的时间,援军到了才解围。史书是这样记载的:“俺答攻围右卫,分骑塞道,卫大困,故将尚表极力拒守,援至始解”。这场战争之后,重新加固修缮了杀虎口和右玉城,及杀虎口一带的长城。并增加了守备兵额,大大提高了杀虎口的防御能力。<br><br> 明隆庆通贡后到清以至民国,右卫城依托杀虎口,成为胡汉民族间融通往来之所,晋北与塞外的交易中心。那时走西口的人们一般都会到右卫集合再徒步到杀虎口关口出关,这使右卫成为历史上走西口的要道,一度非常繁华。现存的古建筑也留下了当初的影子。<br><br> 如今的右卫古城早已脱去了繁华的外衣,成为一个普通的北方农村小镇。看上去有些冷清,这里的人们仍然过着他们质朴祥和的生活。 右卫古城·北门内(摄于2014年5月27日) 右卫古城·北门瓮城内 右卫古城·瓮城城墙 右卫古城·瓮城 右卫古城·瓮城北豁口 右卫古城·城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