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 邻居

孔勇丽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两天“六一节”连着“端午节”,不由的想起了我们小时候的一些事情,凭着记</p><p class="ql-block">忆回顾下往事。</p><p class="ql-block">1959年我们家从蚌埠搬入徐州铁路三宿舍,居住环境还不错,八排日式小平房被称为乙等房子,每排三户朝南,三户朝北。我们家是朝北的,对着我们的三户是朝南的,这就形成了一个六户人家的小天地,且一住就是几十年。</p><p class="ql-block">我们斜对门住着两位老人,当时也不算老)家中有六个儿子,我们都喊:曹爷爷,曹奶奶,他们是济南人,是我们院中年龄最大的长辈。奶奶是位即漂亮又能干的热心人,她年轻时的照片挂在墙上,特别像电影演员于兰,我们经常去她家玩,总要看一会照片,欣赏那美丽的面庞。</p><p class="ql-block">那时家家户户没有自来水,在院子中央有一个自来水龙头,下面是个下水道,六家共用。</p><p class="ql-block">每天早晨是用水高峰,往往要排队等待,所以每家都有一个水缸,那时还没有塑料桶,都叫钢精桶。于是就把桶放那排队,然后再去干别的活,邻居一般都很好,把桶一个一个接满水放在旁边,每户再把水拎回家倒入缸中留用。</p><p class="ql-block">曹奶奶在我们院中年龄最大,而且通晓历史,世故人情,受人尊重,每家如有事经她一调解就会烟消云散。</p><p class="ql-block">在妈妈的教育下,我和妹妹经常给曹奶奶家抬水,把水缸装满,奶奶很高兴,夸我们懂事。</p><p class="ql-block">那时生活简单,没有现在的大鱼大肉,如果谁家有点土特产就会拿些分给大家尝尝,其乐融融。</p><p class="ql-block">白天大人们去上班,小孩子去上学,曹奶奶和我妈妈还有另外一个阿姨没有工作,就在家忙家务。记得那时街道的活动特别多,经常检査卫生,她们也参加街道活动,和上班的没有什么区别,只是没有工资。</p><p class="ql-block">到了晚上,家家户户吃完饭,大家不约而同的搬个小板凳出来,坐在院子中互相交谈。小孩子就玩捉迷藏,或者也坐在大人旁边听他们讨论问题。</p><p class="ql-block">在外面呆的最长时间要数夏天了,因为每家的住房只有22平方,夏天热,也是最热闹的时候。每家有的搬出小床,有的拉出凉席,摇着扇子,肩上搭着毛巾,不时的擦汗。</p><p class="ql-block">我们小孩没事就数天上的星星,那时没有雾霾,只要不阴天下雨,天空都是蓝蓝的。月亮洒下银色的光线,有时还能看到流星划破天空,我们都高兴的叫喊。</p><p class="ql-block">天气热的很,在外面有时都呆到晚间11点,大人们也就招呼自家的孩子回去睡觉。那时没有电视看,一般八九点钟就该睡觉了。</p><p class="ql-block">还记得那时社会治安好,出去办点事如果不走远,门是不要上锁的。</p><p class="ql-block">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我们六家相处很好,现在非常想念那时候的大院子。</p><p class="ql-block">写于2014年6月3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