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萌动:汉中天台山到哑姑山小穿越(图文)

天地游侠

5月5日,正是立夏的节气。早上7:10分,我们一行10人登上了26路公交车,前往汉中武乡天台山四大景区之一的石堰寺,准备由此穿越到约7公里外的哑姑山。 大约8:15分,公交车停在了绿树成荫的石堰寺。下车后,来到了原中央军校(黄埔军校)汉中分校旧址进行了参观,凭吊了八十多年前一群群热血青年学习和生活过的地方。 9时许,离开了这里。为了增加这次穿越活动的强度,没有走大路捷径,而是从汉中分校的后面,直接登上了郁郁葱葱的天台山的余脉,向哑姑山爬去。 山高路险,道路崎岖。我们一步一滑地走在羊肠小道上。大约30多分钟后,攀登上了海拔约700多米的第一个山峰。登顶后,面前一片开阔,目力所及之处,全是青翠欲滴的,如塔状的松柏树林。 蓝天白云之下,山峦起伏不断,奶白色的草地上,是一棵棵插满着生日蜡烛般的松树,给人有一种天高云淡中的空旷之感。 在针松林中,杂草丛里,还生长着一株株开着白花的槐树,散发出一阵阵的清香来,沁人肺腑,让我们在这醉美的大自然中,享受着一份恬淡和宁静。 这成片的原始针松林,高不过3~5米,在山风的吹拂中摇动着腰枝,在面前翩翩起舞,像是欢迎我们的到来。越过此峰,继续不断地向上攀登。 走着,走着,小道消失在山林之中。没有了路,只好凭借着对哑姑山的方位感,用树枝在荆刺密布的丛林中,开辟出了一条通道来。登上了一座山头,成片的野槐树密密匝匝,槐花四处飘落。 过了一架山,是一片松林。我对松树一直怀着敬仰之心。自古以来,有不少的人歌颂过它,把它作为崇高品质的象征。它不管在悬崖的缝隙间,还是在贫瘠的土地上,只要一粒种子,就会茁壮成长。 在这座山顶上,是一块一块的大小草坦,四周很幽静,空气很清新,周边山峰的剪影如同一个个笔架,又似一只只走兽,显得神秘莫测。我们行走在山坡上,山坳中;穿行在杂木丛,树林里。 身上的汗水湿了干,干了湿。经过艰苦的攀登,带着手臂上被荆刺划出的条条伤痕,攀上了海拔约1200余米的最高峰。透过树梢的间隙,回望山下,阡陌交错的大地上,水库湖泊像一颗颗明珠镶嵌在原野之中,天与地交汇在茫茫的地平线上。 山势逐渐地平缓下来,开始沿着山梁,继续前行。今天,多亏了这天公作美,太阳出来了又隐入云层之中,是个爬山、行走户外的好天气。远望群山,山峦叠翠;近睹树木,松柏森森。 在这片山林间,有一巨大的草场,由上而下呈现出约50坡度,是一个滑草的天然地方。草场上,还有错落有致、高矮不一的松树林,将此装扮得如同仙境,令人心旷神怡,轻松愉悦。这里,远山如黛,阔叶常绿,紫薇如烟,一扫严冬暮春的怠滞与浮华,给人一种清新与向上。 因为前天汉中下大雨,使得今天山色更加空明。看着眼前的美景,使我想起了清代王见周“雨余山更佳,天际烟云枭。”的诗句是那样的贴切和写意。 层层的衰草中透视出不息的抗争,片片绿叶里漾溢着蓬勃的生机。这正是“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豪迈与激情。<br><br> 中午12时许,下到了半山,这里的植被更加的繁多,林中蜿蜒的小径已经被掉落的厚厚针松和浓浓的灌木丛遮蔽的不知去向,幸好同行的一个朋友方向感很强,终于将大家带出了茂密的森林。 在山腰一块较大的地方,我们开始休息,用过简餐。利用这段空闲时间,我走上了另一条小道,去寻找镜头中的美景,不远,就见到了这块嶙峋的断崖挡在了前面,十分壮观。 转过临危的悬崖,就是被巨大的滑坡掩盖的路段,看着这上面摇摇欲坠的岩石,我不敢久留,飞快地退了回去。此处风景虽好,但安全仍是第一重要,这是户外活动中必须牢记的戒律。<br><br> 休息片刻后,走上了早已经废弃的拉矿车用的山道,路面上全是大小不一的石子,走一步滑两下,不注意就会崴了脚,让人走的非常小心和不自在,但总比在山林里钻来窜去强多了。 不久,便走在了通往哑姑山的简易土路上。此路一边靠山,一边临渊,仍有约2公里的路程才能到本次穿越的目的地——哑姑山。 山坡上,到处长着开满蓝色小花的野苕芽。路的另一端,就是深达200多米的寺沟,下面有一条从汉王城游下来的小溪,相伴溪流的是弯曲的蛇行小道,它可直达哑姑山。 走的这条小道夹在群山之间,沿途风光非常优美,可观深山中美景,可听潺潺溪水声。一般的人,不论是从武乡来,还是从宗营来,都从这条道路上哑姑山。这要比目前走的登山路要近1个多小时的路程。<br><br> 这里虽然比较偏僻,但在山坳中,在山梁上,仍然坐落着三三、两两的山里人家。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远离城市的世外桃园般的生活。他们不为人知,不与世争,享受着慢节拍,吸收着无污染的空气。 走在路上,看那绿染的寺沟中,漂浮着一层薄薄的迷雾,显得十分神秘而令人遐想。耳旁听着山脚下那小溪中跌落瀑布的溅玉声,心胸豁然开朗,一切烦恼皆如过眼的云烟。 下午14点左右,就来到了青山环绕,绿树成荫,山势峭拔,群山逶迤,具有宗巅之胜,主峰海拔980多米的哑姑山。 哑姑山,奇峰独立于群山之中,东靠安平山,西连汉王城,呈东西走向,长约300米,宽约100余米。位于汉中城区以北约20公里处,又名金斗山、宝峰山,系天台山脉。<br><br> 哑姑山上的庙宇称“宝峰寺”,初创于元朝至正年间,清朝顺治六年重建,距今约有680余年的历史。从南天门到观音顶,山间的寺庙殿宇,鳞次栉比,依山势地形建有大小殿院几十间,神像数百尊。 相传,在明代嘉靖年间,瑶池荷花仙子下凡到汉中褒城,变身为哑姑,客居在留坝马道以北的仙人沟中,在此恭默思道,并受观音点化,采药炼丹,普救山民,后来上金斗山坐化归天。后世人修庙纪念,改金斗山为哑姑山。<br><br> 20分钟后,大家便步出南天门,下了哑姑山,从寺沟徒步至宗营。下午17点左右平安返回汉中,顺利结束了行程近20公里,历时8个半小时的天台山至哑姑山的小穿越活动。